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故事,要长些

作者&投稿:江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名人和外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的故事~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

1

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 1 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 第一条渠道是贸易,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第二条渠道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第三条渠道是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第四条渠道是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第四条渠道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 2 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派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打败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在历史上,相邻国家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争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见到的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但应该认识到,各国统治阶级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 三、古代中国和外国间的影响是互相的。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发生影响。 中国古代在整个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经济文化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种植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叶、向日葵,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另外,像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受印度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著名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 3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就越频繁,而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这给我们以启示: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进步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参照了中国唐朝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国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国汉字的简化笔画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音符,创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这种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事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个国宝如果落后,只要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876079.html?fr=qrl3

1.鉴真东渡: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2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玄奘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经过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筐.657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西游加强了东西方的陆上联系,及古中国和天竺(今印度),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从那以后,佛教完整教义传入了中国,弥补了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教义的不完整,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3.郑和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那”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马可波罗来华:元朝时,经过两次西征,疆域辽阔,东西方贸易往来畅通无阻,十分频繁。许多西方商人往来其间,有的还受到元王朝的礼遇,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位。马可·波罗的父、叔都是商人,1275年马可·波罗随父、叔到达上都,受到了忽必烈的款待。此后,马可·波罗就留在朝廷做事。在此期间,他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同年9月7日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马可·波罗游记》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新罗使节和留学生 :唐初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百济和新罗与中国都有往来。675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后,直到唐末,始终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互遣使节,不断从陆海两路往来。“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的送出使新罗使节的诗句,表明中国人民对出使新罗的重视。新罗王不断派遣使臣带着珍贵礼物来到长安,唐朝也经常给新罗以名贵答赠。开元年间,一次就曾赠给新罗精美丝织品300段(唐制,凡赐杂彩十段,通常包括丝布二匹,绸二匹,绫二匹,缦四匹)。新罗派了大批留学生来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最多。837年旅唐的新罗学生多至216人。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一次就有105人。从821年至唐末,新罗留学生参加唐朝科举考试考取“宾贡”(意为外籍进士)的共58人。崔致远12岁来到唐朝,18岁中进士,29岁返新罗。他用汉文写的《桂苑笔耕》20卷,保存了不少当时中国的史料,至今还是我们研究唐朝历史的宝贵资料。它被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说明在当时它已受到重视。新罗留学生回国时带回许多我国的文化典籍,在吸收传播唐文化上起了很大作用。

具体可以参考阿倍仲麻吕,也就是晁衡,太长请自行搜索

我给你说事件,具体内容你看百度百科都有。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


中国和外国之间国际友好的人和事有哪些?
中国与外国有哪些友好交往的事 1、中国在联合国取得合法席位,1956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提出“求同存异”。2、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近些年来,中国积极援助非洲国家,帮助他们进行基础建设,建设共公共设施 4、面对恐怖主义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中国携手...

举出历史上的中日友好和冲突的例子
关系友好。冲突: 1明朝万历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派李如松打败日本 2明朝时期,日本国内军阀混战致使一些亡命徒屡犯中国东南,名将戚继光抗倭.3清朝中日甲午海战,日本胜利,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4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浴血奋战。5 现在,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否认侵略,美化战争,中日关系降到冰点 ...

中国外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49年10月03日,与苏联建交,派出第一位驻外大使王稼祥;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苏,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出访。1950年01月06日,英国政府承认新中国的合法性,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950年02月14日,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友好条约。1950年10...

谁知道哪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
当苏禄国王在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时,明成祖下谕旨以王礼安葬于德州城北(让学生观看P166《苏禄王墓》,墓地在今德州北郊的北营村)。这是明代中外友好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事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远航,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向南洋流动 ...

中国与各国友好交往的资料
然而,600年以来,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史学地位还是文化地位都有失公允,尤其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更被长期忽视。今年中国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进步。同时,郑和这段历史也说明社会要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融合的...

中国与外国友好事例
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地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

中国和外国友好交往的事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

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
这是明代中外友好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事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远航,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向南洋流动。2.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

历史上中日交流
日本留学生们在中国学习几年甚至几十年,再回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他们中间最有名的是从奈良来到中国的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晁衡:留唐任职,一住54年 阿倍仲麻吕(698—770)是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

中国和别的国家友好交往的事情有哪些?
当苏禄国王在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时,明成祖下谕旨以王礼安葬于德州城北(让学生观看P166《苏禄王墓》,墓地在今德州北郊的北营村)。这是明代中外友好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事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郑和远航,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向南洋流动。

抚顺县13729184091: 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
朝冯养胃: 汉:班超出塞、昭君出塞(与匈奴) 三国:南收孟获(与蛮族) 唐:文成西嫁(与吐蕃)、鉴真东渡(隋、与日本琉球)、玄奘取经(与印度王朝) 明:郑和下西洋(与南亚各国等) ...还有很多

抚顺县13729184091: 中外历史上友好交往的史实要简洁 -
朝冯养胃:[答案] 1.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2.郑和下西洋 3.鉴真东渡日本传教 谢谢了,请给分

抚顺县13729184091: 中外友好交流的故事 -
朝冯养胃: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的友谊.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的船队同西洋各国进行了平等的贸易.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如第一次远航到...

抚顺县13729184091: 请你列举我国古今和国外友好交往的事例(不少于三个) -
朝冯养胃: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抚顺县13729184091: 古代中国和邻国有哪些友好交往的事例如郑和下西洋 急用 -
朝冯养胃:[答案] 和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授中国先进的文化和知识

抚顺县13729184091: 列举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友好事列 -
朝冯养胃: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 明朝郑和下西洋,

抚顺县13729184091: 我国历史上友好交往的故事?要有小标题!我国 -
朝冯养胃: 鉴真远渡日本 文成公主远嫁藏族 金城公主与尺带丹珠和婚 张謇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回香都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

抚顺县13729184091: 中西方友好往来的事例 -
朝冯养胃: 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玩中国;明朝最为突出的是:郑和下西洋;及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详细的我就不知道了,建议问他人、、.

抚顺县13729184091: 中外历史上友好交往的史实 -
朝冯养胃: 1.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2.郑和下西洋 3.鉴真东渡日本传教 谢谢了,请给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