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勒石的典故

作者&投稿:通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燕然勒功"的意思~

”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
《燕然勒石》,又名《勒石燕然》,是南宋范野经典,《后汉书》第23卷》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名。
《燕然勒功》和《燕然勒石》作为重要典故,已成为后世大英雄们向往的成就顶峰。

扩展资料:
卫青的主要成就:
1、龙城大捷
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汉军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七百余人,取得胜利。被封关内侯。
2、收复河套
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
3、奇袭高阙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

燕然勒功,拼音yān rán lè gōng,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次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1]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既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
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宪乃班师而还。

燕然勒功,拼音yān rán lè gōng,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成语出处
《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次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既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
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宪乃班师而还。


燕然铭同源典故
在古代中国的边塞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被称为“燕然勒石”。这个典故源自一次重要的军事胜利,当时汉代将领霍去病率军远征匈奴,成功收复了河套地区,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他决定在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上刻下石碑,勒石记功,这就是“勒燕然石”或“勒燕然铭”的由来。燕然勒石不仅仅是一个...

燕然勒石的典故
燕然勒功,拼音yān rán lè gōng,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勒石》,又名《勒石燕然》,是南宋范野经典,《后汉书》第23卷<窦荣传·窦贤>》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名。《燕然勒功》和《燕然勒石》作为重...

勒石燕然的典故
《勒石燕然》的故事 东汉时期,窦宪因为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害怕被治罪,于是请求出击北匈奴来赎罪。此时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每人各领四千精兵,窦宪和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一同出征。窦宪首先率领精骑万余在稽落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在战乱中逃走。...

燕然石勒是谁的典故 燕然石勒的典故的出处
燕然石勒是谁的典故 燕然石勒的典故的出处1、勒石燕然典故的主人公是窦宪。2、勒石燕然(lè shí yān rán),“燕然勒石”指保卫国家,立功边疆。3、《后汉书·窦融传》载,公元89年,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之后在班师途中于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燕然是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即刻。勒石燕然就是刻石记功,引申为打仗取得胜利。典故说的是东汉时大将窦容率军攻打北匈奴,直至燕然,然后在山上刻石记功而返。

渔家傲秋思中的典故是什么?
燕然勒石。“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回乡无从谈起。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抒发了将士们渴望...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典故“勒石燕然”源自古代中国的战争背景。在传统的战争故事中,当一支军队经过艰苦的战斗取得重大胜利后,常常会选择在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刻石记功,以彰显英雄们的功绩和荣耀。其中,“燕然”通常指的是燕然山,这是一个象征胜利的地点。在这个典故中,“勒石”指的是刻石的行为,即将军队胜利的消息或者...

勒石燕然的典故
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勒石燕然,以示成功”。从此,“勒石燕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和荣耀。三、典故意义 勒石燕然不仅是一种纪念方式,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它代表着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忠诚坚定。这一典故在历史上流传久远,成为后人赞美英雄、纪念战功的代名词。

勒石燕然的典故勒石燕然的典故是什么
勒石燕然是指东汉的窦宪将军率领军队大破北匈奴之后,并且一直追击到了燕然山,然后在山上刻下了《封燕然山铭》这一典故。勒石燕然也可叫做燕然勒功,出自《后汉书·窦融列传》,意思是建立不朽功业或者成就功勋。

苍南县18415437621: 燕然勒功(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茆泊甲磺:[答案]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 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

苍南县18415437621: "燕然勒功"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
茆泊甲磺:[答案] 燕然勒功,成语,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

苍南县18415437621: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
茆泊甲磺: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 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

苍南县18415437621: 卫青的"燕然勒石"是怎么回事? -
茆泊甲磺: 两汉时代,中国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相继大举北伐,北疆之患仍绵延不绝.东汉,窦宪出兵征讨,一举平定北匈奴绝患,其功绩之显赫,似在卫霍诸将之上.但是这场战役历来并不为人所看重.公元89年夏.窦宪、耿秉走出朔方郡鸡...

苍南县18415437621: 叶澜未勒归无计的典故 -
茆泊甲磺:[答案] "勒石燕然" 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窦宪北击匈奴,在极北的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勒铭纪念.但他无法想象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上,他引起了世界历史上...

苍南县18415437621: 燕然未勒的典故. -
茆泊甲磺:[答案]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苍南县18415437621: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 -
茆泊甲磺: 勒石燕然, 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苍南县18415437621: 《渔家傲 秋思》中,引用“燕然未勒”的作用是? -
茆泊甲磺:[答案]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

苍南县18415437621: 燕然勒功 的典故出自东汉大将( )的故事快 -
茆泊甲磺:[答案] 窦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