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题:家和冢的区别

作者&投稿:姓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学习语文应该注重人文性?要有具体原因~

  首先,从语文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从必修课的五个模块到选修课的五个系列,几乎涉及到了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课程内容不光反映了语文课程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不光是认知体系的,而且还是价值体系、伦理体系的。这正好体现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其次,从语文课程标准阐述的课程理念来看,语文课程植根于人文精神。语文课程理念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人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指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之柱。今天,古老的人文精神更散发出新的浓郁的人文气息,有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有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有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理念赖以确立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这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正是语文课程理念植根的丰厚沃土,是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丰富之所在。
  再次,从语文课程目标看,语文展现着巨大的人文魅力。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艺术和学科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人文的春风,吹开他们美好的情感,让作品人文的细雨,浇开他们娇艳的心花,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就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这正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的巨大魅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活用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语文教材与其它课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即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
,多层次调动学生的兴趣1、让学生自己录音朗读课文
让每个学生备一盘磁带作为语文预习之用,每上新课则布置预习,要求是将所规定课文段落制成朗读录音交教师,每节课用几分钟在全班同学面前抽查一、二个学生的录音,当堂播放,评论、打分,学生听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我的声音,其乐趣无穷。此时学生又俨然成一个欣赏者,自己去体会作者语言的感情色彩及分寸,去鉴别自己的朗读与作品原意符合不符合,去评判自己的劳动成果,而老师给的成绩是与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且是学生本人早已可估的,学生劳动收获的欢愉可想而知了。
2、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
模仿心目中的最佳播音员的朗读,让每个学生留心播音员的讲话、姿态、声调等,让其模仿,然后课余让学生各自表演一位心目中播音员形象,这样学生在看电视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注意播音员的朗读,揣摩他们是如何把握住文章内容,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的,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当然听广播同样也能收到其效果。
3、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电影
如《水调歌头》等古代诗词被编成了歌曲,可以把这些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跟着学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在学唱的同时背诵了课文,并体会了诗词的内涵,真是一举三得啊!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设备,使语文教学与科技发展同步。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这个课堂用语的精,包括语言上精炼,讲授上的精当,知识上的精要。语言上的精炼,就是在课堂上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和闲话,用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提炼的课堂语言,变深奥为浅易,用准确简约的话语,讲述有较大容量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反复修改教案,越精炼越好,在课堂表达时要注意恰如其分,这就是讲授上要精当,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能抓住精华,突出重点。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有变化。高明的教师能从文章的具体特点出发,寻求恰当的教学形式和采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力求做到因文而异,灵活多样。对不同教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而采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如讲郭沫若的诗文可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茅盾的小说用细致入微的语言,讲巴金的散文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而同样是小说,有的可以突出讲述心理描写,有的可以重点讲述景物描写。总之教学语言是随课文的变化而变的,教记叙文则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为主;教抒情散文和诗歌,则以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为主;教说明文,则运用说明性语言;而教议论文,则运用逻辑严密的论证性语言。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
最后,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想方设法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如可以设计课文的导入语,用激疑问难的启发性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门户。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

家字和冢字,有共同点:都是住人的!也是有区别:家住活人,冢住死人!

冢是把家的那一点放在了下面冢当让是相反了冢是人死后的家,就是坟墓的意思

常见的词语,拆分开却有不同的意思,坟、墓、冢、陵的区别?




语文题:家和冢的区别
家字和冢字,有共同点:都是住人的!也是有区别:家住活人,冢住死人!

东莞市18484696338: 语文题:家和冢的区别 -
迪燕积雪: 家字和冢字,有共同点:都是住人的!也是有区别:家住活人,冢住死人!

东莞市18484696338: 形象字(就是比较相像)比如家和冢 一个有点 一个没点 最好别人看不出来有距离的那种~ -
迪燕积雪:[答案] 田-由 己-已-巳 人-入 孑(jie)-孓(jue) 大-犬 风-凤 天-夫.龙-尨还有很多.要可以M我,我再想.

东莞市18484696338: 一年级语文题河流是什么的家,草原是什么的家,什么是星星的家,什么是花儿的家,什么 -
迪燕积雪:[答案] 河流是鱼儿的家,草原是马儿的家,夜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花儿的家

东莞市18484696338: 一道简单的语文题``23点前给答案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释义和用法是否一样,并说明理由..谢谢``1.黄河用你那英雄的气魄.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旁扮... -
迪燕积雪:[答案] 第一个应该不一样吧.“黄河”一句的英雄是形容词,大概相当于“勇敢的、博大的、有英雄气概的”.英雄故事的英雄是名词,就是经常说的英雄了. 第二题应该一样,都是名词的民族.

东莞市18484696338: 语文中“顿号(、)”与“和”的优先级关系?如题,语文中“顿号(、)”与“和”有没有优先级关系?好比先乘除后加减那样举个例子:一个A,一个... -
迪燕积雪:[答案]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

东莞市18484696338: 不但…反而 与 不但…也 的区别语文词语辨析题 不但…反而 与 不但…也 区别 用法 -
迪燕积雪:[答案] “不但——反而”在句子中一般表示对比转折关系;例:他不但没有把问题解决,反而还把问题给复杂化了. “不但——也”一般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例:他不但解决了该问题,也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东莞市18484696338: 固定的语文题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中一段话,该怎么答.还有内容和结构有什么区别,结构上多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来回答题.那么内容上该怎么说呢 -
迪燕积雪:[答案] 内容上的作用一要说出分析文段本身的内容,二是交代对全文的作用. 一般在内容上根据位置不同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

东莞市18484696338: 初二语文问题!是的!"二者之为"的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是什么?他们与"古仁人之心"的区别是什么?还有一个是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 -
迪燕积雪:[答案] 1:一种心情是: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感慨到极点而悲愤万分的心情;而另一种是心胸开阔,愉快,荣辱得失都忘却,喜气洋洋的心情. 2:他们的览物之情,都是因景而异,或喜或悲. 3:古仁人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广阔胸襟;而...

东莞市18484696338: 家是什么一道语文题文学一点的 -
迪燕积雪:[答案]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家是什么?家是一扇门,有了门就不再害怕坏人到我们家来. 家是什么?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旅途疲乏了,...

东莞市18484696338: 今天我做到一个语文题,有个问题,望大家帮忙
迪燕积雪: 一、与的用法 与 yǔ 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与 yù 1. 参加:参~.~会. 二、于的用法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