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家之言还是正统史书?

作者&投稿:梁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国历代均设置有史官,分为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属于皇帝侍从,平时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和家事政务,后者专门编纂前朝官方历史。史官们大多秉持“秉笔直书”的传统。比如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国的大臣崔抒与齐庄公为争夺美女发生矛盾。崔抒借机杀了齐庄公,立了齐景公,自己做了国相。对此,齐国太史记道:"崔抒弑其君"。崔抒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弑君的恶名,下令把这个太史杀了。继任的太史还是这样写,又被杀了。第三个太史仍然这样写,也被杀了。第四个太史照样直书其事,崔抒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只好作罢。这时,齐国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说接连有三位太史因实录国事被杀,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便带上写有"崔抒弑其君"的竹简向宫廷走去,中途得知第四位太史照实记录没有被杀,就回去了。

如果单纯的以据实记载来要求司马光,这不仅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不符合司马光的创作目的。即便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也不过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一家之言,这样的史书是“通古今之言”的创作,也就是在尊重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其他语言表述方式和选材角度的后期处理,司马光也是如此。他说:“ 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撰,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也就是说《资治通鉴》在内容选材上是重点突出政治斗争的,全书通过分析政权兴替的前因后果,历史事件之间潜在的联系,总结出有利于国家统治和长治久安的历史结论。

基于司马光当时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他需要把伦理、儒学、以及礼教等一套理论捆绑在历史基础上推广宣传。他在《资治通鉴》开卷中说道:“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苟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赏善罚恶使不至于乱,斯可谓之君矣。是以三代之前,海内诸侯,何啻万国。有民人、社稷者,通谓之君。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而天下莫敢违者,乃谓之王。王德既衰,强大之国能帅诸侯以尊天子者,则谓之霸。故自古天下无道,诸侯力争,或旷世无王者,固亦多矣。秦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矣。及汉室颠覆,三国鼎峙,晋氏失驭,五胡云扰,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

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司马光这套理论明显违反了历史常识,简单的把国家强盛归功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礼乐制度上,而把国家灭亡归结于“ 王德即衰 ”和“ 五行相克 ”。但这是由历史大环境决定的,司马光需要为封建统治服务,需要运用这套理论来告诫帝王和警告世人。但同时司马光对待历史发展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这一方面是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一方面是源于自己对历史的直观经验。

当时的司马光是非常反对对外用兵的,而宋朝一直处于军事劣势方,宋朝自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起,与当时最为强大的少数民族国家辽国发生了剧烈的摩擦,此后双方多次交战,宋朝败多胜少。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这种用经济换和平的方式,让宋朝获取了暂时的安定,此后西夏的崛起,让宋朝面临新的危机,因此在仁宗、神宗一朝与西夏的战与和成为了最为主要的政治议题。而神宗即位后,相继对越南地区和西夏大规模用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收效甚微。因此司马光对汉朝时期汉匈战争做了系统的描述,并用极其刻薄的语言评价了汉武帝:“ 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

再看班固在《后汉书》中对汉武帝的评价:“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很明显可以看出,司马光的立场和班固的立场是截然相反的。东汉时期班家一门忠烈,经略西域,自然提倡武功,并且作为西汉的后继王朝,站在刘氏王朝的角度上评价自然也会偏向于褒扬。而司马光看到历年征战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没有取得大的成效,而且主张变法的神宗和王安石对西夏战事也持支持态度,不排除司马光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可能。

而对于王莽,司马光自然也是大做文章,称其“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造兴,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嗷嗷,陷刑者众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王莽作为篡位者,在伦理上就被司马光所鄙视,而且王莽改制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取得了一点点成效,但其弊端直接导致了新朝的覆灭,司马光在这里毫无疑问是为了讽刺王安石的新法。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更多的是赞扬那些忠诚的臣子和将领,比如刘琨,而对那些开疆拓土的将领比如霍去病,却避而不谈。

除此之外,司马光对历史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值得认可的,他谈论东汉灭亡提出东汉的政治变动分为三个阶段,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为第一阶段,曰:“ 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瓷也。”和帝至桓帝之间为第二阶段,曰:“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桓灵以后为第三阶段,曰:“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熏民徐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 ”再以唐朝宦官乱政为例,曰:“ 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 ”这些精准独到的总结体现了司马光高屋建瓴的历史眼光,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尺度标准。

除了个人的立场和经验外,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投入的心血也是不容忽视的,司马光说“ 抉摘幽隐,校计豪厘 ”,“ 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伸归一途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司马光本着求实的原则,所选材料基本都出自正史;并且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为考究,也就是他所说的“ 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这个工作势必是非常繁琐的,往往数百卷的史书,经过删减之后能用到的仅有数十卷,他在信中说道:“ 某自到洛以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事,于今八年,仅了得晋、宋、齐、粱、陈、隋六代以来奏御。唐文字尤多,托梦得将诸书依年月编次为草卷,每四丈截为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故妨废则追补。自前秋始删,到今已二百余卷,至大历末年耳。向后卷数又须倍此,共计不减六、七百卷,更须三年,方可粗成编。又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 ”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司马光很注重行文的美感,在古代的史书中,大部分的史书读起来都寡淡无味,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史记》、《后汉书》、《三国志》等寥寥数本值得一读,大部分要么太过庞杂,如《旧唐书》和元朝修的《宋史》,有的又太过简略,比如欧阳修写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而《资治通鉴》就史书的文学水平来看是值得大家的称赞的,阅读起来十分流畅,人物特色鲜明,故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对于原史书中记载的好的故事,司马光偶尔会全文节录下来,,对于名家点评,他也会选择一些附在一旁。

如李愬雪夜人蔡州,平吴元济这件事,如果把《通鉴》和《新唐书》对读,就可以看出司马光的手笔了。《新唐书》说:“ 师夜起……出文城栅,令曰:‘引而东’ ,”。《通鉴》的叙述是:“ ……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 ’”《通鉴》说明了下令的缘由“ 但东行 ”顿时就把当时战争紧迫的气氛和李愬的果断决心的语气都介绍出来,李愬夜里偷入蔡州,《新唐书》的文字是“ 李佑等坎墉先登,众从之,杀门者,发关,留持拆传夜自如。 ”《通鉴》的描述是:“ 李佑、李忠义攫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析者,使击拆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新唐书》的文字费解,当时的一些情节被删掉,夜袭的气氛也没有写出。《通鉴》写得层次分明,从攻外城到里城,步步紧扣。《通鉴》在写李愬入蔡州前,加了一段文字“ 自吴少诚拒命,宫军不至蔡州城下三十余年,故蔡人不为备 。”这就揭示李想夜袭蔡州能取得成功的缘由。高明史家写史不但要叙史事经过,而且在行文中让读之者理会史事发展之趋向。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本带有个人色彩和政治目的的鸿篇巨制,这与他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立场有关,但并不能否认这本书的历史价值,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一生所追求的儒道,而且能在他的引领下拨开历史迷雾,重新看待中国的整个历史变迁,并从中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资治通鉴》:一家之言还是正统史书?
他说:“ 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撰,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也就是说《资治通鉴》在内容选材上是重点突出政治斗争的,全书通过分析政权兴替的前因后果,历史事件之间潜在的联系,总...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其书名的寓意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编写《史记》之心志,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非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

《资治通鉴》《史记》名词解释?
所以“资治通鉴”的意思就是“用来给帝王统治参考的前代历史事实”。《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这个名字就简单了,“史记”,倒过来就是“记录历史”。司马迁虽然是史官,但是他写这本书并非简单为帝王提供参考,而是要“成一家之言”,寻找历史发展、英雄起落、朝代兴替的规律,要“立一家之论...

唐朝宰相萧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萧瑀出家的事情,并非《资治通鉴》一家之言,《旧唐书》也曾记载:会瑀请出家,太宗谓曰:“甚知公素爱桑门,今者不能违意。”瑀旋踵奏曰:“臣顷思量,不能出家。”太宗以对群臣吐言,而取舍相违,心不能平。作为堂堂宰相,以出家来威胁帝王。见威胁无效,又出言反悔,萧瑀的这种行为,让李世民大动肝火。这件事的结...

古籍《资治通鉴》之周纪·周纪一
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 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太史公曰: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司马迁是怎样写成史记的
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那些史书的真实性比较高,哪些史
以下是别人的评价,我只看过《史记》、《三国志》、部分《资治通鉴》,这三本真不错,一定要有耐心。1.《史记》汉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汉书》汉 班固——断代为限,一朝国史 3.《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4.《三国志》晋 陈寿——分述三国史,合为...

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封建帝王的教科书?
旧史学的服务对象只限于封建帝王官僚和知识分子,只写封建帝王一家一姓之兴旺圣衰,只写帝王将相个人的生平传记。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的念头起于做宋英宗侍臣之时。他说:“光承乏侍臣,尝从容奏旧史文繁,自布衣之士鲜能该通,况天子一日万机,诚无暇周览,乞自战国以还讫于显德,凡关国家之...

《资治通鉴》和《史记》经常被搞混,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最终,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这一部《史记》巨作。 而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其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服务的。 所以,从编撰的目的来看,两者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一个是带着抨击强权,同情弱者的正义感去书写历史,一个是带着官方的正统思想去...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思是想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之《报任少卿书》。原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译文: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依相对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进而...

北镇市18088501554: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点 -
坚廖蟾酥: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

北镇市18088501554: 资治通鉴可信吗? -
坚廖蟾酥: 可靠不可靠是相对的. 比起其他野史、逸史来说,资治通鉴是相当可靠的,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当其他史料与其相悖时,一般应当以资治通鉴为准. 但如果与真实的历史相比,资治通鉴是相当不可靠的,毕竟资治通鉴也是人写的,...

北镇市18088501554: 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
坚廖蟾酥:[选项] A. 《春秋》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北镇市18088501554: 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史学巨著 -
坚廖蟾酥: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

北镇市18088501554: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O^ -
坚廖蟾酥:[答案] 不同点 1、体例不同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就是按照时间先后,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 2、作者不同:司马迁;司马光. 3、写作年代不同:西汉;北宋. 4、著书出发点不同:《史记》是...

北镇市18088501554: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通史 -
坚廖蟾酥: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北镇市18088501554: 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的地位,时间 -
坚廖蟾酥: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北镇市18088501554: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坚廖蟾酥: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有两条鲜明的著述动机.第一,融汇诸史,成一家之言.第二,总结得失,供人主借鉴. 《资治通鉴》成书九百余年来,为世人赞扬推崇,与司马...

北镇市18088501554: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哪个国家是正统 -
坚廖蟾酥: 提问过于极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目的在于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以儆后人,避免效尤.《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俯瞰古今,纵观中外.国家之正统界限十分模糊,其完全取决延续之久远.盛衰谁人定,兴亡岂无凭?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为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为其祸也.

北镇市18088501554: 有人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此言是否妥当 -
坚廖蟾酥: 《资治通鉴》本就是考往以资今治的“通鉴”之书,就其成书本意说是帝王之书当然说得通,没什么不妥当的.但就今天而论,读史书重在知往增识以阔眼视界长学识,所谓帝王权术就看读书人的理解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