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作者&投稿:再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送东阳马生序的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可以相互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知识。   当我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顿饭吃,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住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年纪老,而且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余:我。   幼时:小时候。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以:用来   观: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1 每:常常。   2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3 假,借。   4于:介词,从。   5之:的。   6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7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以:以为;是:这样。   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 “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游:交往。   尝:曾经。   趋:赶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 恭:恭敬   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sì):等待。   卒:最终。   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拉。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肢体。   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ì):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奉:供养。   耄老:很年老。   预:加入。   盖:大概。   道:说,讲。   诸生:指太学生。   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   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皮衣。   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   非天质(zhi)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流:平。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yè):拜见。   撰(zhuàn):同“撰”,写。   长书:长信。   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夷:平和。   毕:完毕   尝:曾经   患:担心   稍:稍微   闻:收获   若:就像 卑∶底下
重点句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中心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年纪老,而且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马生,马君则。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余:我。幼时:小时候。即:就嗜:喜欢、特别爱好。无从:没有办法。致书:得到书。致,得到。以:用来。“以观”的“以”,表目的,“来”。观:看。每:常常。假借:同义复合词。借。假,借。于:介词,从;向。之:的。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走: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以:因为;是:这样。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患:担心。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往,交游。尝:曾经。趋:奔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执:拿,握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望,声望,名望。隆:高。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以:连词,而,来。或:有时。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恭:恭敬至:周到。复:这里指辩解,反驳。俟(sì):等待。卒:最终。负箧(qiè)曳(yè)屣(yè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曳:拖、拉。箧:书箱。屣:鞋。穷冬:隆冬。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指学舍,书馆。支:通“肢”。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汤:热水。沃灌:浇洗。以:用衾(qīn):被子。拥:盖着。而:表承接。乃:才。日再食: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寓逆旅:住在旅店里。寓:寄居。逆旅:旅店。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被:通“披”,穿着。戴朱缨宝饰之帽:戴着用红色帽带,宝石装饰的帽子。朱缨宝饰:名作状,用朱缨宝石装饰朱缨:帽带。腰:腰佩。腰,名词作动词,腰间挂着。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略无:毫无。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奉:供养。盖:大概。道:说,讲。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县官:这里指朝廷。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裘(qiú):皮衣。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诗》:用《诗经》代指“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书》四书的简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非天质(zhi)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流辈:同辈。流:平。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拜见。撰(zhuàn):写。长书:长信。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夷:平和。毕:完毕尝:曾经患:担心稍:稍微闻:收获若:像文章背景

我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家境贫穷,没有钱买书来看,常常从家中有藏书的人那里把书借来,亲自动手用笔抄录书上的内容,计算好日子,按期奉还。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砚台里的墨冻得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屈伸,我也不放松抄录。抄录完后,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一点儿约定的日期。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看许多书。到二十岁的时候,我更加羡慕圣人和贤人的道德思想,又担忧没有高明的老师,无法与名人交流,曾经赶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追随乡里有名望有学识的先辈,手持经典著作,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恭敬地站立着,陪伴在尊长的左右,谨慎地向他们提出疑问,质询道理,常常小心地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尊长怒斥,我的脸色就更加谦恭,礼节就更加周全,不敢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尊长高兴的时候,就又向他请教问题了。因此,我即使愚钝,也终于学到了不少知识。  当我追随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艰难地行走在深山巨谷之中。寒冬,刮着猛烈的大风,大雪积了数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没有感觉。到了住的地方,四肢僵直不能动,服侍的人端着热水为我盥洗,用被子围住我,盖住我的身子,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来享用。同住的学生,全都穿着漂亮的丝绸绣衣,戴着用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佩戴着白玉的圆环,左边佩带一把刀,右边配备一袋香物,全身上下光彩闪烁好像神仙。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在他们的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让我高兴的学业,因而并不感到衣食享用不如别人。我学习的勤奋与艰苦,大概就是这样的。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成就什么事业,还有幸在朝中做官,承蒙天子恩宠的光泽,追随在公卿大人们的身后,每天在旁边陪坐,准备回答众人的咨询,即使公卿的姓氏名字很尊贵,四海之内也有人把他们称呼错了的时候,况且他们的才能远远地胜过我了呢?(注:此句的意思是:我的地位不及公卿是正常的事情,不足为怪。)
现在诸位学生在太学学习,每天都享用朝廷供给的伙食,每年都享用到父母供给的皮衣和布衣,再也没有受冻挨饿的忧患了;坐在高大的房子下面诵读诗书,再也没有到处奔走求学的辛苦了;有太学里的教官给你们当老师,再也不会有提问而不告诉,求解答却没有结果的情况了。凡是你们应该有的书,全都集中在这里,再也不必像我那样亲自动手抄录,要向众人借取,才能看到书的情况了。太学的学生中,如果有学业不精进,道德修养不好的人,那就不是天资低下不如人,而是不如我那么专心致志地学习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东阳的马生君则,在太学已经学习二年,同辈的人十分称赞他德才兼备。我在京都去上朝时,马生以同乡人之子的名义拜谒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初次拜见长者的礼物,言辞极为畅达;和马生讨论分辩问题时,马生说话的神态谦和,脸色平易近人。马生说自己年少时,在学习上用心很辛苦,这样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好学生啊!马生即将回乡去见自己的亲人了,我特意把求学的艰难写下来并告诉给晚辈。说我勉励同乡人刻苦学习,就正合我的一番心意;如果歪曲我的本意,夸耀自己的运气好,而在同乡人面前自高自大的话,哪里是明白我的心意所在呢!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大多数的人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和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原文如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和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本文整理了《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以及翻译,欢迎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原文余幼时即嗜学(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5)。以是人多以书...

《送东阳马生序》逐句翻译
1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跟我同住在书馆,都穿着华丽漂亮的衣服,戴着红帽带着装饰成的,缀成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之环,左边佩着刀剑右侧备着香袋,光彩耀眼,宛若仙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

送东阳马生序的翻译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送东阳马生序字词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字词翻译如下:1、余:我。嗜(shì)学:爱好读书。致:得到。假借:借。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走:跑,这里意为“赶快”。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2...

《送东阳马生序》中古今异义的有哪些?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明代宋濂,选自《宋学士全集》。 写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作者简介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

送东阳马生序第一段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第一段翻译如下:1、第一段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送东阳马生序的翻译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
虫俩消痛:[答案]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分句翻译,要分句翻译! -
虫俩消痛: 本段可分作五层,前四层从四个方面和第1段对照,第5层是从对照之中推导出结论. 前四层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句间用“;”隔开,各代表一个侧面: 第1层:有“廪稍之供”、“葛裘之遗”与前面的,“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的翻译 -
虫俩消痛: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句子,并解释重点词语1、无从致书以观.翻译:无从:______________;致:__________________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翻译:每... -
虫俩消痛:[答案] 无从:没有办法. 致:得到. 每:常常. 假借:这是同义复合词.是“借”的意思.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加上拼音(最好) -
虫俩消痛:[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
虫俩消痛:[答案]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拥有书来学习,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按约定时间送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有一点懈怠.抄完后,赶紧跑...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单字翻译1.既加冠中的"既"2.主人日再食的"再"3.同舍生皆被绮绣的"绮绣"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的”则”???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 -
虫俩消痛:[答案] 既加冠中的"既" 是已经 2.主人日再食的"再" 是两次 3.同舍生皆被绮绣的"绮绣"是形容词做名词.华丽的衣服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
虫俩消痛: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喜爱读书学习.但是家里贫穷,没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录完毕,...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 -
虫俩消痛:[答案] 有时遇到老师的训斥,我就态度愈加恭敬,礼数愈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来争辩;

加格达奇区13413277063: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虫俩消痛: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从有书的人家借来看,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定日归还.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都结成了非常坚硬的冰,虽然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送书,不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