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孝廉”与“察孝廉”的区别

作者&投稿:毕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举孝廉为官的利弊?~

举孝廉”有利于官员德能的结合及反腐败 首先,“举孝廉”本身重在品德,但并不只重个人品德。《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可见,“廉”不仅仅是指相对贪污受贿之类的廉洁。并且,被“举孝廉”者,很多人从未为官,谈不上这种廉洁。《管子·牧民》说:“廉不蔽恶。”《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由这些记述看来,“廉”用在非吏之民身上,应当是指其正直清明,守法敬业之类。而用在官吏身上,则重在指其具有清廉正直、奉法为公,不贪污放纵、毒害百姓等职业道德。就官吏来讲,这些可以看成是个人品德,但也应当是一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 其次,“举孝廉”并不是孤立的以德选官之制。“举孝廉”是一种重德的选官科目,但汉世选举不是仅依靠品德标准来选用官吏的,比如茂才、尤异、考课高第等选任方法,就是重能力的。“四科取士”也是对“孝廉”能力的测试。“丞相故事,四科取士。……及刺史两千石察举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下,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③被察举为“孝廉”者,要经过是否“英俊、贤行、廉洁、平端”的选择,显然是对是否孝廉的审核。而经过这一选择之后,还要“授试以职”,用实际工作能力来检验。这种检验是要选择德、行兼优的官吏,并且相当严格,连“书疏不端正”,都要奏罪,还要处置推举人。 “举孝廉”,以德举人,而以能试用。就此而言,由“举孝廉”一途而任为官吏者,理论上讲,是兼具品德和能力的官吏,这当然是有利于吏治清明和为政治民的,并且也有利于反腐败。 第一,被“举孝廉”者,是因为其“孝廉”。如果此被举者,是真具有孝廉的品质,则其被任为官吏后,用孝廉之道来指导吏治和约束自身,自然不会出现腐败情况。如果此被举者不是真的具有孝廉的品质,是以非法手段比如靠关系、弄虚作假而被“举孝廉”的。那么,即使他能继续用非法手段,逃脱被选之后其他任何可能会出现的随机检验,但是一旦任为实职官吏,也很容易暴露出来。 第二,选举不实,推举人要问罪,是汉世察举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就“举孝廉”而言,这使 得推举人也会关注被推举者是否孝廉。选举不实,则选上来的人不称职,甚至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别父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④选举不实,推举人通常会被贬秩、左迁、免官甚至于被罪入狱。这种情况下,如果和被举者并不是很亲近,或者并没有利益关系,推举人在推举前当然还是会关注一下自己所推举的孝廉是否真的孝廉。从这个角度讲,虽然问罪推举人并不能完全避免不实推举,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对反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 弊端之一,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举孝廉”是成为官吏的途径之一。而且孝廉重在德,而不在行。于是一些人为了被举荐,就作假以驳声名。例如《后汉书·许荆传》记载,荆之祖父武被举孝廉后,欲令两个弟弟也成名,在分割财产时,“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亦“并得选举”。然后,武又当众宣布自己故意恶己扬弟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三倍于前”的财产,都分给两个弟弟,于是他又驳得了更大的声誉。这种听起来很好笑的事情,反映出了“孝廉”重德而易被矫饰的缺陷。 弊端之二,孝廉是由地方官推举上去的。被推荐者,因此而成为荐者的故吏、门生,这就很容易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后来的门阀士族正是这样逐渐发展而成的。地方官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会荐举能为自己所用者,故而“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⑤起初,汉法规定地方官任职一年后才能举荐人才,但汉顺帝时期放宽了限制,地方官不用任满一年,都可以举荐人才,地方官在“举孝廉”时滥用职权的现象,也因此而更多。 弊端之三,直接贿选。由于被“举孝廉”者,本来就是因为孝廉被推荐的,所以不存在被察举后立刻审核其是否孝廉的问题。就此而言,则“举孝廉”实际上缺乏有效的考核,因而极易营私舞弊。又因为孝廉重在品德、易于矫饰,并无客观标准可以用来参照的特性,很多人都会选择由“举孝廉”入仕。这样,纵使是与推荐者毫无关系之人,也可以“要求”被“举孝廉”。不合格的被举者如果不是举荐者的亲信、亲友,那一定是存在着利益关系,而要建立被举者与举者的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贿赂。 以“举孝廉”为鉴,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举孝廉”作为一种推荐方式,吏、民都可以被推荐,相对于从官吏中挑选优秀者升迁而言,更能够广泛地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而且,这种发现和利用,只要通过推举就能达到,这显然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作法。今天,在选官任吏方法上,考试成为主流,这相对于“举孝廉”来说,要更客观、公正。但严格的程序化必然会带来灵活性的不足,而一味考试,实际上也会造成不重能力、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增加一些如“举孝廉”般灵活的选官任吏方式,并用现代严格的程序进行审核,或许更能够达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境。其次,孝廉重德。当今,传统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遭到颠覆,这是不应该的。就官吏来讲,在重视官员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品德,这是保证官员正气、抑制腐败的有效手段。再次,从“举孝廉”在实际运行中的弊端,我们可以看出法治的重要性。重品德,在失去有效法规的监督和制约时,不但不能够弘扬品德,而且会因为其无客观标准,反而成为虚假、腐败的工具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要评论科举,首先应对科举的产生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是颇费了一番心机的。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级以至中央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世家子弟,平民百姓则没有份儿。推荐的标准不是品德、才学,而是门第高贵,因而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现象。到了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为九等进行品评,这算是进了一步,但主要根据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干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评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结果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家豪族垄断了做官的权利,庶族地主都难以分到一杯羹,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卢、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连皇帝老子也要退让他们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情况变了,“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读书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一个人中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有好处的。唐和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当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有科举制度的一份功劳。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起先不懂得科举的作用,后来有所认识,也加以恢复使用。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即位之后很快开科取士。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这是汉朝时候的不同的选官制度,也称之为察举制度。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这个人是否行孝廉洁作为是否任用的标准。
区别在于,“举孝廉”是根据下面民从的反映与评议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如果下面的人都说此人为行孝廉的典范,则任用之。而“察孝廉”则主要依赖于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观察,如果上级认为某人在孝廉方面有所作为,则提拔任用。
这两种制度在当时的背景下都不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察”与“举”比起来,则有明显的人为操作的嫌疑,因为“举”是出自于民众的认可,而“察”则完全有可能由上级圈定来产生。就好比当今中国的选官制度与外国的选举制度。

举孝廉是当地有名望的人推荐和地方官员的推荐他们认为可以做孝廉的人
察孝廉是指某人因为孝廉出名,而被人所知道,或者被中央派遣的专门访孝廉的人所得知而推荐~~

汉代武帝时将察举制制度化,可以互用察举制,都是郡国长官等每年定期推举人才给中央,所以,没有什么不同

汉代的察举制度啊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地方的官民观察寻找有 孝 和 廉 品德的人才,然后向上推举。

皇帝每年各挑一人。

就这么回事。

很容易形成官僚集团。


“举孝廉”与“察孝廉”的区别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是对我国哪种制度的描述?
察孝廉,父别居”出自《桓灵时谣》,释义为:“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秀才根本不懂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向朝廷举荐的品德高尚因孝顺而闻名的人,真实的情况是父母长辈被赶出家门。”这是对我国西汉时期察举制的描述。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

孝廉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

汉朝的孝廉是什么意思?是谁弄出来的?
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但由于这种制度无法避免举荐者徇私舞弊、任人唯亲,结果举荐出来的孝廉往往名不副实。当时就有这样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举孝廉不知书举秀才父别居抨击的是哪种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根据查询希律网显示,”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抨击的是汉代的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有很大的弊端,用人之权在上,往往不能按照真才实学推荐人才。出自作品《桓灵时童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哪个朝代
汉代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有“举秀才”“举孝廉”,由地方向上面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以作官员候选。举秀才,重的是才,举孝廉,重的是德;而此句古文的意思是选出来的秀才,却不认识字,选出来的孝廉(就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却让自己的老父亲一个人居住。尖刻的讽刺了中国选拔、任用人才的尴尬一面。

中国古代时人评价:“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反映了哪项人才选拔...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具体翻译?
当时民谣的说法就是“举孝廉,父别居”——推荐这个人做孝子,他跟爸爸不住在一块儿,不赡养父母;“举秀才,不识书”——说他这个人有学问,他字都不认识,假

察茂才和举孝廉区别
两者的区别:对象不同、升迁不同、数量不同。1、对象不同:察茂才的对象多为现任官吏,而举孝廉的对象多为官场新丁。2、升迁不同:察茂才后,因本身资历高,多起用为县令(千石),而举孝廉后,通常皆入朝为郎官。3、数量不同:察茂才是州举,所以数目少,而察孝廉是郡举,所以数目多。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才怯如鸡。_百度...
讲的是东汉的察举征辟制度。此句古文的意思是选出来的秀才,却不认识字,选出来的孝廉(就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却让自己的老父亲一个人居住。这实际上是讽刺汉朝的选举官员的权利是被士族所垄断的,也说明这种靠乡民和县里来选举官员不具有公平性和科学性。后来这种制度被科举制所代替了,所以科举制还是...

福泉市15392655537: 推举制与察举制区别 -
张瑾清火: 察举制,是地方高级官员根据当地民情反映,选举孝义之人担任普通官员;推举制又称举孝廉,是地方官向上推举

福泉市15392655537: 察举制与选官制相比有何进步性 -
张瑾清火: 察举制,举孝廉入,任中央官职者;孝廉与察举茂才、贤良方正相比,任用规格较低;孝廉多为草民.而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帝王后代,其爵位世袭,不利于人才选拔;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选官有一定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平民进入上层.

福泉市15392655537: 古人的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
张瑾清火:[答案] 古时举孝廉,秀才,都是只被推荐当官入仕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

福泉市15392655537: 古代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
张瑾清火: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2]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进身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福泉市15392655537: 汉代以前是怎样选拔官吏的?
张瑾清火: . 汉代通过察举制选拔官吏.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 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来连称为一科.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

福泉市15392655537: 汉代查举制度的名目 -
张瑾清火: 1.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后来由推荐制过渡为考试制. 2.明法即为通晓法律者,有点像法官或检察官. 3.茂才就是秀才,即优秀人才,高干子弟都是靠此当官的. 4.明经就是熟读儒家经典的. 5.贤良方正嘛,是有德行的人.比较宽泛......

福泉市15392655537: 汉朝的孝廉是什么意思?是谁弄出来的? -
张瑾清火: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

福泉市1539265553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
张瑾清火:[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选官制度,以察举、辟署、征召为主,辅之以任子等其他形式,并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之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孝廉、秀才,须经朝廷考试.孝廉试经;秀才试策.有时地方也考试孝廉、秀才,但不作为定制.主要...

福泉市15392655537: 东汉举孝廉后,授什么官职?是什么级别? -
张瑾清火: 你好!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福泉市15392655537: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察”的意思 -
张瑾清火: 1. 察:考察.这里是推举的意思. 2.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 3. 注释: ①太守:郡的地方长官. ②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 ③刺史:州的地方长官. ④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 出自《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