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非相》中的一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巫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荀子·非相》里面有一句话“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檃栝之於己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

随着世俗的变化而抑扬;是说得和缓还是急切,是多一些还是少一些,都能适应情况,像阻拦流水的渠坝、矫正竹木的工具那样控制自己。

荀子 篇则说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
大意是当今的男人流行华贵的打扮,奇装异服,气度象女子。而妇人(结过婚的女人)都想讨这种人为老公,处女(没结婚的)都找这种人为情人。
夫:与妻结成配偶者
士:未婚的男子

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

翻译:(所以)君子一定是善于辩说的人,一般人喜欢说(含夸耀之意)自己的长处,但是君子(脚踏实地)做得更多。

这里的故,用来承接上文,一般翻译成“所以”。
“必”就是“一定”的意思。
我在翻译“莫不好言”的时候,很慎重地判断了一下,终于判定,这是个双重否定,意思是“喜好说”、“喜欢说”。而作者对“凡人”之“言”的态度,则要通过比较下文才能知道。
下文说“而君子为甚”,意思是“但是君子做的更多”。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的意思是,凡人与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凡人只说(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去行动;而君子却很少用语言去表露,而是脚踏实地去做,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


荀子·非相中的一段解释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与其他万物有区别,其区别就在于人有上下亲疏之分,而上下亲疏是由礼来规定的,礼则是圣王制定的。荀子认为后王之所以可学,是因为他们的业绩最显著。尽管妄诞之人有不同说法,但圣人不会被迷惑,他们有着“以己度人”的良好的观察方法。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

啼哭详细解释
啼哭一词,其含义丰富多样。首先,它是指个体在情绪激动或遭遇困境时,情不自禁地放声哭泣。这个词汇最早见于《荀子·非相》中,描述了在司法处罚中的人们,面对悲惨命运时无不悲痛欲绝,痛哭流涕。例如,唐代诗人王建在《原上新居》中写道:“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描绘了孩子们因饥饿而哭喊的场...

荀子:人有三不祥
这段话出自《荀子·非相篇》,是一段很有深意的话。人有三不祥:第一不祥是“幼而不肯事长”。意思是年轻人不肯事奉长者。这里荀子想要说的绝不仅仅是孝道的问题。中国古代讲究的就是“长幼有序”,所以“孝”字后面跟一个“顺”字,有“长幼秩序”不乱的意思。我觉得荀子应该还有更深层的想法...

文言文《非相》翻译
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1〕,偝则谩之〔2〕,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3〕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诗》曰:"雨雪瀌瀌,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屡骄〔4〕"。

何已词语解释
在《荀子·非相》中,荀子探讨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他提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为何?答案在于人的辨别能力。”杨倞注解道:“这里的‘已’与‘以’同义,询问的是人之所以被尊贵于动物的原因。”在《汉书·冯唐传》中,冯唐回答说齐国的将领不如廉颇和李牧,汉帝追问:“何以至此,为何差距?”...

节族出处
在古代哲学家荀子的著作《荀子·非相》中,他提出了“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的观点,杨倞对此的注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奏会逐渐消失。”在《汉书·严安传》中,严安强调音乐的节奏应当有所控制,使之有规律,即“调五声使有节族”,颜师古解释说,这里的“族”发音为“奏”,意味着节制和...

牝牡怎么读
牝牡的读音为 pìn mǔ 拓展:牝牡是指动物的雌雄性别,其中“牝”指雌性,“牡”指雄性。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荀子·非相》一书中,文中表述:“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牝牡是动物界中一种根据生殖器官或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分类方式,比如在家畜中,母牛就是牝,公牛就是...

荀子非相篇原文及翻译
《荀子·非相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畔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

历史真实的商纣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商纣王是中国商朝的末代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商纣王自幼聪敏过人。《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识非”...

《非相》阅读理解
解析①是列举了唐举善于相人,并非从正面议论“非相”;⑤是写通过桀纣外貌特征推断其能力;⑥也是通过外貌来判断其举止行为。都是从反面进行论述。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劝学》一样,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

屯溪区19265834578: 荀子里的小辨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是什么意思 -
衡华丹七: 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荀子·非相篇》) 辩说小事,不如把握好事情的头绪,把握好事情的头绪,不如抓住根本.辩说小事能够精察,抓住头绪能够明白,抓住了根本就能得到辩说的根本意义.

屯溪区19265834578: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什么意思
衡华丹七: 本句可查出处有两个:“雨雪瀌瀌,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屡骄.”《荀子·非相》,形容雨或雪盛大貌之意.“晛,日见也.”《说文》,这里用为日出之意.本句的意思为:雨雪盛大满天飘,见到日出化水消,

屯溪区19265834578: 凡人凡言 - 古文翻译"增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听人以言,乐于钟鼓
衡华丹七: 《荀子非相第五》原译文对照 原文] 5.13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

屯溪区19265834578: 荀子是如何看待相术的?
衡华丹七: 荀子结合古代一些名人的长相及其品格、:功业等情况指出:人的面相及形体之相,... 《非相篇》中有一句:“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大意是说,观察人的夕卜...

屯溪区19265834578: 请古文学得好的亲帮忙翻译几句话,急求,谢谢!!! -
衡华丹七: 听他说话则言辞动听却没有系统,任用他做事则诡诈多端却没有功效,对上不能顺从英明的帝王,对下不能使百姓协调一致,但是他讲话很有分寸,或夸夸其谈或唯唯诺诺,调节得宜,这类人足以凭借口才自夸自傲,可以称之为奸诈之人的魁首. 奸人:欺瞒狡诈的人,雄:魁首.原指混淆是非的善辩之人,后多指善弄权术,狡诈欺世的野心家.全凭自打,是时0:06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屯溪区19265834578: 什么是相面?
衡华丹七: 相面指从相貌、身材能断定福祸的一种民间俗信.相面可以称作是民间艺术,或者是... 相字在汉语中意思颇多,其中相貌一词用得较多. 《荀子•非相》中有“形相虽恶而...

屯溪区19265834578: 怎样理解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 -
衡华丹七: 一、句子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戒惧是自己不知时的工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工夫. 句子告诉学者作学问一定要设立自己特有的思路,选择新的角度,创立新的命题,作出新学问.无论是老师教授的,还是书本记载的,都必须发挥自己的独...

屯溪区19265834578: 《照丹经》里:曰古,形貌古朴,孔子面如蒙魌!这里的蒙魌是什么? -
衡华丹七:[答案] 【蒙魌】蒙倛.《说郛》卷三五引 宋 陈郁 《话腴》:“ 尼父 如蒙魌,阳虎 亦如蒙魌.” 【蒙倛】亦作“ 蒙箕 ”.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荀子·非相》:“ 仲尼 之状,面如蒙倛.” 杨倞 注:“倛,方相...

屯溪区19265834578: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 出自哪
衡华丹七: 你好,出自 《荀子·非相第五》原文如下: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

屯溪区19265834578: 指出下列句中的动宾、介宾结构,指出其宾语;用现代汉语把这些句子翻译过来:1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2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 -
衡华丹七:[答案] 1.焉,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动宾) 翻译:圣明的君王有成百上千,我应该效法谁呢? 2.谁,疑问代词充当介词...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介宾) 翻译: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两天,就不敢直言说出.过了一会说:“我不知道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