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在什么体裁

作者&投稿:野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两则的,文章载体是什么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年) 农历四月,蒲松龄生。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 清顺治元年 蒲松龄 5岁。 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

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清定都北京。

顺治 14年(1657年) 蒲松龄 18岁。与刘氏成婚。

顺治 15年(1658年) 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闺章。

顺治 16年(1659年) 蒲松龄 20岁。与张笃庆、李尧臣结郢中诗社。

顺治十七年( 1660年) 蒲松龄 21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元年( 1662年) 蒲松龄 23岁。长子蒲箬生。

康熙二年( 1663年) 蒲松龄 24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四年( 1665年) 蒲松龄 26岁。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馆。

康熙九年( 1665年) 蒲松龄 30岁。八月,应江苏宝应知县、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 1671年) 蒲松龄 31岁。春、夏在宝应、高邮。

秋辞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 1672年) 蒲松龄 32岁。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

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蒲松龄 33岁。

在本县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 康熙十四年( 1675年) 蒲松龄 35岁。

应乡试未中。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 1679年) 蒲松龄 40岁。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

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蒲松龄 44岁。作《婚嫁全书》。

长孙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蒲松龄 45岁。

作《省身语录》。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 蒲松龄 48岁。

春,结识大诗人王士祯。夏,王士祯来信索阅《聊斋志异》。

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蒲松林 51岁。

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蒲松龄54岁。

春,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 蒲松龄58岁。选《庄列选略》。

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 蒲松龄63岁。

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王观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蒲松龄67岁。作《药祟书》。

朱缃抄录《聊斋志异》全书毕,题诗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蒲松龄70岁。

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蒲松龄71岁。

十月,与张笃庆、李尧臣同举乡饮介宾。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蒲松龄72岁。

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

作俚曲《墙头记》。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蒲松龄74岁。

八月,刘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蒲松龄76岁。

正月,病逝。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

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

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书香世家 淄川蒲氏,自元代迁来,原籍何处,文献无征。

其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并任般阳府路总管,名载邑乘,但无任职年代。墓在城西北店子村附近,旧有华表翁仲,俗称“石人坡”。

故其民族成分引发学术界争议,“蒙古、女真、回族、汉人”多说并存,至今尚未定论。 《蒲氏族谱》记载,相传蒲姓为元世勋,宁、顺间曾遭“夷族之祸”。

邢戮之余,只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于外祖杨家,改随母姓,元亡后,始复姓蒲,名璋(即其始祖)。其后子孙日繁,所居满井庄因而易名蒲家庄。

至明万历间,全县诸生八名补廪者中,其族竟占六人。嗣后科甲相继,称为望族。

自蒲璋至蒲松龄历十一世,其世系为: 璋—子忠—整—海—臻—永祥—世广—继芳—生汭—盘—松龄 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其父盘,字敏吾,配孙氏、董氏、李氏,少力学而家苦贫,遂弃学经商,数年称素封。业余不忘经史,博恰淹贯,宿儒所不能及。

但长子早丧,四十余仍无子(曾过继嗣子),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连生四子(三人进学)。生平“主忠厚”,值战乱,策划守村,出资助修城垣,故而名载县志“隐逸”中。

励志向学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夜戌刻,蒲松龄诞生于蒲家庄内故宅北房中。此时,其父正梦见一位偏袒上衣、乳际粘有一贴圆如铜钱药膏的病瘦和尚进屋。

而蒲松龄身上也“果符墨志”,故其以“病瘠瞿昙”降生自况。 蒲松龄在兄弟四人(兆箕少亡,过嗣者兆兴回归)中排行第三(董氏次子),上有兆专(李氏所生)、柏龄两兄,下有一弟鹤龄。

因家境渐落,不能延师,兄弟四人皆从父读。蒲松龄天性聪慧,经史过目能了,尤得其父钟爱。

清。

2. 六年级下的课题、作者、体裁、主要内容

表一

外国文学作品

作家 国籍 作品 主要人物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穷人》 桑娜、渔夫

蒙格玛丽 加拿大 《绿山墙的安妮》 安妮

亚米契斯 意大利 《爱的教育》 安利柯

安徒生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

契诃夫 俄国 《凡卡》 凡卡

笛福 英国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

马克•吐温 美国 《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

表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作家 朝代 作品

曹雪芹 清代 《红楼梦》

施耐庵 明代 《水浒传》

罗贯中 明代 《三国演义》

吴承恩 明代 《西游记》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表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作家 原名 作品 主要人物

鲁迅 周树人 《少年闰土》 闰土

朱自清 ——- 《匆匆》 ——-

林清玄 ——- 《桃花心木》 种树人

老舍 舒庆春 《北京的春节》 ——-

王愿坚 ——- 《灯光》 郝副营长

*** ——- 《为人民服务》 ——-

3. 古文二则、从军行(其四)

【名称】从军行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七言绝句

【出处】《全唐诗》

王昌龄(?-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昌龄”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王昌龄 从军行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鉴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翻译
3.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注释 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

文言文年的同义字
4. 文言文“洗”的同义词 《文言文两则》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曰──说 善──会 援──拉 辩斗──辩论 日中──中午 俱──全 汝──你 去──离 通国──全国 鸿鹄──天鹅 弗若──不如 【反义词】非──是 善──恶 近者热──远者凉 智──愚 专心致志──心猿意马 远...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 2、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

高考作文巧用文言文
4. 高考写文言文作文 读文言文两则有感 今天,我学了文言文两则,分别是《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学弈》讲的是: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两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一样,因此效果也不一样的事情;《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执一词...

寓言两则的寓是什么意思,言呢,则呢?
你是不是发烧了 则,就是两篇 寓言的解释;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借用比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

世说新语两则的体裁是什么?写作手法是什么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通过学习寓言两则,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是什么.二年级下册语文_百度...
寓言和我们经常看的童话故事有什么不同呢?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和劝戒的性质。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

编写作文寓言两则
言两则_500字 寓言两则[ 我要纠错 ]_500字 下载作文精粹APP,写作提升无忧! 曹学军的头像 作者:曹学军 | 五年级 2014-12-09 〖打印作文〗 关注他 私信他 59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西北风与人们 一直以来,西北风都被人们讨厌,原因就是它代表着什么也得不到的意思,所以,西北风都没有吹过一个地方,只是躲在一个谁...

消息二则属于什么体裁
纪实类新闻题材。消息二则体裁属于纪实类新闻题材,《消息二则》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两则消息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社出版2014年版),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的《人民日报》。

寓言两则二年级下册教案
但在改变教法的过程中,阅读感悟写法,本人并没有忽视。本文是两则寓言,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使人们受到教育,那么又如何写寓言呢?(学文致用这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精神)。点拨(写寓言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般方法。写寓言时,一般先确定寓意,也就是确定要讽刺和劝诫人们什么。然后从...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吕氏春秋》两则的体裁属于 ,它们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每一则故事后皆用 的表达方式做了评价. -
亥谢欣美:[答案] 文言文 情况发生了变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反问质疑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文言文的体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
亥谢欣美: 文言文的体裁,和现代汉语文章一样,也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种,其中散文不论是写景的还是抒情的,都归到记叙文中.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文言文两则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故事对吗 -
亥谢欣美: 《文言文两则》不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中国古代故事.《文言文两则》的故事,是中国古代诸子中的内容,属于中国古代故事,但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学弈》出自《孟子》,《两小儿辩日》出自《列子》.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世说新语两则的体裁是什么 -
亥谢欣美: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世说新语两则的体裁是什么?写作手法是什么 -
亥谢欣美: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从文学体裁方面来说,《随想二则》属于什么? -
亥谢欣美: 从文学体裁方面来说,《随想二则》属于散文.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文两则中《第一次真好》用的是什么文学体裁? -
亥谢欣美: 本文是哲理散文(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寓言等.)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他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简单点就是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倒叙插叙只是手法,记叙是文章的形式,如记叙文,风景文等.) 我也是七年级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老师讲的!!!!!!!!!!!!!!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伯牙绝弦文言文 属于什么体裁 -
亥谢欣美: 《伯牙绝弦》文言文 应该属于杂记 古代文言文体裁集锦 : (一)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什么叫文言文两则 -
亥谢欣美: 就是文言文(古代诗文)两篇.

西沙群岛13184868672: 文章体裁有哪些 -
亥谢欣美: 文章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