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弟子如何消除傲慢心理

作者&投稿:盈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扩展资料有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
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4、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周海中 
5、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6、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7、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巴尔扎克

1.背字典。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忠书老先生;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3、多上高考相关教育网站,下载名校密卷,各地复习诊断试卷等,熟悉知识点与考试技巧。4.多看一些伟人传记。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5.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6.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7.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成语接龙等的游戏;8.每天早上起来,哪怕是走走路,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你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9.偶尔做首诗,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词汇到底够不够,哪方面的词汇量不够;10.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词汇;11.多看点高考试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试卷。有时候吃透一篇好的试卷精析比闷着头做十套卷子管用;12.对于高考语文的前三项题目,在平时训练中,遇到自己做错的拿本子记下来,没事的时候翻翻,无须特别记忆也一样能记得住;13.感觉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英语,地理等其他科目不知道如何提高成绩时,关注笔者后续文章;14.做词汇选择题目的时候,对于近似的词汇,多念几遍,培养语感。别以为语感可有可无,早早晚晚他会让你大吃一惊;15.阅读文章完成题目类试题,在读文章的时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抠,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第一感觉;16.针对作文进行专项训练:一周一篇作文,切记构思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时不时练习一下为某段话拟个题目;17.不要试图压题,猜题。只需要按照正常复习步骤循序渐进即可;18.针对各种文体的文章做下专项练习;19.写作的时候要收放得体,别搞得憋半天好容易憋出个思路,一下笔就收不住,记住一句经典成语:过犹不及!20.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21.每天看看电视新闻,读读报纸!至少30分钟;22.在兜里准备一个手掌大的小本和笔,碰到好的语句和词汇,记下来。可不是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准备记;23.每天看十五分钟广告。经典的广告往往蕴含着语言的力量;24.培养反向思路,换个角度能让你的文章先声夺人。当然,要在言之成理的范围内;25.培养在作文中驾驭情感的能力;26.多看看《荷塘月色》,多体会修辞的运用;27.不要以为名着读得多就等于语文学得好;28.看看小小说,试着写两篇。小小说惜墨如金的精简能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29.多记两首诗,尽量用诗人的角度理解诗歌;30.早上大声朗读课文,不仅是用声音,还要用心读;31.看到一个新的问题想一想有什么例证;32.每周练习一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段话;33.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你没必要字写得比司马南还好,但至少应该让人认为你是在很认真地答卷;以上方法没必要各个都用,随便挑几个适合你的。我当年只是使用了其中的6种方法,一个月内语文成绩由原来的110提高到了137(满分150)

傲慢心,是由比较而产生。是以自己长处与他人短处相比而来。
试试以自己短处与他人长处比较一下,就会好得多了。
学佛,一要明理,二要实行。理明后的实行,真得是非常难。真正能做到实行举重若轻时,才是真正的明理(那个时侯你也可以举轻若重了)。
学佛有成时,可以做到“无我”,一但实修到这步时,你会非常自然地不去与他人比较了,从而也不会有傲慢心产生了。既然无我,你又拿什么去和他人比较呢?
然后再进一步,做到“无法”,那个时候,你才会真正懂得“平等”的真实内涵。
平等,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说的,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比如:如果佛教在生活中也体现平等,佛祖为什么还要坐在主台给弟子们讲法?应该是互相讲来讲去,大家都坐在圆场中围在圆桌前,谁先说谁后说也得讨论一下,否则又会有不平等的嫌疑了,是不?
刚开始学佛,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尽量改掉它就是了,不必揣在心里。遇到事时发现自己又起心动念了,提醒自己停掉此心,然后该做什么就去做啥,把此心忘掉就是了。不然会影响你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当然更会令你心不安,与学佛要做到心安就南辕北辙了,不是?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宗。如不明了真如自心的空性的根本智慧,就很难提起观照,转化烦恼。

印光:发菩提心念佛回向可以消除宿业,解怨释结,治疗宿业病。我们从无量劫来,由贪瞋痴,造杀盗淫,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只有发自利利人之大菩提心,志诚念佛诵经,才可能消灭。并以此功德,超度自己现生父母,历代宗亲。使他们同皆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出此五浊之恶世,生彼七宝之净邦。这样才不愧为人子孙,不愧为佛弟子。
关于发菩提心消业,大师开示:“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则若宿业若现业,皆被此大菩提心中之佛号光明,为之消灭净尽也。若前生及昔日曾作大业。今虽止恶,未能力修众善。及但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固难免或罹恶报耳。非念佛之功虚弃也。以未发菩提心,特以恶业广大,不能相掩耳。倘能发大菩提心,则如杲日当空,霜露立消。世人多有作恶半生,后乃改悔。因未能全无恶报,遂谓佛法不灵,修持无益。”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大师这段开示正是以大菩提心念佛转前生恶业的开示。观经说至心念佛一声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长期念佛而不见效果,我们当反省自己是不是菩提心有缺,是不是只是泛泛然地念佛。

如何克服嗔恨心

修学佛法,勇猛精进,一心向道,倘若遇到不如意、逆境时,当下嗔恨心不起,脾气不爆发,又能转境,心地如如不动,此人已证无生法忍,是多生累劫修证而延续而来,加上今世殷勤多闻参悟,步步正觉,分秒涅槃,是故有此庄严妙果诞生。
不如意之境难忍难修难行证,因此内心便生起嗔恨心,发大脾气,令你形象破坏,损你德行,自伤心地,污秽佛性,又与人结恶缘,人人见之而避开,由此可见动怒嗔恨,有损己德,亦伤对方,来世感召阿修罗果报。在道理上,佛弟子应如是正见深入体悟;在行证上,应切实奉行忍辱行,虽然忍辱行是非常难行的,但也由不得你不如是精进安住,何以故?因为修行者要证菩提,得法身,登涅槃,如果没有付出相当的代价,怎能得到清净庄严的菩提果呢?十方三是一切诸佛三大阿僧祇劫的勤修梵行,庄严福慧,也是要付出难以形容的代价所换得,甚至牺牲生命,奉献身心给予一切众生的需求,一一心甘情愿,其忍辱负重的心情担当众生的罪业,其苦、痛、哀、伤、忍、悲、愤,乃至度生慈悲喜舍的内心深处,也唯有诸佛自己冷暖自知,这都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与奉献牺牲的精神,方得究竟涅槃。正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陀是也!

的确嗔恨心实在是不易忍受的,脾气不发也难,所以佛陀在经典上常提到【修忍辱行,是一切法门中最难成就的课程】,现今引经叙述如下:

佛遗教经云:“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若欲降伏嗔恨心与脾气法门有无量,今举十则与诸君共勉:一、把对方视同一尊未来佛来看待。二、此人乃无始劫来,曾经做过我父母兄弟姊妹眷属。三、嗔恨与脾气百害无一利,先伤及自己的心灵,污染自己的自性,而后才伤害对方。四、只有广结恶缘,因果必然循环,终究自作自受。五、十方诸佛皆顿断嗔恨而成佛,我辈亦当如是。六、净化嗔恨是菩提,任性纵容嗔恨与脾气,是堕落沉沦之因,果报在三途。七、成就佛道,没有天生势迦,自然弥陀,我人欲成就佛道,亦当付出相当的代价,毕竟天下间没有不劳而获之美梦。八、嗔恨心是六道中之产物,佛道中无比污秽不净之嗔恨心,没有理由存放在修行人的八识田中。九、嗔恨心净化顿断,是成就四圣的根本。十、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法无有比,绝待故,当下嗔恨之性即是菩提性,性本无二,只是迷悟有别故,若悟中道不二门,渐修渐行渐成佛道。

我想您能认识到自己的傲慢心,道理上是都懂得的,就是如何实际修持消除傲慢。
一来用观想的方法,如印光大师所讲“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如此慢慢薰习,能够生起恭敬心和谦卑心。
二来用礼佛的方法,至诚礼敬诸佛足,将自己放到最低,礼佛过程通过亲身体会放下姿态而放下贡高我慢,从而获得消减慢心的信心。礼佛除过诸佛加持,消减增上慢的罪业以外,还能增进智慧,让身心和谐。一段时间坚持和时时关照内心,一定会有好的效用。祝好。

从究竟层面说,要放下我执。《圆觉经》云:“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凡夫执着有自身相,有自心相,执着有个“我”,有我则有人,人我对立,种种分别,实则皆是迷惑的表现。修佛法就是要去我执,去法执,法我双忘,得大自在。

从方便层面说,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

阿弥陀佛!师兄,一切众生生死流转皆依因果。如是因,如是果。而众生迷惑颠倒,不知依因成果,反执自己所为而导致善境界。故于他人,生轻贱之心,于己则生我慢之心。我慢高山,是修行人巨大的障碍。故而师兄发愿消除,为极善之举!正如达摩大师所言: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不知求解脱,不懂因果,根本不是佛弟子。 6、师所授法 未见其师 有「宝物」 定需求到 某些居士对于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即便听到了善知识所传的法要,也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信心,反而弃之如敝屣。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平实的修行法要不能满足他们「见光见影」的猎奇之心。可一旦他们听说善知识有什么甘露丸...

傲慢的佛教含义
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汉语中的骄傲,按照佛教解释是两种概念,骄是指不需要通过自他对比...

为什么要给佛跪着?
其次,跪礼对于佛弟子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它可以帮你去掉傲慢心,让人谦逊,而一个谦逊的人必然不会执拗,必然会乐意好学多闻,因为知识从来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还从未见过低处向高处输出的,就好比我们要学习某人首先就要承认自己不如他,否则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对方强,还怎么学习呢?PS:如果你...

有谁有过修佛的真是经历吗?
感恩观世音菩萨如我所愿。身体上,在伴侣加医生的调理下慢慢恢复健康,虽然虚弱,但不似从前三天两头跑医院了。工作上,免试进入广州一所传播传统文化且很有实力的学校,各方面一应俱全,更为难得的是校长是一名虔诚的佛弟子,对我关爱有加。因果不虚,回头是岸。共勉之!

...我五想被家人怀疑我迷信佛教,所以我实在迫不得已地破戒,吃鱼吃_百...
现在我画佛像,抄佛经,读佛教书籍,出门手里拿串念珠,我妈都不说什么。所以学佛对家人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来,不着急于一朝一夕就让家人接受。我认识的一位出家师父写过这样一段话,学佛不是叫你出家,也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奇怪的人。真正的佛弟子就是一个平凡人,懂得用佛法降服自心,消除傲慢...

我学佛遭受了太多不理解、不支持,这到底是为什么?
蜻蜓点水,佛门弟子的好形象就都传播出去了,不用我们强求!一点都不用。 所以我们不要刚一学佛,就急着和所有人讲,我学佛了,学佛如何如何好,你们最好也要学。 千万不能这样,别人心想:“我凭什么听你的,我看你学佛后,态度还是那么傲慢,待人一点没有改变,相反,做人越来越偏执了,千万不能学佛,越学人就变的越怪...

为什么佛弟子经常起内讧,斗法。
佛教是最宽容的宗教。佛弟子中有个别人互相争斗,那是有的,因为佛弟子也都还是凡夫,贪嗔痴具足,所以会有傲慢,有嗔恨,有争斗,这是正常现象。佛弟子精进修行,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其实,任何宗教中都有争斗,佛教是争斗最少的。我们看一下西方宗教史,西方宗教之间充满了战争和杀戮,西方宗教是你死我...

佛教为什么要打坐,烧香,向佛像磕头
拜佛表对佛恭敬,佛是佛弟子的老师,教导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作为佛弟子理应有一颗感恩的心;拜佛是为了降服我们自己傲慢的心,傲慢是烦恼根源之一,回归清净、谦卑、平和的心,以这样的心向老师学习,才会更好的把老师的话印在心里,落到实处,自己才能更容易受益;拜佛是为了心中有佛,念念不离佛,...

阿弥陀佛!弟子初学佛法,有一事不明,求各位师父,师兄指点!我们身...
脾气大,看谁都不顺眼等,比如傲慢...这些每个人的烦恼程度不一样,有时候我们还是多个,就一定要按照经典所说的方法,如不净观,如忍辱等去对治,真正去干!4...学佛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毛病,不断的提升境界,依靠佛陀所说的正法经典,依止一位大善知识,觉悟!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是什么?信仰佛教应该怎样做人?
佛教是圆满的宗教,是至善至美的教育,佛陀是无上正等正觉者,信仰佛教,首先要做的就是深信因果,慢慢的开启我们的智慧。在佛教中,人人都具有如来德行,只是一颗心迷和悟的问题。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当下就涅槃。智慧是佛的心,儿女不了解父母的心,不算是孝子。佛弟子不了解佛的心,也不算佛弟子...

中方县17136917180: 拜佛如何消除傲慢心 -
底斧中诺: 傲慢心是我们的烦恼和习气,建议可以礼拜八十八佛,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多听经闻法,开启智慧,从内心里面打破烦恼无明,才是最为根本的办法,建议这位善友可以去听听台湾慧律法师的讲座,比如《智慧的重要》这些开示,相信你会学到很多.

中方县17136917180: 请教各位善知识,如何克服傲慢心? -
底斧中诺: 七 种 傲 慢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若有「我」,故于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我慢」.我慢能障佛道,故名「我慢障」.唯识论说:「云何为慢?恃已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

中方县17136917180: 佛教 怎样对治贪慢心? -
底斧中诺: 在佛眼里,众生都是可怜悯者并不存在善人恶人的分别,只有业障轻重不同之分,今世的善人前生不也是做过恶人吗,今世的恶人前世不也做过善人吗,众生在六道中轮回忘记了本来面目性识不定随业流转,但是本性都是好的,只不过一时的迷...

中方县17136917180: 做一个虔诚佛弟子根除傲慢心理,首贵忍辱, -
底斧中诺: 如果你觉得有可忍之处,那这样的忍辱就毫无意义.顶多得点善报而已.于修行毫无益处.真实的忍辱,应该是无可忍之人、事、物.面对通常人认为的不平的事情,只按照对众生最有利的做法去做,心里则无丝毫不愉悦生起.

中方县17136917180: 如何去傲慢心 -
底斧中诺: 我想您能认识到自己的慢心,道理上是都懂得的,就是如何实际修持消除傲慢.一来用观想的方法,如印光大师所讲“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如此慢慢薰习,能够生起恭敬心和谦卑心.二来用礼佛的方法,至诚礼敬诸佛足,将自己放到最低,礼佛过程通过亲身体会放下姿态而放下贡高我慢,从而获得消减慢心的信心.礼佛除过诸佛加持,消减增上慢的罪业以外,还能增进智慧,让身心和谐.一段时间坚持和时时关照内心,一定会有好的效用.祝好.这样可以么?

中方县17136917180: 法师,怎样能更好地去除我慢心 -
底斧中诺: 去除我慢心最主要是要有平等心.如果没有学佛的平等心,去除不了我慢心.平等心是什么?人人皆是佛,学佛人应该把所有的长者都视为自己的父母亲,把所有的小辈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和孙子,这样就会有平等心出现.视自己高人一等就是因为没有菩萨的平等心和慈悲心,这个要提到一定高度来讲,一个人看不起人家,有我慢心,实际上会功德有漏.就是说一个有高傲心的人,就是因为学佛没有学好才会高傲.如果这个人贡高我慢,那这个人实际上就不是一个菩萨,真正是菩萨不应该骄傲,应该视众生平等,对谁都这么好(明白了,我发现很多修得特别好的人,是越修越谦虚的)对了,要学麦穗,长得越高,头垂得越低;要学大海,心胸无比的宽旷,永远处于最低处,要常念佛,修清净心,南无阿弥陀佛

中方县17136917180: 怎么才能消除慢疑心,发起惭愧心和忏悔心?我学佛之后就特别傲慢,生不起忏悔心,我该怎么发忏悔心? -
底斧中诺: 磕头拜忏 对治这个问题最好 最有效了 还有从修行无我入手 你这个问题都是去恶道的动力 当然是要改变的 同时也是自身业力导致的 多多忏悔 化解业力为好··············

中方县17136917180: 学佛人怎样破除我慢 -
底斧中诺: 按照金刚经的教育,首先,你要破除种种相状,才可以做到放下我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执放下了,自然会看破人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慢也就没有了,于是,“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自在觉悟.

中方县17136917180: 什么佛法治慢心 -
底斧中诺: 佛说众生因久往以来的习气薰习,形成了五毒恶习,即:贪、嗔、痴、慢、疑.有人将中间加了“妒”成了六毒.其中“慢”字为傲慢之意.骄傲的心理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显现的.对自认为比别人强的事物,人们就会感到十分值得骄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