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素商”指秋,那另三季怎么称?

作者&投稿:苑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素商”指秋,那另三季怎么称?~

春阳 因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陈子昂诗“白日每不归,春阳时暮矣”。就是描写春阳的诗句。阳春 春天的美称。唐朝诗人李白诗中就有“阳春召我饶烟景”的诗句。芳春 因春天草木萌动,百草新生,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故而得名。陆机诗“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将芳春的特点,写得入景入神。蠢 古时“春”“蠢”同音同意,春来虫动,形声兼会。青春 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艳阳 因春季阳光灿烂而得此荣名。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遣音·艳阳春》有句云:“艳阳天,和风荡荡,杨柳依依”。三春 因为春季包涵了一、二、三月,而合称“三春”。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九春 按民间习俗,十天为一春,春季有90天,故又称“九春”。诗人阮籍有诗:“说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此外,还有“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等二十多种雅称,限于篇幅,不再详述。夏,有诸多的别称。我国最早的词义专著《尔雅》中,称夏为“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句;东晋的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夏九夏”之句;明人高攀龙在《夏日闲居诗》“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中把夏称为“长夏”。这长夏即指农历四五六月份的初夏、仲夏和季夏。古人把夏季最热的伏天称为“盛夏”,暑伏天时酷热难耐,人们盼着快点度过,故又有“消夏”、“消暑”之俗称。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定出的24个节气中,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令。其中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九秋: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而唐初另一位诗人陈子昂亦有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金素: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术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称。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水谷夜行寄苏子美》)。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曰:“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商秋:因晚秋寒风凄厉,故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应,故名。晋代潘尼《安石榴赋》中有句云:“商秋授气,收毕敛实。”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晋代陆机《文赋》中有句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泰秋: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出国轧》有这样的记载:“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西陆: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如晋代司马彪《读汉书》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陆之秋”之句,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亦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白藏: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爽节: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南朝齐诗人谢目兆《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之一》中就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的句子,有时亦代指重阳节,如唐代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一诗中有句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如:东晋张望《贫士诗》:“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穷冬“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穷阴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北陆《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玄序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应制》:“玉移玄序,金奏赏彤闱。”玄英《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此外,冬季的别称还有“严节”,如梁任《赠徐征君》中的“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岁馀,如唐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中的“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等。

参考如下:
1、秋日、秋节。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东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
译文:面对萧瑟之秋,常常满怀悲戚,不禁有所感触而叹息。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西汉·班捷妤《怨歌行》)
译文:团扇呵,常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

2、西陆。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译文: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3、素秋、素律、素节。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素律。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
译文: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瞿塘峡、曲江头,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
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前蜀·韦庄《三用韵》)
译文:初秋时节,秋风渐满怀。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北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译文:当我来时,正值夏初,如今归去,已到秋季。

4、清秋、高秋、霜天、霜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北宋·柳永《雨霖铃》)
译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东汉·宋子侯《董娇饶》)
译文:等到八九月的深秋季节,下霜了,花儿终会凋谢。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北宋·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译文:鸭形的熏炉里香雾浓郁缭绕,蜡烛淌泪像冰水凝晶,秋夜总难破晓。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南宋·张孝祥《浣溪沙》)
译文: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

5、金天、金秋、金素。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金秋或金素。
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唐·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译文:秋天寥廓,红谢绿潜,万物蛰藏。
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南北朝·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
译文:进京述职的时候炎夏将尽,乘船返回时已是秋天。

6、九秋。秋季约为90天,共分九旬,故秋天有九秋之称。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译文:顾影自怜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

7、商秋、素商。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名商秋。
若为借得山头石,每到商秋坐看潮。(南宋·詹体仁《游南台闽粤王庙》)
译文:若能为我借来山头的大石,每到秋天就可坐着观看海潮了。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北宋·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译文: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

8、旻、九旻。
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南北朝·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
译文:傍晚的江水一片澄净,秋天清晨的露水异常圆润。
重阳佳辰,九旻暮月。(唐·韩鄂《岁华纪丽·重阳》)
译文:重阳佳节,正当秋季的末月。

9、爽节。天高气爽的季节。
乱山青翠郡城东,爽节凭高一望通。(唐·张固《重阳宴东观山亭和从事卢顺之》)
译文:城东凌乱的山峰一片翠绿,在秋天时节登高望远,直视无碍。

10、白藏: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是收获贮藏季节,故秋又称白藏。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战国·尸佼《尸子·仁意》)
译文:春又称青阳,夏又称朱明,秋又称白藏,冬又称玄英。

11、秋令、秋年、秋序、秋绪。秋绪,犹秋序。
季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西汉·刘安等人《淮南子·时则训》)
译文:如果季冬实施秋季的政令,那么白霜就会提早降落,甲壳类的虫就会兴妖作怪,四方百姓涌入都城以求避灾谋生。
冰开春日,兰败秋年。(南北朝·王融《在家男女恶门诗》)
译文:春天寒冰融化,秋季兰花凋谢。
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北宋·沈辽《古兴十六首·其十一》)
译文:夜深山间清冷,才知已然深秋。

12、三秋。古时秋季三月分为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滕王阁序》)
译文:时当九月,秋高气爽。

13、泰秋。秋时安泰吉祥,谓之泰秋。
泰秋,国谷去参之一,君下令谓郡、县、属大夫里邑皆籍粟入若干。(春秋·《管子·山至数》)
译文:到了秋天,粮价下降三分之一,国君便下令通告郡县属大夫管辖的里邑都来向政府交售粮食。

14、凄序、萧辰。
叶黄凄序变。(南北朝·庚信《和颖川公秋夜》)
译文:树叶黄了,秋气更浓了。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唐·岑参《暮秋山行》)
译文:深秋时节,各种念头纷至沓来,万物发出悲吟。

15、九和。古代以九为金的成数(成数,泛指比率),秋属金且气和,所以称秋季为“九和”。
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音。(春秋·管仲《管子·幼官》)
译文:秋季,君主穿白色衣服,吃亲辣味食品,听商调音乐。

16、 金商、商序、商素、商节。
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唐·唐彦谦《秋霁夜吟寄友人》)
译文:槐树和柳树枝叶稀疏,渐渐地秋天来了。
商节已穷秋,晓色还如夏。(明·李畅《有感》)
译文:已至深秋,拂晓时的天色仍如夏天一样。
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南宋·陈亮《贺新郎·同刘元实唐兴正陪叶丞相饮》)
译文:最寻常不过的,过了和暖的夏天,又到了秋天。
明日届商序,惄焉凄在怀。(清·峻德《立秋前一日有怀大钵子》)
译文:明天便入秋了,满怀忧郁凄伤。

17、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西晋·陆机《文赋》)
译文:临肃秋因草木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杨柳依依而欢欣。

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曰:“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何谓五行?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

  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木”。《大禹谟》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之数。益图书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转而相克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者也。惟《吕氏春秋》则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顺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戍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时。文王后天图象坤艮二土独居夏秋冬春之交,则以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
  行也者,言其行于地者也,质行于地而气通于天,数之有五焉,故曰五行也。地者、土也,以其对天言之则曰地,以其质言之固土也。土之为四行君也因也,君则不专其司,不居其部,是故以火之克金而秋乃承夏令也,则谓既有四方必有中央,而中央固土也。可以嗣火之老而生金也。以春秋冬夏之递嬗,四行转多而土转少也,则谓季月必辰戍丑未,而辰戍丑未固土也,减十二日以与本令余十八日为土王用事,则各七十二日也。坤艮二土居四气之交,为土之真体,则后天图象明之。乾巽二方据魁罡之户,示土之神用,则《素问·运气》详之。土之君乎四行也、审矣。然此犹皆为有象可示者也。若其无象可示者,则寅申巳亥子午卯酉实无一之离乎土焉。何也?非土则水火金木不能以行,其能以行者皆土也。
  《三命通会》论五行生成云:天高寥廓,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可谓无穷而莫测者也。圣人立法以推步者,盖不能逃其数。观其立数之因,亦皆出乎自然。故载于经典,同而不异,推以达其机,穷以通其变,皆不离于数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咸有所自也。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阳之初一,阳数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阴之初二,阴数也,故火曰二;木居东方,东,阳也,三者,奇之数,亦阳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阴也,四者,偶之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应西南长夏,五者,奇之数,亦阳也,故土曰五。由是论之,则数以阴阳而配者也。若考其深义,则水生于一。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故《灵枢经》曰:“太一者,水之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皆水也,岂不以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质化,莫不备阴阳之气在中而后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则甘,土之味也。甘极而后淡,淡,本也。然人禀父母阴阳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火曰命门,则火之因水而后见。故火曰次二。盖草木子实,大小虽异,其中皆有两以相合者,与人肾同,亦阴阳之兆。是以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化生也。既阴阳合体,然后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盖水有所属,火有所藏,木有所发,金有所别,莫不皆因土而后成也。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后成。兼其土数,五以成之,则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数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数皆五以合之。明大衍之数,由是以立,则万物岂能逃其数哉?
  
二、五行生克
  1、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2、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单箭头为相生
双箭头为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反映了古人对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的朴素直观感应:
  1、金生水,是因为金属熔化后成为液体状态;水生木,是因为水可养树,树为木;木生火,是因为用木柴可以生火煮饭;火生土,是因为物质燃烧后留有灰烬;土生金,是因为金属物质皆产自地下土中。
  2、金克木,是因为金属做成的刀器可以用来砍伐树木;木克土,是因古人用木制的工具耕种田地;土克水,是因为土可止水之流淌,犹如今之水库;水克火,是因为水能灭火;火克金,是因为火能熔化金属。
  《三命通会》论五行生克:五行相生相克,其理昭然。十干十二支、五运六气、岁月日时皆自此立,更相为用,在天则为气:寒、暑、燥、湿、风;在地则成形:金、木、水、火、土。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此造化生成之大纪也。原其妙用,可谓无穷矣。木主于东;应春。木之为言触也,阳气触动,冒地而生也。水流趋东以生木也;木上发而覆下,乃自然之质也。火主于南,应夏。火之为言化也,毁也,阳在上,阴在下;毁然盛而变化万物也。钻木取火,木所生也。然火无正体,体本木焉。出以应物,尽而复入,乃自然之气也。金主于西,应秋。金之为言禁也,阴气始禁止万物而收敛,披沙拣金,土所生也。生于土而别于土,乃自然之形也。水主于北,应冬。水之为言润也。阴气濡润,任养万物也。水西而东,金所生也。水流曲折,顺下而达,乃自然之性也。土主于中央,兼位西南,应于长夏。土之为言吐也,含吐万物,将生者出,将死者归,为万物家。故长于夏末,火所生也。土或胜水,水乃反土,自然之义也。五行相克,子皆能为母,复雠也。木克土,土之子金反克木;金克木,木之子火反克金;火克金,金之子水反克火;水克火,火之子土反克水;土克水,水之子木反克土。互能相生,乃其始也;互能相克,乃其终也。皆出乎天之性也。《素问》所谓水生木,木复生火,是木受窃气,故水怒而克火。即子逢窃气,母乃力争,与母被鬼伤,子来力救,其义一也。强可攻弱,土得木而达;实可胜虚,水得土而绝;阴可消阳,火得水而灭;烈可敌刚,金得火而缺;坚可制柔,木得金而伐。故五者流行而更转,顺则相生,逆则相克,如是则各各为用,以成其道而已

春阳 因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陈子昂诗“白日每不归,春阳时暮矣”。就是描写春阳的诗句。
阳春 春天的美称。唐朝诗人李白诗中就有“阳春召我饶烟景”的诗句。
芳春 因春天草木萌动,百草新生,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故而得名。陆机诗“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将芳春的特点,写得入景入神。
蠢 古时“春”“蠢”同音同意,春来虫动,形声兼会。
青春 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艳阳 因春季阳光灿烂而得此荣名。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遣音·艳阳春》有句云:“艳阳天,和风荡荡,杨柳依依”。
三春 因为春季包涵了一、二、三月,而合称“三春”。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 按民间习俗,十天为一春,春季有90天,故又称“九春”。诗人阮籍有诗:“说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
此外,还有“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等二十多种雅称,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夏,有诸多的别称。我国最早的词义专著《尔雅》中,称夏为“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句;东晋的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夏九夏”之句;明人高攀龙在《夏日闲居诗》“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中把夏称为“长夏”。这长夏即指农历四五六月份的初夏、仲夏和季夏。古人把夏季最热的伏天称为“盛夏”,暑伏天时酷热难耐,人们盼着快点度过,故又有“消夏”、“消暑”之俗称。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定出的24个节气中,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令。其中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而唐初另一位诗人陈子昂亦有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素: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术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称。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水谷夜行寄苏子美》)。
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曰:“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商秋:因晚秋寒风凄厉,故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应,故名。晋代潘尼《安石榴赋》中有句云:“商秋授气,收毕敛实。”
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晋代陆机《文赋》中有句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泰秋: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出国轧》有这样的记载:“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
西陆: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如晋代司马彪《读汉书》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陆之秋”之句,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亦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爽节: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南朝齐诗人谢目兆《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之一》中就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的句子,有时亦代指重阳节,如唐代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一诗中有句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如:东晋张望《贫士诗》:“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穷冬“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穷阴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北陆《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玄序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应制》:“玉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玄英《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此外,冬季的别称还有“严节”,如梁任《赠徐征君》中的“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岁馀,如唐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中的“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等。


秋是素商,其他节气是什么
春:阳春 、芳春 、青春 、艳阳 、三春 、九春 。此外还有“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等二十多种雅称。夏:“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冬:“九冬”、严冬、清冬、玄冬、穷冬、穷阴等。

古“素商”指秋,那另三季怎么称?
春阳 因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陈子昂诗“白日每不归,春阳时暮矣”。就是描写春阳的诗句。阳春 春天的美称。唐朝诗人李白诗中就有“阳春召我饶烟景”的诗句。芳春 因春天草木萌动,百草新生,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故而得名。陆机诗“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将芳春...

秋的雅称
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节、商秋、素商、泰秋、西陆、白藏、金商、爽节、西旻、凄辰、萧辰、清秋、高秋、霜天、霜日、秋序、秋绪。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

古“素商”指秋,那另三季怎么称?
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曰:“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何谓五行?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 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木...

秋的别称有
秋的别称有: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节、商秋、素商、泰秋、西陆。秋(拼音:qiū)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秋的古字形像蟋蟀或蝗虫,甲骨文中假借为“秋季”。从天文历法上说,秋是一年四季中夏后冬前的季节。秋天是个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

什么字的意思是秋天
autumn

秋天雅称别名
秋天雅称别名如下:一、雅称别名 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节、商秋、素商、泰秋、西陆、白藏。二、秋天 秋天,又称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秋季的气候...

四季的雅称
四季的雅称是四个季节的雅称。四季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其中春季的雅称有阳春、青阳、艳阳、芳春等。夏季的雅称有朱明、朱夏、长夏、槐序等。秋季的雅称有金天、金素、素商、白商、白藏等。冬季的雅称有玄英、隆冬、严冬等。

秋天又叫什么?
秋天又叫的名称很多.而好多都是出自于历史名人的典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现摘录几例以供参考.1、金秋——秋季.清魏源《华山诗》之一:“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2、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3、商秋——秋天.古以五音配合四时,商...

素商古诗记载
元朝马祖常的《秋夜》中写道:“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这里的“素商”象征着秋季的清冷,秋风中,草丛中的蟋蟀叫声尤为明显。南朝梁元帝在《纂要》中提到,秋天被称为“白藏”或“收成”,还有“三秋”、“九秋”、“素秋”、“素商”和“高商”等别称,展示了秋天丰富的意蕴。唐代...

承德市13719825211: 四季的别称是什么? -
泷萱肤痒: 有关农历四季月份的有趣别称1、农历四季的别称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2、...

承德市13719825211: 秋是素商,其他节气是什么 -
泷萱肤痒: 春:阳春 、芳春 、青春 、艳阳 、三春 、九春 .此外还有“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等二十多种雅称.夏:“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冬:“九冬”、严冬、清冬、玄冬、穷冬、穷阴等.

承德市13719825211: 关于四季的雅称 -
泷萱肤痒: ◆春天的别称◆ 三春 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所以,有的诗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 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

承德市13719825211: 春季 古代叫什么 -
泷萱肤痒: 古代人或古书上,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许多叫法.春:青阳、青春、三春、九春.夏:朱明、长嬴、炎节、夏序、朱夏、三夏、九夏.秋:素商、金天、白藏、素节、凄辰、商秋、商素.冬:三冬、九冬 A是错的 朱明是夏

承德市13719825211: 四季的名称 -
泷萱肤痒: 四季雅称 春天的雅称 阳春 我国南方人民给春天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如李白诗云:“阳春召我以烟景”,正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 三春 昔日农历以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就有“谁言寸草...

承德市13719825211: 秋天的雅称一个字的
泷萱肤痒: 秋天的雅称用一个字的没有,一般都是两个字.如:三秋、九秋、金天、金素、素节、素商、白商、白藏、西陆、高商、商节、白茂、凌辰.季节把我们带进了秋天,秋天...

承德市13719825211: 秋天又叫什么? -
泷萱肤痒:[答案] 秋天又叫的名称很多.而好多都是出自于历史名人的典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现摘录几例以供参考.1、金秋——秋季.清... 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3、商秋——秋天.古以五音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

承德市13719825211: 秋天为什么有丰实的特点? -
泷萱肤痒: 金秋 、素秋、商秋、商素、商日、商节、金天、金商、西陆、西颢、白藏、三秋、九秋、金秋——秋季.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一:“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商秋——秋天.古以五音配合四时,商...

承德市13719825211: 中国民俗别称大全,要多文艺就有多文艺 -
泷萱肤痒: 中国民俗别称大全一讲月令: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

承德市13719825211: 秋天是金秋冬天是什么 -
泷萱肤痒: 秋天是金秋---秋(七八九月)五行属金冬天是寒冬---冬(十月 冬至月腊月)五行属水.玄冬.(水黑色白山黑水,)寒冬代表冬天的特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