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三顾茅庐的记载

作者&投稿:邲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的说明?~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字君实,生于宋真宗天熹三年(1019)。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少年时即喜读史书,嗜《春秋左氏传》,甚至“手不释书”,“不知饥渴寒暑”,虽有些夸张,但也可以看出少年时读书用功的程度。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不久就做了奉礼郎、大理评事、国子直讲等中央的闲散官职。后来又任并州通判,不久又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同知谏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等官职。仁宗死,宋英宗即位,司马光又任龙图阁直学士。英宗死,神宗继位,司马光升任翰林学士,曾上疏神宗论修养之书,即用仁、明、武三种品德修练自己。在治国方略上,司马光主张取贤任能,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在神宗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和司马光同朝共事,但政治观点却大不相同,前者主张改制变法,后者则主张维持现状,二人经常争论不休。后来,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全面推行变法。司马光对变法措施极为不满,联合攻击新法,特别是青苗法、助役法等。但宋神宗并没改变对王安石的支持,新法继续实行下去。道不同不相谋,司马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上疏辞去中央官职,到外地担任永兴知军,从此以后“绝口不论事”,不再谈论朝政是非了。
后来,司马光又到洛阳,在洛阳期间,司马光做了一件中国史学史上的大事,编撰了《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编撰期间,宋神宗对司马光十分关怀,开置书局,由朝廷委派助手刘恕、刘�、范祖禹及司马光儿子司马康作为助手,协助司马光编撰这部中国史学名著。书成之后,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这标志着司马光学术思想的成熟。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的性格十分固执,但是品德高尚,声誉很好,流传着很多他的故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员还是百姓,都十分尊敬他。在他居住洛阳的日子里,朝野上下都把他当作真宰相来看待,称他为司马相公。
宋神宗死去后,王安石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他所推行的变法改制也无法进行下去了。王安石辞去相职。哲宗即位后,太皇太后兼政,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担任宰相后,便废弃了王安石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法,如保马法、保甲法、青苗法、市易法等。但好景不长,司马光很快一病不起,于元�元年(公元1086)九月去世,终年68岁。死后加赠太师,温国公,赐谥文正,故后人称他为“司马温公”、“司马文正公”。
司马光的主要著作是《资治通鉴》。这部书卷帙浩繁,多达二百九十四卷,记述自战国至五代时期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就是将历史上君臣的为君之道、为臣之道及政治、军事上的善恶忠奸、盛衰兴亡、进退行失汇集在一切,以供当世的皇帝吸取借鉴,因此《资治通鉴》后来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和大臣的政治教科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起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司马光一生著述丰富,除了《资治通鉴》外,还有《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目录》、《通鉴举要历》、《通鉴节文》、《稽古录》、《涑水记闻》等。《涑水记录》是司马光的重要著作之一。《宋史·艺文志》作三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十卷。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认为此书是司马光未成之稿,自宋朝以来就没有一定的卷数,将当时流行的三个不同的本子删重合并,订为十六卷。这个十六卷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通行本。
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记载战国时期至五代十国的编年体通史,然而司马光是北宋中叶的史学家、政治家,距离北宋建国已将近百年,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了自北宋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因此十分想撰写一部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书,而重视对近代史、当代史的研究也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司马光准备撰写的这部反映北宋建国以来的史书拟定为《资治通鉴后记》,而《涑水记闻》一书,就是把他平时所见所闻的关于北宋建国以来与国家的军国大事、皇位变动,将相大臣升迁黜斥、朝廷的典章礼仪及与契丹、西夏的关系等事项,随手记录下来,以备将来撰写《资治通鉴后记》之用的资料汇编。关于《涑水记闻》的编撰目的,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文正公初与刘道厚共议:取实录、正史,旁采异闻,作《资治通鉴后记》。属道原早死,文正起相,元�后终,卒不果成。今世所传记闻及日记并朔记,皆《后记》之具也。”这就说明《涑水记闻》的编写确实是为撰写拟议中的《资治通鉴后记》而准备的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因为这部书是随手记录的资料汇编,所以司马光本人并未对该书进行整理、编排,当然也没有刻印出来。司马光死后,也没有人对这部书进行整理、编排、刻印,但是在北宋末年,社会上已经流传着这部书的钞本,这些情况在李心传编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有所反映:初,光孙植既死,立其再从孙�真为嗣,而�真不肖,其书籍生产皆荡覆之。有得光《记闻》者,上命赵鼎谕范冲合编进入。
于是冲裒为十册上元。上因览冲奏,谓鼎曰:“光字画端劲,如其为人,朕恨生太晚,不及识其风采耳。”
这是对《涑水记闻》的第一次整理,尽管当时还只是称《记闻》二字。
在宋高宗命赵鼎谕范冲对《涑水记闻》进行整理后,却没有马上印行它,因为赵鼎同范冲及司马光的后人司马朴及儿子司马倬关系十分密切,而范冲又是与司马光一起编撰《资治通鉴》的范祖禹的后人。南宋初年,赵鼎被反对抗金、力主和议的秦桧排挤出朝廷,这样,与赵鼎关系密切的范冲所整理的司马光的《涑水记闻》的刊刻也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大约在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建州的私人书坊中私自刊刻了《涑水记闻》,司马光的曾孙司马亻及听说这部书被刊刻后,马上上疏皇帝,说这部书乃是假冒司马光名义撰写的一部伪书。因此,南宋政府又下诏命令建州的地方官把此书的书版毁弃,关于此书的禁行经过,李心传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以下记载:绍兴十五年七月丙午,右承务郎新添差两浙东路安托司干办公事司马亻及言:“建安近日刊行一书,曰《司马温公记闻》,其间颇关前朝故事。窃缘曾视光平日论著,既无上件文字,显是妄借名字,售其私说。伏望降旨禁绝,庶几不惑群听。”诏委建州守臣将不合开板文字尽行毁弃。亻及特迁一官。
按照上述记载,司马亻及请求禁毁《涑水记闻》的主要原因是“妄借名字,售其私说”。但是在南宋人的所有记载中,没有一条记载和司马亻及所说的“妄借名字,售其私说”相印证,相反,很多南宋人的论著如朱熹的《朱子语类》等书中明白无误地说《涑水记闻》是司马光所著。南宋晚年的陈孙振为在其所著《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中有如下记载:《涑水记闻》十卷,司马光撰。此书行于世久矣。其间记吕文靖数事,吕氏子孙颇认为讳,盖尝辨之,以为非温公全书,而公之曾孙侍郎亻及季思逆从而实之,上章乞毁板,识者以为讥。
这样看来,《涑水记闻》的被禁毁的原因是被人认为此书非司马光所作,而由别人冒名顶替,私售其说。但既然被禁毁,肯定有原因。这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禁毁前后的政治背景,二是此书的内容。
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四月间,高宗跟丞相秦桧提及将作监丞苏籀提出的把当代儒学名臣撰写的注释经典的文字汇编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可以使学子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遵奉的东西,避免受到异端说教的影响。秦桧对此并没有积极的反应,但却提出了请高宗下令禁止野史的建议,高宗同意了秦桧的建议,很快颁发了禁止野史流布的诏令。诏令虽然颁布了,但似乎收效不大,私人撰写的野史仍然在刊刻流布,有关的书籍仍在书肆中销售。于是秦桧又于绍兴十五年秋天再次建议高宗下诏禁止野史流布,于是高宗再次下诏禁止私撰野史流布。在第二次下诏禁书的时候,司马光的曾孙司马亻及沉不住气了,就给皇帝上了一个奏章,认为《涑水记闻》不是司马光撰写的,而是别人冒名顶替,私售己说。于是,包括《涑水记闻》在内的大量的不应该开板雕印的文章书稿统统毁弃,南宋的第二次禁毁野史的高潮开始了。
那么为什么司马亻及如此胆小如鼠地上章申明,这就不能不从《涑水记闻》的内容说起了。
《涑水记闻》因为是为编撰《资治通鉴后记》准备的资料汇编,所说司马光的意图十分清楚,就是宁失之于繁,勿失之于简。因此该书依据传闻,集录上自太祖,下迄神宗,十分详细的记载了北宋六朝的国家大事、朝廷要闻、宫闱秘事,而且是显隐必闻,洪纤靡失。这样一来,北宋朝廷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趣事、轶事便被司马光不小心地记录下来,使后人得以窥见北宋朝廷的一些隐秘。如卷一第十七条有这样的记载: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在后人的心目中,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贤明的皇帝,但这一段记载里的赵匡胤是多么昏庸、霸道、无理,仅仅因为大臣上奏坏了自己弹雀的雅兴,就把大臣的牙齿打掉,而且还不准大臣捡拾打掉的牙齿。这样的记载是赵匡胤的子孙无论如何不愿让臣民知道的。
类似这样的记载还有卷五第一百三十七“废郭后”条,《涑水记闻》的记载如下:初,庄献太后称制,郭后恃太后势,颇骄横,后宫多为太后所禁遏,不得进。太后崩,上始得自纵。适美人尚氏、杨氏尤得幸。尚氏文自所由除殿直,赏赐无算,恩宠倾京师。郭后妒,屡与之忿争。尚氏尝于上前有侵后不逊语,后不胜忿,起批其颊,上自起救之,后误查上颈,上大怒。阎文应劝上以爪痕示执政大臣而谋之。上以示吕夷简,且告之故,夷简因密劝上废后。上疑之,夷简曰:“光武,汉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怼坐废,况伤乘舆乎?废之未损圣德。”上未许,外人籍籍,颇有闻之者。左司谏、秘阁校理范仲淹因登对析陈其不可,且曰:“宜早自此议,不可使有闻于外也。”夷简将废后,奏请敕有司无得受台谏章奏。在这一条里,郭后的专横,仁宗皇帝面对骄后的无奈,吕夷简的霸道,无不跃然纸上,而更令人可笑的是,看起来威严肃穆的宫庭生活也和平常百姓一样,也有夫妻间的不和,且皇后的被废居然是因为给了皇上一个耳光。这样的记载如果让臣民知道该是如何损伤百姓对皇室的崇敬!
《涑水记闻》有很多篇幅记载王安石变法的史事,因为司马光坚决反对新法,故对推行新法的王安石及其支持者多所贬抑;相反,对自己的支持者却是多所褒扬,这样的记载很多,褒贬也十分明显。如卷十五第一百二十四“苏颂草罢吕诲制”条云:介甫初参大政,章辟光上言:“岐王、嘉王不宜居禁中,请使出居于外。”太后怒与上言:“辟光离间兄弟,宜加诛窜。”辟光扬言:“王参政(王安石)、吕惠卿来教我上此书,今朝廷若深罪我,我终不能置此二人者。”惠卿惧,以告介甫(王安石)。上欲窜辟光岭南,介甫力营救,上降监当而已。是献可攻介甫,引辟光之言以闻于上,献可坐罢中丞、知邓州。
在这一条记载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的专权跋扈,也可以看出宋神宗对王安石的迁就、依赖,当然,司马光记载这件事的态度也是十分明显的。
《涑水记闻》虽然被南宗政府下诏禁毁,但禁毁诏书也是一纸空文,并不能阻止它在民间的流行,而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此书保存了北宋自太祖至神宗时期的大量原始资料。除此之外,《涑水记闻》的价值还在于它在历史编纂学上的意义,因为司马光在编撰《涑水记闻》时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他在编撰《资治通鉴》时采用的长编法和考异法,这种历史编纂方法对后代影响很大。南宋时期李焘编撰的长近千卷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是严格按照司马光的编辑体例和指导思想所做。而且《涑水记闻》所记录的四百九十余条目中,有近五分之二被李焘编入《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正文及附注中,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涑水记闻》,《续资治通鉴长编》将会是另一种面目的。
再者《涑水记闻》这部书表现了作为历史学家的司马光的严谨作风,它大致依朝代先后的秩序编排条文,每条皆注述说之人、如卷六第一百六十五“真宗决狱”条自注是“张锡”述说,如果忘记材料来源,则注“不记所传”。
当然,在《涑水记闻》里也反映出作者的保守思想,特别是关于王安石变法期间的一些记载,对王安石及其支持者的丑化和对反对派的美化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也都影响到《涑水记闻》的可信性。
一九八九年中华书局出有邓广铭、张希清点校的《涑水记闻》,书中附有《涑水记闻辑佚》、《温公日记》、《温公琐语》,书后附有《涑水记闻》、《温公日记》、《温公琐语》三书的人名索引,十分方便读者。

片段: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司马光奉皇帝的命令而修,主要是为了做后世治理天下的参考

语言风格:《资治通鉴》则客观的描述史实,并做适当评价,供治世者参考。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23年写起,一直到公元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6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著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通鉴》于叙事之后,皆有附论,共168篇。

此书引起司马光之后许多史学家的醒思,史学家面临改朝换代,君臣异位的尴尬时期时,往往以资治通鉴的撰写精神为原则,强调君臣处理事情与一般人处理事情有所不同与学习思考。这一个特点由书名也可看出,“资治”两字意谓著帮助。“通”则意谓著博通古今,“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此书虽有不少司马光自己的意见以“臣光曰”出现,但并非司马光一人完成,据资料记载,他邀请了刘攽、刘恕、范祖禹成为助手,这些人都是当时著名史家,可谓一时之选。其中刘攽负责两汉史,范祖禹负责唐代及五代史,魏晋南北朝归刘恕,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加入一起编修《通鉴》,负责检订文字。此外,又出版了《资治通鉴考异》与《资治通鉴目录》来替这本巨著做说明。

《通鉴》编修工作艰巨,先由助手搜集资料和编写初稿,然后由司马光综合全书,再由司马康检订文字。首先,在资料搜集方面,单是正史有十七种,参考的野史,谱录,别集,碑志等杂史有三百多种,加上龙图阁等藏书,可以想见当时资料之丰富。《通鉴》在撰写前先由天文学家刘羲叟编订正确年历,作为全书的骨干,首先把史料摘录下来,按年代顺序,编成“丛目”。如果发现汇集的史料互有出入,便要进行考异工作。

司马光撰《通鉴》,重视战争之描写,如对战国时代孙膑与庞涓的“马陵之战”,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 “官渡之战”,三国时代曹魏与蜀、吴的“赤壁之战”,东晋谢玄与苻坚的“淝水之战”,皆详细生动,如历其境。司马光留意军事,严夷夏之防,目的用以积极态度抵御外侮。

另外《通鉴》不书奇节,对往昔史料上所载奇节伟行而超乎常情者,如“商山四皓”羽翼储君,屈原自沉汨罗江,严光足加光武帝腹诸事,悉阙而不录。司马光思想保守,主张政简刑轻、轻徭薄赋,对于一切急进改革,均予以否定,诋毁商鞅变法,盛赞曹参谨尊萧何律。温公非议变法,不满王安石之新政,他请求出任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1069—1084),以书局自随,继续编纂《通鉴》;哲宗元佑元年(1086),在司马光重新执政之后,尽废新法。

《通鉴》写作时间据资料记载一共花了19年,从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开始一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1084年)才完成,书成之后,只有他的朋友王胜之看过一遍,其他的人只翻一页,就哈欠连连,欠伸思睡。此书完成后两年,司马光逝世。

B、杯酒释兵权。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而B选项杯酒释兵权发生在五代之后的宋朝,所以选B。

扩展资料: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04),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其篇章也十分浩瀚,共分294卷300多万字,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
编写结构上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代顺序通贯叙述史实,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翻译:
刘备于是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让左右的人都出去,说道:“汉朝王室已经衰败,奸臣窃据朝政大权,我不度德量力,打算伸张正义于天下,但智谋短浅,以致于遭受挫折,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但我的雄心壮志仍然未息,你认为应当如何去作?”诸葛亮说:“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此人确实不可与他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代,地势险要,民心归附,贤能人才都为他尽力,此人可以与他联盟,却不可算计他。荆州地区,北方以汉水、沔水为屏障,南方直通南海,东边连接吴郡、会稽,西边可通巴郡、蜀郡,正是用武之地,但主人刘表却不能守,这恐怕是上天赐给将军的资本。益州四边地势险阻,中有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地,而益州牧刘璋昏庸儒弱,北边还有张鲁相邻,虽然百姓富庶,官府财力充足,却不知道珍惜,智士贤才都希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将军既是汉朝王室的后裔,信义闻名天下,如果能占有荆州与益州,据守险要,安抚戎、越等族,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这样,就能建成霸业,复兴汉朝王室了。”刘备说:“很好!”从此与诸葛亮的情谊日益亲密。关羽、张飞对此感到不满,刘备对他们解释说:“我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才停止抱怨。

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尝谓孔明为卧龙,士元为凤雏,德操为水鉴;故德操与刘语而称之。
翻译:
  司马徽为人高雅,善于鉴别人才。与他同县的庞德公一向名望很高,司马徽把他当作兄长那样对待。诸葛亮每次到庞德公家里,都在床下向庞德公独拜。庞德公起初也不阻止。庞德公的侄子庞统,从小朴实,沉默寡言,大家都没有看到他的才能,只有庞德公与司马徽重视他。庞德公曾经说诸葛亮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所以,当司马徽与刘备谈话时,向刘备称赞诸葛亮与庞统。

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二零七年)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司马光的名言
三、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丰厚的钱财与甜言蜜语,是古人很怕的东西。金钱与阿谀奉承之语是清廉为官的大敌,意在警醒为官者防止此二者对自己道德防线的侵蚀。四、司马光的人物介绍: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北宋...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他的学术研究上。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中国最大的编年史,共294卷。它贯穿了古代和现代,从战国开始,朝鲜、赵、魏分晋,到五代结束,到赵匡胤灭亡之前。作者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按时间顺序写下1362年的史实。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系...

晨读:《资治通鉴》[116] “刘邦驾崩” ——司马光对刘邦的总结
【原文】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行军路上,伤情加重),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曰:“疾可治。”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三尺宝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

资治通鉴(夫才德与)翻译
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原文: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此文出自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文史瑰宝资治通鉴
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爱读史书。当他7岁时,他对听老师讲课很感兴趣春秋左氏传的讲座。回家后,他能振振有词地告诉家人。这本历史名著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是和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分不开的。司马光从小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一群朋友玩捉迷藏。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其他孩子都被...

《司马光勤学》全文翻译
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原文: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此外,司马光对双亲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三、经世致用 《资治通鉴》内页 步人仕途后的司马光仍然潜心学习,力求博古通今,他通晓音乐、律历、天文、数学,而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尤其用心。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

《资治通鉴》:一家之言还是正统史书?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更多的是赞扬那些忠诚的臣子和将领,比如刘琨,而对那些开疆拓土的将领比如霍去病,却避而不谈。 除此之外,司马光对历史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值得认可的,他谈论东汉灭亡提出东汉的政治变动分为三个阶段,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为第一阶段,曰:“ 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瓷也。”和帝...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如何评价对外战争失败的宋朝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记载西汉外交家傅介子斩楼兰王的事情。汉昭帝时期,匈奴经汉武帝打击之后,实力虽大为削弱,其部落逐渐往西迁移,但在西域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丝绸之路开拓以后,汉朝经常派使者或商队往来西域,只是在匈奴的威逼之下,西域一些国家虽表面上臣服汉朝,却对汉朝阳奉阴违,并暗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写起?
同时,《春秋左传》,他结束的是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这件事情,三家灭了智伯之后,历史就走到了三家分晋的方向,这样如果人们想了解三家分晋之前的历史典故,可以从《左传》里面寻找。当然《资治通鉴》与《左传》并不是无缝连接,而是中间有真空期。这是因为,三家分晋这件事情,是司马光想要批判的一个...

泽库县18628003453: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三顾茅庐的记载 -
晨龚悦亭: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

泽库县18628003453: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有非常详细生动的叙述.你觉得和课文有什么区别 -
晨龚悦亭:[答案] 两者有本质区别.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的.所以这里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虚构的.而“隆中对”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里面所记叙的多是真实的.“三顾茅庐”在“隆中对”中只是寥...

泽库县18628003453: 史记与三国演义记载的三顾茅庐的差别 -
晨龚悦亭: 不过差不多都这个写法两者有本质区别.“三顾茅庐”在“隆中对”中只是寥寥几笔.所以这里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虚构的.而“隆中对”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里面所记叙的多是真实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Lz史记司马迁写时诸葛亮还没生呢,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个故事是有历史依据的.是不是资治通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的

泽库县18628003453: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和在隆中对中有什么不同 -
晨龚悦亭:[答案] 三中较侧重于三顾茅庐的描写,而隆中则叫侧重于局势的分析.三较戏剧性,艺术性.而隆则是历史性比较强. 三顾茅庐是刘备求贤若渴,请诸葛亮出山,表现了刘备的诚意,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刘备目前的状况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一个战略和政治上的...

泽库县18628003453: 史记与三国演义记载的三顾茅庐的差别 -
晨龚悦亭: Lz史记司马迁写时诸葛亮还没生呢.是不是资治通鉴,不过差不多都这个写法两者有本质区别.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的.所以这里的“三顾茅庐”可以...

泽库县18628003453: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和在隆中对中有什么不同 -
晨龚悦亭: 三中较侧重于三顾茅庐的描写,而隆中则叫侧重于局势的分析.三较戏剧性,艺术性.而隆则是历史性比较强.三顾茅庐是刘备求贤若渴,请诸葛亮出山,表现了刘备的诚意,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刘备目前的状况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一个战略和政治上的分析,表现了诸葛亮极其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能以及对时局准确的判断.两者有本质区别.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的.所以这里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虚构的.而“隆中对”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里面所记叙的多是真实的.“三顾茅庐”在“隆中对”中只是寥寥几笔,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个故事是有历史依据的,但并不是小说里描述的那样.

泽库县18628003453: 陈寿的隆中对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有什么区别? -
晨龚悦亭: 一、《三国演义》中:在刘备去隆中拜谒诸葛亮时备下了厚礼.后来第三次隆中见到诸葛亮时,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孔明方受.表现了刘备之诚心.《隆中对》中并无此情节. 二、《三国演义》中:在刘...

泽库县18628003453: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
晨龚悦亭:[答案]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

泽库县18628003453: 《三顾茅庐》中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有非常详细的叙述.阅读后,和初中课文有什么不同点? -
晨龚悦亭: 一、整体把握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

泽库县18628003453: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情节与《隆中对》相比多了哪些艺术加工 -
晨龚悦亭: 把三次往返的情景写得很详细;把诸葛亮的高傲矜持刻画得入木三分;其它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也多次表现.这几处都是中没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