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诗经·邶风·静女》

作者&投稿:都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朋友们大家好!我用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去解读幽婉深挚、千古深情的李商隐。这个过程既让人感觉非常陶醉,当然说实话,也让我感觉非常疲惫,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终于解读完李商隐之后,我们就来一首轻松的情诗吧,来聊一聊诗经里的那首千古名作——《邶风》中的《静女》,诗云: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提到这首《静女》,我总是想起网上聊天的段子,当我说“别理我,我想静静”的时候,对方总是无厘头地问“静静是谁?”那时候我就想回复,就是“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的静静啊。从这个很冷的段子大概也可以看出,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静静,都有一个静女。那么两千多年前的那个静静、那个静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首诗用了三章复沓章法,表现了那个美丽的静女,也表现了那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美丽生动的形象。只不过《静女》的复沓章法和《诗经》中常用的复沓章法还不太一样,和《关雎》、《蒹葭》都有明显的区别。像“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这是标准的,三章完全一样的复沓章法。而《静女》这首诗中它的复沓就很有意思:第一章“静女其姝”和“静女其娈”,这明显可以看出复沓来,但第三章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明显则和前两章的“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不太一样。可是,虽然语言上有所不同,但第三章的“自牧归荑”又和第二章的“贻我彤管”,形成一个“复沓式”的递进关系,所以二、三章之间又有隐约的复沓关系,这就使得《静女》这首诗显得非常独特。其实这三章分别讲了三个场景,而至于这三个场景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比较独特的复沓关系,也就导致了后世对这首诗三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三个场景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众说纷纭的意见和观点。

        那我们就先来分别看看这三个场景。第一章最清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从训诂的角度看,“静女”的“静”字其实非常有讲究。“静”字最早见于金文,许慎《说文解字》说:“静者,审也,从青争声”。也就是说,静的本意是自我内心的审视,它这个字根,“青色”的“青”其实原意是“清水”的“清”,而“争”字作为音符,其实也有意符的作用,有一种“努力”、“全力以赴”的意思,所以“静”字的本意就是,内在全力以赴达到纯净如清水一般的心境。所以你看图书馆里经常会写一个大大的“静”字,不只是让你安静,其寓意还是让你经过学习、努力,达到心灵世界的宁静、纯净。所以之所以说“静女”,应该是力图表现其纯洁、纯粹,而这种纯洁与纯粹,我个人理解其实和后面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二、三章中,甚至可以解答一些千古疑问。

          “静女其姝”的“姝”字,《说文》说:“姝者,好也”。就是指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丽的样子,所以“朱”既是音符也有红颜之意,所谓面色红润有光泽,那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这样纯洁而美丽的女子,她“俟我于城隅”,也就是她和一个小伙子双双陷入了爱河,然后他们约会在城角一隅。当然“城隅”我们可以说是城角一隅,所谓“一隅之见”、“日出东南隅”,“隅”本来就是角落的意思。当然最初在金文的“隅”,它特指是城墙、城郭的那个角落,而且从字型构造的角度上来看,它应该特指的是城角的遮挡物,或者是凸出物,那么就应该是城角的角楼。所以“俟我于城隅”,“俟”就是等,约会了在这个地方等,等待的地点就应该是城上的角楼。我们在前面的解读中说过,传统中华文化中,非常喜欢登高望远。所以亭台楼阁,包括城市与都城,其实都蕴含着高大、唯美的一种特别。所以“都城”的“都”,其实原来就是国都的,它的城墙上最高的高楼,最后指代整个国都,所以“都”本来就是高大俊美的样子。两个相爱的人在城上的角楼约会,这又不由得让我想起,《大话西游》的紫霞仙子和那个夕阳武士来。说实话,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所以那么经典,就像我们在《子矜》里分析的那样,我总觉得它的情感总是遥遥地指向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诗经》,那样纯粹,又那样伤感,所以恒为经典。不过《静女》这首诗里头只有浪漫,并没有伤感,哪怕那个男孩子的惆怅,其实也是欢快的惆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是说到了约会的时间,那个美丽的女孩子还没出现,这就让那个小伙子有些着急了。当然没有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纯洁的女孩子,她还有几分古灵精怪、几分调皮,因为“爱而不见”的这个“爱”字,它其实是个通假字,通草字头加一个爱情的爱,它原意是隐蔽、遮蔽的意思,躲藏起来的意思。看来是这个姑娘在逗小伙玩,在跟他玩捉迷藏,所以这也可以反证我们在《蒹葭》里的说到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虽然“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但“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时而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这不就是恋情中的男女,他们最可爱也是最正常的一种姿态和心态吗?所以《蒹葭》写的并不是失恋的伤感,也不过是爱而不见,所以那个小伙子着急、惆怅,恐怕也难免会像《静女》里的这个小伙子一样“搔首踟蹰”吧?“搔首”很形象,就是挠头啊,就是迷惑,就是猜想那美丽的姑娘她到底在哪儿呢?“踟蹰”就是徘徊不定。这个词我们到现在现代诗里还经常用,当然还有一个“彳亍”跟这个 “踟蹰”很容易混淆。戴望舒的《雨巷》说,那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那个“彳亍”两个字,是把“行走”的那个“行”字就分开,分别就是两个字。 “彳亍”是小步慢走的意思,而“踟蹰”呢则是来回踱步、徘徊的样子。所以李贽曾有诗说“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这一联诗——两句诗就很形象地把“踟蹰”和“彳亍”这两个非常相近的词,给区分开来了。那么“搔首踟蹰”,就可以看出那个恋爱中小伙子他非常着急,如此的生动形象。这既反证了他对那个姑娘的爱,也可以从中看出那个美丽的纯洁的姑娘在他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的第二章,姑娘终于出现了。“静女其娈”,“娈”是面目细致,五官细致、精致而美好的样子。“静女其姝”的“姝”是气色非常美好,而“娈”则是指的长相,尤其是指面部的五官的细致与精致。从“静女其姝”到“静女其娈”,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个女孩子她那种由内而外的美丽,不论是她的气质、精神,不论是她的皮肤、五官,也就是不论是性格还是长相,她在那个小伙子的眼中都是极其圣洁而完美的。所以连她拿来的东西,送给小伙子的礼物也都是那样的唯美、那样的完美。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第二个场景。赠送的一样东西,是姑娘送给小伙子的一样东西,这个东西牵扯重大,也是后世有关这首诗众说纷纭的一个关键的节点所在。“贻我彤管”,“贻”就是赠送,送给我彤管,这个“彤管”到底是什么?“彤”毫无疑问就是红色的,“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管”字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成语“双管齐下”。这个成语来自于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记载了唐代的画家张璪,说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这是说,张璪有一个绝技,可以同时握两只毛笔画松树,而且一为枯笔,一为浓墨,这样可以同时画出来枯干和生枝,而且两种意境,“势凌风雨”或“气傲烟霞”。这简直就是郭靖的左右互搏之术,“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而且比那个难度要高多了。这里的“双管齐下”的“管”毫无疑问就是毛笔,所以“彤管”的“管”,很多人认为就应该是指的是毛笔。

        那为什么是“彤管”呢?在古代女史用的毛笔会漆成朱色,那么就是彤管,红色的毛笔。因为女史就是古代的女知识分子了,很受人尊重,所以后代旌表、颂扬女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彤管扬芬”、“彤管扬辉”。如果我们在一些老宅子里看到这样的匾额,就知道它其实是颂扬其中的某位女眷的。因为有女史彤管之说,而女史又是最早用笔,来记载宫廷生活的女知识分子,所以经学派的知识分子,牢牢地抓住“彤管”这个词,认定《静女》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政治讽喻诗。所以《毛诗序》就说:“《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玄的《笺注》也解释说:“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这都是说这个《静女》,其实就像女史那样,用她的彤管讽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个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静女》这首诗解读的主流。

          后来,一直到欧阳修,包括朱熹才认为这就是一首彻头彻尾的爱情诗。当然,现在人很多人会对这个说法提出异议。有人说,毛笔不是到蒙恬才有的吗?所以那个时候的彤管,不可能是指毛笔。这一点倒必须要说明,毛笔其实从考古的发现来看,一则湖南长沙的左家公山,还有河南信阳的长台关,两个战国楚墓里都发现过毛笔的实物;二则我们在殷墟的甲骨这个残片上,也发现了留有朱字或墨字的这个书写痕迹,学者推论就应该是毛笔的书写痕迹。而蒙恬的贡献呢,其实是发明了用那个石灰水去浸润那个毛,从而去除毛上头斥水物质的那种技术,所以蒙恬其实是改进了毛笔的制作技术,从而使得这种制作技术最终定型下来。所以倒也不能说这个“彤管”就一定就不是毛笔。

        但是“彤管有炜”,“炜”就是亮泽鲜艳的样子。“说怿女美”,“女”就是指的彤管,是指这样亮泽鲜艳的彤管,它真的好美好美啊!当然爱恋中的人爱屋及乌,因为爱这个美丽的静女,所以她送给小伙子的任何一样东西,小伙子都珍爱无比。但是为什么要特别突出彤管的这个“有炜”?“炜”也就是它的鲜艳的颜色呢?所以另一种观点说,这个彤管并不是笔管,并不是毛笔,而是一种野草,是草管,这种野草呢,有人认为是“双同管子”。它一开始长得很嫩,但也可以长得很长,尤其它中间是空心的,甚至在它成熟变硬之后,还有可能把它做成一种简单的乐器来吹奏,所以你看至今乐器的这个分类,还分管乐器和弦乐器。而事实上我们讲过“和合文化”的那个“和”字,它甲骨文的原意,就是很多和管排列,每个和管都能吹出自己的声音,然后很多和管排在一起又能发出共鸣来,这就是音乐上的和声。这样一来,关于彤管的解释就有三种说法,一则是指毛笔,毛笔的笔管;二是指野草;三则是指的乐管,就和音乐有关。而关于彤管的训诂与争议,就变成了这首诗,到底是政治讽喻诗还是爱情诗的泾渭分明的区别所在。

          我们还是先放下彤管的争议,来看一下第三段,第三个场景。我个人认为第三个场景是解答第二个场景,它是彤管之谜的关键所在。第三个场景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为什么说它和第二章又形成复沓章法?因为它还是姑娘送给我的东西,姑娘“自牧归”,姑娘也就是这个静女。“自牧归荑”,“牧”也就是从野外,野外采摘归来送给我。这个“归”,通为“馈赠”的“馈”,还是赠送的意思。赠送的什么呢?这个“荑”就很有意思了。“荑”,我们讲过“庄姜”之美,说她“手如柔荑”,“荑”是什么呢?“荑”是那个初生的白茅草的草叶尖,所以“手如柔荑”是形容她的白与嫩。正是这种又白又嫩的“柔荑”,所以诗人才说它“洵美且异”,就是确实美得非常的特别——特殊的美。

        那么这个特殊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事实上,这种白茅草还确实非常之特殊,说一个著名故事我们就知道了。齐桓公伐楚,其中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齐桓公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攻打楚国,楚成王的使节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那么遥远,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是说即使马与牛牝牡相诱,也不能相及,你闲着没事跑我们这来干啥呢?这时管仲代齐桓公回答,所谓“出师有名”,管仲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就是说,为什么打你们呢?因为你们不守规矩,你们不献贡品,导致周天子的祭祀无法完成。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还排在最前面,你们不按时进贡贡品,导致祭祀不能完成,这罪责可大了去了。

        那么这个楚国要进贡的贡品是什么呢?叫“包茅”,“包”当然就是裹束起来的,这个“茅”就是金茅草,郑国产的是白茅草,而楚国这个地方产的是“金茅草”。而这个“自牧归”这个“自牧归荑”的“荑”,正是白茅草的草叶尖。为什么白茅、金茅对祭祀那么重要呢呢?是因为白茅、金茅细嫩柔美。古人祭祀过程中,要把酒洒在这个白茅草或者金茅草上,然后看着酒一层层地过滤下去,古人认为这就像神在饮酒一样。所以因为牵扯到了祭祀,牵扯到了神性,所以那个“手如柔荑”的“荑”就不只是外在形象之美,甚至还带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信仰之美,所以“自牧归荑”这个“荑”才“洵美且异”,也就是具有一种极其特别的美。而且“自牧归荑”也揭示了一个重大信息,也就是:我们知道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尤其进入男权社会之后,在男耕女织的耕作文明产生之前,是典型的狩猎文明与采摘文明。那么在这一段时期,男子他主要的功能就是狩猎,而女子她主要的功能就是采摘,对于那些祭祀中要用到的神性物质,比如说白茅草、金茅草,其实都是由部落中最美丽的那些年青的女子们,由她们去完成采摘和收集的任务。所以这个“柔荑女”从野外采摘回来的白茅草,送给她心爱的小伙子,当然在小伙子的眼中就变得“洵美且异”。

          而且爱情的力量还不止于此,小伙子说:“非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说不是那个白茅草本身,就美到那个地步,是因为那美丽的静女将其采摘来送给我,在我眼中你才美到这样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最标准的借物言情的手法。虽然因为爱那个姑娘,所以有关她的一草一木,都应该变得那么美,但是如果那个姑娘不一般呢?所以她手中的一草一木也会同样的是不一般的。既然这个“自牧归荑”的“荑”——这个白茅草是这样的不一般,不仅美,而且具有神性的美。

          那么那个彤管,回头来看,我个人觉得既然二三章之间有一种复沓的联系,它也就应该同样既来自生活的采摘,又同时具有神性的美,怎么说呢?就是说,首先这个彤管其实也应该是这个静女采摘之物,其次这个采摘之物虽然是自然的,甚至也有可能用于祭祀。我们知道在远古祭祀中,所谓音乐的起源,舞蹈的起源,其实都来自于祭祀。既然这个彤管长成之后可以成为一种吹奏乐器,那么它也就应该可以用于民间的祭祀。这样一来,这个彤管——第二章的彤管就和第三章的白茅草完全匹配,完全一致。如果把它解释为毛笔笔管的话则和“自牧归荑”的“荑”,也就是和白茅草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如此一来从彤管、从白茅草——从女孩子赠送给男孩子的这两样东西,回头再去看“静女”的“静”字,就别有意韵了。

        我们从字源的角度分析过“静”字。其实代表着纯净、纯粹,用它来形容一个女子不仅有纯洁之意,甚至有圣洁之意。那么这个美丽圣洁的纯洁而圣洁的女子,她的任务是什么?她的任务是去野外采摘,采摘和祭祀有关的彤管、白茅草,而她把这些圣洁美丽的自然之物赠送给她心爱的爱人,那么这就在她心爱的爱人心中引发了巨大的感情波澜。甚至爱情与信仰叠加,以至于爱情成为最后的信仰,所以他才会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才会说“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这样一来,从开始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到最后因为爱人的出现、爱人的赠送,内心获得巨大的满足与陶醉,这样三个场景才完美地匹配在一起。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他在等待这个静女的过程中,想起过去两个场景,这个静女赠送给他两样的东西,一个彤管,一个白茅草,这让他在“搔首踟蹰”的等待过程中产生巨大的陶醉与美感,这当然也能说得通。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三个场景先后关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本身,是那个女孩子为什么叫做“静女”?而她在那个小伙子心中的形象是何等的纯粹、纯洁、圣洁而完美。好吧,说了那么多,我也想静静,你可能会问,静静是谁?我会笑着告诉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谁的心中没有这样一个纯洁而圣洁的静女呢?

 


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诗经·邶风·静女》
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诗经·邶风·静女》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知道哪些00后职场硬刚事件?星恩文化 2022-06-13 · TA获得超过15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74.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朋友们大家好!我用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

千古绝句最美情诗
千古绝句最美情诗: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译文: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那相思是没有尽头,永不停止。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译文: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

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有文字版的吗?
没有。郦波创作的有声书作品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已更新144个声音,截止到2022年11月11日没有文字版,跟随百家讲坛名师郦波共赴一程“千古最美情诗”之旅,遇见那些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爱恋与诗篇。

千古绝句最美情诗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5.多少红颜醉,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任...

千古绝句最美情诗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情诗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6、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8、月上柳梢头,人约...

求分享郦波老师千古最美情诗 谢谢啦!
用我的方式去爱你,不理解我也希望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你要的未来,我要的以后,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不迷糊然后让你知道。不纠缠继而深情,但就是将就不了,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是不是有我。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有些人说不清哪里不好,你理解最好,并不是现在而已,...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千古最美情诗。 我们上一讲提到了与苏东坡的《江城子》并称北宋“悼亡双璧”的贺铸的《鹧鸪天》,而且就是因为贺铸的这首《鹧鸪天》,“鹧鸪天”这个词牌后来也被称为“半死桐”。也就是说,这个词牌因为这首词而获得了另外一种生命,那么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这首著名的悼亡之作,词云: “...

不要让手机荒废了你的青春 让手机成为增值的最佳工具
我还听了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的《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郦波老师一言不合就开唱,最美的情诗,精彩的解读,听得我如痴如醉。听了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必修课》,我买了一套余秋雨老师的书,最喜欢《中华文脉》。如果说樊登读书是略读课,喜马拉雅就是精读课了!3、bilibili 这个软件是郭才女推荐给我...

小升初经验:普通娃如何达成“三甲”目标
(2)郦波《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 (3)郦波《五百年来王x明》 (4)高晓松《晓说》 基本上有了阅读习惯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品味是比较高的,一些所谓名著不一定就能读下去,但好书一定会博得孩子的喜欢。家长要智慧的供应,注意量和时机!我曾经看过三牧陈颖老师微信文章《排名在前1%的学生是...

女巫唱给男神的歌:先秦最奇爱情诗《山鬼》解读
《山鬼》之所以拥有千古不朽的魅力,相信与此不无关系。【铁山青士会解性古诗】 古诗·《山鬼》重构@[战国·楚]屈原[原辞] @剑安(笑独行)[改编]薜荔披肩佩女萝, 灵修隐约现山阿。 雪眸流盼兼宜笑, 公子慕余长窈窕。木兰车驾结桂旗, 驱驰赤豹伴文狸。 杜蘅腰带石兰披, 更折芳馨遗我思。 幽篁独处见天难...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哪些 最美的爱情诗 -
姚尤地奥: liuhua :你好.《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句有很多,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第一句是“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二句是“绸缪束薪(楚),三星在天(户),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见此良人(粲者)...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中的爱情诗,最经典的! -
姚尤地奥: 《诗经·邶风·击鼓》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执子之手,与子皆老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邶风·击鼓》全文 -
姚尤地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无锡市18768094739: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姚尤地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词名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大致意思是: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诵,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无锡市18768094739: “搔首踟躇,爱而不见”全文
姚尤地奥: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邶风·谷风》的全文 -
姚尤地奥: 原文] [译文] 习习谷风, 山谷狂风呼啸, 维风及雨. 风恶雨势凶暴. 将恐将惧, 祸患惊惧飘摇日, 维予与女. 唯我为你分忧劳. 将安将乐, 眼看时光乐逍遥, 女转弃予! 你竟将我抛弃掉! 习习谷风, 山谷狂风怒号, 维风及颓. 风旋地动山摇. 将恐将惧, 忧患恐惧飘摇日, 置予于怀. 你把我紧搂怀抱. 将安将乐, 眼看时光乐逍遥, 弃予如遗! 将我遗忘脑后抛! 习习谷风, 山谷狂风不停, 维山崔嵬. 袭击崇山峻岭. 无草不死, 百草槁伏无幸存, 无木不萎. 林木摧折尽凋零. 忘我大德, 不念如海恩爱情, 思我小怨. 专把小错记在心.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邶风·击鼓>是“死生契阔,与子成悦”还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姚尤地奥: 《诗经·邶风·击鼓》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文为: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里最能感动恋人的是哪一首 -
姚尤地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风 雨 《诗经》风雨凄凄.① 鸡鸣喈喈.② 既见君子,③ 云胡不夷!④ 风雨潇潇.⑤ 鸡鸣胶胶.⑥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⑦ 风雨如晦.⑧ 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首诗要是明白意思,也蛮感人的)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名篇,不多做解释,相信阁下懂得)

无锡市18768094739: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姚尤地奥: 你的出处很具体诶…… 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添加了~ 就是出自 诗经 邶风 啊~ 诗经本来就是搜集的民间诗歌~ 是没有特定作者的~~~~~~ 解释就是 美丽文静的姑娘,约我在城角旁边等候.视线被遮蔽(我)看不见(她)【另解释为:故意挡住自己不让我看见】,我搔头徘徊心里非常紧张.文静的姑娘(长得)真美丽,送我新的红色的管萧.管萧很漂亮(其实是觉得大姑娘漂亮),喜爱她美好的容颜,从郊野牧归而来送(我)柔荑,诚然美好又很珍异.不是因为荑草长得美,是美人相赠表达深厚情意.

无锡市18768094739: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 诗经·邶风·击鼓里的,究竟是写的爱情还是战友亲? -
姚尤地奥: 我看陈戍国的《诗经校注》说《击鼓》是一首反战诗,全诗有一部分是写战事,另一部分通过“我”与“子”的誓言难以实现表现情人间分离的痛苦. 契是合的意思,阔是离的意思. 这句话的原意是: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我觉得死生契阔那几句是写爱的誓言而不是战友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