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民风民俗

作者&投稿:咸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照的习俗~

1、拜岁
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太岁神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2、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3、烧门纸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



4、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5、人胜节
《岁占》收录的古俗中认为初七是人日,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春节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倒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1、过年习俗

海边和西部山区有区别,基本上还是一个家族的从长到幼的次序挨个拜年,到24点的时候,全家族的男性从家族里最长的长辈挨次放鞭炮烧芝麻杆,发完芝麻后各自回家下饺子,全家在一起吃新年饺子。

2、买年货

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等。统名之曰“年货”。

3、观灯

元宵放灯的传统民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4、偷菜节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姓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

5、舞狮



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日照岁时习俗 春节 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从“辞灶”( 腊月二十三日 )到除夕最忙。家家开始忙年:赶集备办年货,购置鞭炮、香、纸、年画、对联,开始理发、洗澡、大扫除,添置新衣,蒸饽饽、发团。 购置用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 在外工作和谋生者,不管距离多远,纷纷千方百计赶回家团聚。 除夕 也叫辞岁,大年三十日(小年二十九)。清晨,放鞭炮及烧纸,打扫庭院卫生,将碎草等垃圾放在粪堆上烧掉。俗称“沤狼烟”,意味着除旧迎新。 上午,农家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家家户户贴对联(在西部临近莒县的部分村庄贴五颜六色门笺;服孝期内第一年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有的三年不贴对联),挂年画。春联联语多表达春意并讲究门第;影壁倒贴“福”字,意谓福到家门;门外贴“出门见喜”、“欢度新春”;炕头贴“身体健康”;畜栏贴“六畜兴旺”。在堂屋悬挂家堂轴子或“财神爷”,设香案摆供品;家家户户面貌涣然一新。 沿海一带人家,院内置青竹一棵,上系红布、制钱 ( 圆形方孔的铜钱 ) ,称“摇钱树”,意在新的一年发财。 渔民还将对联贴到船上。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等联。舵上则贴“满载而归”。 除夕日,祭祖仪式最为隆重(中南部多在廿七八左右)。除夕午后,境内西部本族中长者率领众子孙,衣冠整齐,带着纸钱、鞭炮、盘碗里装满家里过年的精美食物烟酒,到墓地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各取些许,置于坟案之上。奠后,鸣放鞭炮庆贺。黄昏,待全家人都回来后,大门、二门门口放置一根 2 米 左右的木棍,叫做“拦门棍”,椐传,能保一家平安,免受灾祸;又传说:“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能拦住凶神恶鬼进门。 此后,三天内不泼水、不倒垃圾。忌动刀、剪、针,忌摔破东西。 据说此时百神下界,年夜五更禁忌说不吉利话,如:饺子煮破了不说“破”,而要说“挣了”;饽饽裂了不言“裂”,而要说“笑了”……。 除夕夜降临,家家点燃油灯或蜡烛,彻夜不息,人们通夜不眠,开始“守岁”。 家家户户包些元宝形的饺子,寓意招财进宝。或将糖包入,寓意吃到者生活甜甜蜜蜜。还在饺子中包入几枚制钱,吃到制钱者,预新的一年里有钱花。还有包上枣、栗子的。 发纸 初一,除夕半夜子时,是 农历正月初一 伊始 , 煮饺子前,男家长到锅门口、院中、大门口,在灶王爷、财神爷等前烧纸磕头 , 敬拜天地三界诸神 , 俗称“发纸”,又称“发纸马”。女家长开始煮饺子,儿孙在院子里放烟火爆竹。 煮饺子烧火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水饺煮好后,要先“上供”,一碗敬天地,一碗敬灶君,一碗敬祖先。 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饺子里包的糖、钱、枣、栗子等。不管谁吃到了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民间有“发纸马”越早越吉利、吃饺子越多越健康的说法,有的不到半夜就“发纸马”,叫“抢年过”。吃过饺子,男女老幼都换上新衣,外出给邻居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孩子分“压岁钱”。多数人家仅留长者在家。 现在,年初一城乡拜年均以互相问候祝福代替叩头之风。 开市 初二,放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一般先岳父母、外祖父,后姑、姨等至亲好友。 耍故事 初三,早饭仍吃饺子,拿去拦门棍,民间文艺队开始活动,俗称“耍故事”,“有高跷、旱船、龙灯、狮豹、小戏等,走街串巷,娱及远村近邻。进城演出,备受欢迎。 财神日 初五,沿海渔民迎财神;农家早晨“炒蚂蚁”。炒花生、黄豆、瓜子等,传说如此农田害虫会大大减少。 接灶王 初六。 腊月廿三 辞灶的初六接灶, 腊月廿四 辞灶的初七接灶。早晨,家家包水饺、放爆竹、烧纸,供上一柱香,接灶王爷“下界保平安”。有的将灶王爷年画下部截去烧掉,只留上边二十四节气。 火神日 每年正月初八为火神日,家家都到火神庙烧纸香,离火神庙远的就在路口烧纸香,祈祷家中一年不失火。 建国后,春节成为法定节日,全国放假庆贺。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春节期间一些封建习俗在城镇渐渐消逝,农村虽沿袭着上坟、磕头、祭祖等旧俗,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走过场。 80 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除夕夜看电视,尤其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人们守岁时的主要活动内容。一家人团团圆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春节前后,各级领导慰问驻军、烈军属,走访敬老院,看望在节日期间坚持生产的干部职工。农村,在春节前敲锣打鼓为烈军属、五包户等送光荣匾、挂彩灯、年画、贴对联、打扫庭院等。部分村庄,还由共青团员、民兵、妇女等组织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大扫除。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为元宵节。早饭食用糯米面或粘高梁面制作的元宵。 正月十四至十六夜间,家家上灯,城里有灯会,有的单位放烟火。农村燃放“滴滴金”、“垛垛花”、炮仗。孩子提着灯笼到处照,且哼着歌谣:“照毛虫,照毛虫,照得毛虫害头痛。”、“照旮旯,照旮旯,长虫 ( 即蛇 ) 蝎子都憋煞。” 自 1985 年始,城里元宵灯会甚为隆重,市、区政府广场、各公园、机关门口两侧挂满各式彩灯,花样繁多,观者如潮。 立春 亦称“打春”。在春节前“立春‘的叫“春脖子长”,在春节后“立春”的叫“春脖子短”,一般在 正月十五 前后。这时农民在家开始出粪、倒粪、送粪,收拾牛犋、犁、耙,以备春耕。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龙抬头”,又叫“土地爷生日”。炒花生、豆子等,意谓炒死五谷害虫,预兆丰登。 清晨,用簸箕盛草木灰沿屋外撒一圈,再在院内撒大大小小囤状的圈,圈外撒上“梯子形”,圈内放粮食,称“打囤”,意祈五谷丰登。早饭吃水饺。饭前,家家送水饺到土地庙,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早饭时,分一块过年的饽饽、发团,小孩必吃,据说,吃后能避免碰到狼。 清明节 清明与寒食并称,旧俗 3 天不动烟火。从寒食至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换新坟顶。人们还在清明期间踏青、打秋千、放风筝。 青少年放风筝。沿海忌言“风筝”而称“鹞子”。有的男女老少纷纷结伴郊外出游,称“踏青”、“拉青”。 建国后,每年都组织干部群众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神仙日 农历四月初八 是佛祖诞辰日,境内农民称“四月八过神仙”,渔民称“四月八过老爷”,也叫过大鱼。期间,近海鲸鱼成群追逐戏水,蔚蔚壮观,渔民烧纸上香祈求别撞翻船只。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天早饭,家家吃粽子和煮鸡蛋。粽子以糯米居多,也有的用黍米、糯米加红枣、粘高梁米等。粽子多用菠萝叶包裹,呈枕头状,一包为一盖,两盖为一捆。少数用苇叶或竹笋叶包成三角状。初四下午包好,将鸡蛋一起放入,用铁锅煮,次日早晨吃。 早上,外出采集香艾、菖蒲插在门窗上,意在祛病免灾。民间还盛行采集其他药材,叫采“百部”。据说其药效远优于他日所采。日出前,儿童手腕、脚腕上系五色花线捻成的绳,俗称“配五索”,等节后头场雨时剪下,放在阳沟内冲走,意为化龙而去,意在使孩子避见蛇。 敬天 旧时 农历五月十三日 为祈雨节,中午农家多吃水饺。饭前,端水饺到天井里祭奠,叫“敬天”。农业合作化后,生产队杀猪分肉给社员包水饺吃,叫“合雨”。农谚“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传说此日是关公磨刀用水日,好下雨。 晒龙衣 农历六月六日 ,俗称晒龙衣日。此日晴天,晾箱,晒衣被,晒书。传说这天晒的东西不霉变、不招虫蚀。 乞巧节 又称“七夕”,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晚,少女对月穿针,以穿入者为巧,谓向织女乞巧。此俗建国后逐渐消失。 另说,当日看不到喜鹊,它们都上天为牛郎、织女相会搭鹊桥去了。此日若下雨,是牛郎织女相会流下的眼泪。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又称鬼节。民间家家吃水饺或米饭,下午上坟祭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年内第二大节日,有“八月十五小过年”的说法。晚上,阖家团圆,饮酒赏月,俗称“圆月儿”。旧时,院内对月设供,供品有瓜果、月饼,称为“敬天地”。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旧时,有雅兴者结伴携酒,登高揽胜或赏菊。 20 世纪 80 年代,国家把 九月九日 定为“老人节”。近年来,野外登高、观光旅游渐兴。 乔麦滚 农历十月初一 。是地主辞退长工日,晚上请吃荞麦面水饺,饭后,长工离开顾主,另谋出路,俗称“乔麦滚”。建国后,此日民间仍有包水饺吃的习俗,借以改善生活,庆祝一年的好收成。 山集 每年农历二月、十月赶两次山集(各地随当地大集日,如城关为 2 月 20 日 和 10 月 20 日 ),集上,人山人海,外来客商、人流、货物特别多。有当地文艺活动,也有外来耍杂技的。建国后,也叫物资交流会。 冬闲节 即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阳历 十二月二十二日 或二十三日,也叫“入九”,是冬季最严寒的季节,境内人称过“冬闲”或“冬享(上)”。又称“鬼节”,下午上坟祭祖。 腊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日”。早晨,以小米、玉米、豆类等八种杂粮做粥,称“腊八粥”,以庆祝一年的丰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据说,此粥可以避瘟祛邪。还有此日给女儿打耳眼,戴坠子之俗。 扫屋、光墙 腊月十六后,下一年立春之前,择晴暖无风日扫屋,并将室内家什器具搬出屋外,洗刷一新,将墙上、屋耙上灰尘扫掉,叫扫屋。扫屋后“光墙”:取白塘土或黄土,加温水搅成稀粥状,用笤帚蘸取,刷于四壁,以掩盖一年来的烟薰火燎之色。八十年代后,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室内多由石灰泥墙,且居室与厨房分开,只扫灰尘,“光墙”一俗逐渐消失。 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 ,为祀灶日(或叫“辞灶”),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在人间监督善恶的神灵,每年腊月二十三,是其上天向玉帝述职的日子。民间于该天设宴饯行,故名辞灶。 辞灶有二十三过的,又有二十四过的,起因有“官辞三,民辞四”一说。又有 腊月二十三 祭素一次, 腊月二十四日 再祭荤灶一次之说。辞灶要由家长主持。先将灶王画挂在墙上。 祭祀时,先供糖果 ( 麦芽糖 ) ,意在粘住灶王的嘴,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 然后烧香叩头,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把旧灶神像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 灶神画像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神画像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画像贴在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 10 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1、拜岁

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太岁神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2、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3、烧门纸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



4、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5、人胜节

《岁占》收录的古俗中认为初七是人日,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日照过年习俗

  日照拜年有讲究。初一初二是本家族拜年,到初三才开始走亲访友,俗语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说。

  过年要准备一些特殊食品,如蒸豆包(寓意都饱),做豆腐(寓意都有福),蒸年糕(寓意年高长寿),买鱼(寓意年年有余)等。

  日照有句老话:进了腊月门,处处是年味。过年的准备中
  还要购置筷子,寓意增加人口,人丁兴旺。

  日照渔民过年时在渔船贴对联,将“招财进宝”合为一字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不同的对联。

  日照饮食习俗
  日照主食:主食类型分为两种:淮河以南米为主,每日早晚为稀食,中年为干米饭;淮河以北面食占一半(其中又以麦面为多,杂粮面极少),早晚为面粥或红薯、玉米等杂粮粥;午时除米饭外,有时以馍为主,亦有捞面、蒸面等。稀饭用米,或在米中掺以红薯、红豆、豇豆之类熬煮而成。面食除馍外,有面条、包子、面饼、水饺、油条、麻花等,还有本地独特的高桩馍、油酥火烧、潢川贡面、三股酥油条等。面条吃法除常见的用菜下面外,还有清水面条、捞面条、热干面条、蒸面条等。包子的馅常用菜、肉、豆等,均蒸食。面饼的品种有锅饼、蒸饼、烧饼、馅饼等,多是贴锅烙制,油条、麻花家常炸食者不多。此外,还有一些节日食品,如腊八粥、汤圆、粽子、糍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由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型结构,逐步向主、副食品结构发展,高营养食品有所增加。?

  日照菜肴:豫南人“会吃”,对菜肴甚为讲究,家庭主妇大都是熟饭能手,男子擅烹饪的也比比皆是。菜味不咸不淡,稍喜麻辣。日常做菜,以炒、焖为主,其次是炖、煮。待客时,蒸、煎、炸、爆、熘、拌、卤样样皆有。油、盐、酱、醋、味精、五香粉、麻辣粉、辣椒粉是制菜的基本调料。菜肴熟食居多,生拌常在夏季和酒席上出现。商城、新县由于山高水寡,水质偏酸、缺碘,熟制菜肴用猪油,尤其是农忙季节,劳动强度大,一日不吃猪肉就感到力乏心慌,故有“吃块肥肉才能把庄稼种”之说。植物油被视作水油,只作拌生菜和炸制食品用。在商城,人们还偏爱用有异臭味的腊猪油调菜。带有臭味的筒鲜鱼和风干熏制的羊肉、鸭蛋干、臭豆腐卷、臭豆腐渣等,被视为佳味。过年的腊肉一直可吃到次年农历七月十五以后。

  鱼头酒的来历: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全德考证,流行全国的鱼头酒就起源于日照一带。日照人摆宴最讲究客人“酒要喝好”,有“怪酒不怪菜”之说,若不喝醉几个客人就觉得不尽人意,为此想方设法敬酒,更多的是行酒令。旧时的文人士绅常行雅令,现在流行通令,最通用的是划拳。此外,主人的辈份低的要给客人、长辈敬酒。为让客人多喝酒,上整鱼时将鱼头对着首位的客人,此人必须喝鱼头酒,鱼尾所指的人则要陪喝鱼尾酒。鱼头酒不下肚,喝鱼头酒者不在鱼身上动筷,他人不得先行动筷吃鱼。鱼头酒一般为2一3杯,鱼尾酒1一2杯,近年又有“头三尾四背五腹六”之说,意在劝客人多喝几杯。?

  商城饮食:过去,光山南五县(商城、潢川、固始、新县、光山),在民间都曾以自己的一个社会人文特色而冠名流传,如“吃家”、“打家”、“穿家”、“说家”等。商城以饮食上吃的精美、吃得考究而得“吃家”之名。传说,英法联军进京时,慈禧曾安排南北两条出逃路线,时任大学士的商城籍京官周祖培,将御厨10多人提前安排到自己老家等待南辙。但后来慈禧与咸丰北逃热河,这些御厨便留在了商城,同时将御菜的做法及吃法和北方菜系的风格也带到了商城,与商城的饮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尤以做鱼最有特色,一条鲜鱼可有鱼丸、鱼糕、鱼片等50多种变化。客人光临,厅内桌上铺着桌布,摆十个凉盘,酒杯、餐盘下面放着红绿纸垫(供擦筷、盘、勺之用)。客人分左右座次而坐,坐席的左下方留下空隙,谓之“席口”。酒过一巡,席二爷(席间的服务人员)捧上一道热菜,盛菜的器皿上罩着盖子,盖上贴有条谱(菜谱)。片刻后,席爷二揭开盖子,先让客人观其色,闻其味,再由主人引筷尝其味。上菜时,一般上3个煎炒菜后,第4个必上汤,或吊炉点心,或甜食,3个档次不断的更换,一直吃到首席客人告退,陪客方退席,若首席客人不告退,酒宴要饮至日落或午夜。最后压桌菜是四大碗,两道点心,客人一般不吃,不吃的点心,由席二爷用纸分装成包,席散后,客人每人一包,叫“带包”。?

  新县饮食习惯:新县人对吃菜比较讲究,每日三餐无菜不食。且多以熟菜为主,偶有凉拌菜,也很进究,须加拌各种佐料、调料,使之色、香、味俱佳,方可入食。待客之餐,往往是菜肴满桌。即使是贫寒之家,也要借钱拉债殷勤待客,待客除三餐之外,还要过“晌午”和过“晚上”,有汤类,有甜食。?许多家庭主妇均是烹饪能手,能做出煎、炒、烩、烧、焖、炖、炸各种拿手好菜。平时亲朋往来,必酒菜相待,至少有八、九个菜上桌。如遇红、白、喜、丧则大设宴席,一桌正饭要布20至30多道菜。隆重时待客酒席名曰“双抬席”,即每样菜肴均是双份,也叫“吃一席看一席”,菜肴往往达50个之多,近年来,城镇待客趋向“冷盘”化,“热钵”化,即:首先通用各样冷盘凉菜,饮酒后上“热钵”(火锅及各种热菜),吃、喝两便。

  农村待客,除学习新式做菜方法外,迄今仍保留着大块烧肉、大块煎鱼的习惯,以此表示待客厚道。?待客或逢年过节主要传统菜肴有:虎皮肉(红烧肉)、粉蒸肉、炖鸡、煎鱼、豆油卷肉、鸡旦肉饺、八宝饭、油炸丸子、滑肉、火锅羊肉、火肉、排骨肉、肉丸子、清炖牛肉、辣子狗肉、心肺汤、咸鸭蛋、菠菜麻油凉拌、芫荽麻辣凉拌、臭豆腐、腐乳、辣子咸豇豆、咸蒜瓣、炸鱼、咸韭菜等。南部地区还有血豆腐、鱼糕、煨葫芦、南瓜炖泥鳅等。?

  息县饮食习俗:息县群众平时生活较为俭朴,以米面杂粮和蔬菜为主,逢年过节或来客时,才舍得吃较好的饭菜。县境内南片人以吃米为主,中部以米面两掺,北片以面杂粮为主。息县人待客隆重、厚诚,俗言有“宁穷百天,不穷一顿”之说,即来客时尽力办得丰盛一些。凡来了贵客或婚丧等事酬谢待客,多以成席招待。专请名师高厨,购买所需鸡鱼肉蛋,蔬菜佐料,配料品种,由厨师巧手拼配,烧制成席。常规席面:先摆出八个凉菜盘,其中为四晕四素,然后逐个上热菜和汤,冬季桌中间设一暖锅,热菜中的名贵菜多少,数量多少,显示出宴席的丰盛程度。以菜的色、香、味看厨师的技术高低。热菜品种有杂伴(先上桌,份量多,让客人可借此充饥)、红烧肉(鸡、鱼、肚)片、烧回肠、红焖肉(猪肉、牛肉、羊肉、鸡)、辣子鸡丁、爆炒血肝、红烧整鱼、清炖整鸡、鸡汤烩春卷(豆腐皮卷肉沫热油炸制)、拔丝山药(或苹果)、炒皮丝(或水花猪肉皮)、红烧大肉(肥猪肉)。根据不同菜所需要,配料有蘑菇、黑木耳、黄花菜、玉兰片、姜、葱、蒜等。汤类有咸酸肉(鱼)丸汤、清炖鸡汤、鸡片汤、肚片汤、羊(牛)肉汤、鸡蛋甜(咸)汤、海参汤、鱿鱼汤、银耳汤等。平时红(婚)白(丧)事待客为八个凉菜、十个热菜(包括汤),在上热菜时最后一道菜必须是红烧大肥肉,俗言“大肉上了桌,有菜也不多”,故大肉上罢,最后以四个汤菜碗结束。若来贵客,凉菜仍为八个,但质量可以提高,热菜16—20不等,数目得为双数。1981年香港五分行商人来息洽谈生意,息县招待所一顿共做出60个不重样菜肴。如此丰盛,不足为奇。本县曾有“富贵不断头”宴席,即轮流不停地上菜,不计其数。?

  光山饮食习俗:光山人好客,春节时请春酒或平时招待过重亲朋,酒席颇为丰盛。建国初期,席上用(两荤六素)八个菜,主人会歉意地说:“没菜,只几个干菜碗。怪酒不怪菜,大家多喝几盅”。20世纪60年代菜肴有所增加,一般设八个菜,一个暖锅,另有几盘凉菜(卤肉,生菜之类的凉拌),都是一次端上桌。进入80年代,酒席内容更加丰盛,花色多样,也不是一次端上桌,而是边吃边端。一般有八个凉菜、四个爆炒(如肉丝、鸡杂腰花、肚片等)、四个煎炸(如糖醋鱼、春卷、红焖鸡、藕夹或茄夹肉等)、四个烹蒸(如米粉肉、红薯糕等),四羹汤(如炖猪蹄、莲子羹、圆鱼汤等)。桌上摆放水果酒和白酒外加啤酒或其它饮料,随客人选用。

  上第一道菜时,由主人亲自端放在桌上,一一敬酒,并客套一番;筵宴中间上“圆子”菜时,主人又二次敬酒,以示热情。

日照和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后两者的农民画已在市场上名利双收,而独独日照农民画却至今还游走于市场的边缘。

集市是日照农村的一种传统贸易形式。集市日当地叫“逢集”,来集市进行交易叫“赶集”,赶集的人散去叫“散集”。它是以农历计算,都是五天一集。一个集镇通常一个月有6个集日。

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正月初七日是接灶王回府的日子,也有一套简单的仪式。

闺女出嫁,娘家门的人送梳子,挂门帘。生孩子送主米,等等。


日照的民风民俗
1、过年习俗 海边和西部山区有区别,基本上还是一个家族的从长到幼的次序挨个拜年,到24点的时候,全家族的男性从家族里最长的长辈挨次放鞭炮烧芝麻杆,发完芝麻后各自回家下饺子,全家在一起吃新年饺子。2、买年货 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

什么是民风民俗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

中国民俗风情有哪些?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民风民俗概念: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

中国民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老银从民间收集而来,无论在作工和设计上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这里一般以苗族银饰为主,这样的银器价格较贵。新银,现代加工及设计,都具有标准含银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价格不同。 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如民间剪纸, 编织花带等。旅游禁忌1. 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2. 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3. 到别人...

肇庆有什么风俗习惯
肇庆,一座历史悠久的岭南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些风俗习惯不仅是当地文化传承的载体,更融入了肇庆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一部分。春节习俗 春节是肇庆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蕴含着浓厚民俗色彩的时节。大扫除、贴春联、舞醒狮、放鞭炮,这些传统习俗都承载着肇庆人对新年的...

广东独有的传统民俗活动 广东的民风民俗
1、人龙舞。人龙舞是湛江市雷州半岛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被誉为“东海一绝”。其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人龙舞的龙体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是由人体接架组合。这种“人龙舞”一般长10多米,由50到60人组成,也有长数十米的,由百余人甚至是数百人组成的。舞起来轻便...

艺术摄影系毕业论文范文
《 浅谈民俗摄影创作 》 [摘要]:民俗摄影创作,是用民俗摄影这个手段来记录人类 文化 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记录社会和变革,记录人类进步的历史。最终以摄影来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这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摄影 民风民俗 文化...

关于民风民俗的资料
德昌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民风古朴,保留着最为完整的僳僳族传统习俗。德昌流行过僳僳族传统节日――阔拾节。“阔拾”为僳僳语音译...植树节背后是巧合,还是传统去年,注意到在兰州附近,柳树多在阳历3月20日前后发芽。想到兰州古时号称边塞苦寒之地,那么,兰州一带的物候期应与中原地区相差很大,到底...

台湾的民风民俗
(一)衣食住行 1、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2、饮食。台湾...

汉族民风民俗有哪些?
汉族民风民俗:1、婚姻习俗 传统中式婚服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

湛江市13973111530: 日照民风民俗有哪些 -
彭虾达林: 日照和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后两者的农民画已在市场上名利双收,而独独日照农民画却至今还游走于市场的边缘. 集市是日照农村的一种传统贸易形式.集市日当地叫“逢集”,来集市进行交易叫“赶集”,赶集的人散去叫“散集”.它是以农历计算,都是五天一集.一个集镇通常一个月有6个集日. 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正月初七日是接灶王回府的日子,也有一套简单的仪式. 闺女出嫁,娘家门的人送梳子,挂门帘.生孩子送主米,等等.

湛江市13973111530: 谁知道日照过年的风俗习惯 -
彭虾达林: 海边和西部山区有区别,基本上还是一个家族的从长到幼的次序挨个拜年,到24点的时候,全家族的男性从家族里最长的长辈挨次放鞭炮烧芝麻杆,方言叫发挚麻(音),发完挚麻(音)后各自回家下饺子,全家在一起吃新年饺子.

湛江市13973111530: 日照从腊月到元宵的习俗 -
彭虾达林: 我知道的都跟你说说吧1、正月期间不能喝胡渡(就是那个玉米面粥),不过我家还是照喝不误滴.2、好像是15之前不能剪头发.3、初二或初三回老家,一般是姥姥家.4、正月以前各个姐妹(就是爸妈那一辈)要请客吃饭滴,我家每年都是这样.5、暂时没有了 其实,日照虽说不大,但是各个区县还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日照跟莒县.岚山、五莲有的也差很多.PS:我是石臼滴~~~~

湛江市13973111530: 山东的日照的结婚习俗是什么啊? -
彭虾达林: 一般是男方负责买房,女方负责家电.当然这个可以两家协商,看经济情况有的家庭要求订婚,就算不订也要双方家长见面订好婚期,男方买首饰或给买首饰的钱如果家安在这边就要婚礼前拍好婚纱照,布置完新房 婚礼当天:新郎及伴郎\迎娘...

湛江市13973111530: 山东日照的春节习俗 -
彭虾达林: 大年30吃饺子 初一拜年 初二走亲戚

湛江市13973111530: 日照端午节的习俗只要日照地区的!!!!1!111!急急急急急急急
彭虾达林: 我是日照五莲县的,我们那过端午节首先是吃粽子,农村一般都是自己买粽叶糯米自己包,里边方花生啊枣啊豆子之类.在煮粽子的锅里放鸡蛋,特香!端午早上家长要给熟睡的孩子系五丝,即用彩线拧成的绳.当然,端午节回娘家也是必然的!

湛江市13973111530: 日照端午节的习俗 -
彭虾达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湛江市13973111530: 日照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
彭虾达林: 放鞭 吃水饺 烧纸 拜年 穿新衣

湛江市13973111530: 山东日照婚礼习俗 -
彭虾达林: 我给你份我自己的婚礼日程安排: 七 、婚礼当天 新郎方: 1、 点 分后勤工作人员到位落实司机、摄像师、摄影师早餐. 2、 负责检查楼梯气球布置是否完好门口喜字喜联是否贴好. 3、迎亲用品(手持彩炮、鞭炮).负责人: 4、新郎带上红...

湛江市13973111530: 请问日照结婚的习俗有哪些啊?特别是结婚前聘礼的问题 -
彭虾达林: 拜托.五莲的结婚风俗和日照是不一样的....五莲的话按我们那边喜钱是(1100-1700)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