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三首不同时代的爱情诗,说明古代爱情发展特点

作者&投稿:鄘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爱情诗的发展的简介~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果从“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弹歌》也许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了。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运用诗歌来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同时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教会读诗作诗的方法。
  从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教育史的进程来看,诗歌教育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诗歌的繁荣而兴盛;而诗歌教育的兴旺又进一步促进了诗人队伍的壮大和诗歌创作的繁荣。因此,诗歌的历史有多长,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弹歌》的流传也正是诗歌教育的结果。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诗歌教育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说清楚,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后,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作用大致可以说得清——因为有许多时候即使是用文字记载的所谓“历史”也往往极不可靠。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古代的诗歌向来就与音乐关系密切,并一直延续至今。因而古代的“乐教”也往往包括诗歌教育。历代宫廷乐舞往往融诗歌、舞蹈、音乐于一体,就是典型的例子。追本溯源,诗、词、曲就其本来面目而言都是歌词,其出现、形成、发展和成熟都与音乐密切相关。《诗经》里的所有诗篇、汉代的乐府诗、唐宋时期的词、元代的散曲,原本都是配乐演唱的。因此,古代的诗歌教育往往还伴随着音乐艺术教育。
  在中国古代社会,诗歌教育被统治者上升到政治教化的高度,被视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所谓“诗教”,其主要含义是要通过诗歌教育来达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目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因此,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历史主要就是诗歌教育史,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诗歌教育史与诗歌发展史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古代诗歌教育史,既要考察古代教育史——主要是古代语文教育史,也要考察古代文学发展史——主要是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其实主要是诗歌发展史。在古代文学史上,在西周之前,诗歌几乎一统天下;自春秋战国之后,以诗歌为主流,诗歌与散文相互影响,共同繁荣。虽然中唐以后形成“以文为诗”的特色,到两宋发展到极点,但溯根求源,诗歌对散文的影响作用更大。且不说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看一看中国的古代典籍,《尚书》、《易经》、《老子》、《庄子》里的有些句子就有明显的诗歌色彩。尤其是《老子》,相当多的篇章就是诗歌。汉代的赋,本身就是从《楚辞》发展而来;而六朝的骈文也具有浓重的诗歌色彩。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往往诗文并重,诗歌与散文交相辉映;而以文学名世的作家也大多有诗歌作品传世。而诗歌对散文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代所谓的“散文诗”,不就是散文化的诗歌吗?当代的作家在写作散文时也常常讲究音韵和谐、平仄相对,常常使用整齐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至于古今散文中引用的诗句,那简直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古典诗歌对小说的影响也很大,古代相当多的小说家本身就是诗人,而古典小说中出现的诗歌就更多了。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章回小说往往从诗歌开始,又以诗歌结尾。至于戏剧与诗歌的关系则更密切,人物的韵白和唱词本身往往就是诗歌。从古代作家的成长历程来看,归根结底,诗歌对其它文学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通过诗歌教育来传递的。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实际上主要是诗歌教育发展史。从远古到清末,诗歌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诗教”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矣!自夏、商、周以来,学习读诗、写诗、用诗一直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宫廷颇重视“乐教”(诗歌是主要内容),因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够即兴赋诗的帝王,其中几位成就突出,对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很大。而自孔子之后,《诗经》一直是儒学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两汉以后,以《诗经》为主的诗歌教育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学习《诗经》是“诗教”的基本途径,凡是读书人有谁不知道“关关雎鸠”?谁没读过“杨柳依依”?魏晋南北朝以后,特别是唐代之后,中国的传统文人自出世就一直浸泡在诗歌的海洋里,甚至可以说是在诗歌的海洋里泡大、泡老一直泡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诗酒风流成为他们基本的生活状态。隋唐之后,科举考试制度与诗歌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翻一翻中国历史,有哪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状元不会作诗?而自两宋之后,吟诗填词就成为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日常事务;甚至一些统领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也以诗词闻名于世。在一些书香门第,也涌现出了许多才学卓绝、成就非凡的女诗人,其芳名足令后人仰慕。流风所及,就连古代的青楼女子也以能诗善词而自诩风流,其中也的确孕育了几位诗名远播的女诗人。
  根据有限的资料判断,在漫长的远古时代,文艺活动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诗歌教育具有综合性、全民化的特点。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学校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学校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在夏、商、周三代,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的需要,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是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地方,奴隶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制国家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教育都为奴隶主阶级的官府垄断,即“学在官府”,诗歌教育也主要是为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服务。这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到了春秋时期才被打破,私学应运而生并逐渐繁盛起来,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教育才能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西汉之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封建时代的诗歌教育始终强调“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中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因为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是驯顺的奴才,而不是诗歌创作上的天才,因此,封建社会的诗歌教育也往往是培养奴才的教育。在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这种奴化的诗歌教育愈来愈严重,直至明清两代发展到顶峰,其流毒至今仍然存在。
  民歌是文人诗歌的源头,在文学史上,民歌曾经对诗、词、曲的形成和文人的创作发生重大影响。民歌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他们总结生产知识、归纳生活经验、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手段,其数量非常庞大,若非有意保存,就会很快消亡。在正统诗歌教育之外,民间歌谣的流传显示了另一种诗歌教育形态,它在内容、形式和目的上都与正统诗歌教育有显著不同,尤其在内容和目的上有时甚至与正统观念相对立。它虽然是主流之外的一条若隐若现的小溪,也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
  诗歌教育在中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至今仍余音未歇。问一问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人不知道李白杜甫?有几人不知道唐诗宋词?问一问今天的小学生,有谁没背过“鹅鹅鹅”?问一问今天的成年人,谁不知道“四喜诗”?……可惜的是,今天的诗歌教育已经是强弩之末。所谓“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的传言恰恰说明了诗歌创作和诗歌教育的现状,而“梨花体”诗歌的泛滥表明当代文人诗歌正在趋向消亡。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偶尔也能读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这样的诗句;而当代流行的民谣也要比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歌”更像诗歌。即使是一些童谣,也比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歌”更有价值。前几年,一些小学生传唱的童谣曾引起极大的争议,比如,有这样一首童谣:“太阳天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这至少证明诗歌的种子仍在生长。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背后是人文精神逐渐荒漠化,诗歌的苟延残喘正需要诗歌教育来拯救!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那时人们独特的爱情,其中的情爱诗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展示了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 情的挫折痛哭。上古时候的爱情相对后世是开放自由的,但并不是完全自由它还是会受到国家政策、父母以及世俗的影响 。

《诗经》中的情爱诗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当时的时代是否对爱情有束缚,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纵观中国古代的爱情诗歌史,我们大致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古代爱情诗歌,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点,所取得的成就也参差不齐。在宋代以前,出现过比较集中的三次创作高潮,即:先秦的《诗经》《楚辞》时期,这一时期的爱情,以《诗经》中的《郑风》和《卫风》最为突出,其特点是清纯和大胆,直率和坦诚;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爱情以“钟情”为特征,即那个时期的士人们宣称的:“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也构成了“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中晚唐及五代时期,这是从唐诗到宋词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爱情以深情绵邈,委婉细腻为特征;从五代开始,诗词分工,到了宋代,“词为艳科”的大局已定,就爱情词的创作而言,那更多的已经不是写爱情,而是写艳情了。
到了元明清时代,出现了新型的、更适合市民阶层口味的文学样式——戏曲和小说,它们崛起并且逐渐繁盛,传统的诗词体裁则相形见小。爱情在戏曲小说中大放异彩,而在诗歌当中,除了元代散曲以它浅俗露骨的语言放肆地表现市俗化的爱情心理因而别有一番风味以外,元明清正统的的诗词中对爱情的描写则始终未脱前人,未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面目,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明代冯梦龙收集的江南民歌《山歌》和《桂枝儿》,用通俗文学的方式在表情方面比较突出,所以被后人称之为“明代一绝”。
在先秦时期,当女子的天性还未被封,建,礼,教,严,重,束,缚,时,一切还能比较顺乎人性地自然发展,女子一旦爱了就毫无顾忌地向男子,求,爱,“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召南·摽有梅》)而且在交往中也是大方而自信的:“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国风周南》中的《关雎》,描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由起初的“寤寐求之”的思慕,到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然后“琴瑟友之”亲近她,使她快乐,终于鼓乐娶之,宜其室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词作品可谓源远流长。知识分子有托儿女情、言君臣事的传统。
晚唐五代时期形成花间词派,大写闺,情,而且绝大多数的作品堆砌华艳的词藻、铺锦列绣、雕章琢句,多写女子的容貌服饰体态,而较少触及她们的思想感情较深层次的内容,风格香艳绮靡,题材狭窄。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词中女子娇弱无力,让人怜爱,百无聊赖,慵懒多情。但这只是外部浅层次的描写,给人的感觉并不真实。翻开女子真正的爱情作品,这种感受就更为鲜明。
到了汉未,在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出于种种机缘,爱情诗歌的创作出现了“中兴”局面,从而出现了从汉未到南北朝爱情诗歌创作的第二次高潮。首先是民间创作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诗歌可以看做是汉末一个女子对爱情的呐喊和呼叫。
在汉魏六朝乐府诗中,表现爱情婚姻的作品居多数,其中南朝乐府民歌几乎是清一色的爱情歌曲,典型的就是《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歌既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其次是文人作品:汉未文人古诗,建安诗人,两晋诗人,南朝诗人都染指爱情诗作,而且大都受到民歌的影响。
无论是民歌还是文人诗作,都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爱情诗所描写的内容和情感,从汉未到南朝呈现出由复杂到单纯的走向。《孔雀东南飞》和《西洲曲》最能说明这一点。与上述特点相伴相生的,便是从汉末到南朝的爱情诗越来越注重比兴手法的运用而不大喜欢“直陈其事”了,他们特别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体态服饰的刻划,使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的手法,这既与当时社会风气日渐侈靡、审美趣味日渐细腻有关,也与南方的地域文化有关。这种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改变最终导致了这个时代爱情诗风格的变化。
“诗缘情而绮靡”,陆机的概括极为正确。他们好用色泽浓艳的语言津津有味地去倾诉爱的寂寞和苦闷,特别注重辞藻的繁饰和声律的和谐,特别赏心悦目于女子的容貌美。因此与《诗经》质朴健朗的美相比,这个时期的诗浮艳柔弱而含蓄。这实际上是受到屈原的影响,最终走上了齐梁宫体诗浮靡甚至色情的道路。陈子昂与初唐四杰标榜汉魏风骨,反对华靡浮艳诗风,诗坛开始出现真正的唐代气象。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把爱情诗从宫廷乐户带向市井民间的代表作品。在张若虚笔下,爱情意识与更为深广的字宙意识融为一体。他尽情讴歌了宇宙自然的壮美和生命青春的短暂,从而突出显示了人间真挚爱情的弥足珍贵。因而爱情诗歌终于摆脱了痴男怨女只会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气”而具有了“大家风范”。它预示了盛唐气象的到来。与其它题材的诗歌相比,盛唐爱情诗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盛唐仍不乏优秀的爱情诗篇。赠内诗、宫怨诗、离妇诗、产生于安史之乱中的弃妇诗和别离相思诗都是盛唐诗人的薪的开拓。但是爱情诗的创作高潮只是到了中晚唐才出现,这似乎是南朝历史的重复,因为每当衰世,爱情意识便“大为泛滥”,爱情作品便大放光彩。
唐王朝爱情诗的“再度辉煌”应该是从中唐的白居易开始。一曲《长恨歌》把爱情的美和力量表现得那么神奇,以致诗人自己连同读者几乎都忘记了爱情纠葛中恶劣的一面。元稹的“悼亡”诗,表现对妻子刻骨铭心的爱和怀念,刘禹锡的仿民歌诗描绘巴山蜀地男女青年的纯朴情感,杜牧的艳情诗则抒发自己“赢,得,青,楼,薄,名”的负疚心理,各有特色,不一而足。而李商隐的“无题’诗则将爱的歌唱推向高潮。
宋词中的爱情:一般说来,诗长于抒情,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更是以抒情为其“当行本色”。而其中所抒之情又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造成词长于言情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产生词的社会土壤是歌,舞,享,乐,填词的具体场合是宫廷深院、青,楼,教,坊,写词的目的是娱,宾,遣,兴,唱词者的身份是歌舞女子,男女交往的频繁,使得情词便在歌宴酒席中感发出来。另一方面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是都市里的酒,楼、瓦,舍大量增加,市民生活的提高,男女观、爱情观也发生了转变,所以人们都渴望大胆而真挚的爱情。与之相适应的是,“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傍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戴复古妻《祝英台近》
这首词纯用白描,词语明白如话,感情深沉真切,反映了封建时代男子可以为所欲为而女子必须从一而终的不合理制度造成的悲剧。词人心中意,眼前景,口头语,脱口而出,落笔而成,不事雕琢。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唐婉《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夫妻伉俪情深,而因婆媳不合,陆游被迫休妻。之后,一个另娶,一个别适,但是两人心中的爱情却深藏肺腑。一日游沈园,两人偶然相遇,陆游感慨万千,在沈园墙壁上题下千古绝唱《钗头凤》。这首是唐婉和陆游而作,作后不久她就抑郁而终。而陆游在临死前不久还一再写诗忆沈园之遇。这首诗,直接点明了造成两人生离死别的原因,“世情薄,人情恶”,深刻抨击了封建礼教,抒发了她改嫁后的难堪与凄苦,字字血,声声泪,不用修饰,催人泪下。
女词人的作品一般不着眼于文学技巧,而是注重感情的表达。在女子的诗词中,联想丰富,联想的事物较为女性化。如:纤细柔弱、饱含离别之意的“柳”,飘泊无定、难觅归宿的“柳绵”、“柳絮”,风雨黄昏的落花,无言逝去,恰似一脉愁怨的“流水”,“花自飘零水自流”,淡烟疏影、潇潇细雨等等。这些事物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本身就具有某些特定的意蕴,而女作者撷取这些意象,更反映出她们心理的细腻与哀婉,使她们的作品具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凄凉的情调。此外,能表现宋代女子爱情状况的还有她们自己写的爱情词,通过词作来抒发她们对自己心上人的要求和择偶标准。
宋代女子自己写的爱情词并不多,并且大多含蓄、内敛。其中只有朱淑真是个例外,她清真丽质,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作起词来热情奔放,才情毕露。如她幼年时作的《秋日偶或》诗三:“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这不但反映出她自恃才高、放诞风流的性格,而且她的挥偶志愿也十分清晰:就是儒雅英俊、学识广博、风流倜傥的萧史一类人物、是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终身伴侣。
宋代虽然创建了理学,但只是始作俑者,宋代本身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到了明朝,统治者才变本加厉,严酷的摧残妇女。所以明代的贞节烈女特别多,为了名节,女人必须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所以到明代以后,中国的女人才沦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由于程朱理学在宋朝的影响有限,理学不被统,治,者所重视等因素的影响,宋代女子的思想并不保守,社,会,地,位并不地下,宋代的女子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也可以果敢的和不如意的丈夫离婚(如李清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宋代女子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爱情,她们能够得到比较美满的婚姻。但这些都是相对的,在整个的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甚至在今天都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箜篌引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裏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答夫歌

其鱼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古诗源:王得诗,以问蘇贺。贺曰:雨淫淫,愁且思也。河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当心,死志也。

三个发展阶段……
1、诗经里边的《氓》,这个就说明当时男尊女卑,男子花心等,具体内容请百度。
2、唐诗里边李商隐擅长的就是言情诗,比如,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个就是相濡以沫啥啥的,他的诗可以看到花前月下浪漫相逢等等等夫妻恩爱,
3、宋词里边李煜柳永李清照等等,大多词句都是婉约清新,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这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国情导致的,此时的男女感情多牵扯国事国情等等,基本没啥圆满过程。
4、到了清朝,清朝基本就是媒妁之言,相敬如宾啥啥的。


以古代三首不同时代的爱情诗,说明古代爱情发展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的爱情诗歌史,我们大致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古代爱情诗歌,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点,所取得的成就也参差不齐。在宋代以前,出现过比较集中的三次创作高潮,即:先秦的《诗经》《楚辞》时期,这一时期的爱情,以《诗经》中的《郑风》和《卫风》最为突出,其特点是清纯和大胆,直率和坦诚;汉末至...

古代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各个朝代的时代特点。
同时期的左思凭着《咏史》八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道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被玄言诗占据,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中断了。一直到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位伟人陶渊明出现,才使这个脉络重新接上。他的诗歌源于《古诗十九首》,得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骨,魏晋诗歌甚至中国古代诗歌的古朴作风在他手...

列举中国古代不同时代的文学特色成就及杰出的文学家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

介绍三首诗词作者及时代背景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

唐代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

中国古代著名诗集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5、《楚辞》战国时期,楚国...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几个时期?
3、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

初中历史试题朝代歌有哪些,分析一下不同时代的时代特色
1、人教版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2、苏教版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分析:夏,商,西周...

诗三首文化常识
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 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

杜甫有三首《望岳》诗歌,请问三首分别是什么?有赏析就更好了。_百度...
由此看来,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月》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

迎江区13644833479: 什么是婚恋文化
储乳天晴: 《诗经》婚恋文化的审美价值 《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最古的优秀作品....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这种柏...

迎江区13644833479: 关于古代痴情男女爱情的古诗,三首 -
储乳天晴: 凤囚凰 蒹葭 上邪 鹊桥仙

迎江区13644833479: 求几首古时候的情诗,谢谢 -
储乳天晴: 告诉你最经典的一首: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全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一往情深,曾经领略过沧海的广阔还会再留恋肤浅的水湾吗?曾经遇见过那么好的你叫我如何再会恋上另一个人?纵使周围都是美女,我也懒得抬眼去看,一半是因为我是修道之人,另一半则是因为心中的你.

迎江区13644833479: 古代最著名的几首关于爱情的诗句是? -
储乳天晴: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迎江区13644833479: 王国维借用三句爱情诗要说明什么问题 -
储乳天晴: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借用了古代三句爱情诗,提出了读书做人成就大事业必备的三种境界,讲得非常好,备受后人推崇.如:第一境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搞好治学之道,必先独立思考,志存高远,选择好方向,讲的是寻觅人生的路径.第二境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为达到成功目标,必须执著与虔诚,肯于付出,不怕辛苦,哪怕是掉几斤肉,也在所不惜,讲的是寻觅的力度.第三境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为了找到“那人”,得到青睐,必须不怕挫折,不怕反复,锲而不舍,讲的是寻觅的韧性坚持.可见,读书做学问必备的三种境界,从不同角度突显的都是寻觅.在三种境界里,寻觅才是最高的境界.

迎江区13644833479: 《诗经》民歌中的爱情有何特点?和古代文人诗词中描写的爱情有何不同? -
储乳天晴: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那时人们独特的爱情,其中的情爱诗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展示了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 情的挫折痛哭.上...

迎江区13644833479: 古代描写爱情的诗句 -
储乳天晴: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迎江区13644833479: 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句有哪些?详细,谢谢 -
储乳天晴: 爱情是一点动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爱情是一种默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是一幅画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爱情是一种巧遇: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爱情是一个宣言:至死...

迎江区13644833479: 古代经典爱慕诗句 -
储乳天晴: 中国的诗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棵奇葩,其中很多的经典名句我们都是耳熟能详,受有的朋友启发,现在将关于描写爱情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整理出10句我最喜爱的经典名句,献给论坛的朋友们,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以下排名具体有两个指标,...

迎江区13644833479: 古代情诗,词
储乳天晴: 因爱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 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 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拼弃了! 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 漫说长宵似年,奴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是说一位少女思念爱人辗转反侧夜不成眠的心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