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以形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演变轨迹?

作者&投稿:全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逃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规律~

古 今中外,一个国家的兴盛往往因为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领导。在中国,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他设立内廷,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打击 匈奴,所谓“毕功于一役”。在现代,苏联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也是靠斯大林强有力的领导。集权体制的强大在于其严密,强大的组织 性。正因为此,它能够迅速的集中所有资源,调动一切力量,解决国家最紧要的问题。它能够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迅速的崛起。所以说,“其兴也勃焉”。


《山 坡羊·通关怀古》中著名的一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什么说兴的时候也是百姓苦呢?因为中央集权在利用一切资源解决迫切的问题时,必然牺牲普通 老百姓的利益。在《汉武大帝》中我们看到,虽然汉武帝取得了抗击匈奴的胜利,树立了强国的形象,但是百姓生活依然贫困。苏联迅速的实现了工业化,赢得了工 业强国的美名,但几十年过去了,人民生活依然没有显著改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绝大部分的资源来自于国内(英国崛起的时候,殖民地的剥削就属于另外一种 情况)。老百姓的财力都被国家集中,他们怎么可能富裕?因此,靠牺牲百姓的利益达到的兴盛并不是长久之道。


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来看,集权体制的优点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变为其缺点。


中国历代王朝的灭亡,无外乎下面几个原因:(1)外戚与宦官专权;(2)皇帝本身昏庸无道;(3)外部势力的介入。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三者都是相通的。


外戚和宦官专权,为什么导致王朝的灭亡?因为这些人会发展其党羽,家族,利用他们的权势,圈得大量的土地,与民争利,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会不断的扩大国家财富的占有率,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当 皇帝本身昏庸无道时,必是奸臣当道。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正下梁歪是有的,从来没有上梁歪而下梁正的。于是导致整个官僚系统不是为百姓服务,而是 为自己集团的私利打开方便之门。所以说,当集权体制中的上层,利用其对下的权威性,严密的组织性,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奔波的时候,便是整个系统腐败的开始。


那么外部势力的干预呢?要知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取决于内因。下面以宋朝和清朝进行分析:

宋朝从建国初期,就一直面对着强大辽国的威胁,虽然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都对辽作战,却始终没有取得胜利。关于这一点,我想到了两个地方,一是西 汉初期也是受到北方强大匈奴的威胁,但却最终能够打败匈奴。二是辽国虽然强大,但是最后却被人力物力财力远不如宋朝的金国打败。这是为什么呢?


首 先,宋朝的军事实力的确不强,因为宋朝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不允许有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所以才会有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其次,忠臣被杀。南宋时岳 飞抗击金国,取得了节节胜利,但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因为当时徽钦二帝囚禁在金国,如果打败了金国,迎回了老皇上,那么当时的皇上赵构怎么办?所以 他屡次提醒岳飞战和就行,可是岳飞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动不动就把迎回徽钦二帝挂在嘴边,所以赵构对岳飞的不满是早就有的。归纳起来,还是因为这些做皇 帝的为了保住其皇位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实质上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那么清朝呢,首先,慈禧独霸朝纲,并且在她 看来,满人毕竟是满人,汉人只是奴才而已,当然不会把汉人的江山当回事。所以才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言论。其次,清朝奉行的闭关锁国政 策导致其军事实力与西方列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因为它惧怕汉人与外部接触多了,思想开放了,从而会打破他们的奴化教育,再把满人赶走。听了清朝的那些史 话,我感到清朝的奴化教育的确高人一筹。如果不是列强入侵,中国恐怕还会继续沉睡下去。归纳起来,还是一点,统治阶级为了其私利。

所以说,集权体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发挥它的长处,聚集所有力量战胜困难。同样的,当它的长处运用在为自己谋利益的时候,便走到了另一端。所谓“勃”,“忽”,都是迅速的意思,道出了集权体制的特征,也道出了帝国的悲哀。

在 一个朝代的中后期,社会矛盾已经比较激化了,但这时总有一两个皇帝执政时间长达几十年。我不禁想,如果在这几十年内励精图治,也许会挽救王朝的灭亡。我觉 得,在这个关键时期,王朝能否中兴,跟领导者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西汉中后期汉哀帝,即位之初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确实想干一番大事业,并且也打击了王莽 的势力。但是越干到后来越觉得阻力很大,于是锐气大减,干脆不干了,天天饮酒作乐去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汉武帝继位之初,也想干一番大事业,结果刚干了 几件事,就被以窦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势力打击了,但是他却没有消沉,而是养精蓄锐,积攒实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所以说,在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的时候,便是国家继续走向强盛还是逐渐走向衰亡的转折点。有志之士能够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看到矛盾的存在,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变法。

下面分析历史上有名的变法成败之因。

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强国,并且最终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基础。但是在变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贵族势力的阻挠,要不是秦穆公力挺商鞅,不知是何后果。在秦穆公死后,商鞅还是被顽固的旧势力残忍的杀害了。

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也是触动了很多皇亲国戚的利益。一开始宋神宗是鼎力支持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没能顶住贵族和皇族势力的压力,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神宗死后,高太后临朝听政,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

戊戌变法。一开始就受到顽固势力的抵制和反对,最终失败。

从 三次变法可以看出两个共同点:一,变法的目的和措施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并且从现在的角度看来,采取的措施在当时绝大部分都是对国家有利的;二,变法一定会 削弱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并招致他们强烈的反对。变法的失败,会使既得利益者得到更多的利益,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利益集团,并不断的扩大集团的私利,积重难 返,从而为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成功的变法,必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权利,但能使国家重新走向强盛。并且,社会的进步始终需要不断的革新,因为事物本身就是 在不断发展的,矛盾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上 我详细得分析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最终的落脚点在“变法”上面。但还是没有摆脱“人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变法的成功需要付 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也证明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即使一次成功,也不可能次次成功,最终还是会陷入历史的循环。

这就是因果循环的定律,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也一样

封建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说的就是农业发展好坏。明君重农,农业收入稳定,农民衣食富足,社会自然稳定;昏君轻农,农业衰落,社会凋敝,农民没饭吃,社会自然动荡。君与民就像舟与水,人民造反,政权当然不保。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
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自从人类建立政权以来就形成了,具体年限不详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有才能的人可以固守他们的疆土,无能的人最终被一群被压制了很久而又有才能的人毁灭。

莫非我们是同一个老师?近代史啊?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请问怎么体现出来???以史...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家国一体同构)最高执政集团(中央官员)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已经集中了,只是程度不高)设计意图:首先交待特点之后,便于学生在学习先秦政治制度时,时时思考某制度体现了什么特点。二、过程 1、萌芽:原始社会:氏族...

古代中国别称有哪些: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 (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 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3、诸华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

国和家之间的关系怎样?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何以中国纪录片在哪里看
开始天南海北的文化交流,形成城邦和区域国家,诞生广域王权国家:夏,奠基真正的王朝:商和周,直至整个中国疆域被秦汉帝国统一。《何以中国》聚集了胡歌、曹磊、陈钰琪、吴倩、黄尧和贺刚等实力派演员加盟,生动演绎历史人物,真实还原历史事件,让观众在如沐春风的感觉中,去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

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
《何以中国》是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SMG打造的系列题材纪录片,分为《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该纪录片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以...

怎样理解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从人类总体历史发展来看,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及文化的传承都有关键性的作用。如黄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2、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气候,恶劣的地理环境阻碍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影响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

什么是强国之本,也是兴军之本?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如下:1.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出处:清·刘蓉《习惯说》选段: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译文: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那处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何以中国观后感?
何以中国观后感 《何以中国》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呈现,系统性地追溯了中华文明的根基、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历程。它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实物依据。从一个个考古发掘出来的遗址、文物中,我们...

世界上的第二大岛屿新几内亚岛,何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国家?
新几内亚岛一共有7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岛屿,也是太平洋上的第一大岛屿。而它之所以会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国家,还是因为当初列强把这当做殖民地,在上面争夺利益造成的。新几内亚岛以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叫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是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和西巴布亚两省。然而在意以前航海时代未开启,...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中国何以形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演变轨迹? -
以丹羟甲:[答案]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何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以丹羟甲:[答案]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出自“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什么意思? -
以丹羟甲: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意思是他们的兴盛很迅速,他们灭亡也很迅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出自于春秋·左丘明的《左传》,原文很长,我截取了一段: 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结合历史和《茶馆》中的“八旗子弟”的描述,举例说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以丹羟甲: 历代王朝的更迭是历史的演进,也是人性完美的演绎,每一场精彩的大戏都会有各种情况穿插其中,而八旗子弟是历史上纨绔子弟群体的一个代表,当其初始艰苦之时,能忍辱而负重,心怀天下;而当其功成,终日以玩乐为业.究其原因,是为多少代以后,时过境迁,后代已经忘记先辈创业之艰辛,却将享受当成人世间第一等的事情,由此好吃懒做,文停武息.人言,老虎若是失去自己的利爪尖牙,便什么也不是,自然界的规律如此,人怎么能违反呢.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 “ 千古一帝 ” .然而 “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 -
以丹羟甲:[答案]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其次对比四个选项,虽然A、B、D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或某个方面揭示了秦的暴政,但都不如C项全面、准确、深刻.因此最能表明秦朝因暴政而亡,也就是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谜”最近...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替,有的“其兴也勃焉” -
以丹羟甲: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望采纳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符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事例 -
以丹羟甲:[答案] 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十一年秋天,宋国遭遇了大水灾,鲁庄公遣使去慰问,宋闵公对来使说:“都是我不好,... 非常感慨,说道: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通“勃”,兴盛貌)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唐玄宗的统治就...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是什么意思 -
以丹羟甲:[答案] 意思是: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出自:“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材料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 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 -
以丹羟甲:[答案] (1)根据题干材料“至于太宗,兼制中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 名之风固存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原因:契丹兴起,辽太祖尊重南北民族的风俗.特点:因俗而治,一国两制. (2)根据题干材料“朝廷之上,...

昂昂溪区15838839640: 请问:“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是何意? -
以丹羟甲: 一个国家,兴旺起来是勃勃生机,可是要灭亡,也是很快的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