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作者&投稿:荀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是如何演变的?~

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 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 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 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创立与发展、西汉时期的改造与独尊、宋明时期的转型与成熟和明清之际的批判与继承。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 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扩展资料:
主要学派
1、程朱理学
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宋朝时,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儒学主流。朱熹作《伊洛渊源录》确立了北宋理学产生、发展、传衍的历史统绪,使之具有一个统一的学术流派的地位。
2、陆王心学
南宋时期,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陆九渊的哲学观点是“明心见性”、“心即是理”,经明朝王阳明发展为心学,形成了“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的根据则是《尚书》中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明代晚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进行的义理之争转入了儒家文献的全面考证,由此产生了顾炎武的汉学。
3、宋学与汉学
汉学与宋学的对立是清代儒学的主线,又因满清变成儒学和皇权的道统之争,康熙等以宋学的名义逐渐从儒学士人手中夺取儒学道统。戴震指出无论程朱还是陆王都掺杂了释道的成分,作《原善》《诸言》《孟子私淑录》以及《孟子字义疏证》寻找纯粹的孔孟之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2)政治基础: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3)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

(4)阶级基础:士阶级崛起和受重用

(5)文化基础: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

(1)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 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2)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 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3)荀子

哲学思想——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 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

(1)老子 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 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 哲学思想——

①、“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法家:韩非 思想主张——

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 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 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③、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5、西汉董仲舒是怎样发展儒家学说的?在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1)发展: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② 君权神授;③ 三纲五常;④ 大一统。

(2)、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6、理学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兴起来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人?

(1)兴起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7、概述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宋明理学家是怎样发展儒家学说的?)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

(1)、主要内容:程朱理学: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历史作用: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8、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1)、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政治思想:

①、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

②、肯定追求物质享受合理性,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

③、主张男女平等。

9、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10、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他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泥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具体表现是:

①、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

②、顾炎武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他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

③、王夫之虽然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他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2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3演变过程:

(1)春秋晚期,应运而生(孔子创立)。

(2)战国后期,经孟子荀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秦朝统一,倍受打击(焚书坑儒)。

(4)汉朝初期恢复,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

(5)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

(6)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是什么?
政治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二)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1、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适应君...

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想产生的原因,影响
3、儒家思想 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为诸家之一 ①春秋:创立儒家学说,孔子创立,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持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②战国:发展儒家思想。孟子发展儒家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②、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5、西汉董仲舒是怎样发展儒家学说的?在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发展: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啥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啥(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法、墨等思想流派;“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针对社会上

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1. 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2. 这一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两汉儒术独尊、宋明时期的稳定成熟以及明末清初的与时俱进。3.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中庸”、“礼制”以及“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道德、...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_百度...
到明清时期,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其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了黄宗羲等人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因此儒学主张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确立和加强的过程。D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从春秋到清朝 各朝代的主流思想 以及代表人物
1、春秋战国代表人物:孔子。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秦朝代表人物:...

请问一下各位,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呢?谢谢大家了~~~_百度...
中国思想发展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近代时期,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1.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法家。道家。等十大门派,思想界空前繁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高峰。2.西汉时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倡君权神授,赢得统治者的支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大家,上升为主流思想。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受到统治者的追捧,统治者谋求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思想分为哪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初见蓓蕾夏商周(形成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2,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是什么 -
保弦头孢:[答案] 从秦朝的“霸道”,法家思想, 到汉初的“无为而治” 到汉武时的董仲舒的儒家体系,至此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到南北朝时受佛,道的冲击 于两宋形成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使儒学实现复兴 于明朝王阳明创立心学,儒学走向巅峰

西秀区15570797177: 简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
保弦头孢:[答案] 西周:周公礼乐思想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实力最强的,当属儒墨两家学说) 秦朝:法家思想 西汉初年:黄老道家学说 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魏晋时期:玄学昌盛,糅和儒道. 南北朝:佛学思想居...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过程? -
保弦头孢:[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 -
保弦头孢:[答案]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孔子的 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政治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孔子孔子的教 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最好分点答,言简意赅 -
保弦头孢:[答案]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孔子的 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 政治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 孔子的教 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育思想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 学习方法:实事...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保弦头孢: 我就列一下提纲,很明确的 先秦时期是百家齐放,也是三教九流形成时期 后来确立秦朝的法治,即韩非的法家学说 西汉初期因为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采用黄老的无为而治,因此也就出现文景之治,为后来的汉武兴盛打下了基础 到汉武...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概述其历史地位及演变过程列举对其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及其贡献 -
保弦头孢: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2 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演变过程:(...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题目 简答题 -
保弦头孢: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

西秀区15570797177: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 -
保弦头孢: 我记得历史老师这样跟我们讲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时期;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时期是三教九流;明朝,复兴儒学发展为宋明理学;明清时期,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出现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像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这是高中课本里老师给我们大致归纳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西秀区15570797177: 简述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产生后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 -
保弦头孢: 传统主流思想:儒家学说 创始人:孔子 时间:春秋晚期 发展 1.战国时期——孟子,庄子——蔚然大宗 2.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思想 3.隋唐——提出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思想的理论 4.北宋——程颢,程颐——吸收佛,道形成新儒学——理学 5.南宋——朱熹——使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6.明朝后期——李贽——批判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7.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反对封建专制,重视工商业,主张经世致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