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163――规切

作者&投稿:束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阳明心学163――规切

      (2020年8月17日11:16)

      读《与黄宗贤》一文,开篇就提出了要真正的致良知,首要的要学会“规切”。

      阳明先生起文就提出了环境对于学习致良知的重要性,“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功夫之难十倍,非得良友时时警发砥砺,则其平日之所志向,鲜有不潜移默夺,弛然日就于颓靡者。“在社会中学习致良知是很难的,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再没有朋友时时提醒,学得再好也有可能荒废。

      每读至此,我就常思,其实人人都具有良知之心,只是随着家庭的教育、阅历的加深、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心。人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必须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而不可能改变社会。我们常说”环境造人“,正如博仁导师所说:社会的洪流非常大,要不是意志坚定,就会被外面的自私洪流冲走。

      我学习致良知的学问,就是去除在良知之心上蒙蔽的灰尘,以便恢复心之本体。我感觉有两大障碍,让我的心蒙尘,一是个人的私欲之心。二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的初心是良知的,个人产生私欲之心,其实也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就象一张白纸,日渐蒙受了灰尘。归根结蒂还是受了环境影响导致了私欲的产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真的是蒙尘容易去尘难。如果意志不坚定,让原初的良知之心蒙受灰尘太容易了,要想去掉就不那么容易了,非得有坚定的意志力不可。每个人都有良知之心,要不怎么会说“人人皆可为尧舜“呢?基本上人人都有私欲之心,只是外在表现程度不同罢了,要不怎么圣贤之人那么稀缺呢?我感觉学习致良知的学问,就是为了去尘,我通过学习致良知的学问和自身的实践感觉到,去私欲、存天理要从两个方面去做:

      一是自我规切。社会是个大染缸,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浸染,心上或多或少地会蒙受灰尘。人与人不同,去除的方式方法就不一样。我的方法就是当出现非良知的事情时,就及时自我规切。让自己的心马上停止。当自己的心真正致良知时,就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正如阳明先生所说“如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内心是非常的清爽。这个规切的过程其实是很艰难的,非修到一定程度是难以达到的,也很难意识到止住的。

        就象阳明先生所说:“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这个大勇就是大的修为的人吧?我是这样理解和认为的。我就感觉到,当自己因私欲而有情绪时,意识到马上止住。没学习阳明心学之前很难做到,当学习阳明心学并不断实践,确实提升了不少,让自己意识的能力提升了,能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好情绪变化,并加以自我制止。别看这一点的”规切“变化,要做到很难,非经过多年的修炼是很难达到的。

      二是外界规切。所谓的外界规切,就是自己有了私欲的行为时,自己可能不知道,当局者迷,这时就需要朋友、同事、同学等的提醒,让大家对自己随时进行规切。自我感悟需要很高的修为,外界的规切不失为一个捷径。当外界提醒时,自己马上改正,就象一面镜子一样,时时照照自已,不是很好吗?

      现实中,真正能给自己规切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贵人,否则,人家是不好提醒的,也没有义务提醒。也许会有人,明知前面是个陷阱还盼着自己下去呢。俗话说“亲人下苦语“,对于能规切自己的人,我就很感激,并感谢恩于心。

      现在,我每天学习阳明心学,一方面在提升自己的修为,努力提升自我规切的能力。同时,能加入到这样一个好的团队,天天在大家的鼓励支持下,日渐精进地学习提升自己,真的感恩致良知教育研究院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遇到了这么多致良知的家人,相互砥砺前行,真的受益多多。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阳明心学163――规切
没学习阳明心学之前很难做到,当学习阳明心学并不断实践,确实提升了不少,让自己意识的能力提升了,能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好情绪变化,并加以自我制止。别看这一点的”规切“变化,要做到很难,非经过多年的修炼是很难达到的。      二是外界规切。所谓的外界规切,就是自己有...

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思想是什么?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首诗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心学对我们的现实是有指导意义的,但要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方可明其万一,刻苦专研十年,并身体力行,当有小成。

桃园三结义在什么时候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在这之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国志平话》,虽然只有8万字,但已初步具有《三国演义》的主要轮廓。其中就有"桃园结义" 一节,先是关羽杀了贪财好贿、酷害黎民的本县县令,逃往涿郡,张飞见他状貌非俗,谈吐有志,...

台安县17376834836: 王阳明三大思想是什么? -
钟冯米可: 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是:1、心即理(价值存在);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3、致良知(价值归宿),“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

台安县17376834836: 对于王阳明的心学的领悟???? -
钟冯米可: 关于阳明心学的几点意见 文:深蓝 一、、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致良知”.用七个字来概括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前者是认识论,后者是方法论.这成就了王阳明据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三不朽”的大家...

台安县17376834836: 王阳明关于“(致)良知”的话有哪些? -
钟冯米可: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

台安县17376834836: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
钟冯米可: 看了很多答案.不是比较扯,就是瞎编故弄玄虚.接下来我将揭示心学的真正奥义.懂得人懂,不懂的人尽管点反对.另外睡前忍不住手机打字,有错别字莫怪.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

台安县17376834836: 结合工作岗位对王阳明读后感 -
钟冯米可: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台安县17376834836: 王明阳心学的主要内容 -
钟冯米可: 阳明心学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良知和致良知经由知行合一而构...

台安县17376834836: 如何有效、快速的掌握王阳明的心学 -
钟冯米可: 阳明心学爱好者,需用心去认真去体会,先生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这三点都很重要,特别是心外无物不能简单理解,有些资料要的话留邮箱,还认识一些阳明心学大家,和一些...

台安县17376834836: 王阳明心学核心是什么 -
钟冯米可: 着重发挥宋明理学中正人心的思想及传统儒学中与之相关的理论,力图矫治程朱之学的弊端.程、朱、陆、王在基本政治价值观点并无二致,但王阳明将心与理合一的哲学思辨,强化了心的本体性及其伦理道德属性.格民心之非、破心中之贼,是王阳明格外关注的问题.他依此思路探寻教化普通臣民、稳定社会秩序的救世之方,遂使儒学趋于世俗化.兹从政治文化视角透视阳明心学.管蠡之见,就教方家.

台安县17376834836: 明朝王阳明开创的心学 -
钟冯米可: 是王守仁﹏ 王守仁主张的心学与朱熹的有不同. 朱熹主张【格物穷理】,而王守仁却认为是【知行合一】看似都是心学,却大不相同.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 穷理,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的观点.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

台安县17376834836: 心学的核心是什么? -
钟冯米可: 阳明心学 最根本的核心应该是4个字:知行合一 而学术界则普遍认为其核心是4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可能是受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 当然,知行合一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