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唐)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

作者&投稿:滑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

小题1:游子思乡之情和感叹时光易逝。小题1:略 小题1:仔细阅读本诗,可发现,孤云与归鸟让作者想家了,为什么,辞家久未还说明他在外乡很久了,想家但不能回。最后一句还透出,不敢临水照镜,因怕时光无情。注意题目要求:请概括,所以要用简练的语言一语以概之。小题1:答题时可按这一思路组织语言:由“归鸟”和“孤云”急速飞去,想起自己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年华老去。

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


小题1: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云”“鸟”片刻千里的快速飞行引发“我”久滞难归的感伤。(1分)(若答“对比形成的巨大反差让思家更为迫切”之意也可)
小题2:(4分)“入”字写出夕照逐渐暗淡的动态过程(1分);也表明诗人伫望之久,乡愁之深(1分);余晖渐暗之景,渲染出感伤情调(1分),引发诗人感时伤逝的情绪。(1分)
小题3:(4分)先是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思乡之情(2分),继而是夕阳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2分)。(分析中景与情的具体内容须阐明,不可太笼统。)


古诗的问题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理由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200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0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1(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高一语文下册寒假作业试卷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谁能给我几个高考的诗词鉴赏的题目啊?
2008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诗词鉴赏题答案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什么是间接抒情?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福建卷)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2.借物抒情(托物言...

谁能告诉我几个在高考中出现的苏轼诗词鉴赏题?
07年全国卷一: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赏析〕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

古代诗歌鉴赏的几种方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解析】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

读《游子吟》有感
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读《游子吟》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游子吟》有感1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了我们那颗赤子之心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女的爱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深的爱呢? 这首诗的大意是:慈爱的母亲头发白了,眼也花了,但是手里还拿着针线,为出远门的儿子缝衣服。临行时,母亲...

怎样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

诗歌鉴赏的基本答题模式(和题型,格式)有哪些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

对于高中的古诗赏析,一般的固定大体模式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技巧?_百 ...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诗中的 句子体现出这种特点,表现了 思想感情。例9、(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李重生在... -
吕种申嘉:[答案] 诗歌前后两联的情感分成两步递进: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夕阳下山的景物唤起迟暮之“惊”,引发时间不再,青春易失,显示出情绪的产生、深化.通过落晶前后景物的分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唐)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 -
吕种申嘉: 小题1: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云”“鸟”片刻千里的快速飞行引发“我”久滞难归的感伤.(1分)(若答“对比形成的巨大反差让思家更为迫切”之意也可) 小题2:(4分)“入”字写出夕照逐渐暗淡的动态过程(1分);也表明...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
吕种申嘉: 小题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1分);年华渐老、感时伤逝(2分).小题1:(示例一)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的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已老.联想自然,真切感人.(示例二)一、三句写景,二、四句写情,情景相间,层次分明.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引起乡思之“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景象唤起迟暮之“惊”. 略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乡 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 -
吕种申嘉: 小题1:A(3分) 小题2:路途远,阻隔多.(2分,每点1分) 小题3:“已”和“还”.(1分)更进一层写出乡路上障碍重重,(1分)突出诗人思归而不得的怨恨之深.(2分)小题1: 试题分析:“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乡思 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天涯虽... -
吕种申嘉:[答案] ①属于第一种.②诗人极写空间距离之远,望尽天涯不见家;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意对即可)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 -
吕种申嘉: 小题1: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或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小题2: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荻塘 沈与求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落日一篙桃叶浪,熏风十里藕花香.河回遽失... -
吕种申嘉:[答案] (1)颈联对仗工整,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描写出了诗人撑着小舟,在河中行驶时,峰回路转的美景,以及一路上看到了两岸芳草碧绿的美景.(意对即可) (2)诗人虽然只是乘舟路过荻塘,但从诗人对一路上所见所闻的描写...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荻塘 沈与求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落日一篙桃叶浪,熏风十里藕花香.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 -
吕种申嘉:[答案] (1)颈联对仗工整,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描写出了诗人撑着小舟,在河中行驶时,峰回路转的美景,以及一路上看到了两岸芳草碧绿的美景.(意对即可)(2)诗人虽然只是乘舟路过荻塘,但从诗人对一路上所见所闻...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 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 -
吕种申嘉: (1)首联描绘了一幅远处山村寂静荒凉的图景.首句从听觉上写数里外就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以动衬静;次句从视觉上直接写人烟稀少的静.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萧索而冷落的氛围.(意对即可) (2)表现了作者从寒到暖,从恐惧到欣慰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作者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3)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不断变动,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开展.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意对即可)

安福县1358484331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即事夏完淳 [注]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
吕种申嘉: 小题1:“复楚”“亡秦”运用了项羽、刘邦(或陈胜、吴广)等秦末起义军灭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反清复明的雄心壮志. 小题2:作者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写惨淡的月色笼罩城池,营造了寂静悲凉的气氛,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破家之痛.试题分析: 小题1:注意典故中人物的经历、命运与精神,使之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联结在一起. 小题2:诗歌尾联大多卒章显志,本诗以景作结,营造氛围,表达感情深沉委婉,起到言有尽意无穷之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