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国际上,如果两个国家互相同意,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为什么?

作者&投稿:员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国际局势~

  1、我国有个预言故事叫《狼和小羊》,如今该故事正在利比亚真实的上演。西方列强以和平和人道主义为谎子,操控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了禁飞区,不允许一个主权国家自己的飞机在本国领空飞翔,却不惜代价的派遣轰炸机对一个主权国家任意轰炸,这些如狼似虎的强盗给利比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真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联合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这些狼虫虎豹却视而不见,无任何作用,强盗们所谓的“人道主义”完全是用导弹和轰炸在表演着各个角色,这与《狼和小羊》“狼”的行为如出一辙。
  按照西方文明国家的逻辑推理,若承认发生在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是合法武装组织,那么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也就应该是合法的,也就是承认世界上所有搞恐怖活动的组织都是合法的,“本拉登也成了合法”。全世界人民最好响应这些强盗的号召赶快行动起来,拿起武器都来反政府,打倒列强,人们才有好日子过,省得这些满嘴人道主义,心存狼子野心的侵略者,吃饱了没事做不搞掠夺撑得慌,披着节能减排的外衣,口喊着降低二氧化碳的口号,却一个劲的嫌地球不够热,肆无忌惮的在别人国家乱扔炸弹,制作温室气体,破坏地球资源,消耗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它们是真正披着羊皮的狼”这帮家伙名副其实才是真正最大的唯恐天下不乱的头号恐怖分子。这就是有个人说过的“美国无所不能的逻辑”。
  卡扎菲没有用恐怖行为侵犯别的国家,一没投炸弹在“公厕”伦敦,二没有轰炸“法烂西”埃菲尔,却只忍气吞声来接受来自北约炸弹的回答。
  古时候人们都认为用棍棒打家劫舍称为“强盗”那么西方列强用炮弹轰炸一个无还手之力的主权国家,应该说他们比强盗还强盗,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抢财物,前者抢财不害命,后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披着羊皮先杀人,而后再掠夺利比亚的石油,
  真正的人道主义应该给利比亚人民送生活必需品,而西方所谓的“人道主义”给利比亚送去的却是破坏和杀人,这与人道主义相悖,因为“人道主义”和“杀人”是背道而驰的。
  八国峰会内幕使我们联想到过去八国联军打中国的侵略情景。妥协不能成就愿望,只有反抗才可能赢得曙光。
  人在做天在看,鬼子杀人在二战,回敬日本起海啸,美国龙卷在泛滥。

  2、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它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流强国,在上述三个方面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从19世纪初至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局面,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由俄、普、奥、英四国操纵,会议通过了恢复封建秩序、限制法国再起、分割法属殖民地、重划欧洲版图、维护德意分裂等决议。从而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为巩固该体系,又先后成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旨在镇压欧洲和一切革命运动。维也纳体系体现了欧洲专制君主以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但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在客观上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维也纳体系内部矛盾重重,大国之间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瓦解是必然的。19世纪20、30年代欧洲的革命运动动摇了维也纳体系,并使之走向瓦解。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不断遭到冲击,严重动摇。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巴黎和会及其协约国及参战各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2)国际联盟的建立。(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约)。在凡尔赛体系中战胜国的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凡尔赛条约第231条规定德国和其盟国应当承担战争责任,这实际上就使战胜国对战败国索取赔款合法化,于是条约规定德国和其他战败国要向战胜国赔款。(2)对德国领土的安排和军事力量的严格限制,以及对德国殖民地的瓜分,对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权全部移交日本等,满足了法、英、日的一些要求。(3)对波兰的复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和南斯拉夫国家独立的承认,部分尊重了民族自决权。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列强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这个体系是不牢固的,因为它不但没有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加剧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具体说来:①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上的,这就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决不会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压制,随着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拒绝履行直至撕毁和约。②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也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列强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为了巩固它在欧洲大陆的霸权,继续采取削弱德国的政策。英国则在欧洲大陆上继续推行抑法扶德的均衡策略,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指望以此来削弱法国的阵地。美国不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它留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在欧洲扶植德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同日本、英国展开了新的争夺。③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土耳其人民通过民族解放战争,埋葬了色佛尔条约,打开了凡尔赛和约的缺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战败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力地冲击着凡尔赛体系的基础。正如巴黎和会没有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一样,华盛顿会议也未能解决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本不满意华盛顿会议的结果,这就预示着日美矛盾的必然激化和英日分歧的扩大。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也决定了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所带来的矛盾,以及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导致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新战争。

  雅尔塔体系指1943年底到1946年初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它包括: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三大国首脑会晤等国际会议的协议,战后初期东欧地区版图的变化,德国的分治,联合国初期的活动以及大国有关的远东地区势力范围的安排等。该体系的特点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两极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结构。双方的冲突不仅是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而且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冷战,在亚、非、拉等地区,则有各自支持的国家间的局部战争。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是: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欧洲共产党中央情报局的建立与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经互会的成立;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雅尔塔体系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美攻苏守、美苏对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雅尔塔体系的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冷战共处贯串始终,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美苏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从未爆发面对面的热战。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对比力量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两个超级大国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也不断减弱。首先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给美苏两极格局以有力冲击。如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其次,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转变为美、日、西欧三个经济中心。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动摇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德国重新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它标志着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世界政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是,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为:(1)这次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过去的世界格局都是通过战争来进行的。一战打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格局,在战胜国的安排下形成凡尔赛体系。二战打破了法西斯集团和反法西斯集团的格局,在战胜国特别是美、苏的安排下形成了雅尔塔体系。(2)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换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将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3)在这次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什么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因为:(1)两极格局终结,美国虽然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想一家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2)当前世界上,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这四种力量,无论哪一种都不可能做为独立的一极来与美国抗衡。因此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1.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继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俄国的进攻,则是侵略行径。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为争夺土耳其,英、法、俄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德意统一过程中,也渗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德意志统一进程包含有普奥与丹麦的关系、普奥之间的关系和普法之间的关系。意大利统一主要体现了奥意的关系、意法的关系、法奥的关系等。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一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英国的工业生产由70年代的世界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法国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美国由世界第四位跃居第一位;德国超过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种新的力量对比与当时势力范围的划分、殖民地的占领不相称,世界领土又已经被瓜分完毕,于是新老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争变得空前尖锐。由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的领土野心和殖民扩张对老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的威胁最大,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当时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双方疯狂扩军备战,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一战。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双方在西线、东线、南线以及亚洲部分地区进行了交战。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从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国家却因战争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在这一历史变化的影响下,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进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但是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争霸的对手由两大军事集团变为战胜的协约五强——英、法、美、意、日,战败的同盟国暂时失去争霸的资格。同时,美日的崛起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在全球范围内,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立;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中,日、美之间的争夺尤为剧烈。争霸的方式从战场移到和会的谈判桌上。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在会上,英法美三国都想按自己的意图处置战败国,安排战后世界。因而矛盾重重。在殖民地和国联问题上,美国企图依靠其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操纵国联,控制英法,充当盟主,领导巴黎和会,进行殖民地分割,以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但遇到军事实力更为强大的英法等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充当世界霸主的计划落空,加上国内党派斗争,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国联被英法所操纵。在处置德国疆界和赔款问题上,英美则联合反对法国,相互之间展开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经过激烈争吵,签订了对德和约和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在争霸的中心地带欧洲和西亚、非洲重新瓜分了势力范围,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为了解决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列强争霸矛盾,战胜国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这次会议在承认美国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瓜分中国等问题达成了协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从而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关系也是构成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经济封锁和长达三年的武装干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两种社会制度由军事冲突转到和平共处局面。

  20年代,英法美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斗争,已不单单是赔款本身,而是上升为帝国主义争夺欧洲霸权的复杂问题。争夺的结果,英美乘法国占领鲁尔的失败,把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中。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施,说明法国谋取欧洲霸权的努力失败,英美特别是美国取得在赔款问题上的控制地位,增强了它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这是继华盛顿会议之后,帝国主义之间关系的又一次调整。这次调整发生了有利于美英而不利于法国的变化。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它虽然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进一步削弱了法国,抬高了德国,导致了欧洲大国之间相对地位的微妙变化。法国对德国违反“和约”的行为已不能实行单独制裁,法国的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本身的边境安全置于英美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权被严重削弱。德国恢复了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加入了国联,并任常任理事国。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间冲突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

  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新的变化,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重新加入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组合。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侵略集团,撕毁了“和约”,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扩军备战,发动对外侵略。英法美面对法西斯的步步紧逼,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退让妥协的绥靖政策。它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不加干涉,听任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纵容德意侵占弱小国家,甚至同法西斯国家一起演出了“慕尼黑”丑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交相助长,使国际局势越来越滑向全面爆发世界大战的边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仍然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争夺世界霸权的侵略扩张在整个战争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英美也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这就使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战初期,德国凭借着优势兵力,横扫大半个欧洲。法国败降,意大利参战。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国家势力一时达到顶峰。1942年中期到1943年初,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北非阿拉曼战役等三大战役为转折点,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德国投降,二战结束。大战中,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盟国之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当然,由于联盟的参加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联盟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大战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大战后期集中表现在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上。然而,打败法西斯毕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标,因此协调战略,互相支援的联合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从联盟建立到大战结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并未破裂。最后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终于在1945年相继打败德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二战后至今为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

  从1945年到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的政治基础动摇,美苏两个大国之间全球战略的分歧逐渐扩大,战时同盟发生分裂。美国凭借它在战时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把战前对抗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纠集在一起,组成了帝国主义阵营。苏联同新生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一起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美国要称霸全世界,遇到了苏联这个最大的障碍。美苏由联盟转为敌对。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变为两大阵营的全球对抗。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的重点,苏联是主要对手,“冷战”是美国采取的主要方式和政策。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进行“冷战”宣传。1947年美国抛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方针——杜鲁门主义,公开打出反苏反共的旗帜,“冷战”全面展开。接着美国又实施了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建立了以美国为盟主的西方防御体系“北约”组织。针锋相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建立了“华约”组织。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在亚洲,美国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建立亚太军事同盟体系,组成了对中国和苏联的包围圈;发动侵朝战争;武装侵占中国台湾;发动侵越战争。中朝越等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反干涉的斗争。总之,两大阵营的对峙构成了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从60年代到70年代,是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时期。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同时,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分裂,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中心。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取代,它们构成了第一世界;亚非拉独立国家形成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反帝、反殖、反霸,构成第三世界;美苏两国各自盟国的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它们既不同于超级大国,又不同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两者之间,构成第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了。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变的根本动因包括: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

  三、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

  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四对:(1)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如普奥干涉法国革命,英国等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参加对法作战。(2)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如殖民侵略的加剧,亚非拉人民不断掀起反殖、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3)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如国际无产阶级同国际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斗争。(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如英国与西、葡、荷、法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英法与俄国争夺黑海海峡的斗争;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一战的爆发等。

  进入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矛盾更加复杂,头绪更多。这包括:(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苏联社会主义的诞生和成长,打破了数百年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如对苏联、中国无一例外地采取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等手段试图扼杀之,但事实证明它们失败了,从此世界出现两种制度共处的局面。尤其是二战还提供了反对法西斯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结盟的新经验。二战结束后两大社会制度冷战、缓和、激烈竞争、和平共处,贯穿于当代世界的全过程。(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这包括一战后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30年代的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二战后超级大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其集中表现形式为先是从列强争霸到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间的矛盾到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矛盾,美国与欧洲联盟、日本间的矛盾以及欧洲联盟内大国的争斗。(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对宗主国的殖民剥削和政治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以及二战后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在当代世界,新兴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已由对抗关系发展到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协调的关系。(4)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这主要表现为苏联实行社会扩张政策和大国主义、老子党立场,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兄弟党之间,出现了苏联的控制与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反控制、反霸权主义和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并一度出现像1968年的苏联武装侵略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苏中边界冲突事件等。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概念”。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由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包括八大要素: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八个要素都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要素相关。而科学技术、国民素质就是高校硬核心竞争力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实质上就是本国国际竞争力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具有一项或者多项在国家竞争中的优势因素,要允分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处理好国际竞争力发展过程中引进吸收与对外输出的协调发展。
那么,如何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资本。资本竟争和过程竞争是把握一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关键因素。资本包括有形资本、无形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们的规模和发展是当今国际前提和基础。过程竞争是追求企业价值链的最优化。只有资本竞争而缺乏过程竞争,难以把一个核心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怎样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的产业定位和结构调整。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建立新的产业竞争关系,以此来增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处理好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教育、政府效率之间的发展关系,推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依据一国国情,充分发展优势产业,制定有利于本国朝阳产业的政策,引导产业的调整。
另外,重视价值观念的发展,发挥价值观念在一国国际竟争力长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要用现代价值观念构筑社会的新型关系,激励人们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人力资本的快速发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国际竞争力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在1993年首次参加的世界转型国家国际竞争力评比中,中国列第一位。中闰国际竞争力的上要优势在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上;例如世界经济在新的世纪里一片萧条,世界上要的发展国家及新兴国家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之际,中国经济依然以8%左右的高速增长而一支独秀,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竟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方面,如经济增长率,包括人均GDI,增长、投资、储蓄、资本流人的水平都是处于世界的前列。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作用,是世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方面的迹象表明,这种竞争格局的变化还会继续下去,而且在21世纪会变得更加激烈和动荡,这种变化可以从近两年来的发展基本上得到了证实,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将获得更大的机会,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因此,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繁荣,为实现中国在未来的50年内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必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一个国家某个阶段的科技实力往往强烈依赖于之前的积累。欧洲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因此一直到二战开始,欧洲一些国家都是科技强国,例如英国出现了牛顿、麦克斯韦、瑞利、卢瑟福、狄拉克、图灵等人,德国出现了莱布尼茨、高斯、黎曼、希尔伯特、爱因斯坦、海森堡等人,法国有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柯西、庞加莱等人,意大利有伽利略、费米等人,瑞士有伯努利家族(尤其是雅各布、约翰、丹尼尔)、欧拉等人。在欧洲科学鼎盛时期,技术也随之发展,因此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占据科技主流。
我国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人才,他们留学之后,有的在国外做出杰出成就,如杨振宁、李政道、周炜良、陈省身;有的在后来归国成为国内科技的播种者,如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谢家麟、钱三强、何泽慧等等。这些人除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人在军事科技上获得巨大成就、谢家麟在加速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是科学人才而非技术人才,因此中国的整个工业体系是在与苏联结盟之后才得以建立的。
近几十年,中国大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使得科技方面有了不少突破,在某些领域在这些年与欧、美、日的差距在大幅缩小,反超了俄罗斯(除了飞机的发动机与洲际导弹等军工产品之外)。事实上,现在国内重视国外人才,看的不仅仅是其海外经历,同时也是因为这些曾经在国外一流大学与机构工作的人天然具有国际合作的高能力与极好的人脉。他们回来后,会与国外的机构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国际合作从一开始就已经到位。
2016年全球自然指数,中国居然完爆西方!全球科研机构较量:中科院力压哈佛+斯坦福。2016年自然指数排行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有这些:
1、北斗系统。差分仪试验成功将精度从10米提升到1米,配合地基增强系统精度将达到厘米级,并拥有短信功能。
2、2000预警机。全世界最先进,领先美国E-3C预警机接近一代。
3、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
4、雷达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车辆等典型人造目标的三维高分辨成像,这项技术在地理遥感和军事侦察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5、3D打印。能够生产优于美国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且付诸实用的国家。
6、激光技术。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通过验收,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7、微晶钢(超级钢)。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超级钢的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其他国家的超级钢尚未走出实验室。
8、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跻身世界上“最好”的脉冲场之列,在电源设计和磁体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位列世界顶级。
还有很多,以上是举例证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自主创新意识与研发支出从90年代后期开始显著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迅速进步,近年来科研成果出现了爆发。增量的增量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各个领域的增量数一数二,差距主要在存量上。目前的基本态势是全面追赶,重点突破,局部领先。外界已经在把中国作为现实的而非潜在的科技大国来重视了。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当然不可以,两个国家合并将意味着诞生一个更加强大的新国家,这会牵扯多方利益,会遭到其他相关国家的反对

主权国家在理论上是有权利决定自己命运的,例如两个主权国家合并,是要两个国家自己愿意,在理论是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个国家合并将意味着诞生一个更加强大的新国家,这必然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影响,所以这不是当事国想合并就能合并的。

举个例子,德国和奥利地就不能合并。德国和奥地利同属于日耳曼民族,两国也都将德语。在当年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时候,由于奥地利实力强大,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采取了“小德意志方案”,将奥地利暂时派出在统一德国之外,完成了德意志民族历史上首次真正的大一统。

不过虽然没有加入德国,但毕竟是同文同种,奥地利和德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此后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建立了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并加入了德国的协约国同盟,与德国一起参与一战。

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独立。在奥地利独立之后,英法为了防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在《凡尔赛和约》中特别要求,奥地利不准加入德国。

但是在一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苏联的建立,英法逐渐放松了对德国的钳制。到1938年在纳粹的操纵下,奥地利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加入德国。对此只有苏联提出反对,而其他西方国家都坐视不管。

奥地利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统治中心,奥地利的工业基础非常好,占领奥地利大大增加了纳粹德国的实力。

二战后,奥地利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其中苏联的占领区最大。按照《雅尔塔协议》的规定,美英同意将东欧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是英美两国拒绝放弃奥地利。于是在双方的博弈下,苏联同意从奥地利撤军,不过前提是奥地利必须称为中立国。

到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西方达成妥协,苏联与英法美奥地利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奥地利是一个中立国,不得加入北约等西方军事组织,并且永远不得与德国合并。

所以说根据《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是不能合并为一个国家,即便这两个国家都赞同合并也不行。



如果两个国家互相同意是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的,因为这并不违反国际法的规定。

我觉得可以。这样的话很多国家资源能够共享,也有利于人口的流动,各种经济、科技等等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促进社会发展的。

一般来说是可以的,因为联合国是有这样的规定的。


国际金融学的萌芽阶段
第二,内外均衡实现的分析渗透到汇率理论中。与以往的国际金融理论往往分离为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分析以及单纯的汇率决定理论两部分不同,这一时期的汇率理论均为一般均衡模型,将汇率作为开放经济的核心变量,从汇率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中把握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因此,汇率理论成为现代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在...

古代一两银子中的两 合现在的重量 大概是多少克
每一个朝代中,“一两”所代表的重量是不同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也是以一斤十六两来计量的。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

现代国际社会 最严重问题是什么?
危机何时见底,大战何时结束,世界主要看美国,美国主观上将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国内房产泡沫、金融有毒资产等显著减少,经济持续衰退得到基本遏制,经济转型取得一定进展;二是现有国际贸易货币体系等得到基本维护,向美国叫板的对抗局面得到改善,尤其是中、俄等国的发展给其造成的压力有所减小。如果大量的房产泡沫、金融...

现代人权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无论社会发展和道德规范存在多么大的差异,一些最低限度的人权必须得到所有共同体的一致拥护。总结起来,人权标准是最低的,所以才能成为普遍的;因为是普遍的,所以也只能是最低的。 在全球化的时代,怎様通过建设性的对话来沟通和扩大人权方面的国际共识已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主要议题之一。不仅在西方文明的框架内...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2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 兔子5272 2016-05-18 · TA获得超过17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85.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联合国宪章》对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联合国宪章》本质上属于多...

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它们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它们与《国际法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有其特色。它们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一些核心原则。同时,它们又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强化和发展。从国际法渊源的角度来看,这五项原则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整体。其一,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异同
现代主义是现代工业发展、现代社会成熟的理论成果;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曰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 现代主义或现代派运动一词现在被固定作为一种国际倾向的综合名称,这种国际倾向出现于19世纪末期西方的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建筑和其他艺术领域,后来影响到20世纪大多数艺术的特征。一般认为...

现代五项奥运比赛规则 具体内容给大家分享
在A级比赛中,男子比赛在第1天,女子比赛在第2天。4. 为了促进现代五项项目发展,经国际现代五项联盟执委会同意,可以连续举办5项、4项、3项或两项比赛,根据得分确定最后名次。5. 在国际现代五项联盟正式接力赛中,可以将射击和跑步作为一个组合式项目进行比赛。年龄组别。1. 若无明确的规定,这些...

国际法历年司考真题
在现代国际法上,下列武器类型中哪一种武器本身尚未被战争法规则明确地直接禁止? A.核武器 B.生物武器 C.毒气化学类武器 D.射入人体后爆炸的达姆弹 78.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其成立后,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丙国允许S国在其首都设立商业...

有个外国人说没有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就不算是真正的国际会议那个人是谁...
默克尔还表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中国,整个世界都会停转。而欧盟与中国之间既有竞争,也存在许多合作的机会,因此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不能完全听从美国的安排。拜登会议发言又扯上中国,默克尔当众叫板:没有中国世界将停转 马克龙高喊欧洲要实现战略自主 与此同时,...

邯郸县13274553440: 如果一个国家自愿并入另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是否是可以接受或被允许的? -
说彩天新: 被允许要看情况.如果这两个国家的居民是同意的,支持的,那么国际社会也没理由不允许,但是如果一方是被胁迫的,那肯定就不被接受.

邯郸县13274553440: 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合适吗?两个人一起生活,互相之间要做到那些 - ?
说彩天新: 合适.两个人住在一起是很平常的事,如果怕被闲言闲语,那是他们乱猜乱生疑的事,只要你们两个人喜欢就好.两个人生活了,第一要考虑的是现实的问题,包括生活费用如何花费等,都是不能逃避的生活问题.我个人觉得最好大家在生活上采用AA制,自己管好自己.如果男方有自己大事业或愿意照顾女方一切的话,那生活费用都可以由男方独自负责.另外,两个人一起了,就要更会迁就和体贴对方,因为两个人住在一起了,没有以往那种“隔开”的感觉,所以会容易出现感情麻木、冷淡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就要你们两个人慢慢适应过来,互相迁就对方.大概就是这样了.希望你过上幸福生活吧^.^

邯郸县13274553440: 论述 试论国际合作原则 -
说彩天新: 国际合作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是《联合国宪章》明确将“促成国际合作”列为其宗旨之一.联合国的诞生可以说是全球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国际合作的重要标...

邯郸县13274553440: 传统国际投资争端的方式是什么?
说彩天新: 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调解解决方式、司法解决方式、国际仲裁解决方式.而应用最普遍的是国际仲裁解决方式.(一)调解解决方式调解是争端当事人在...

邯郸县13274553440: 物流是做什么的? -
说彩天新: 一、物流的定义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

邯郸县13274553440: 现代国际法中,在什么情况下允许一个国家吞并另一个国家? -
说彩天新: 实力第一.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同意.第三,战争的结果.

邯郸县13274553440: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叫做什么 -
说彩天新: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叫做国界.分隔相邻两国领土的界线.又称疆界、边界.国界须经相邻国家一致认同,或以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地形为界,或以双方同意划定的界线为界.后者多考虑政治、经济、民族、语言、宗教等因素而定,也...

邯郸县13274553440: 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是什么 -
说彩天新:[答案] 汉字是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 首先,汉字... 而且各方言间的差别特别大.口头上,不同方言区的人根本不能进行交谈,如果谈话,就好像是在同外国人说话,互相不知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