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之道的内容

作者&投稿:宫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儒家的修身之道结合自身谈收获感悟?~

儒家的修身之道就是要自己要做好自己,然后再做其他事

道家才是真正的修身养性之道道教是一种宗教,建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宗教;道家指的是一种学术思想,主张清静无为,与世无争

儒家认为人的身与心是浑然一体的,言身必言心,言心必言身,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也不是二元对立。孔子注重整全人格的存在,强调身心一体才能代表完整的自我。《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对人们“三戒”的告诫就是在承认人性本能和生理-身体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心理-精神调节,以保全生命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
孔子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论语·里仁》载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好仁者积极地行仁,恶不仁者只是消极地拒绝不仁。无论是积极行仁还是消极拒绝不仁,最终都归结到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仁是人性的核心,没有仁,人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仁作为能力的美德和行为的愿望由个人尽心尽力地实现,因此它便与心和身都有了联系,并且在形成一个理想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行为的过程中,将身心联在了一起。”(成中英,第98-99页)仁也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道德理想,当“仁”与“身”相辅相成时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论语·雍也》载孔子说:“仁者寿”,《礼记·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寿。”但当“仁”与“身”发生矛盾,不能兼得时,孔子又提出了杀身成仁的观点。“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其实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虽然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讲是不得已而为之。
仁是儒家身心一体思想的典型体现。《五行》认为“仁”这一最高道德境界,形成于心,而完成于身。道德要形之于内(心),是生命内在的充盈,虽然就通过行为表现于外(身),显发于形色,内在的道德只有通过身的践行才能实现,身心一体贯通,呈现出金声玉振的圣人气象。正如有学者所论:“仁德是种扎根于形气神一体显现的道德,它是儒家体现的身体观的道德。‘仁’字从身从心,子思借此字告诉学者:道德必须在身体上体现出来,它体现的轨迹可以由心而身,也可以由身而心。”“身心为仁,这是儒家的大本大宗。”(杨儒宾,2000年,第623页)
《大学》提出“德润身,心广体胖”,说明道德修养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易传·文言》也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也是从身心一体的角度来谈君子修之于内而发之于外,内圣外王,和谐美好的人格境界。
孟子把身心之学更往心为主宰的方向大大地发展了,他把心十字型地立体打开。在《孟子·尽心上》中他一方面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赋予心下学上达的知性、知天功能;另一方面又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认为心能有诸内而形诸外。所谓“践形”是指人的道德精神可以充实浮现于人的身体,是道德涵养经由身体的外在显示。他继续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这里以心为本,以身为末,是一种生理存在与道德存在浑然融会时的崇高生命气象,表现了一种身心合一、内外一体的观念,与上面提到的《易传·文言》的黄中通理正相互发明。此外,孟子还形成了“心一气一形”一体化的身心观,这方面台湾学者杨儒宾先生已经进行了深入阐释。(杨儒宾,1996年,第11页)
荀子虽然认为人的形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荀子·天论篇》),但还是强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篇》)君子之学是身心合一,内外一体的,可以使人的生命呈现出美好的光辉;而小人则仅仅停留在口耳之间,没有深入内心,其生命自然不可能呈现出美好的光辉。
心为身之主宰 当然,儒家的身心一体观不是身心等量齐观,而是以心为主宰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又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并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孔子没有明确说明“性”的善恶问题,而注意的是“性”作为身心统一的先天本源可善可恶,而“心”作为后天自我的主宰具有向善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实讲的也就是修身,按照楼下的说法来说的话,应该也就是要按照君子的要求来去做,来提高自己的一个思想道德水平,觉得应该也就是那样,事实上,本身也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一个思想道德水平,修养自己,也就是修养自己的一个整体的感觉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什么?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 修己 ,克己,自省。1.“修己”是儒家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2.“克己”孔子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什么?
儒家修身之道的内涵:慎独之道。慎独其实有三种境界,一是慎心,二是慎始,三是慎终,始终保持心的正确方向。孔子说慎独的方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人培养德性,远离兽性,但这个事情殊为难得。所以说慎独也是个人道德修炼的最高境界。自省反思对人来说特...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哪些?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修己、克己、慎独、自省。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至于那些无助于个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杂学,不但无益于修身,还会让人自高自大,自认为无所不知,夸夸其谈。

儒家修身之道的内容
”孔子对人们“三戒”的告诫就是在承认人性本能和生理-身体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心理-精神调节,以保全生命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孔子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论语·里仁》载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好仁者积极地行仁,恶不仁者...

老子主张的修身之道是什么
老子主张的修身之道如下:1、谦虚谨慎,淡泊名利 老子提倡人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过于张扬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他认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真正做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同时,他也强调要保持低调,不要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以免引起别人的嫉妒和攻击。2、守柔不争,以退为进 老子提倡人们要像水...

正心修身的修身具体是指什么?
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

齐家先修身作品原文
在齐家之道中,修身是其基石。人们对于自己所深爱的人,往往容易偏爱;对所厌恶的对象,又容易疏远;对于敬畏之人,会有所畏惧的迎合;对于怜悯之人,会过度同情;而对于愤怒的对象,又可能过度激愤。因此,一个人既能欣赏他人的优点,又能察觉其缺点,这样的情况在世间实属罕见。谚语云:“人不知其...

佛修心道修身内容简介
佛修心道,修身之道的核心在于开阔的胸怀与明智的抉择。心量决定事业的广度,能容多少,便能成就多少。佛与道的智慧教导我们,只有放下心中的重负,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生活中的拿得起与放得下,是平衡与智慧的体现,一念之间,天堂与地狱之分就显现出来。忍让是一种美德,但须适度,不可过度...

家规家训有什么
30、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为国为民。31、肩担道义,胸怀天下,诚实劳动,四海为家。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3、有毒物莫吃,违法事莫做。34、做了好事莫夸耀,做了错事敢担当。35、子孝父严,母慈媳敬,兄友弟尊,妇温夫爱,睦邻亲友,家道始兴。36、以德服人...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出自哪篇家训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

上栗县17361904505: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各表示的是什么内容?这是儒家的“修身”标准 -
百贡瑞芝:[答案] 格物、致知【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正心【解释】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出处】 《礼记·大学》:“欲正...

上栗县17361904505: 儒家对人修身的哪些要求 -
百贡瑞芝: 修身先要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不到前面四个环节根本谈不上修身,而恰恰人们念叨最多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到头来多数人尽管很有能力,但是修身不得法最终修身失败,落得个败家、祸国、乱天下.

上栗县17361904505: 忆读书 课文中“修身”的含义是什么? -
百贡瑞芝:[答案] 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

上栗县17361904505: 儒家强调的品行修养有哪些 -
百贡瑞芝: 守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存养:养吾浩然之气自省:日三省汝身定性:宠辱不惊,乐非穷通治心:尽其心,而后知其性慎独:人心唯危,道心唯微主敬: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谨言:...

上栗县17361904505: 修身的内容是什么 -
百贡瑞芝: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至于那些无助于个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杂学,不但无益于修身,还会让人自高自大,自认为无所不知,夸夸其谈.

上栗县17361904505: 急:孔子的人生修养理论 -
百贡瑞芝: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修身为第一要.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而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

上栗县17361904505: 文学里面修身是什么意思.修身相关内容?知道的网友解答一下
百贡瑞芝: 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

上栗县17361904505: 什么是正心修身 -
百贡瑞芝: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一段的意思是说: 如果你生气恼怒, 这个心是...

上栗县17361904505: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和“自省”,注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修身之道.比如儒家强调内心的反躬自省,《论语》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
百贡瑞芝:[答案] ①实践决定认识.要立足社会实践,把握时代对个人道德的要求,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慎独自省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要在正确道德标准引领下,严格自律,反省并完善个人实践方式. ③认...

上栗县17361904505: 孔子人生修养理论是什么
百贡瑞芝: 简单就俩字:仁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