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若兰26岁牺牲,朱德当着毛主席的面大哭:她是为我而死

作者&投稿:莱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德一生有过六位妻子,分别是刘从珍, 萧菊芳,陈玉珍,贺治华,伍若兰和康克清。在她们之中,第五位妻子伍若兰是朱德始终都放不下的人,伍若兰是为了救他而牺牲的。

1937年,美国女作家 史沫特莱在延安采访朱德,提起他的前妻伍若兰,朱德显得有些抗拒。史沫特莱看出了朱德的为难,就问他:“提起伍若兰,你怎么有些难过,是因为不爱她吗?”

史沫特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此时的她还没有了解,朱德和伍若兰的爱情故事和革命友谊。

伍若兰生于1903年,湖南耒阳 县人。伍若兰的父亲是一名私塾老师,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伍若兰家中有6个孩子,她在家里排行第五。父亲非常喜欢伍若兰,特意从 《咏兰》诗歌中为她取名“若兰”,寄托着父亲对她的期望,希望她能像兰花一样高洁和坚贞。

在伍若兰那个年代,很多女孩子是没有机会上学的,因为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师,思想相对开明,伍若兰才有机会和男孩子一样走进学堂,这一举动影响了伍若兰的一生。

伍若兰从小就是一个要强而且有主见的女孩子。小时候奶奶为她裹了小脚,伍若兰走路不方便,于是把裹脚布给扔了,奶奶知道后很生气,再次让她把脚丫给裹起来,可是伍若兰就是不肯。

奶奶向伍若兰父亲告状,父亲并没有批评伍若兰。反而是家族里的长辈看不下去了,他们把伍若兰和父亲一起叫到家族祠堂里,开始轮番对伍若兰说教,告诉伍若兰如果她不裹小脚,长大后不会有男人娶。

伍若兰毫不介意地说:“即便我嫁不出去也不愿意裹脚”

她还反问家族长辈:“为什么男人不裹脚,只让女人裹脚?”

家族长辈无言以对,气呼呼地走了,从此不再管伍若兰。

12岁这年,伍若兰考入 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在学校里,伍若兰接受到了新的思想知识,与家族长辈的观念完全不同。在学校里伍若兰刻苦努力学习,就像鱼儿遇到水一样,每天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1924年,21岁的伍若兰考入 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里,伍若兰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她们一起学习和宣传革命思想,张贴革命报纸。

1925年,上海发生了“ 五卅惨案”,身在湖南女子师范学习的伍若兰义愤填膺,她组织爱国学生走上街头游行,高喊“打倒帝国主席”的口号,并且号召工厂工人罢工,以此向国民党反动派施压。

伍若兰的一举一动都被共产党看在眼里,1925年的秋天,伍若兰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

第二年,伍若兰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 ,回到了家乡宣传和组织革命,她被选举为 耒阳县妇女部长。伍若兰利用通俗易懂和富有激情的演讲宣扬革命理念,发展了很多农民子弟加入革命队伍,她们一起打土豪,分田地,把耒阳县的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1928年初,朱德和陈毅领导的工农革命来到了湖南地区,伍若兰非常高兴,她立刻组织群众加入到朱德领导的起义,连夜为起义军做了战士急需的衣物和草鞋,伍若兰的名字在 耒阳县无人不知晓。

朱德在见到伍若兰时,被她激情地演讲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所感动,称赞伍若兰为女中豪杰。伍若兰第一次见到朱德时,也被他高尚的品德所折服,两人从互相欣赏到互生情愫。

1928年2月底,两人在县委书记 邓宗海的介绍下结成夫妻。这年伍若兰25岁,朱德42岁。结婚前,伍若兰特意为朱德制作了一双崭新的布鞋,朱德看着布鞋很感动。

伍若兰对朱德说:“我长得不漂亮,脸上还有麻子,觉得配不上你!”

朱德却对伍若兰说:“麻子有什么关系,我还一脸胡子,胡子配麻子,马马虎虎过一辈子,很好嘛!”

朱德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对于,伍若兰参加革命的事情,父亲出于对女儿的关爱,他很担心伍若兰的人身安全。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派人来伍若兰家中抓捕她。父亲劝说她还是躲一躲,不要再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来。

可是,伍若兰一点也不在乎,她对父母说:“既然革命,就不能怕死,被敌人抓住了,大不了就是杀头,没什么了不起的!”

看到女儿如此执着,父母也不再说什么。

1928年4月,伍若兰和朱德一起走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部队成功会师,井冈山会师对红军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会师之后,伍若兰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的宣传部长,负责向周围的百姓群众宣传革命思想。

尽管,此时的伍若兰已经是朱德军长的夫人,但是她没有一点大架子,伍若兰和每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一样,深入群众工作。对待其他的红军战士,谦逊而有礼。组织上分给她一匹马,她很少骑,经常把马让给受伤的战士使用。

朱德曾经称赞伍若兰文武双全,她不仅宣传工作做得好,而且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伍若兰和普通的红军战士一样,每天坚持练习 射击、刺杀、投弹 。而且她练习的还是双枪,左手和右手同时开枪。

对此,伍若兰解释说:“我这是做两手准备,如果我的右手受伤了,左手还能开枪,继续消灭敌人”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红军队里多英雄,双枪女将建奇功,横扫敌人如卷席,英雄威震七溪岭。 ”

1929年1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井冈山的围剿,朱德和毛主席经过深究之后,决定暂时放弃井冈山根据地,向 赣南进军。同年的2月1日,部队在江西寻邬的吉潭镇同尾追的敌人激战后,转移到圳下村休整。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敌军 刘士毅把红军给包围了,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朱德立刻指挥红军与敌人开展激战,然而敌众我寡,如果朱德继续激战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危险。

在此关键时刻,伍若兰决定自己带着一小部分人,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突围,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吸引到自己这边。朱德不答应,她对伍若兰说:“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伍若兰不同意,她对朱德说:“部队没有我可以,但是不能没有你,我掩护你,你赶紧走。”

说完这些话,伍若兰便不顾朱德的阻拦,向敌人的另外一个方向冲了出去,两人就此分别。

由于,伍若兰吸引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朱德和毛主席率领红军突出重围。而伍若兰因寡不敌众受伤被敌人俘虏了。此时的她已经怀有身孕,朱德并不知道。

敌人知道伍若兰是朱德的妻子,非常高兴。立刻向蒋介石邀功,蒋介石命令对伍若兰软硬兼施,让伍若兰投降。

可是,不管敌人是用辣椒水,还是老虎凳,亦或竹签子都不能让伍若兰屈服,更不要说向敌人泄密了。

伍若兰大义凛然地对敌人说:“想 要我投降,除非赣江水倒流 ”

敌人在折磨了伍若兰10天之后,始终不能让伍若兰屈服,最后恼羞成怒地将伍若兰杀害。残忍的敌人还将伍若兰的头颅割掉,悬挂在 赣州城门上示众。

1929年2月12日,英雄伍若兰牺牲了,年仅26岁。正如她当年对父亲说的那样,革命就会有牺牲,被敌人抓住了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就是杀个头。

同年的3月,朱德在报纸上看到了妻子伍若兰牺牲的消息,他痛苦不已,当着毛主席的面大哭,他对毛主席说:“她是为我而死!”

伍若兰牺牲之后,朱德把她曾经送给自己的一双布鞋永远地珍藏起来。每次想念伍若兰时,朱德都会拿出那双布鞋看一看,仿佛是再次见到了伍若兰。

也许是对妻子伍若兰太过思念,至此之后,朱德爱上了兰花。建国之后,朱德每年都会种植很多兰花,最多时达到6千多株。他还经常抒写以兰花为题的诗歌,以此纪念妻子伍若兰。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朱德重返井冈山,站在上山她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歌颂兰花的诗《咏兰》。临走之时,朱德什么都不要,只带走了一盘井冈兰。

建国之后,当地政府为了纪念伍若兰, 将生长在寻乌、宁冈和赣州的一种兰花,改名为井冈兰,将伍若兰的故乡耒阳金南村改名为金兰村。


伍若兰26岁牺牲,朱德当着毛主席的面大哭:她是为我而死
1929年2月12日,英雄伍若兰牺牲了,年仅26岁。正如她当年对父亲说的那样,革命就会有牺牲,被敌人抓住了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就是杀个头。 同年的3月,朱德在报纸上看到了妻子伍若兰牺牲的消息,他痛苦不已,当着毛主席的面大哭,他对毛主席说:“她是为我而死!” 伍若兰牺牲之后,朱德把她曾经送给自己的一双布鞋永远...

你知道伍若兰的事迹吗?
伍若兰,女,湖南耒阳城郊九眼塘人。1903年3月出生于耒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户农民家庭。1929年2月8日牺牲,年仅26岁。她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

伍若兰如何在井冈山成为“双枪女将”并最终牺牲?
令人痛心的是,这位年仅26岁的革命烈士于1929年2月12日在赣州被杀害,她的头颅被敌人悬挂在城门示众,但她的精神和信仰却如林海怒吼,永存于人民心中。伍若兰的故事,是一位革命女性的英勇与坚韧,她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192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月16日——招商局“新华轮”在香港附近处触礁沉没,300余人遇难。1929年2月 2月4日——上海首次放映有声电影。2月8日——红四军在大柏地歼灭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800余人。2月12日——朱德妻子伍若兰牺牲,年仅26岁。2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度量衡法》。2月24日——中共领导人苏兆征病逝。...

惊天地,泣鬼神的女英雄伍若兰
2月12日,在赣州市卫府里,伍若兰被敌人杀害,刽子手们残忍地砍下她的头颅,悬挂在赣州城门上示众。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6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把生长在寻乌、宁冈和赣州的一种兰花,改名为井冈兰,将伍若兰的故乡耒阳金南村改名为金兰村。弹指间伍若兰已经牺牲九十二年了...

战争英雄伍若兰的故事
”年仅26岁的伍若兰同志,于2月12日被敌人杀害于赣州市的卫府里。凶恶的敌人还把伍若兰同志的首级,挂在赣州城门示众。全国胜利了。1962年3月4日,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他临下山时,什么也不耍,只带走一盆井冈兰,是井冈兰!这是一盆永不凋谢的井冈灵兰!她香飘万里,长青万年!1927年5月“马日事变...

井冈山上的巾帼英雄办公文秘
她是井冈山上一棵永不凋谢的灵兰,香飘万里,万古长青。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用血肉之躯保卫了革命,让星星之火可以继续燎原,在那个硝烟弥漫的艰苦岁月里,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6岁,可她青春里绽放的那束光却永远闪亮在中国大地上。她就是具有“双枪女将”美誉的朱德之妻伍若兰。1903年11月,伍若兰...

妇女能顶半边天,盘点朱德的四个贤内助,其中一位还是革命烈士
朱德听到消息后,非常难过,直到1961年还作诗表达对伍若兰的感情:越秀公园华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四、康克清 伍若兰牺牲后,由康克清同志负责照顾朱老总的日常生活,朝夕相处期间对朱德产生了爱慕之情,康克清说:“我的婚恋观就是无产阶级的婚恋观,只要革命坚决,品德...

朱德伍若兰的孩子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儿子叫朱琦,女儿名叫朱敏。朱德与伍若兰的爱情故事:全国解放后,朱德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种养兰花,最多时,竟达1000多盆。朱老总为什么对兰花如此钟情呢?据说,朱老总是用这种方式来怀念为掩护朱德脱险而自己甘愿牺牲的耒阳妻子伍若兰。讲起这件事还得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

专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是啥意思呢?
她叫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6岁。革命先烈“我取红透底”的背后,正是坚贞不二的信仰,让他们“虽九死其犹未悔”。国共合作抗日,国民党特派观察员徐佛观在一次宴席上发现,共产党的将领“每个人都是面黄肌瘦”,萧克“从颈延髓的地方,陷入很深”,但是他们“对情势的估计,比我们清楚得多。并且他们早已...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