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于佛法深心得不坏信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祁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法高深程度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我个人理解啊,交流一下。

这个很不容易,一般人嘴上说信佛,实则不信或是迷信,连正信都很难生起,何况是深心,深心就有深信不疑的味道,不但是正信,而且是非常深的相信,不怀疑,那是真正明了了,要不然做不到这个深心。
要真正深入经典,并且悟入,才有可能生起深心正信。就像 别人告诉你一朵花长得如何如何,你听了,相信,但那还不能说是深信。直到有一天,你自己亲眼见到了,那个信,就是不动摇的,就是深信,不能摧毁的,因为是亲眼所见,所以,不会再因旁人说什么而改变。那是真正信了,有根了,不动摇了,是真正的了知了。所以,自然也就会朝着正道去走,不但如此,还可以为人解惑,因为自己是明白人了。

还有一种情况,大概是自己还未能证悟,也就是未能亲见,但是,以自己的善根功德之力,具备这样的正信,深心,不怀疑,相信佛所说的法,不再因为外道,或是邪见之人而动摇。不坏失自己的正信,信心,那个也是深心。重点还是在于正信,起了正知正见,那个力量是非常大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不是一般的小信所能比的。

一旦坏了信心,就可能开始诽谤佛法,也可能误导大众,损人的法身慧命,所以,能得深心正信的人,是有福德之人,是有智慧之人,有他的功德。

不坏信。意思是修的信心不退失。


怎么能让别人学佛呢?为什么有人接触佛法不信呢?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听佛 ...
师兄想想看,为什么有的人能接触佛法?有的人不能接触佛法?为什么有人接触到佛法,顿生深信之心,而有的人接触到佛法,不但不信,还生排斥毁谤之心?为什么有的人相信佛法了,能好好读诵经典,体会其意,而有的人要么不能读诵,要么读诵三百部,也不解其义,只是徒增音声?为什么有的人看到经典中...

就是我现在对于佛教的神通什么修行全盘否定不愿意相信,是不是善根断...
同修从神通方面对佛法生出不信任感,这也是因为你长久以来对神通感兴趣,认为佛法就是神神奇奇 神神魔魔所造成的,如果同修你深入经藏,就会发现,佛法讲的本质根本不是这些,佛法讲的是究竟的般若,什么是般若呢?是了脱一些烦恼的大智慧。所以我们说佛法是心法,安住心,定住心,才能看破烦恼,才能用...

佛教什么叫上报四重恩
是名僧宝不思议恩。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尔时佛告诸长者言。善哉善哉。汝善男子。能问如来甚深妙法。于未来世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譬如...

佛法中的三皈依是什麽?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详细说明,有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修习佛法是为了解脱,解脱是什么境界?什么是解脱?诚请开示。
2、二乘解脱道:可以究竟苦边,免去轮回之苦,入无余涅盘,解脱于三界;但这样的离苦,其实只是灰身泯智(三界自我消失,不再有三界我),只是无苦、却没有乐,也不能利乐众生。方便称其为解脱。3、佛菩萨乘:究竟成佛!修得的是解脱色,常乐我净,能恒现于三界而利乐无量无数众生。究竟解脱!佛法的...

如何归依佛教?
这是根据正智的信仰,这是永远不坏的信心;如食金刚恒无消化,正示出这颗根本的正信。《起信论》中说四种信心,余三信心指信三宝,第一信根本,正是指上说的正信,《论》谓此信是‘乐念真如法’。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能树立这个信心,较之于结缘归依的初步的菩萨,更进步多多了。 如能立此信心,心中即发生一种...

信仰佛教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

什么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回向共有十项,《华严经》十回向品是正说十相名的,一是救生离相回向,二是不坏回向,三是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坚固回向,七等顺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第一、救生离相回向。救生就是我们的心,处处要想到众生,想到众生的苦难,不离众生,要...

学佛法不要执着于佛法,这是这些人不能成佛的原因吗?
佛法之中所说“执着”,是执这个意识心的“我”为恒常,以为可以往来三世(名为“我见”);或者执这个分分秒秒攀援不息,处处做主的意根之“我”不灭(名为“我执”)。在凡夫位,此我见、我执根本没有断除。云何“不执着”?凡夫未证初果,我见、我执未断;于一切法的“修行”都是“相似...

如何能真正的学习佛法?
我们第一场要讲的是佛法的要领及修学次第。我觉得这是一个蛮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修学佛法很多年依然不得要领。目前在我们佛教界而言,真正能够给信众一个非常合理的引导的老师、方法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皈依之后可能就成了孤儿了,没人管了。还有的人呢,自己不甘心,会去看很多书、很多经典,但在修学...

巧家县13099041975: 居士如何报恩? -
毛泽尤力: 如何报答佛恩?一切恩中,佛恩最重 .怎么做才能够报答佛恩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佛说诸法勇王经》: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过去诸佛恩者.亦当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未来诸如来恩者.亦当如...

巧家县13099041975: 怎么样能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呢 -
毛泽尤力: 要坚定对佛法的信心,一是多看佛教方面的书,了解佛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佛法,怎样亲近佛法,应用佛法等;二是认识佛教的基本精神后,信任佛法,体会佛法的精妙之处,实践佛法的要义;三是有可能的话参阅佛教大师文章论著,佛经,有机会的话与佛教大师们请教指点;

巧家县13099041975: 法华经中“若有闻法者 无一不成佛”的含义? -
毛泽尤力: 只要能听闻佛法,乃至一字一句一偈等,现在将来都有成佛的机会,因为由于听闻佛法,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就相当于种下一颗金刚种子,只要遇到缘他这个金刚种子就会发芽结果,就会得度,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法华经: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巧家县13099041975: 怎么解释这句 -
毛泽尤力: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 时时长拂拭,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非树,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

巧家县13099041975: 怎样算是信佛教 -
毛泽尤力: 佛教相信的是一种完美的解脱之道,是让内心脱离痛苦的方法,所以,当你真正的相信佛教的时候,你会努力的接受现实,变得客观,并懂得观察,你将熟悉生命的规律,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明白活在当下,面对当下所发生的事实,对于过去,你懂得吸取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对于未来你明白飘渺无常,不去追逐,这就是佛教流于生命之间的巧妙之处...所以,当你相信佛陀的教诲的时候,你无须参加任何宗教性质的宣誓,来证明自己是一名佛教徒,关键的是你内心对真理与现实的接受.

巧家县13099041975: 佛经里的心咒是什么意思? -
毛泽尤力: 1、心咒与佛尊的关系. 在世俗之中,上师金刚萨埵的真身与心咒,这两者在我们面前都同样是智慧的幻变,要明白这两者没有差别,圣尊就是心咒,心咒就是圣尊,所以要把心咒受持为圣尊.再细致一点讲,如来的智慧在所化前可以示现一...

巧家县13099041975: 仓央嘉措的那首《见与不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情感?我不要解释,不要敷衍,只要问题的针对答案,谢谢!! -
毛泽尤力: 因为他从小是在乡村长大,在被选成为达赖前,对所谓的尘世还是有诸多的体会和思考,当被选中后,他对教规中不...

巧家县13099041975: 佛法中说的无明是什么意思? -
毛泽尤力: 用最简单的话来讲,无明就是你被世间的表象所迷惑产生出来的错误思维,下面是比较专业的说法,请细读.无明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为实不坏我,故令阿赖耶识起行支,依于末那之执我而执名色,遂至轮转生死.大乘佛法把无明分成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