掲竿而起出自什么故事?

作者&投稿:马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掲竿而起出自什么故事~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公元前二零九年,陈胜吴广起义.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等被派去边疆服徭役,因为大雨耽误了时期,按照当时的律法是要处死的,于是他们便有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觉悟,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可是起义时手中没有武器,所以只能拿竹竿当武器,所以说是揭竿而起

秦朝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长城、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阿房宫、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赋税.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陈胜的,他和他的朋友吴广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陈胜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胜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这支起义军打下了陈县(河南省淮阳),陈胜被拥戴为“王”,国号叫“张楚”。
  在这支起义军的带动下,各地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但是因为起义军的战线太长,号令不统一,在秦军的猛烈反击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陈胜也被叛徒杀害了。但是由他们点起的反秦烈火到处燃烧起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公元前二零九年,陈胜吴广起义。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陈胜吴广起义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真实历史故事,被逼绝了,陈胜吴广率领乡民反暴秦


揭竿而起出自哪个历史事件
1. 揭竿卖昌而孙旁起出自秦末"陈胜吴广起义"。2. "揭竿而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jiē gān ér qǐ,释义: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寓意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泛指人民起义。3.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

成语故事:【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统治十分残暴,秦二世元年七月,淮河一带的九百多农民被征调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去戍边。当行至大泽乡时,遇大雨,路不通,延误了到达渔阳的限期。依照当时的法律,延误了限期是要被斩的。队伍中的陈胜、吴广商议:不能按期到达要死,逃亡也是死,横竖都是死,不如起来...

揭竿而起成语故事
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反对秦二世统治,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对它都有记载。但用“揭竿而起”这个词的,要首推西汉前期贾谊的`《过秦论》。《过秦论》在历数秦王朝统治的过失之后,提到陈涉(即陈胜)起义时,是这样描写的:“率罢(同疲)...

草木皆兵,四面楚歌,揭竿而起,退避三舍的成语典故
四面楚歌:说的是项羽 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揭竿而起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出自汉·贾谊《...

掲竿而起出自什么故事?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这支起义军打下了陈县(河南省淮阳),陈胜被拥戴为“王”,国号叫“张楚”...

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揭竿而起成语故事
3. 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造反 4. 近义词:逼上梁山 5. 反义词:忍辱偷生 6.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7. 造句:- 1. 一冯德乾揭竿而起,金银匠喜收徒弟。光绪二十...

成语: 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05>政治腐败,加上天灾流行、人祸不断,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寻求一线生机。 成语接龙 “起”字开头的成语“揭”字结尾的成语 “揭”字开头的成语 “起”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揭竿而起。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揭竿而起”分成的单字详解:揭, 竿, 而, 起。

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
陈涉世家里的 揭竿而起什么意思 【解释】: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示例】: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白先勇《梁父吟》【语法】:偏正式;作谓语、...

揭竿而起什么意思
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出自汉代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近义词有斩木揭竿和逼上梁山 ,反义词有逆来顺受,忍辱偷生 。属于偏正式短语,作谓语或者定语。

什么是"揭竿而起"?有没有什么故事在里面?
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出自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在高中语文书第三或四册中有这篇文章.

沽源县13715672815: 掲竿而起出自什么故事? -
错剑替勃:[答案]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公元前二零九年,陈胜吴广起义.九百人一下子把... 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沽源县13715672815: 成语“揭竿而起”的典故来自于古代哪次著名的起义运动? -
错剑替勃: 陈胜吴广起义 、

沽源县13715672815: 揭竿而起出自哪里 -
错剑替勃: 公元前209年夏,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戌边,队伍在大泽乡遇到大雨,因公路被冲毁,无法按期到达.按秦朝法律,误期就要被处死,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送的军官,率众起义,陈胜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出现九百壮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这就是“揭竿而起”的由来,请查阅初一上册历史课本

沽源县13715672815: 揭竿而起出自哪里??
错剑替勃: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沽源县13715672815: 揭竿而起出自哪一个历史故事问鼎中原出自哪一个历史故事朝秦暮楚出自哪一个历史故事钻木取火出自哪一个历史故事闻鸡起舞出自哪一个历史故事约法三... -
错剑替勃:[答案] 揭竿而起 出自陈胜吴广起义问鼎中原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 侯小国为了...

沽源县13715672815: 陈胜、吴广为何要掲竿而起?
错剑替勃: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名被秦二世的暴卒驱赶的农民由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赶赴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走到大泽乡(在今安徽)的时候,因暴雨耽搁了行期.按照...

沽源县13715672815: 陈胜吴广在什么地方率900人掲竿而起
错剑替勃: 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

沽源县13715672815: 立竿见影出至哪个典故? -
错剑替勃: 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意思是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