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作者&投稿:绽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分别智” ?~

  无分别智,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种之别:
  (一)寻思之慧,称为加行无分别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
  (二)正证之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又作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乃道之「体」。
  (三)出观起用之慧,称为後得无分别智,又称後得智,乃道之「果」。
  另据成唯识论卷十之说,根本无分别智与後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认识中发挥功能。
  又据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八谓,无分别智远离五种相以为自性,即:
  (一)离睡眠等之无作意,
  (二)离二禅以上之过有寻有伺地,
  (三)离无心定之想受灭寂静,
  (四)离色,
  (五)於真实义离有分别之计度。
  又无分别智以修慧为体,菩萨於十地之位数数修习,至第八地以後即可相续任运。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二亦谓,无分别与菩萨无异,无分别之自性即菩萨之自性,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卷九、卷十一、大乘庄严经论卷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四、成唯识论卷九〕

无分别心,简单说就是平等的心。详解如下:
无分别心——离情念分别的心识,有二种:
一、无漏的无分别心:又叫:无分别智,即:正体会真如的智慧。
二、有漏的无分别心:如:定心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的自相,现量的心。
分别,有三种,即:随念,计度,自性。
无分别,已无随念、计度二种,但并非无自性。

无分别智,又称为无分别心,是指舍离主观和客观的相对之相,而达到真正平等的真实智慧。

简单说,无分别智就是离主观、客观相,平等地运作的智慧,也是超越凡夫概念式思维的真实观智。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智、无漏智,是佛智的相应心品。

无分别智有三种,分别是:

一、加行无分别智

是寻思的智慧,又称为加行智,是道之因,是地前加行位的菩萨所修的智慧。

简单的说,就是把凡夫的分别心识修成无分别的智慧,也就是从凡入圣的知见跨越。

想要把凡夫的分别识念,转为圣者特有的无分别智,需要的是正见的抉择。

其过程是通过反反复复地听闻思惟佛法,进而起修,把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生的种种我执妄见统统舍弃,解除凡夫心的颠倒妄想,种种疑惑。心中无疑,烦恼已尽,那就可以远离分别了。

玄奘法师把这种无分别翻译为“喜足”无分别。

什么叫喜足无分别:

那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之惑都渐渐消除,心中欢喜无量,正见具足,不再为疑惑所烦恼,不需要再去分别妄念。所以称为喜足无分别。

这个修行的过程,古人曾经很形象地譬喻为以楔出楔,也就是把一个木楔打进木头的缝隙中把另一个木楔起出来,最后恢复木头原本的样子。借正见之楔出妄念之楔,恢复本来面目。

二、根本无分别智

这是正证之慧,又称为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是道之体。

《成唯识论》中说:“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

《三藏法数》中说:“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根本智,乃是各种智慧的根本,因为它能够契证真如妙理,平等如实,没有差别。

在《摄大乘论释》中运用了譬喻来比较加行智和根本智:

如果一个哑人,知道了境界的义趣,却无法表达出来,这是加行智;如果一个哑人,正在领受境界,而无所言说,这就是根本智。

再简单一点说,就像一个哑子没有吃过蜂蜜,但是知道蜂蜜的味道如何甜美,他无法表述出来,这是加行智;如果一个哑子正在吃蜂蜜,但是安享于静静吃蜜的的状态,却无法把蜜的美味告诉其他人,这就是根本智。

一个是在理上了解,一个是亲证,这是修行阶次的不同。

三、后得无分别智

又称为后得智,是出观起用的智慧,是道的果,是分别一切差别相的智慧。

据《成唯识论》中说,根本智和后得智属于同一种智,只是它们的作用不同,后得智依根本智才能掌握佛法的真理,根本智需要依靠后得智才能在世俗世界的认识中发挥其作用。

《三藏法数》中说:“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这种状态,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如果把根本智比喻为哑子吃蜜,却无法告知别人其中的美味一样,那么后得智就像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吃了蜂蜜之后,把蜂蜜的美味告诉每一个遇到的有缘人。

凡夫众生有分别心:因为有分别心,有了是非人我,善恶美丑。

佛无分别心:因为无分别,所以无烦脑贪爱。无名利缠缚,所以解脱;

佛和众生的分别与无分别根源于迷悟差别;众生迷,所以以假像为真。区分各种幻像;

佛悟道。看各种像皆是幻,皆是无中生有。故为不二法,故为一。

所以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不是悖论。

扩展资料:

无分别心,是佛学术语。此为离情念分别之心识。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

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

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注明:无分别心不是不明善恶,而是对善恶之人平等对待,付以真心,无有差别。

无分别智释义

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

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种之别:

(一)寻思之慧,称为加行无分别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

(二)正证之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又作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乃道之「体」。

(三)出观起用之慧,称为後得无分别智,又称後得智,乃道之「果」。

另据成唯识论卷十之说,根本无分别智与後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认识中发挥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分别心

百度百科-无分别智



开头讨论“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
心识的功能就是“了别”,有分别才能认识事物,例如:有了对颜色的认知,才能知道红蓝黑白,正确辨认。一般人所体验到的无分别,其实只是“无想定”或是“无相三昧”——于一切相不作意,或专注于“无相”。这些都是思想停止,而知觉仍在,不起念去区分。但般若智慧的无分别,却是“分别相不可得”,“分别相如幻化”——所有的分别相都只是方便施设、约定成俗而已。
所以无分别的定或者三味与无分别的般若智慧是不同的,主要的区分在于:定的所依是于相无念,而慧的所依是一切相的“无自性”。相与性不能混淆,例如以红色和蓝色来说,在现象上的确是有分别的,如果心不去分别它,那只是意味不再起第二念继续加以分析、比较、推论、归纳、喜好、厌恶、追求、拒绝等“受”、“想”、“思(行)”的心念,并非连“识”的作用也取消了。这是于相有分别,而不起念头分别的定境。而般若智慧,却是透视红、蓝色的本质是因缘生、无自性。它是由物质、光波频率、视神经及心理的认识作用,共同呈现的差别相,并没有所谓红色或蓝色的实体可得。这是在法性上的无分别智。
由于定与慧的差别,在无分别的体验上,无分别定是局限的,抑制心念的,虽然因为受想行的功能暂停,可以清明地觉知当下,但受想行一生起,无分别心就消失,所以它是缘生缘灭的无常生灭法。而无分别智,虽也要止观来促成,但在分别智成就时,它是不妨碍受想行的作用的,所谓“念念心数起,菩提恁么长”,“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一切法在本质上的分别性不可得,甚至连受想行的心也是如幻如化,所以心灵是自由的,不受定心与散心所局限的。以无分别智见到诸法空相,虽知红蓝色的差别相,亦知因缘改变时,如物质起化学变化,颜色是会改变的。因为对法的认知是活泼泼、不僵化的,以无碍的、丰富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每一件事物,所以一方面可以很容易地接纳它,同时知道它潜在的可能性。例如,吉祥如意是令人喜悦的,却也可能使人沉迷、堕落;凶险失意令人丧气,却正可以振奋精神,激发潜能。善恶、高低、贫富、美丑并没有绝对性。

接下来讨论“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要弄清这个问题,得明白两件事:一,佛祖说法的受众是谁;二,佛祖如何看待佛法。

首先,受众是一切未成佛之众生。对于迷惘而未开般若智慧的众生来说,行有善恶之分、势有高低之分、位有贫富之分、容有美丑之分。在现实中,我们了解——面对只能听懂汉语的听众,如果演讲者所用的语言是英语,那么他的演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听众无法听懂他的表达。因为世人心中有分别,所以佛经佛法里语句的用词有分别——用世人能够看明白的话语,去描述世人心中的迷惘。
其次,《金刚经》里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说:所有的说法,包括佛法、佛经,都像梦幻泡影一样,不应该执着于它。佛里常出现一个比喻:佛说的种种法门,就象船筏一样。渡过大海、江河的时候必须要依靠船筏,但是到了岸边以后,船筏就已无用。船筏只是渡到彼岸的工具,而不是彼岸的样子。同样的,佛要渡众生,所以说佛法,用佛法这个工具让我们到达佛的彼岸去,但是我们不应该执着于佛法,因为佛法并不是到达佛的彼岸之后应遵循的法则法规或原理。佛经里从来不说“教人成佛”,而是说“渡人”,因为“教”是给与你真理至理,而“渡”是给予你工具到达彼岸。

什么是分别心?我们来看一小段常空法师与居士的对话。

常空法师问:你理解的分别心是什么?

居士回答:没有好、坏,没有丑、俊,没有你、我、他,对每一个事情、每一个人不能有分别。

常空法师继续问:那比如一个人杀人了和一个人救人哪个好哪个坏呀?有没有啊?

居士回答:也有啊。

常空法师:那你刚才不是说没有吗?呵呵。

常空法师开示:佛经是这么说的,不记得哪部经了。佛陀说不起分别心,是因为你由于分别心产生许多烦恼,去伤害了自己伤害了众生,造了很多业,这样使自己或别人下地狱,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所以说不要起分别心。这句话不是绝对说你就不能分别了,而是说你的分别心太重了,由于你分别你、我、他,分别好人、坏人,你会造业。比如,你好人、坏人分别后,看到好人欢喜,看到坏人就想杀死他。佛针对这种烦恼太重的人,就告诉你,不要有分别心嘛,好人、坏人不都是人嘛,你都要救度他们,好人要救,坏人也要救。

所以,不要有分别心,不是好人、坏人都一样了,是去掉你这太重的分别心,这种执着好人欢喜,坏人要杀掉。你看别人不顺眼,这不是嗔恨心吗?你的心不清净了。因为这样,所以说你不要有分别心。不是说我们能分别这个东西是红色绿色这种分别,而是你的分别心太严重,产生嗔恨,心不清净而造业,由此杀人,心中总是愤怒。这是不是一种烦恼啊?佛陀是为了让你去掉这种起烦恼的分别心。

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消烦恼,去掉贪、嗔、痴、慢、疑这些内在的不好的情绪。因为这些不良情绪,会造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业,造业之后必然受报—恶报,所以,要把这种能引起贪、嗔、痴、慢、疑的分别心去掉。

不是把一切分别心去掉,有些分别心是好的,比如看到一个小孩听话了,要好好教育他,非常柔和地和他说话经常鼓励他,因为你能分别这是好的。有时候小孩不听话,你柔和地说他怎么都不听,跟你对着干由于你的溺爱,他听不进你柔和的教育了。你味地不起分别心,不管他好还是坏老是笑嘻嘻地跟他说完全不管用了,这时就知道要起分别了不能再用以前的那个方法了,可能需要严肃一点,说不定还可以打他一顿,适当的嘛。我认为教育小孩有时需要打一下,当然也不要随便打,把孩子打坏了,或者经常打,打得自卑心出来了,心理变态了。

只要一般的问题,尽量多鼓励,像西方的赏识教育。如果太过份了,怎么说都不听了甚至于要犯罪了,还不打呀?就是过去周易文化讲的叫“小惩而大戒,小人之福也”,小小地惩罚一下,以后大事就不敢犯错误了,对一般人来讲,这是他的福报。你得会分别这些吧?哪是对哪是错,这个分别就是智慧。也可以这么说,智慧也好,烦恼也好,从哪个方面分别?取决于利益众生还是伤害众生。利益和伤害有时不能从短期来看,要从长远来看。

从佛教来说,什么叫智慧啊?不管外在的行为,有时可能是责骂,有时是赞叹,好像骂人就不对?这不一定。关键不是这个形式,而是你的发心,你是否真正想教育他,教育是短期还是长期。从佛教来讲,你的教育必须能使其脱离六道轮回、成就出世间的了脱生死、解脱一切烦恼—生起这种功德,这才叫智慧。其它不是真正的智慧,智慧是这样要求的。

烦恼是什么呢?只要你所造的业不能叫自己或别人解脱,叫人执着世间不能解脱,生命原本永恒,但执着外境就不永恒了,从而进入六道轮回,流转变幻无有出期。我们学佛就是离苦得乐,你只要让人真正离开六道轮回这个大苦,生起究竟的涅槃之乐,这个就是智慧,除此之外的一切能叫人进入六道轮回的都叫烦恼。

那有人会说,我就贪吃一点、贪睡一点,这个不叫烦恼吧?我也没有伤害别人,也不是很严重。也不行,虽然不是严重的烦恼,也是微细的烦恼。咱们这个世界是欲界,有三种欲——食、色、睡。贪吃、贪睡是欲界的习气,将来还是到欲界,不能解脱。所以微细的也叫烦恼,因为你不能解脱。

我们可能认为心里不高兴、烦烦的才叫烦恼。不高兴不是烦恼?不高兴不一定是烦恼,或者说不是咱们平常讲的那种烦恼。不高兴属于贪、嗔、痴、慢、疑的嗔,有点微细的生气,是吧?不高兴嘛,生气嘛,微细的,不太重。不一定只是这种状态叫烦恼,这只是微细的。最重的烦恼是嗔恨,就是愤怒、想杀人等。

还有一种烦恼,咱们不觉得是烦恼,我多次讲到过。比如年轻人谈恋爱,谈得很高兴,不觉得是烦恼。从佛教来讲这是烦恼,因为这是一种欲望,此欲望叫人在欲界不能解脱,所以这叫烦恼。人们觉得这事很美好啊,很多文章、电视都说这太美好了!短期看有点快乐,但佛教说很多痛苦在后边等着你。

分别,不是不分别,是分别之后想办法正确解决就是智慧。完全不分别就成傻子了?

分别也要看怎么分别。比如,要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根器,对不同的根器讲不同的法,这个分别是智慧。如果分别心太重,像刚才说的,看到好人就高兴,看到坏人就想杀他,这个分别心太重了,坏人也可以慢慢教育,并非一定杀他,咱们众生一体,要设法帮助他改恶向善,不能一棍子打死。咱们遇到这样的人也会劝他说“好人坏人都是人,不要起分别心嘛”,这个不要起分别心绝对不是说你就不能有思维分别的功能了—思想傻傻的不要分别了,不是这样吧?

所以说,佛教讲的一切法门都是对治人的烦恼的。这样讲非常清楚了吧?修行也不是叫你什么也不分别,或者什么也不能做,只是叫你不要起贪、嗔、痴、慢、疑

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
就是无想无念。

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就好像你有醒、有梦之分,有动,有静之分,故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并不悖。
你能醒,就不能睡?你能分别,也能入于无分别,法师能出定,也能入定,不悖。

谈谈我的理解吧:
从定义角度
1、无分别是指“本心”无分别,“本心”即是如如不动的佛性,有情众生本具足:佛陀具足,凡夫也具足,富人具足,穷人也具足。
2、有分别是指“相”有分别,比如佛陀与凡夫之分、富有和贫穷之分、净土与秽土之分。
从表现角度
1、一定程度上,无分别的体现是破去“我执”,体悟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即是此理。
2、一定程度上,有分别的体现是破去“法执”,能够随类教化众生。

以前我看楞严三昧经里讲到菩萨得楞严三昧能分别一百多种相,就很疑惑:菩萨不是无分别心嘛,后来师父跟我说:无分别的是心,有分别的是相。


请问佛教说要无分别心,那这不是善恶不分哪
善恶不分那是愚痴,不是无分别,佛是觉悟者,佛教是觉悟的教育。觉悟了对任何事情都了了分明,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别心是执着心,有了分别就会产生我执,这是偏见,进而根深蒂固成为愚痴邪见,然后造业受报,循环无尽。无分别心是真心,是实心,是出离轮回之心,是无生无死之心,是无漏心,...

佛说不要有分别心,那地狱和天堂有什么分别呢
有分别心,就有执著某一归属的心,所以才会体验天界和地狱;无分别心,则不再有分别和执著,也就没有进入地狱和天堂的那份行动力,也就是超脱六道。不分别,不是说不存在,而是不去体验其实际有无,是超脱出来看的。就好象说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这就是心在做分别;如果我们的心境...

佛说无分别心该怎样理解,怎样做?
一切都有缘起,关键是如何理顺关系来放下因果,而不是随意阻挡来改变因果。佛法的本意是止而不是制。佛说法是对症下药的。。要知道是对什么问题而说,对什么根基因缘众生而说。。。无分别心,简单说就是平等的心。。。佛随顺众生,造恶佛尊重你,自己种恶因得恶果。。真心祈求佛也尊重你,佛就随缘...

佛家说无分别心 ,如果明知对方是白眼狼之类还需要去帮助对方吗?佛家是...
“无分别心”不是让你做傻瓜,明明知道双方会结下恶缘、心理上会很不如意,为什么还要去做呢?俗语说“君子可以欺其方”,君子太方正了、棱角分明就容易被人拿捏利用,如果帮忙的事情真是拒绝不了,可以双方立字为据、手印为凭,或者找都认识的第三方来证明,作为将来起纠纷、起诉至法院的证据。这样来...

无分别心,物物平等代表什么生肖
3. 无分别心和物物平等的区别 无分别心和物物平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平等的观念,但无分别心更关注的是对他人和自己的情感,物物平等则着重于对万物的态度。从根本上说,无分别心是一种心态,是用来化解偏见和分别心的工具,而物物平等主要是对待外在环境和他人的一...

“无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心理?
无我是一种境界。我在道中,道在我中,万物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体大悲。无我无自私心,无分别心,无嫉妒心,无贡高我慢心,无嗔恨心,无邪心,无妄心,无痴迷心,众生平等,谦虚恭敬。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心空无一物。眼不随色转,耳不随声转,鼻不随香转,舌不随味转,...

Heartly Theory丨#15 无分别心
无分别心的力量<\/: 它如同一股平衡的力量,帮助我们拥抱变化,接纳生活中的起伏,让情绪在智慧的照耀下找到稳定的支点。实践路径<\/: 通过正念的训练,我们学习在情绪的波涛中找到平衡点,探究自我与外界的和谐之道。生活中的触发点<\/: 无论是赞美的喜悦还是指责的困扰,无论是收获的满足还是失去的失落...

浅谈“无分别心”
既然把胡萝卜教给了孩子,那么结果也教给他,如何正面解读结果才是我能做的,其他我看着就好。前两天的困惑也解开了,如果不去分别什么好,什么坏,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好事,如何从中有收获、成长?而不是固执的区分好与坏,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无分别心”给我带来的好处,正视结果,...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该如何理解?
禅语云:"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对待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以平常心去对待,其实就是一种真正的修行,当一个人可以做到对任何事内心都没有偏直的时候,自己其实会很苦。心无去来,是知涅即是空心,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了断世间因果,不恋红尘才能修至入涅;学佛观念,永远不去看...

无分别心,众生平等
无分别心,众生平等 众坐皆平等。阿育王曾杀戮成性,终于夺得王位,其后一心向佛,对众僧毕恭毕敬。有人说僧人地位不高,阿育王让手下搜集动物的头,也搜集死人的头,拿到集市卖。手下人发现,动物头能卖出,人头白送也遭人厌恶。众人都谴责他们拿人头,说他们死人也不放过。阿育王问,如果是我的头...

洞口县17194455843: 佛教:什么叫无分别心? -
金显长源: 无分别心,简单说就是平等的心.详解如下: 无分别心——离情念分别的心识,有二种: 一、无漏的无分别心:又叫:无分别智,即:正体会真如的智慧. 二、有漏的无分别心:如:定心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的自相,现量的心. 分别,有三种,即:随念,计度,自性. 无分别,已无随念、计度二种,但并非无自性.

洞口县17194455843: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分别智” -
金显长源: 无分别智,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

洞口县17194455843: 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金显长源: 谈谈我的理解吧: 从定义角度 1、无分别是指“本心”无分别,“本心”即是如如不动的佛性,有情众生本具足:佛陀具足,凡夫也具足,富人具足,穷人也具足. 2、有分别是指“相”有分别,比如佛陀与凡夫之分、富有和贫穷之分、净土与秽土之分. 从表现角度 1、一定程度上,无分别的体现是破去“我执”,体悟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即是此理. 2、一定程度上,有分别的体现是破去“法执”,能够随类教化众生. 以前我看楞严三昧经里讲到菩萨得楞严三昧能分别一百多种相,就很疑惑:菩萨不是无分别心嘛,后来师父跟我说:无分别的是心,有分别的是相.

洞口县17194455843: 怎样才是无分别智 -
金显长源: 圣者的智慧叫无分别智,方便说法,可分三种: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加行无分别智为地前加行位菩萨所修,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为见道时证得,若以根本无分别智为体,后得无分别智即为其用.无分别智,无...

洞口县17194455843: 卍◆卍佛教的「无分别智」是一种怎样的智慧? -
金显长源: 庄子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易经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简简单单的六个阴阳爻因为排列顺序不同,或者说你所处的立场不同,就会生出错、综、复、杂、这四种情况,生出不同含的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佛说

洞口县17194455843: 佛法的无分别心是什么意思? -
金显长源: 父母生养历经艰辛,所以大多数人明白,把最好的物品、最关爱的话、最真诚的表达留给父母,能把这点做好是基础,再拓展一步就是妻子孩子、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乃至一切所能遇到的人,你都能保持同样的关心、同样的爱护、同样的保护、同样的理解,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说明你无分别心,所谓分别心就是用不同的规格、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不同的人,处理一切不同的事.佛法教导我们不要起分别心,能做得到位、做的尽心、保持永远不变,这个时候称你作菩萨.阿弥陀佛

洞口县17194455843: 佛法所说的「分别心」有何意义(圣严法师 -
金显长源: 分别心是分别识,即第六意识,因第六意识常随着六尘的种种境界而起分别.分别有为事项的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则是虚妄之计度,凡夫若能离此虚妄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名为无分别智,亦即佛之根本实智.

洞口县17194455843: 佛教说的无分别心是不是要把自己的真心全部掏出来给人家 -
金显长源: 无分别心是智,分别心是识.无分别心不是呆滞,不是傻空,依是本性的智慧显现当前尘境,没有沾染贪嗔痴慢疑等等无明习气.分别心是种种识心,沾染了贪嗔痴慢疑,有好恶喜厌等等分别.

洞口县17194455843: 佛教说的无分别心是没有防备心对人掏心掏肺吗 -
金显长源: 不是的.最好由儒家打好基础再学佛法.这是大乘菩萨的境界,这样误会啦,会影响到工作,生活的.''所谓离相或无住的修练,是叫我们对身边事物不要计较及上心,过了就算不让它霸占我们的心,牵动情绪,影响修行,也不要再去回想事...

洞口县17194455843: 什么是道?详细写 -
金显长源: 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