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客家人习俗。

作者&投稿:中叔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客家过年习俗和潮州过年习俗的对比,求快~

客家人过年习俗
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进入年界后的准备阶段,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备柴片、食油及过年食品,采购猪肉、鸡、鸭,炸豆腐、蒸年糕、做米馃等,尤其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打扫卫生,清洗门窗、地板、家具等,叫做“扫尘”或者叫“打弹煤”(“弹煤”即火烧烟熏后的灰尘)。临近春节,亲朋之间要互相馈赠过年礼品,过除夕前,大家都要理发洗澡,干干净净过新年。

客家人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岁(年)饭”,亦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祗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和一根大蒜)。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隔年饭”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全家团聚的习俗,家人即使在外,也要尽量设法赶回家中团聚,一起饮酒吃年夜饭过大年。菜肴视各家经济情况而不同,一般都会有鱼肉鸡鸭等。吃年夜饭,一般都有一道用地瓜粉加猪肉做成的菜肴,称之为“肉丸”,象征团圆之意。年节这一天,家家都会贴上写有吉祥语的红对联和横幅,大厅里贴上大红的“福”字,猪牛圈里贴上“六畜兴旺”的红条幅,除外还会在许多用具上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岁的习俗,家家通宵达旦灯火明亮,称之为“点岁火”,火笼加炭称之为“沤火桶”。大家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大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正月初一凌晨,客家人开大门时要放鞭炮,现代人多以正月初一零时,家家户户开门放鞭炮,炮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有的人在开门时,还会在门上贴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的红联,在欢腾的鞭炮声中,家家户户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新年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先人们称之为“三朝”。古时客家人初一早,要按历书中所说的吉利方向出行,以迎喜神。初一早餐,客家人习惯要吃“长寿面”,因为面条长象征长寿。接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红包”,旧称“挂颈”。到亲戚家拜年,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拜年酒”吃鸡腿,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正月初二,客家人出嫁的女儿,有回娘家探亲的习俗,她们带着鸡、糖果等礼品,回娘家看望父母,与家人团聚。民间习惯,到了初五,客家人有“火烧门前纸”的习俗,意思是“新年到此为止”,接着要转入正常生活生产了,不过,富有人家,会一直玩到元宵节。

在欢度春节时,客家人还有许多禁忌,比如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为了防止孩子不懂忌讳,会在墙上贴一张红纸条,写上“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认为这么一贴,即使孩子说了忌讳的话也不要紧。

潮洲过年的习俗

走进潮州龙湖寨,你一定会被这里安祥气氛所感染。这里也是华侨之乡,历史上也曾走出过不少举人、文人及商人。小小的寨子保留了尊师、尊老的中国传统。一直在想这里的人之所以能这么团结,究其原因,还是这里保留的传统文化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
过年祭祖到由此而延伸的全寨大游行(庙会),他们能全寨上下全部行动起来,自发的出钱出力,组织有序,抬着他们的神“老爷、圣母”每家每户保佑平安……. 舞动“龙舞”走街串户,保佑全寨平安。这里我看到的是笑脸,一句诚心的问候,你很快就能和他们熟悉起来并成为朋友……
==========================================
除夕
年三十晚选个吉时吃团回转园饭,饭前先放鞭炮,贴年画、春联等
聚在一起吃饭,在外地没有回来的兄弟姐妹他们碗快也摆在桌子上。表示留个位给他们。我家没有拜祖宗,其它潮洲人家会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鱼一般是摆的,年初一才会吃。完年饭后,做儿女的双手斟茶在捧在双亲面前说吉利话,一般都是说祝爸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然后爸妈就封个压岁钱给儿女。在封给儿女时也说吉利话。有工作的子女给父母,爸爸封给妈妈,妈也会回封给爸,女无论多大是否有出家都会封压岁钱。对家人封压岁钱就没什麼讲究多少。对外人封就一定要比对方多,或者少一定要双岁。比如10元的就回封12元或16元以上,少的也就是8元,不能封7元,单数。
晚饭过后,吃水果,小食看电视,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了倒计时就起来放烟花,鞭炮。晚上水池
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有客家春节、客家年之称。客家山歌节、客家还花炮等都是客家节日活动。
农历十二月廿五开始为入年假。入年假后,农户都暂停下田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村庄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家家户户开始筹备柴片、食油及过年食品,采购猪肉、鸡、鸭,炸豆腐、蒸年糕、做米馃等,
尤其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打扫卫生,清洗门窗、地板、家具等,叫做“扫尘”或者叫“打弹煤”(“弹煤”即火烧烟熏后的灰尘),男女老幼还要理发淋浴换上新的或清洁的衣裳,干干净净过新年。在此期间,左邻右舍之间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扩展资料:
1、客家人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在辗转南迁过程中战生荒、求生存、图发达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识的积淀,客家人在生活中十分重视彩头,或称兆头。
2、客家人经营的商店、厂场名称,普遍进用昌、隆、兴、利、秦、和、丰、发、盛、茂等字,其寓意可想而知。
3、读书求出路,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风尚,许多小学名如启幼、育民、培益、文德、宣明、培英、四育、中兴,文锋等,都包含预祝成才成器的心愿、每年初开学那天,家长都要给读书的孩子吃上芹菜、葱子、蒜子、鸡肉、鸡蛋等,芹莱谐勤奋,葱子谐聪明,蒜子谐会算,鸡谐乖(健康),鸡蛋(又称鸡春)谐春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家风俗 (即客家人传统风俗文化)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
居住於闽粤赣边地区的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土楼(民居),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 客家民居【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圆楼土楼。在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其次为四角楼,如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辛亥遗址】何子渊故居等。
优美的客家民居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民居多是围龙屋,集居而住。客家是从中原大迁移到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民众,其中梅州是整个地区都是客家人,有世界客都之美誉。节日习俗跟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一样的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客家人婚嫁习俗:旧俗“三茶六礼成亲”。“三茶”,即三次送礼。湘西客家人对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俗称“报日子”、“定茶”。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一般称为迎新。民间俗称男方叫“归亲”,女方叫“行嫁”、“归门”。今谓“结婚”。
  婚嫁礼仪:过去时兴“花轿”,男方发轿到女家将新娘抬回。上轿之前,女方一家要号啕大哭,俗称“哭嫁”。说是不哭会使外氏穷。新娘进门后,拜堂,饮交杯酒,用新草席铺地为道,踏在席上走进洞房。迎娶时,男方要出多种财礼给岳父母的“辞神礼”、给侍娘的“插花礼”、首士的“开剪礼”、厨师的“开勺礼”,以及小孩凑热闹的“开门礼”等等。请客送礼的习俗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拜堂时,长辈要送拜礼,名叫“贽敬”,俗称“拜见”。


客家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
是客家人而不是客家族!! 客家人是南迁的汉族一支,风俗习惯保留了古中原汉族的传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3-11-24 客家族的风俗? 19 2008-06-03 客家族习俗、 27 2008-03-07 客家族民风 6 2015-04-04 客家族的相关资料例如:源来,习俗,住房,历史等...

客家人最具特色的风俗
客家人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天穿节、石城灯会、赖公庙会、赣南客家匾额习俗、寻乌客家迎故事等。1、天穿节 天穿节客家人称之为“天穿日”,是客家地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客家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过了“天穿”才算过完新年。庆祝“天穿日”客家人有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箭、甜粄扎针等主要习俗,用来...

广东客家人的风俗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著名山歌手,先日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梅州客家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酒俗文化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3、山歌是客家人的传统音乐形式,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受到人们的喜爱。4、非常重视教育,有着“有子不读书,不如养条猪”的说法,鼓励子女读书学习,培养人才。5、客家人会按照传统的农历日期庆祝各种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6、客家人的婚礼、葬礼重要的家庭活动都遵循着一系列的传统习俗。7、客家人...

客家人的习俗有哪些
1、客家春节: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2、客家山歌节:客家山歌节是台湾竹东地区客家人民间节日。每年正月二十日举行。3、客家饮食:客家人的饮食别具特色,口感偏重肥、咸、熟。...

客家人过春节的风俗是什么
1. 客家人迎接春节的准备工作包括办年货、打扫房屋、贴春联和窗花。2. 除夕之夜,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到深夜,给孩子们发压岁钱。3.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表达对长辈的尊敬。4.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的习俗象征着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繁荣。5. 客家人还会拜神祭祖,表达对祖先的...

客家人的习俗
客家人,作为保持客家方言和文化的民族群体,其习俗体现了简朴、勤劳和家族观念等核心价值观。以下是客家人习俗的几个方面:婚姻习俗**:客家人的婚姻通常基于自由恋爱,但婚礼的日期需通过祭拜三牲(鸡、猪、羊)来确定,并在祖先牌位前进行三拜仪式。婚礼当天,新娘会穿红色婚衣,而在婚礼结束后,会有...

什么是客家人的风俗?(越短越好)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立春:即交春。☆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二月二:开正节。☆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客家人有那些习俗呢?
客家风俗 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情。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新娘被背出家门,上车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

客家人习俗的来历和含义是啥?
2. 立春:即交春,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3. 元宵节:正月十五,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有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等习俗。4. 二月二:开正节,标志着新年的开始。5. 清明:客家人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6.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端阳节,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

洞口县13883331303: 客家人风俗 民俗 -
徭冠盖舒: 客家文化概述 概述一: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返本追源的气质.客家文化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物遗迹、方言文化教育、民...

洞口县13883331303: 客家人有什么客家习俗和传统 -
徭冠盖舒: 客家人"年汤"祭祖的过新年风俗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炒粉皮、结米糖、炸豆腐,以及购买鸡鸭鱼肉...

洞口县13883331303: 关于客家的风俗 -
徭冠盖舒: 客家山歌:流传千载的天籁之音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

洞口县13883331303: 谁能告诉我客家人的风俗,来历?
徭冠盖舒: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

洞口县13883331303: 求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急急急!!谢谢 -
徭冠盖舒:客家人就是热情好客,特别是世界客都梅州!客家传统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

洞口县13883331303: 梅州梅县的客家人过春节有什么习惯和风俗??????????????急需啊 -
徭冠盖舒: 有啊,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炒粉皮、结米糖、炸豆腐,以及购买鸡鸭鱼肉、香烛爆竹之类.此外还少不...

洞口县13883331303: 好作文 客家风俗 -
徭冠盖舒: 客家酒俗文化 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

洞口县13883331303: 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
徭冠盖舒: 展开全部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

洞口县13883331303: 闽西客家有哪些特有的民俗与环境有关 -
徭冠盖舒: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

洞口县13883331303: 客家人的习俗求解释,在深圳,探访客家病人的时候,会收到病人送的红包,请问送红包的目的是什么? -
徭冠盖舒: 在深圳,探访客家病人时,病人送红包的习俗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1. 感谢和礼节:客家人重视礼节和人情往来,探访病人时,病人送红包可能是表达对探访者的感谢和礼节,以示感激他们的关心和探望.2. 祝愿康复:红包在很多文化中象征着好运和祝福,病人送红包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祝愿探访者或者病人早日康复.3. 表达谢意和尊重:在客家文化中,红包也可能是一种表达谢意和尊重的方式.探访者可能因为关心病人而带来了红包,而病人送红包则可以表达对探访者的谢意和尊重.总之,在深圳客家人的习俗中,探访病人时收到病人送的红包是一种表达感谢、祝愿和尊重的方式.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