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第二部分

作者&投稿:可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古代中国的一则寓言故事中,太行山与王屋山两座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方圆七百里,坐落在古代冀州的南边,靠近河阳。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年事已高,将近九十岁,居住在山脚下。他深受山北交通不便的困扰,于是召集家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全家将同心协力,挖平这两座大山,让道路直通豫南,甚至到达汉水的南岸。大家对此充满信心,连幼小的邻家男孩也积极参与进来,尽管往返搬运土石的艰辛难以想象。


然而,智叟这位河曲的老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愚公的力量微薄,连小丘都无法移除,更别提如此巨大的山体。他嘲笑愚公的不智,认为年老力衰的他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然而,愚公却坚信,世世代代的努力将永无止境。他坚信即使自己去世,后人也会继续,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山不会因此增高,最终定能将山铲平。


山神听闻愚公的决心,天帝也被他的诚挚所打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山背走,分别放置在朔东和雍南。从此,冀州南部和汉水南岸的道路得以畅通,愚公的壮志得到了实现。



扩展资料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御寇)所著经典。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录有《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为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该书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汤问》为其中名篇。




列子·汤问的第二部分
太行、王屋①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②之南,河阳③之北。北山愚公④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⑤,出入之迂也⑥,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⑦,达于汉阴⑧,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⑨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

列子·汤问篇第二部分
在古代列子·汤问篇中,讲述了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的故事。这两座山位于今山西阳城、垣曲之间,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横亘在冀州南部和河阳北面。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居住在山脚下,深受山势阻隔之苦。他决定动员全家力量,共同铲平这两座大山,目标是打通豫南,直抵汉水南岸。...

列子·汤问第二部分
在古代中国的一则寓言故事中,太行山与王屋山两座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方圆七百里,坐落在古代冀州的南边,靠近河阳。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年事已高,将近九十岁,居住在山脚下。他深受山北交通不便的困扰,于是召集家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全家将同心协力,挖平这两座大山,...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知增,何苦而不平?
二、翻译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三、出处 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知增,何苦而不平的意思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翻译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三、出处 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知增,何苦而不平”是什么意思?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翻译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三、出处 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知增,何苦而不平?”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翻译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三、出处 战国·列子《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是什么?
通假字: 厝,通“措”,放置。意思是: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出自:《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原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寓意是什么?
寓意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人 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欣也.
子:指钟子期志:指心意、意志该句的意思应为:钟子期听我弹出的心意,想象出来的心意犹如我心中所想的一样。选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列子·汤问》主要内容 -
郁饶酪酸:[答案] 《列子·汤问》的作者是列御寇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列子·汤问》部分译文 -
郁饶酪酸: 1、译文:均是天下最高的准则,涉及到有形的物体也是这样.均匀的头发能悬挂均匀的物体,有轻有重而头发断绝,就是因为不均匀的缘故.力量均匀,本 来应该断的也不会断.一般人认为不是这样,但自然会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詹何用...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列子·汤问》部分译文帮忙翻译: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也,其绝也,莫绝.人以为不然,自有知其然... -
郁饶酪酸:[答案] 均是天下最高的准则,涉及到有形的物体也是这样.均匀的头发能悬挂 均匀的物体,有轻有重而头发断绝,就是因为不均匀的缘故.力量均匀,本 来应该断的也不会断.一般人认为不是这样,但自然会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詹何用一根蚕丝做鱼线...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含有神话传说的寓言故事 列子 -
郁饶酪酸:[答案]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公元前450-前375),名列御寇,春秋末郑国人.《列子》,共8篇,保存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多数是采用民间传说.也有人说《列子》并非列子所著,而是后人假托. 1、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六年级文言文第二篇意思是什么 -
郁饶酪酸: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英语翻译 -
郁饶酪酸:[答案] 【原文】 子列子穷(1),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2):“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3).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4):“妾闻为有道者...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列子.汤问》资料 -
郁饶酪酸: 《列子·汤问》是_列子_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_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这部书的作者,旧本题周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列子》,班固自注曰:“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现存的《庄子》书中二十二次提到列子,分别见于《迫遥游》、《应帝王》、《至乐》、《达生》、《田子方》、《列御寇》、《让王》诸篇,有时尊称他为子列子,有时称他为列子,有时直呼其名,作列御寇,或御寇,{上御下示}、御、图三字古音全同,当可通用,因此,《庄子》中的列御寇,即班固所说的列圄寇.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列子·汤问》 夸父逐日 翻译 -
郁饶酪酸: 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选自《列子·汤问》的文言文“昔韩娥东之齐……” -
郁饶酪酸: 我不知道你想要问什么,现将原文及部分翻译、解释摘录如下:“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

三门峡市19399305494: “列子”的全文翻译 -
郁饶酪酸: 《愚公移山》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