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理禅趣小故事

作者&投稿:营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理禅机:一直为别人付出,会不会损害到自~

如果你的付出是自愿的,且不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至人传功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 坚持站桩对身体健康有益,网络时代,信息获取容易,对大多数自学的朋友来说,身体有改善就可以,尽量做到适可而止,不要过犹不及。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是什么。当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陀伽,非常愚笨,佛陀教他一首偈颂,会念前句就忘了后句,会念后句就忘了前句,不得已,佛陀问他会什么,他说会扫地,佛陀就叫他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久后,心想,外面的尘垢脏时,要用扫把去扫,心内污秽时要怎样清扫呢?这样,周利槃陀伽就聪明开智慧了。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故人人应随时随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叶。
圆融之道 药山禅师向石头希迁禅师问道:‘我对佛法三藏十二分教,已略有所知,但对于南方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却始终不能了解,恳请禅师为我指点!’石头希迁禅师说道:‘肯定的不对,否定的也不对,肯定的否定,否定的肯定也不对,恁这么时,该怎么办?’药山禅师虽有契入,但未接心,过了一会,石头希迁说道:‘你的因缘不在我这里,还是到马祖大师那边去吧!’药山禅师去参拜马祖时,提出同样的问题。马祖说:‘我有时叫他扬眉瞬目,有时又不叫他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是他,有时又不是他。你究竟怎样去了解他呢?’药山听罢,一句话不说,便向马祖礼拜。马祖问道:‘你见到了什么,要向我礼拜?’药山回道:‘我在石头禅师那儿,正像蚊子叮铁牛。’听明白后,融会于心,那是理解;见到什么,体会实践,那是境界。境界的深浅,不可言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药山禅师游走‘江湖’,从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到江西的马祖道一禅师,江湖问道。所谓禅心,所谓本性,如果要能实践,石头禅师对他把肯定与否定放在一边,马祖禅师用扬眉瞬目也说是他不是他。是他是肯定,不是他是否定,其实,道--是否一如,空有一如。禅,原来是圆融之道。
好事不如无事 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提起一句禅话道:‘佛是烦恼,烦恼是佛。’学僧不解,因而纷纷要求赵州解释,学僧们问道:‘不知佛在为谁烦恼?’赵州从谂回答道:‘为一切众生烦恼!’学僧再进一步问道:‘如何可以免除这些烦恼呢?’赵州从谂严肃地责问学僧道:‘免除烦恼做什么?’又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看到弟子文偃在礼佛,便用柱杖打了一下,问道:‘你在做什么?’文偃答道:‘礼佛!’赵州从谂斥责道:‘佛是用来礼的吗?’文偃道:‘礼佛也是好事。’从谂道:‘好事不如无事。’烦恼是病,佛道也是病,佛菩萨是真有病吗?不是的!佛菩萨是为一切众生而病。佛陀降诞娑婆,观音行化苦海,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菩萨悲愍众生,免除众生的烦恼,是为了什么呢?礼佛虽是好事,但却莫执着此‘好事’││功德,无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无响无闻 皓月供奉有一天请示赵州禅师道:‘如何是陀罗尼(密咒)?’赵州禅师不开口,以手指指着禅床右边。皓月:‘这个?’赵州:‘你以为这不是陀罗尼咒吗?僧却诵得。’皓月:‘还有人诵得否?’赵州禅师又指着禅床左边。皓月:‘这个?’赵州:‘有什么不对,僧亦诵得。’皓月:‘我为什么听不到呢?’赵州:‘大德岂不知道,真诵无响,真听无闻。’皓月:‘这么说则音声不入法界性了。’赵州:‘离色求观非正见,离声求听是邪闻。’皓月:‘如何是不离色是正见,不离声是正闻?’赵州禅师示偈道:‘满眼本非色,满耳本非声; 文殊常触目,观音塞耳根。 会三元一体,达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无佛亦无人。’一般人想从咒语音声求得即身成佛,就如皓月供奉不解色法音声当体即空一样。皓月虽经赵州指点总持一切义(陀罗尼)──即色即空,仍然不解,以为音声不入法界性。岂知法界性不离色相而显,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色法音声等俗谛)求菩提(胜义谛),犹如觅兔角。’ 百味具足 云岩昙晟禅师初参药山禅师时,药山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昙晟:‘百丈怀海禅师那里来。’药山:‘百丈有何言句开示?’昙晟:‘平常都说:我有一句,百味具足。’药山:‘碱则碱味,淡则淡味,不碱不淡是常味,什么是百味具足的一句?’昙晟禅师无言以对。药山:‘我亦有一句:争奈目前生死何?’昙晟:‘目前无生死。’药山:‘你在百丈禅师处有多久?’昙晟:‘二十年。’药山:‘二十年在百丈处,俗气仍未去除。’有一天,药山禅师又问道:‘百丈禅师除一句百味以外,更说些什么佛法?’昙晟:‘有时道三句,要我们省去六句会取。’药山:‘三千里外且喜没交涉。’药山禅师喜形于色,接着又问道:‘更说什么法?’昙晟:‘有时上堂,大众立定,便用柱杖将大家一时赶散,然后又召回来,自己不说,反而问人:“是什么?”’药山:‘你何不早这么说,从你的口边,我今日得见怀海师兄。’昙晟禅师也因此于言下省悟。如果要认识一个人,有时要经过许多年月,要知道一些事理,也须费些周折。二十年不长,三千里不远,直到说无所说,才认识百丈怀海,此即所谓一句百味了。

国家战士
有一次,一团野战军从事演习,有些军官认为把部队设在峨山禅师的寺院中最为隐密,并且要寺中负责三餐。峨山禅师吩咐典座说:‘用跟我们一样吃的东西,和他们结缘。’因此,使这一团军队颇为愤怒,没有鱼肉,只有青菜萝卜,实在吃不惯,于是他们生气了,其中一位军官跑来,指着峨山禅师怒斥道:‘你把我们当什么人?’峨山禅师不慌不忙地说:‘我把你们当自己人。’军官仍然责问道:‘你竟然每天只煮一些青菜萝卜的家常菜给我们吃?’峨山禅师委婉解释道:‘青菜萝卜既是家常菜,天天吃它也不会讨厌!’军官非常生气,大声吼道:‘你把我们当什么人?我们是国家的战士,不惜头颅脑髓要和敌人拚命!’峨山禅师终于也不客气,大声吼道:‘你把我们当什么人?我们是人间真理的使者,我们舍弃一切为的是要救度一切众生!’世界和平,人类福祉,宗教与宗教家的贡献,也是不可限量的。以今日整个世界,种种暴力事件,天灾人祸、恐怖分子、战争威胁,可以说人心惶惶,笼罩着死亡的阴影。若是缺少宗教力量来安定人心,社会将更加混乱。出家人割爱辞亲,为了延续真理的传承不断,让人类精神有所寄托,而奉献终身,甘于淡薄,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古德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自伞自度有一位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禅师:‘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小和尚问方丈:什么样的人是佛?方丈答:说话不急不慢;吃饭不咸不淡;遇事不怒不怨;待人不分贵贱;得失很少分辨。小和尚不信:就这么简单?方丈说:就这么简单。“那不都成佛了?”方丈说:“至今我尚未遇见。” 人世间,总是说起容易做起难。


求佛理禅趣小故事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沙...

求佛理禅趣小故事
大法禅师不再说什么,只是拿起茶壶说:「茶杯拿来,我倒茶给你。」禅师慢慢倒水,滚烫的开水倒在茶杯里,让禅僧几乎拿不住,他口里喊着:「太烫了,太烫了!」然后即刻把茶杯朝桌上一放。大法禅师见状就说:「你看!痛了自然就放下了。」这位禅僧从最初的不服气,到了这时候,心中也不禁佩服...

高二语文选修课文《佛理禅趣》教学设计
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

刘禹锡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如《磨镜篇》中的“白日照空心,圆光是幽室”,《谒柱山禅师》“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等诗句便充满了禅趣佛理。“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乐观豪迈,潇洒自在,可见一斑。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刘禹锡的思想是较典型的“以儒入世,以佛出世”的思想。这是自隋唐...

丰子恺漫画的作文
丰子恺的散文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趣之中,于日常生活中吟味世态人情,描写细腻,叙述委婉。 丰子恺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抗战前,丰子恺的作品转而...

我怎样才能变的有文采?我感觉我写的文章罗嗦,但又不知道怎么改,所以我...
我是准备一个本子啦,将自己认为好的段落句子摘下来,不过光是摘录也不行,要写感想,将自己对某文章段落的简介抒发出来,一定要用写的,不能光靠想一想,注重平时的练笔,考场才有能力发挥正常。啰嗦总比没得写好,那就要学会精简,将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删去。关键是要在自己通过多谢评论感想之后,会...

安陆市19825282387: 有没有佛家的禅理故事
施韵复方: 横看成岭侧看峰 高低远近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台本是画中景 清凉自然在其中 修到色空如一体 逍遥自在任君游

安陆市19825282387: 有关放下的佛理故事 -
施韵复方: 中西方有个老和尚,佛理精奥,有一小和尚慕名而来,求取佛法,老和尚往钵盂中倒水,水满则溢,小和尚道:师父,水已满,为何还倒?老和尚说:钵中有物,不能再容,所以水满而溢;不放下心中之物,如何求经学法?小和尚听之顿误,弹...

安陆市19825282387: 求具有禅理的故事. -
施韵复方: 师父让小和尚把墙角里的木桶装满东西,小和尚听后马上提着木桶到一堆沙土前,并迅速装满了沙子.“师父,我装满了”小和尚对师父说道.“真的装满了?装不下了吗?”师父问道“师父,我真的装满了”师父听到小和尚的肯定回答时,舀了一瓢水,倒在木桶里,水很快渗透进去.

安陆市19825282387: 谁知道一些经典的佛教禅寓故事!讲来听听! -
施韵复方: 佛的眼里众生都是佛,魔的眼里众生都是魔! 苏东坡和一个出家朋友的对话,苏东坡问法师:“不知我在和尚心中是什么形象啊?”法师答: “一尊佛”;苏又说:“你知道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吗?法师不知,苏调皮地说:“一滩屎”.法师微笑不答.事后,苏东坡和苏小妹提及此事,说和法师朋友斗嘴,又赢了一次.小妹听后笑曰:“是你输了啊.” 苏东坡不解,小妹告诉他:“一个人看别人是什么样子,就说明自己的心境是什么样子啊.”苏东坡这才恍然.

安陆市19825282387: 急求几个哲学小故事 -
施韵复方: 姐妹俩看花园的故事,老奶奶两个儿子的故事等等 经济萧条时期,我和父母、外婆、姨妈和舅父挤在一座房子里.当时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勉强维持着.我当然理解那年收到的生日礼物为什么少得可怜,但心里仍免不了有些失望,直到祖母递给...

安陆市19825282387: 求一些蕴涵佛理禅趣的名句 -
施韵复方: 身似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须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安陆市19825282387: 谁能给我几个有哲理的小故事?求求?
施韵复方:故事一: 礼物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

安陆市19825282387: 求有关保持平常心的哲理故事
施韵复方: 刚好有个禅学故事.讲的就叫平常心平常心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曰:“不着急,随时.”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

安陆市19825282387: 求一些蕴涵佛理禅趣的名句
施韵复方: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