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处

作者&投稿:应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子在其著作《论语-述而》中阐述了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的时机和方法。他说:“在学生尚未感到困惑,即‘不愤’的时候,不宜急于开导他们。只有当他们内心有所触动,却无法准确表达,即‘不悱’之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如果他们仅能理解一个方面,却无法推及其余,那么就不宜继续深入,因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意味着他们尚未具备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宋代的学者朱熹进一步解析了孔子的这一观点,他解释说,‘愤’是指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却未能完全领悟的状态,而‘悱’则描绘了他们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表情。‘启’,指的是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的思路;‘发’,则是指帮助他们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以促进理解和掌握。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对于教学过程的细致洞察,他强调教育者应当尊重学生的思考进程,以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注释:1、愤:...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重复告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出处《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意思?
【原文】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评析】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 地...

"不悱不发"的前一句是什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 处 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不愤不启出自何处?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启: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出自哪里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出自哪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
释义: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用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读音】bù fèn bù qǐ,bù fěi bù fā 【注释】(1)愤:心中想了解却有困难。。(2)悱:音“匪”,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

开封市1888956758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中的句子) - 搜狗百科
睢该舒肟: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开封市1888956758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哪?见到两种说法,一是《学记》,二是.可有确切定论? -
睢该舒肟:[答案] 论语 可定论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

开封市1888956758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于哪篇文章 -
睢该舒肟:[答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

开封市1888956758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哪里? -
睢该舒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ù fèn bù qǐ bù fěi bù fā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这是...

开封市1888956758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什么意思啊? -
睢该舒肟:[答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朱熹逐字逐句解此章:“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

开封市1888956758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哪?见到两种说法,一是《学记》,二是<论语>.可有确切定论? -
睢该舒肟: 论语 可定论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学记全文没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两句.不懂请追问

开封市18889567582: 请详细解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 -
睢该舒肟:[答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