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麋鹿”的诗词有哪些?

作者&投稿:奚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描写麋鹿的诗~

.《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关于一头麋鹿走过森林(外一首)

  大概五年前我写过一首诗,
  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隐约记得,
  写的是存在与虚无——
  在潮湿幽暗的原始森林里,一头麋鹿在走动,
  它金黄的皮毛偶尔照到阳光,
  显得异常醒目。它缓步走动,
  完全是森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像模特走秀。
  它嘴里不停地咀嚼嫩叶和青草。时而低头
  饮水,时而抬起头来警惕地张望。
  但它主要是很安闲地踱步、吃草,不慌不忙。
  对于我来说,它是一堆会移动的物质,没有思想,看不出欲望,
  它只是没有到消亡的一刻,它本能地咀嚼,从这里走到那里。
  但每一个瞬间它都在呈现自己,
  比如它的健美的身体,以及色彩,
  每走一步,我都可以看见它翻动的皮毛下,
  大块肌肉有节奏地松弛、绷紧、用力,
  那是一种美,显示出另一种鲜活和力量。
  走一步,这种美就显现一次,
  再走一步,这种美就再显一次。
  这头麋鹿,在森林里某个潮湿的地方鲜艳地缓步移动着,
  没过一会儿就不见了,只是,
  在湿地上留下一串动物新鲜的蹄印,
  不久蹄印也随着光阴渐渐看不见了,
  然后这地方和麋鹿没来时,一模一样。
  是的,现在这里,
  与麋鹿来到之前没有什么不同,
  仿佛真的不曾有麋鹿来过。是的,
  我有点恍惚,它来到这里,其实和没有来,
  有什么区别?我开始怀疑,它其实根本就没来过。
  如果它真的来过,也仅仅是某种秩序的一次呈现,
  是麋鹿在这个世界的一个投影……
  五年前我写过这样一首诗,现在找不到了,
  渐渐我有点吃惊,感到有点诡异,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
  真的写过这样一首诗?
  这样的诗,写过和没写又有什么区别?
  因为即使写了,对麋鹿的来与不来,
  没有半点影响。
  而写这首诗的人,他现在活着,
  其实也只是一个虚幻的投影。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从隐瞒了事实真相的年代中呈现

  在梦中,在我疲惫万分的时辰

  像是从梦中飘来了玉米的芬芳和爱慕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它们从令人不安的风暴中出世

  在凋零过还来不及复苏的旷野里

  黑麋鹿来回地巡视着,想看见坛子的过去


  坛子像祷文一样明朗地出现

  仿佛刚刚被鸟的羽毛清洗过身体

  它内部的生活已接近腐烂

  而在它的外型上,仍旧可以看见花纹在绽放


  忧伤的黑麋鹿看见了一只坛子

  被我渴慕已久的泉水,就在它内部开始涌动


  黑麋鹿的午夜生活


  在漆黑的笼子里,黑麋鹿终于闭上了双眼

  旁边的溪水开始奏乐,那些吟唱的唇

  晶莹的麦管,替代了长箫插入了星空

  从黑麋鹿的皮草衣中散发出身体的味道


  黑麋鹿的午夜生活开始于四蹄触角

  从黑漆漆的旷野伸展出去

  此刻,它的触角多么温暖,多么欢悦

  夜晚多么空旷,它的触角就有多空旷


  黑麋鹿的午夜生活必须筑于荒野之上

  在黑漆漆的丝网之中,幽魂们互相触抚、厮打

  那些早已荡然无存的历史突然由夜游者和亡灵人开始吟唱

  噢,黑麋鹿的眼角突然涌出冰凉的泪水


  泪水濡湿了一只黑麋鹿的眼眶

  我看见或者说我看不见了这个世界的夜色弥漫


  山谷与麋鹿

  长满丰美的记忆
  有一只麋鹿
  曾经为记忆驻足停留

  是谁的蹄声
  叩醒山谷的寂寞
  又是谁的月色
  拥抱了鸣叫声中的孤独

  今夜,月明星稀往事如昨
  记忆的微笑风中飞
  谁的心事在为谁枯萎
  谁的眼泪在为谁零落成溪

  一朵盛开的遗憾里
  你,是那片
  再也找不到的山谷
  而我,成了那只
  再也回不去的麋鹿  


  《自题写真 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吴地麋鹿考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观了南通、无锡等地的博物馆,馆内均展示着大枝的鹿角化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试想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前,江南一带该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呢?而主宰这片土地的大型动物会是哪些呢?似乎这枝鹿角化石说明了一切……
  那么当时生活在长江下游水网地带的会是哪一种鹿呢?翻阅国家保护动物名单,我国所产18种鹿中有4种鹿属于一类保护动物,即白唇鹿、麋鹿、梅花鹿和海南坡鹿。白唇鹿生长在青藏高原,坡鹿只在海南岛有,再排除生长在山林里个体较小的梅花鹿,古代栖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鹿种会不会就是名扬天下的麋鹿呢?答案是肯定的。长江三角洲正是麋鹿的主要栖息地,这也是吴地文化形成过程中最初的原生态。
  一、千年沧桑话麋鹿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它善游泳,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野生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鼎盛。因麋鹿的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域大体相同,随着人口增长,麋鹿的生存空间被挤占破坏,为了获取食物,人们还常常捕杀这种肉质肥美的非进攻性物种,大约从3000年前开始,麋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长江口附近沿海成为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汉朝末年几近绝迹。元朝皇家把仅存的野生麋鹿从东南沿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围猎,从此自然界就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
  十九世纪末,仅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剩下二三百头,而它们的命运几乎就是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1865年秋,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无意中发现了这些麋鹿,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群在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种。他以20两纹银买通猎苑守卒,搞到了两只麋鹿并制作成标本。一年后,他将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确认为是从未发现的新种,且是独立的一个属。随后列强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从皇家猎苑弄走数十头麋鹿。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围墙,许多麋鹿逃散,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被劫掠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绝迹。
  麋鹿从此踏上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海外之旅。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种群规模缩小,越养越少。这时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英国人贝福特公爵出现了,从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18头麋鹿悉数买来,放养在英国伦敦以北70公里,占地12.1平方公里的乌邦寺庄园内。有报道说:那些寄人篱下的麋鹿如同害了思乡病,整日无精打采地呆立在湖边水畔,拉长着“脸”,神情呆板。然而这座水草丰美、林木葱郁、曲径绕湖的美丽庄园,毕竟是它们唯一能正常繁衍的地方。
  光阴荏苒,随着伟大祖国的日益强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早日回家。1985年8月24日,22头麋鹿乘专机从英国乌邦寺回到故土——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实现了百年回归的夙愿。英国原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把麋鹿的重返家园与香港问题的解决同列为中英外交史上的大事。原英国驻华大使高德年风趣地用中文说:“麋鹿曾因迷路到了欧洲,现在终于顺利还家了,祝愿它永远不会再迷路!”麋鹿这段扑朔迷离的身世,已作为爱国主义教材载入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之中。后来有人曾建议把麋鹿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以此带动湿地生态复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如今位于江苏盐城(古称鹿城)的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全世界最大的麋鹿繁殖基地。
  二、吴地考古寻麋鹿
  考古发现,吴地文明源远流长,江南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上千处之多,最早的为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500年左右;接下来是距今6000年的崧泽文化,以新入选“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为代表,还有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宜兴新街骆驼墩遗址;而遗址最多、规模最大、特色最明显的是良渚文化,距今5200-4100年,以1998、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一的昆山赵陵山遗址和无锡高城墩遗址为代表,还包括苏州的草鞋山遗址、昆山的少卿山遗址、常熟的罗墩遗址等;再加上较晚的马桥文化,其中全国文保单位昆山绰墩遗址就囊括包括了以上四个文化层。在1万年至4000年前的长江流域中下游已见的人类遗址中,都曾经出土过大量的麋鹿角和骨骼,其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
  著名的南通青墩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带卦属带占卜形式的麋鹿角刻纹,有专家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有“东方第一卦”之称。《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政良教授的一篇论文,文中指出:“1979年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发掘,出土骨角栖和鹿角枝上有易卦刻文八个,例如三五三三**(艮下,乾上,遁)六二三五三一(兑下,震上,归妹)。其所使用的数目字有二、三、四,为前举三十二条考古材料所无,说明它的原始性。这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无论其绝对年代早晚如何,在易卦发展史上应属早期形式,可以据此探寻易卦起源地点问题。”说明麋鹿不仅是长江流域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同时还可能是重要的祭祀物品。
  如果说野外考古发现的鹿科骨骼是物质遗产,那么民间歌谣流传就属于非物质遗产。先民们对早期狩猎麋鹿的记忆是深刻的,其狩猎的过程也是十分愉快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远古时期一首叫《弹歌》民歌中,向人们再现了一幅古代江南先民狩猎的生动画面,歌中唱道: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歌词中的“肉”字,读音可通“鹿”,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它比《诗经》更古老,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留下的最最古老的一首诗歌。歌中仅有八个字,或许读者都想了解这首歌应该怎么来唱?有着民歌活化石之称的张家港河阳山歌,保留了这首歌曲的原有风貌,河阳农民在劳作时唱的《斫竹歌》是这样的:
  杭唷,斫竹,嗬哟嗨!杭唷,削竹,嗬哟嗨!杭唷,弹石,飞土,嗬哟嗨!杭唷,逐肉,嗬哟嗨!
  如果删除歌中的衬词,就剩下“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10个字,内容与《弹歌》大体一致,再现了先民们载歌载舞的狩猎场面。
  三、吴地文献记麋鹿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先秦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瓦当中鹿的形象来看,鹿在人们生活中十分普遍。在古代汉语中,鹿多含吉祥之意,成语有“逐鹿中原”,寓意胸怀大志、事业有成,“群雄逐鹿”指各路英雄豪杰奋勇当先,何以逐鹿?皆为“问鼎”而来,金庸的名著《鹿鼎记》即取此意。“禄”取“鹿”的谐音,指加官进爵、高官厚禄,古代中国人则以“福禄寿”作为晚年幸福的主要标志。在老百姓心目中麋鹿最是祥瑞,在民间俗称“四不象”,其面象马非马,其角象鹿非鹿,其蹄像牛非牛,其尾象驴非驴,怎么招也说不上它的名儿,所以就直接管它叫“四不象”。封神榜里姜太公的坐骑不就是叫“四不象”的神兽吗?
  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中有关麋鹿的最早的记录在《礼记》,其中《月令》记载:“是月也,日短至。……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文中提到麋鹿在冬天解角,关于这个问题,乾隆皇帝一开始有不太理解,因为其它鹿种都在夏天解角,后来专门派人到皇家猎苑考察之后,才了解麋鹿确实在冬天解角,证明《月令》记载是正确的,于是乾隆写了《“麋角解”说》一文,镌刻在从南苑海子拣回来的麋角上,这支珍贵的麋角如今陈列在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内。
  《孟子•梁惠王》中有:“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就有专门驯养麋鹿地方,而雄踞江南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亦有同好。
  对春秋吴越历史记载最完整、最权威的,就是约2000年前东汉人袁康、吴平编著的《越绝书》,该书卷二中有:
  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
  文中提到的“麋湖西城”是春秋时期第一次出现直接以麋鹿来命名的地名,地点在苏州城巫门外,即现在的平门以北,今苏州市相城区一带,是越国宋王建造的城池。再有:
  麋湖城者,阖庐所置麋也,去县五十里。
  这一条更为明确,说“麋湖城”就是春秋霸主吴王阖庐的一座城邑,主要用于驯养麋鹿,麋湖城位于麋湖西城东面,离苏州25公里左右,地点在现苏州阳澄湖以东一带。还有一则记载:
  吴东徐亭,东西南北通溪者,越荆王所置,与麋湖相通也。
  这一条直接告诉人们麋湖的具体方位,苏州城的东面叫“徐亭”,就是现在的“唯亭”,也作“夷亭”,是越国荆王建造的,与唯亭相通的就是“麋湖”,而唯亭以北的大湖就是现在的阳澄湖。因此,环绕阳澄湖一带曾经是春秋吴越诸王建造城邑驯养麋鹿的地方。
  明代昆剧巨匠、诗人梁辰鱼《慧聚寺上方和孟郊、张祜韵》诗云:
  古堞屯野色,虚窗引湖光。西望吴王宫,空作麋鹿场。
  梁辰鱼创作的昆剧开山之作《浣沙记》,亦称《吴越春秋》,主要反映了春秋吴越争霸的历史。当作者登临马鞍山(在昆山市玉山镇),面对眼前古村野景、湖光水色,远眺苏州灵岩山,想起吴王夫差的馆娃宫已成废墟,而吴王曾在这个山脚下豢养麋鹿的城邑也早已荡然无存,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该诗兴亡之叹与《越绝书》的记载史实完全对应。
  成书于北宋绍熙年间的《云间志》记述:“秦始皇驰道,在县(今上海市松江区)西北,昆山南四里。相传有大堽路,西通吴城,即驰道也。”显然这一遗迹,在宋代仍为通衢大道。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缅怀故迹,赋诗道:
  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
  可以想见,秦始皇当年游历江南时,一路之上,麋鹿在弛道边成群结队,何等优哉游哉。
  南宋的《玉峰志》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志,该志的“城社”一章中说:
  西鹿城,即今土山。山下有卜将军庙,墓碑云:“死,葬于西鹿城。”
  这是关于昆山别称“鹿城”的一则最早记载。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五“冢墓下”中有:“南京兵部侍郎王悼墓在太仓麋场泾左。”这里提到的“麋场泾”也是以麋鹿为名的地名,现在太仓市。此外,张家港现在还保留鹿苑镇、白鹿乡(现张家港市杨舍镇)等五六处以鹿来命名的地名。
  有读者会问,这神奇的麋鹿长啥样子啊?去哪里能看到呢?
  现在想要看麋鹿的话,您可以去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如果运气好的话就有机会跟野生麋鹿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不过,还得看麋鹿对您是否感兴趣了……
  .

1、唐·韩愈《获麟解》

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2、唐·许浑《姑苏怀古》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3、唐·李白《赠薛校书》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4、宋·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5、唐·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描写“麋鹿”的诗词有哪些?
1、唐·韩愈《获麟解》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2、唐·许浑《姑苏怀古》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3、唐·李白《赠薛校书》我有...

快快快快
1、《诗经》、《楚辞》、《春秋》中关于麋鹿的诗词 《诗经,大雅》中有:“王在灵囿,麋鹿攸伏”《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春秋》中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扶风歌》中有:麋鹿游我前,猨猴戏我侧。2、唐诗中关于麋鹿的...

关于麋鹿的诗句和成语
1、麋鹿逢人虽未惯唐杜甫 《浣溪沙》2、山中麋鹿尽无声唐张籍 《猛虎行》3、麋鹿乐深林唐白居易 《首夏》4、麋鹿暗生麑唐白居易 《杂兴三首》5、惟闻麋鹿呦呦宋柳永 《双声子·晚天萧索》6、远害朝看麋鹿游唐杜甫 《题张氏隐居二首》7、角壮翻同麋鹿游唐杜甫 《沙苑行》8、各守麋鹿志唐李白 《山人...

描写麇鹿的诗词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首夏》唐·白居易

麋鹿的诗词麋鹿的诗词是什么
麋鹿的诗词有:《感怀·三十年来麋鹿踪》《麋鹿》。麋鹿的诗词有:《得诗五·我本麋鹿群》《麋鹿》。拼音是:mílù。结构是:麋(半包围结构)鹿(半包围结构)。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ㄇ一_ㄌㄨ_。麋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麋鹿...

麋鹿姑苏的意思是什么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解释: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诗词名称...

“旧鹿麋”是什么意思?
”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世。三、古诗词中的“麋鹿”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庄子 译文 2、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苏洵 3、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

麋鹿游的诗词麋鹿游的诗词是什么
麋鹿游的诗词有:《右·野性从来麋鹿游》《竹枝词·馆娃宫中麋鹿游》。麋鹿游的诗词有:《右·野性从来麋鹿游》《竹枝词·馆娃宫中麋鹿游》。拼音是:mílùyóu。结构是:麋(半包围结构)鹿(半包围结构)游(左右结构)。注音是:ㄇ一_ㄌㄨ_一ㄡ_。麋鹿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况吾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这句话什么意思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

描写鹿的诗词
呦呦白鹿毛如雪,踏我桃花过石桥。《鹿》——唐·李峤 涿鹿闻中冀,秦原辟帝畿。柰花开旧苑,萍叶蔼前诗。道士乘仙日,先生折角时。方怀丈夫志,抗首别心期。《述园鹿》——唐·韦应物 野性本难畜,玩习亦逾年。麑班始力直,麚角已苍然。仰首嚼园柳,俯身饮清泉。见人若闲暇,蹶起忽低骞...

章丘市14751097914: 描写麋鹿的诗 -
政以布拉: .《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章丘市14751097914: 关于麋鹿的诗歌 -
政以布拉: 重庆白勇 大概五年前我写过一首诗, 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隐约记得, 写的是存在与虚无—— 在潮湿幽暗的原始森林里,一头麋鹿在走动, 它金黄的皮毛偶尔照到阳光, 显得异常醒目.它缓步走动, 完全是森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像模特...

章丘市14751097914: 形容麋鹿的句子 -
政以布拉: 1、麋鹿逢人虽未惯 唐 杜甫 《浣溪沙》 2、山中麋鹿尽无声 唐 张籍 《猛虎行》 3、麋鹿乐深林 唐 白居易 《首夏》 4、麋鹿暗生麑 唐 白居易 《杂兴三首》 5、惟闻麋鹿呦呦 宋 柳永 《双声子·晚天萧索》 6、远害朝看麋鹿游 唐 杜甫 《题张氏隐...

章丘市14751097914: 描写鹿的样子的诗句有哪些? -
政以布拉: 1、《小雅·鹿鸣》 先秦:佚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释义: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

章丘市14751097914: 形容小鹿的诗句有哪些? -
政以布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先秦:佚名 译: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夜归鹿门歌》唐代:孟浩然 译: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渐至鹿门山...

章丘市14751097914: 和鹿有关的诗句 -
政以布拉: 《冬狩》李世民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李隆基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李白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琴曲歌辞•山人劝酒》李白 各守兔鹿志,耻随龙虎争. ...

章丘市14751097914: 关于鹿的诗句有哪些? -
政以布拉: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唐代: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章丘市14751097914: 狼,鹿的有关,诗句 -
政以布拉: 《冬狩》李世民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

章丘市14751097914: 关于狼和鹿的诗句,我不知道怎么写,请大家帮我想一想好不好?谢谢大家了 -
政以布拉: 【狼的诗句】1、化为狼与豺 [唐] 李白 《蜀道难》 2、封狼居胥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举长矢兮射天狼 [战国] 屈原 《九歌·东君》 4、四境绝狼烟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八蛮朝凤阙》5、青枝满地花狼藉 [宋] 范成大 《四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