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小故事

作者&投稿:衷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翻译~

【注释】

处:处于……状态。
  约:穷困、困窘。
乐:安乐,指安乐的生活。
利:认为对……有利。
仁:儒家学说中人的修养的最高道德境界。
  安仁、利仁:安仁是在行仁道中享受安乐;利仁,认为仁有利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在行仁道中享受安乐,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而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处于俭约中,也不能够长久处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能够安守于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有利于仁。

出自孔子所著《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扩展资料

论语赏析: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

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心天生自然的道德,如果人能够完全遵守这样的道德,那他的内心便有主心骨,不会被外界事物所动摇。那些不仁的人,是因为私欲掩蔽了内心的道德,失去了他的本心,心中无所依靠,所以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动摇。这样的人如果忽然遭遇贫贱穷困的生活,开始的时候或许能够克制自己。时间长了,就会忧愁痛苦,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办法都敢想,损人利己,不能自制,这样的人怎么能久处困苦呢?这样的人如果忽然过上富贵安逸的生活,开始的时候或许能够装模作样。时间长了,就会志得意满,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欲望,什么骄奢淫逸的事情都敢做,这样的人怎么能久处富贵呢?真正的仁者,心中怀有纯粹的道德心性,完全没有私欲,对于仁道,不是勉强去做,而是与气内心完全相应,随心而行罢了。因此外界环境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在穷困在富贵同样的乐观谨慎,所以说仁者安人。真正的智者,心中有正确的是非标准,不会动摇,因此也不会有昏聩而失去主见的情况。对于仁道,心中知道他的好处,笃定去追求,一定要有所成就,在穷困在富贵同样固守自己的理念,不会有所改变,所以说智者利人。仁者和智者,虽然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但同样能够保全自己的内心,所以才能久处贫困而不滥行,久处富贵而不淫逸。
仁者是较高的境界,内心纯善无所缺失,因此行为完全由内心流露出来,丝毫不会受外界影响,正如孔子七十岁的表现,从心所欲不逾矩。智者内心没有纯善,还有缺失,但是已经明白了仁道的真谛,决心改过从善,做真正的仁者,所以目标明确,心有所定,也不会被外界影响。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流转,想要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心有所住,才不至于随波逐流。

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注释】

处:处于……状态。
  约:穷困、困窘。
乐:安乐,指安乐的生活。
利:认为对……有利。
仁:儒家学说中人的修养的最高道德境界。
  安仁、利仁:安仁是在行仁道中享受安乐;利仁,认为仁有利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在行仁道中享受安乐,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而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中的里仁讲的是什么
”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 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什么?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求论语里关于“仁”的句子及翻译,需要15句,一定要有翻译!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 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

湖南师范大学里仁楼的“里仁”两个字是何出处?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 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

“子曰父母年,不可不知也”什么意思?
意思是: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里仁篇》第21章。原文节选: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孔子说:“...

论语里仁篇是否有“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

孔子中关于礼仪的诗句
29.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3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5.关于礼仪的诗句 有关礼仪的诗句 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床 , 融四岁,能让犁 论语: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

与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有关的句子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孔子关于他‘仁’的那一句话是什么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①讱:难、迟钝。《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话是针对他的缺点而说。 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①,与人忠。虽之②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①...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什么意思?
意思: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出自:《论语·里仁篇》第21章,孔子(春秋)原文节选: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孔子说:“跟有仁...

民权县1309360265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翻译 -
烛阅结石:[答案] 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民权县13093602652: 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烛阅结石:[答案] 孔子说:“不仁义的人,不能长期处在穷困之中,不能长期处在祥乐之中.实行仁义的人安于仁义,明智的会去做对仁义有利的事.” ...

民权县1309360265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一句如何理解?《通译》中译为“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为什么感觉很奇怪? -
烛阅结石:[答案] 约:穷困. 整句读起来很怪. 我觉得这里如果翻译做简单、朴素的意思好理解些.

民权县13093602652: 《论语·里仁》全文 -
烛阅结石:[答案]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民权县13093602652: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烛阅结石: 我个人意见,你没理解原文的本意.联系下文,这句是说有无定性的问题,不懂得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简约的环境无法久处,对于安乐的环境也无法长乐,也就是说不知足的意思.所以后文才说,仁爱的人应该能够安处于仁的心境,智慧的人应该能够使仁发扬.

民权县13093602652: 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不可以处长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
烛阅结石: 这句话要结合后面的两句一直理解的,后面两句应该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吧 意思是说,不仁的人不可能长久处在困境或是顺境中,因为只要待久了一定会出问题的.而仁者丰厚的仁心可以使仁成为稳定的目标,知者深广的知识则能把仁行得恰到好处,确保“仁”不致于沦为流弊. 仁是孔子极力宣扬的做人方式,研究起来相当深,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明的. 关于你问的问题,我想只要知道孔子表达了“不仁的人不能长久的呆在困境或是顺境中”就可以了.

民权县13093602652: 不仁者为何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急需!!!!!!!!!!) -
烛阅结石: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不虔诚信道的人,不能长久地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地过安乐的生活.虔诚信道的人无论贫困与安乐都安心于守道,有智慧的人才能有利于行道.” 大学...

民权县1309360265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是什么意思?
烛阅结石: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于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民权县13093602652: 论语里仁篇是否有“朝闻道,夕死可矣”? -
烛阅结石:[答案] 有 在第8句里仁第四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民权县13093602652: 孔子《论君子》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从本质,对已,待人各项比较. -
烛阅结石: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於贫困,也不可以长久处於安逸.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不论环境好坏都能行仁,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有利也能够实行仁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