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介宾短语断句

作者&投稿:政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语文介宾短语举例10条

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用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通常做状语。现代汉语大多放在谓语中心词前面,文言文后置。

下面以现代汉语和文言文对照举例,(方括号里就是介宾短语):

1、(今)【对母亲】说。(古)白【于母】。

2、(今)【在野外】捡到的。(古)拾之【于野】。

3、(今)【用手掌】盖着。(古)覆之【以掌】。

4、(今)【在长勺这个地方】作战。(古)战【于长勺】。

5、(今)【向我】学习。(古)学【于余】。

6、(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古)徘徊【于斗牛之间】。

7、(今)【将事情的详细经过】报告。(古)具告【以事】。

8、(今)【比蓝色】青。(古)青【于蓝】。

9、(今)【用道理】说服他。(古)晓之【以理】。

10、(今)这幅画【在北京】买的。(古)此画购之【于京】。

2.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 古文中状语后置是介宾短语结构吗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词结构.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从现代汉语的角度说,古代汉语介宾短语的这种位置,就叫做介宾短语后置.例如: 1.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3.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4.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以上诸例的“以尉首”“以当世之事”“于长勺”“乎东西”与“乎南北”都是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分别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则要提到谓语之前作状语.如“祭以尉首”,要理解成“以尉首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军尉的人头来祭奠.” 不能说介宾短语后置就是状语后置,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

4. 【如何判别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二、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三、倒装句式(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

5. 文言文里什么是介宾短语后置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词结构。

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通常出现“于”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当然这是通常,有1、2种情况不是,不过不用考虑。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说,古代汉语介宾短语的这种位置,就叫做介宾短语后置。例如: 1. 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2.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3.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4.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5. 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6.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7.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陈情表》) 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陈情表》) 9.贤于弟子。

(《师说》) 10.而青于蓝。(《劝学》) 11.学于余。

(《师说》) 12.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13.具告以事。

(《鸿门宴》) 以上诸例的“以尉首”“以当世之事”“于长勺”“乎东西”与“乎南北”都是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分别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则要提到谓语之前作状语。

如“祭以尉首”,要理解成“以尉首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军尉的人头来祭奠。”。




文言文停顿的方法则前面停顿吗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 *** 亚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篇一: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

五下文言文的停顿
【篇一: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有以下六个大方面: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2、掌握文言文的词语特点(例如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节词,需要分开读),读对单词;3、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以读对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动宾短语中,动宾间应稍停顿, c、介宾后置时...

不计人过文言文停顿
例(18)中的“为外人”是介宾短语,作“生”的补语;例(19)中的“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答案。 9. 《不计人过》古文...

主语后停顿的文言文
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

文言文介宾短语举例15个
12、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13、具告以事。(《鸿门宴》)14、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1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以上诸例的“以尉首”“以当世之事”“于长勺”“乎东西”与“乎南北”都是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分别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译成现代...

小学生读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 有以下六个大方面: 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2、掌握文言文的词语特点(例如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节词,需要分开读),读对单词; 3、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以读对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动宾短语中,动宾间应稍停顿, c、介宾后...

郑尚子训子文言文划分节奏
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后应稍加停顿。如: (1)受任\/于败军之际。(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做停顿。如: (1)今\/天下三分。(2)今\/南方已定。 四、根据文意,做好停顿。 例如:1、其一犬坐于前。“其一”,其中一只狼。“犬”修饰动词“坐”,即...

说苑这篇文言文的划分节奏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并列短语间要停顿。例如:山肴\/野蔌;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不能停顿的情况:偏正短语: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介宾短语: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生\/于忧患;其\/如土石...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

昭平县15980751016: 文言文中“介短后置”是怎么用的 -
人王诺灵: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介宾短语,什么是宾语,什么是定语 如:我坐在床上看着漫画书. 这里,我 是主语 坐在床上 是状语 在床上 是介宾短语 看着 是谓语 漫画 是定语 书 是宾语 介宾短语后置,是将本应放在前面的介宾短语放在了后面,如:囤兵...

昭平县15980751016: 急求,文言文各种句式判断方法! -
人王诺灵:[答案] 文言文四种常见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

昭平县15980751016: 在文言文中,什么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
人王诺灵: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例如: 1.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3.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以上诸例的“以尉首”“以当世之事”“于长勺”都是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分别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则要提到谓语之前作状语.如“祭以尉首”,要理解成“以尉首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军尉的人头来祭奠.”

昭平县15980751016: 语文 文言文 介宾短语后置句是什么意思举个例 -
人王诺灵: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例如: 1.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尉首 是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分别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要理解成“以尉首祭”,译成现代汉语时,则要提到谓语之前作状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军尉的人头来祭奠.”

昭平县15980751016: 文言文 左忠毅公逸事 判断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
人王诺灵: 判断句:1.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2.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3.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1.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2.或劝以少休 3.拜夫人于堂上

昭平县15980751016: 如何找出文言文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子 -
人王诺灵: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以”“于”“乎”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的介词结构,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这样的结构一般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如“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就应该是“以当世之事咨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应该是“此所谓于朝廷战胜”,有时“乎”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师说》.要理清结构,就需要明白意思,结构类型看多了,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了,加油哈!

昭平县15980751016: 文言文句式整齐按什么划分节奏 -
人王诺灵: 文言文句式划分节奏的方法有两种:1、按语法分,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2、按句子的意义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帮助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一、了解文言文句式的内容,...

昭平县15980751016: 文言文划分停顿有什么技巧? -
人王诺灵: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 (一)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①...

昭平县15980751016: 文言文断句技巧法则(初中) -
人王诺灵: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

昭平县15980751016: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么断句 -
人王诺灵: 你好 文言文断句技巧. 六面: 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握句内部自停顿; 2、掌握文言文词语特点(例现代汉语些双音节词文言文两单音节词需要读)读单词; 3、借助语知识析句结构读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宾短语宾间应稍停顿 c、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