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徒弟是以什么生存的

作者&投稿:亥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孔子和子贡

春秋时期,鲁国渐渐强大,此时还有很多鲁国人在外国给别人做奴隶。于是,鲁国推出一条政令,规定无论谁路经外国赎回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鲁国财政部门就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大于或等于救赎成本的奖励,此举是为了鼓励大家救回在外国受苦的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名交游广阔的商人,有一次在外国期间,花重金救回了几个鲁国人,他觉得这件事对于他是举手之劳,不用政府给予他奖励,就当作了一回好事。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骂了子贡一通,他说:“你救回了那些鲁国人,不要政府的奖励,你觉得作了一件好事。但是你这样做会使别人的救援成本上升,别人会觉得救了人再去政府领取奖励是可耻的行为,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就没有人去救鲁国人了。你这是好心办了坏事啊!”子贡这么做,无形之中给社会灌输了这样一种意识:救人是纯粹的善念,应该是不计回报的,如果要求回报,就是另有所图,反而是一种恶。在道德负担的情况下,人们权衡之后就会作出放弃救人的选择。所以,看似高尚的子贡其实违反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法则,把一件原本挺好的事给作坏了,好心办坏事就是如此了。有时候,在做取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对某个群体以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不要被自己的某个想法给遮蔽,一意孤行,这样,社会这个大环境可能会承受比原本大得多的损失。
孔子和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颜回
故事经过: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可谓登堂入室,一直都不舍得让他离开自己的身边,他的才学是孔门十哲里面最高的,是孔子内定的孔门候选掌门。
你的故事经过通过古代典籍的推敲就有点以讹传讹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孔子的教学是因材施教
由于颜回的好学和君子风范,所以得到了孔子的大力夸赞,有话为证:“贤哉回也,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而对子路是大力的打击,因为子路虽然是大师兄,但他什么事都是以武力解决为主,比如孔子一看到他在师弟们面前卖弄武艺,就说:“啊,仲由啊,你不得好死啊!”而对子贡也是一样,子贡这个人好非议人,有古文为证:“子贡好议,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贡(端木赐)喜欢议论别人,孔子就教育他说:“你端木赐就那么圣贤吗?夫子我就没有这个闲工夫”。
所以,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很正确,但是弟子们对颜回就有怨言了,事情也凑巧,有一天,子路(仲由)和子贡(端木赐)看到颜回在煮粥,恰恰看到他煮粥的时候偷吃粥,所以他们两个就跑到孔子那里去告状:“老师啊,你不是说颜回那么圣贤吗?我就不这么看,你叫他煮粥,我和大师兄就看到他在偷吃,这难道是圣贤所为吗?”
孔子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道:“你们等一下,我喊他来问一下”于是就叫人喊来了颜回。
孔子道:“颜回啊,粥煮好了吗?煮好了盛上来,我们来祭祀”。这里我要介绍一下,在古代有两件大事就是祭祀和战争,有古文为证:“古之大事,在祀与戎”。
颜回一听,马上到:“不行啊老师,粥已经不干净了,刚才我煮粥的时候,突然刮风将一块洋灰刮进了粥里,我不忍心将它扔掉,就自己吃了”。孔子笑呵呵的看着子路和子贡。
这个故事有两个寓意:1、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2、作为一个上位者(尤其是今天的职权者),不能依片面之词就能够给人做出评论,人无是非之名非人也!
第二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在孔子回到鲁国之后,第一年他的儿子孔鲤死了,第二年,颜回死了,孔子万分悲痛,因为颜回是孔门的接班人,然而他死了,就代表孔子所有的思想不能得到传替,所以孔门一片萧索,这个时候,子路要到别国去做官,在向孔子辞行的时候,他向孔子请教的问题,第一个就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一听,知道子路经过孔门的这些打击,加上年龄到了,所以内心世界一片黑暗,这样的心理去出仕,很不好,所以必须给他下猛药,孔子说:“非能侍人,焉能侍鬼!”你连人都侍奉不好,哪里还能侍奉好鬼神,意思就是让他先做好人。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孔子问他的几个弟子,如何对待朋友,你这个是子贡的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子路的更精彩,颜回更有寓意,也更符合孔子本意,只是这个回答的问题具体内容,因为过了太久,所以忘了。抱歉。

早年的孔子是鲁国委吏,即管理仓库的官员。后来孔子做了乘田,即管理畜牧。三十一岁时候孔子开始讲学。讲学会收取很少的见面礼,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子贡)很有钱,多次资助孔子。学生中士农工商都有,连以前看不起孔子的阳货都是孔子的学生。五十一岁时候孔子做了中都宰,一年后升为司空后又为司寇。在此期间孔子食鲁国俸禄。后鲁定公与季恒子中计,孔子不得已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中因为孔子的名声非常大,诸国都厚待孔子,然而也有非常窘迫的时候,曾在陈蔡绝粮七天七夜,期间孔子多赖自己的门人互相帮助。

各行业都有,有的有钱,有的比较穷困


孔子和他的徒弟是以什么生存的
早年的孔子是鲁国委吏,即管理仓库的官员。后来孔子做了乘田,即管理畜牧。三十一岁时候孔子开始讲学。讲学会收取很少的见面礼,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子贡)很有钱,多次资助孔子。学生中士农工商都有,连以前看不起孔子的阳货都是孔子的学生。五十一岁时候孔子做了中都宰,一年后升为司空后又为司寇。在此期间...

师傅的儿子和徒弟是什么关系
1. 父子与师徒的结合。师傅对徒弟全面负责,徒弟则需对师傅恭敬如父。在这种关系下,师傅的儿子祥世与徒弟之间,尽管一个是血亲,一个是非血亲,但在辈分上并无差异,两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师傅而言,儿子与徒弟同样珍贵。

师傅的儿子和徒弟是什么关系
同辈关系。师傅对徒弟的一切都要包办,都要负责,当然徒弟对师傅也要像对待父亲那样,服服帖帖,惟命是从,师傅的儿子跟徒弟只是一个是有血缘关系,一个是没有血缘关系,他俩不分大小等级,是同辈关系的朋友,对于师傅来说儿子和徒弟一样重要。

师傅的儿子和徒弟是什么关系
师兄弟。师傅的儿子和徒弟是同辈人,可以按年龄大小称呼哥或者弟,即为师兄弟的关系。师傅又叫师父,是徒弟的父辈,所以从礼仪上说徒弟和师傅的儿子是同辈人,因此同辈人称呼按年龄大小称呼就可以了。

师傅的儿子和徒弟是什么关系
叫名字都可以,如果你比师父的儿子年龄小,就叫哥哥。徒弟称呼师傅的孩子,应该是以师兄弟师姐妹相称。因为师父和老师都是第二个父母。生父生母是生身父母,而师父和老师是教养父母。天底下除了父母可以给自E的子女取名以外,还有师父老师给徒弟学生取名。父母起的是奶名,而师父老师起的名叫做学名。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论是什么意思
”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孔子的徒弟都叫什么
高氏名柴,字子羔。亦称子高、子皋、季高。春秋末年卫国人。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 漆雕开(前540—?) 漆雕氏,名开,字子开《史记·仲尼北子列传》《集解》谓其为鲁国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云:“漆雕开,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孔子家语》...

孔子比较著名的72位徒弟的姓名分别是什么?
67 、公孙龙(子石)68 、公祖句兹(子之)69 、公西点(子上)70 、石作蜀(子明)71、 澹台灭明(子羽)72、漆雕徒文(子文)部分人物介绍:1、言偃,字子游,春秋末吴国常熟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南方人,后学成南归,道启东南,对江南文化的繁荣有很大贡献...

孔子的徒弟都叫什么
高氏名柴,字子羔。亦称子高、子皋、季高。春秋末年卫国人。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 漆雕开(前540—?) 漆雕氏,名开,字子开《史记·仲尼北子列传》《集解》谓其为鲁国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云:“漆雕开,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孔子家语》...

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叫什么??
孔子门下的72个徒弟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 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冉耕 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和他的徒弟是以什么生存的 -
房送立将: 早年的孔子是鲁国委吏,即管理仓库的官员.后来孔子做了乘田,即管理畜牧.三十一岁时候孔子开始讲学.讲学会收取很少的见面礼,孔子的学生端木赐(子贡)很有钱,多次资助孔子.学生中士农工商都有,连以前看不起孔子的阳货都是孔子的学生.五十一岁时候孔子做了中都宰,一年后升为司空后又为司寇.在此期间孔子食鲁国俸禄.后鲁定公与季恒子中计,孔子不得已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中因为孔子的名声非常大,诸国都厚待孔子,然而也有非常窘迫的时候,曾在陈蔡绝粮七天七夜,期间孔子多赖自己的门人互相帮助.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
房送立将: 1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周游列国时带了多少弟子,他们哪来的盘缠啊? -
房送立将: 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孔子周游列国14年间,到底带了多少弟子,但从其他文籍上看,起码颜渊、闵子骞等贤弟子都在其中.至于他们的盘缠,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以教育为生,卫灵公问孔子:“你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俸米二千石.”卫国也照样给了他俸米二千石.但是有时候他们也是没有东西吃,要去民家乞讨,这些《论语》中都有记载.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的72个名弟子后来都从事什么工作了呢? -
房送立将: 名单如下: 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的徒弟 -
房送立将: 很多,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那72人分别是: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仅32岁(据熊赐履:《学...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与他徒弟的小故事 -
房送立将: 第一个故事: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与他弟子的故事 -
房送立将: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读音li二声,草名,嫩叶可做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读音cuan四声,烧火煮饭)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读音zeng四声,古代蒸食的炊具)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抚顺市17055786237: 孔子和他的72弟子有哪些趣事? -
房送立将: 有一次,孔子他们被两个小国家围困,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较为富裕的子贡拿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很少的一点米,就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

抚顺市17055786237: 论语十则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
房送立将: 1【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 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释:】 东汉名臣杨震身处异乡,靠教书为...

抚顺市17055786237: 有关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 -
房送立将: 强烈建议读《史记》,看“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 下文是“仲尼弟子列传”,后附白话文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