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压抑机制”

作者&投稿:裴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把星盘压抑机制相应转化~

  怎样把星盘压抑机制相应转化

  在占星咨询的实践中,如同在心理咨询中一样,占星师会遇到个案的“阻抗”问题。[所谓阻抗,在心理学的定义中,是指个案在咨询中对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抵抗,具体表现为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者对某种痛苦经验的否认。]对于抱持心理占星理念的占星师而言,阻抗同样是咨询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唯有突破个案的阻抗,才能更好地促进和个案之间的心灵沟通,进而促进案主对自身的认识与领悟。

  阻抗的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弗洛伊德提出的,它被认为是所有人格防御机制的总和。在精神分析学说中,阻抗发生的原因和人格结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面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源泉,遵循快乐原则,渴望自己的需要立即得到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负责调节本我的冲动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而超我是社会价值和观念的支持者,遵循道德原则,负责内化社会价值、道德和观念。]中的动力作用有关:当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交互作用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到焦虑,为了避免和控制这些焦虑,自我会运用人格防御机制来应对,比如压抑、投射、否认、替代、合理化、升华等等。其中,“压抑”被认为是其他各种形式的防御机制的先行者,是自我为保证对心理系统的控制,防止潜意识中不可接受的思维、情感和冲动进入意识层面所采取的策略。本文想要讨论的,就是“压抑”在出生星盘中的运作方式,以及相应的转化之道。

弗洛伊德在探索人类活动的深层机制和内在根源的同时,试图从人的自然生物本性和人的社会文化属性相统一的角度,致力于分析和解释人们行为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其结果体现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晚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人格结构论和早期的潜意识论、本能论一起构成其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本文试图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指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内容的概述;第二部分从人格研究与人的研究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第三部分是从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第四部分是从人的理性活动与非理性活动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本我、自我和超我有重要区别而又紧密联系。从区别看,本我代表遗传因素,是一种遗传给人的生物本能;自我主要是由个人经验和社会环境所决定,也就是偶然的、同时代的事件所决定的;超我则代表外部世界的理想,本质上是从他人身上和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是父母及父母的替代的影响。从联系上看,自我和超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衍生物,同时,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枢系统,是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它不停地周旋于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三者之间,平衡和协调它们的关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最大限度地避免自我的焦虑和解体。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卫道士和道德规范的仲裁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来自本能,即人的欲望与冲动。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库。它通过反射活动和愿望满足来释放能量。在本我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能冲破阻力,自我的理性活动过程便遭受破坏,如果冲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转化为自我和超我活动的原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发育,还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都是自我逐渐征服本我、打破本我“自恋”状态的过程。正是由于自我对心理能量的充分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形成新的对象性发泄作用,使人们能够将满足本能之外的能量用来发展人的心理过程,使能量从本我的非理性心理过程转化为理性心理过程。超我的自我理想和良心具有奖励和奖励机制,它把能量投入到对理想的能量发泄作用上。概括地说,心理能量通过求同机制由本我进入自我、再进入超我,心理能量同样遵循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它在人格中的不同分布状态决定着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本质。 本我只有能量发泄作用,而自我和超我同时具有能量发泄作用和反能量发泄作用。能量发泄作用的与反能量发泄作用之间的矛盾,使人内心产生焦虑。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它起到一种类似警告信号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以分为三类: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它们分别是自我对环境、本我和超我的一种恐惧。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变化发展是人们努力缓解和消除挫折、冲突、痛苦和焦虑等心理过程中,通过一些顺应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使人格的作用保持连续性与规律性,并最终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这些方法主要是:求同作用、移置作用与升华作用。求同是指一个人把某个外界事物的特点,特别是其他某个人的特点,纳入到自己的人格系统中。弗洛伊德认为存在四种求同类型:自恋性求同作用;目标定向性求同作用;对象丧失性求同作用;强制性求同作用。移置是指心理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个对象的过程。如果替代对象是社会文化领域的较高目标,这种移置作用就被称为升华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升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来源。除了上述肯定现实的方法来消除心理紧张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否认现实的方法来减轻人的焦虑,这就是自我的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机制、投射机制和反向机制等。 二、从人格研究与人的研究的关系看人格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高扬人文主义旗帜,反对扼杀人的本性,提倡“人性复归”,从此开创了尊重人和研究人的新时代。近代科学首先突破人的禁区,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相继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关于人体的科学有了不小的发展。近代哲学研究同样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问题。当时,哲学家对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人看成是纯粹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感性实在;另一类是根据唯能论的观点,把人看作是脱尽物质纠缠和自然约束的精神实体。19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人自身的研究更趋深入。现代西方哲学吸收了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学说,超越唯物与唯心的抽象对立,用非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摈弃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独断论”,产生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等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应当说,这从一个侧面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对人自身的研究,也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秉承西方近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义蕴,关心人、审视人、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揭开人类灵魂深处的潜意识活动和人格心理发展的奥秘,是弗洛伊德从事理论探索的根本宗旨。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其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格的系统性特征。弗洛伊德始终把人看作是由不同层次、不同功能有机构成的系统,前期侧重于描述心理空间的深度,把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详述了它们的不同功能;后期侧重研究心理人格的系统尽管和动力性质,分别以本我、自我和超我代表心理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并深入探讨三者的不同功能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关系。其二是人格的发展性特征。弗洛伊德吸收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把人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服从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就是研究人的动态的心理能量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变规律。人格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人格内部能量发泄与反能量发泄的相互作用,也取决于人对现实环境和社会文明规范的适应、求同、移置与升华。 从这两个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不仅摆脱了传统心理学由单一层面和静态的心理活动和去构造人格心理的做法,重新构造了由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自我与超我等多层次的复杂心理人格系统,而且摆脱了传统哲学单纯从人的外在形式或某种能力出发去规定人的本质的做法,注重在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中,具体考察人类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对人类精神活动本质的认识,同时充实和深化了对人自身的研究。正基于此,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后来的人格心理和人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人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需要指出,弗洛伊德的人格论有两个局限性:一是他偏重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方面去解释人的现实存在和行为动机,比较轻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对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决定性意义,这使他的人格理论涂抹上主观唯能论的色彩;二是他将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局限于精神病人等非健康人群身上,这影响了人格论的一般性。 三、从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关系人格论 人格论是从人的心理活动的分化和发展角度考察人格的整体构成,它必然涉及人的机体及其活动对象,因而,人格论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或心理哲学),它同时也是人的本质论和人性论的一种独特模式。

  “压抑”与“补偿机制”:一个关涉统治的问题
  石勇
  1
  在人类因“隐身术”的不在场而让主体的“本真自我”全盘暴露将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的残酷现实面前,慷慨激昂、激情似火的卢梭终于按捺不住:“我们实际上是一种样子,但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装出另一种样子!”这真是一记抽在伪善的“文明社会”丑恶嘴脸上的响亮的耳光。的确我们都会装。生存的指令迫使我们必须装作服从社会所安排的角色。只要我们的命运与存在境遇被别人决定,只要在尔虞我诈的社会中我们还不可能不向各异化的超人力量与实体俯首称臣,装便是我们的宿命。即使有人因其种种努力或深不可测的背景而拥有对他人的生存来说足够的震慑力,他仍然必须在更高档更有力决定他人命运的人或无名的“大众”面前装孙子。威胁与人的生存形影不离,装便无处不在。这种拙劣恶心的作秀表演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严厉前提,使得人的人生等同于一场场荒唐的闹剧。而人类对此彼此心照不宣,或无奈地承受抛入的命运,静静地等待着灾难性的抽心一击;或主动加入装的狂欢,以自身的全部主体性异质为社会与他人的应声虫而推动装的机器疯狂运转,在速度与力度所带来的眩晕中欲仙欲死,呻吟连连。“装”使人的主体性、人的自我丧失殆尽,我们在社会中所看到的每一张脸都不是与主体的感官和心灵关系密切并作为两者的表现器官的面皮,而有可能仅仅是面具。“人格面具”取代了人的真实面目并以此作为人的社会性存在的主体特征意味着人的“自我”已遭到了成功的“压抑”(repression),它使主体变得极度的虚伪或病态。它要么暂时隐藏在主体面具标准化的伪善的微笑背后乔装打扮伺机出击,要么已被压抑入无意识深处而化为死寂,在一种社会学——生物学的存在状态中使主体因承袭了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既得利益阶级通过思想奴役所强加的人格模式而成为自身的敌人。
  人是一个在压抑的痛苦深渊中挣扎、其对本能冲动以及属于人的本性需求已被抑制在一个狭小空间的幽灵。这个空间按社会既得利益阶级的意志而被动成形,并根据其对内容的要求与空间的模式的规划而自为存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实质上是人类生存的整个世界。它是一所监狱,在这所监狱中,人被幽闭。
  2
  当我是一个小职员,我在一个单位出卖劳力和智力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习惯于受强烈的社会虚荣心支配在下属面前作威作福以通过与下属的对比而确证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或至少比下属高档而获致极大快感的上司有一天用故意的工作刁难或公开的语言挑衅侮辱我时,我能作何反应呢?如果我目前还没有其它的生存手段或能力的话,我想我必须首先考虑他对我的侵犯所对我的心理攻击是否足以与我对他的还击所可能引发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同等的伤害力。答案是肯定的我当然马上可以神勇地拍案而起,给他送去一个有尊严的人捍卫尊严的呼声甚至耳光的教训,而如果相反我则只有乖乖地俯首称臣,忇调好自己的心理冲突,努力让他看到他对我的侮辱畅通无阻并没有受到任何挑战和还击,满足他的虐待欲而保证我耻辱的存在以便继续苟延残喘。他对我的侮辱作为一种强烈的刺激,当然会作用于我的生理系统而在心理系统中生发出一种作为对这一刺激的愤怒。这是一种生物的防卫机制,其力的趋向便是对威胁作出自动的阻抗,以消除这一不利于我的心理生存的威胁。但如果这一心理上的反应以行动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有可能带来威胁,而这一威胁往往比原先的威胁更能给我带来致命的恐惧。“两害相较取其轻”,于是我必须考虑对有可能给我带来更大的伤害的行为进行放弃。这就是弗洛伊德所津津乐道的“现实原则”。根据“现实原则”,我必须对上司的侮辱装得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并陪以谦恭的神情和虚伪的笑脸,也即必须对我的真实情感——愤怒——进行压抑。
  看起来我成功了,我的愤怒被我的一副奴才相取而代之而足足让上司过了一把虐待狂的干瘾。我和上司虐待与被虐待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保证我了的生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习以为常,风平浪静,似乎所有的虐待与被虐待从来没有发生。然而我的心理世界却已翻江倒海,经历着剧烈的撕变。任何一种心理活动只要产生就永远不会湮灭,它所拥有的能量使它非得要发泄出来;即使由于“门卫”的成功阻挡使它徒呼奈何,它也注定要在无意识或意识层面进行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变化,并以乔装打扮的形式而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发泄出来,其特征便是神经病的症状。这一点一直被弗洛伊德频频论及。具体到被我压抑的“愤怒”,虽然在那段时间它没有进入我的意识,但它在无意识层面却进行了分解、组合,一部分在无意识中保存了下来,另一部分以一种异质性的指令方式进入我的意识,并对我进行遥控。很显然,我被“堵”了,被压抑的愤怒情绪成了我神经病的一个根源,引发了我的心理障碍。如果我不能想方设法让我的愤怒哪怕是采取另一种变态的方式进行发泄,籍此获得心理平衡,维护住我可怜的自尊以及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确证,那么我的病症只会越来越恶化,我将可能变态甚至彻底精神崩溃,这其中完全不能排除我将报复社会和他人,以一种毁灭性的行为对其进行侵犯。欲防止我的精神崩溃,以及将我的由神经病而引发的破坏扼杀,必须以某种方式用某些东西来对我所受到的打击、侮辱进行补偿(equalize)。这些补偿的方式与补偿物疏通了我郁积的心理暗流,在某种程度上基本抵消甚至平衡了我所受到的巨大心理损失,使我看来病得很轻甚至毫发未损。无论如何,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人因各种难以忍受的折磨而寻求补偿已成为一种自动的生理——心理机制,社会就是充分利用了人的这一补偿机制,在造成人的这种近乎灾难性的后果时又创造出种种条件以及提供种种补偿方式与补偿物,把人们的神经病化以及破坏行为限制在一个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很难想像,如果格里高尔(卡夫卡《变形记》)能成功地寻找到一种对他来说非常不错的补偿机制,他会异化得面目全非,“成为一只甲虫”;如果索罗门松老人(茨威格《一颗心的沦亡》)在辛苦一生挣钱供妻女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看到妻女的下贱相以及对自己的利用时能用爱呀享受呀来对这一切进行补偿,他会不仅心而且人也彻底沦亡。
  3
  实际上,压抑与补偿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分析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按我的理解,社会与政治问题可以集中表达为统治问题。统治者正是通过对被统治者的压抑而获致了统治的合理性基础,并通过对被统治者的适度补偿而使被统治者而压抑而引发的反弹破坏力施向统治者预先以补偿机制规定好的方向而不危及统治本身。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每一种文明似乎都必须基建于对本能的强制和否认基础上。”在我看来,这句话对“统治”本身也适用。
  统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家具体化为一系列的权力
  构架,这些权力构架的作用在于通过暴力的压制迫使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俯首称臣。它的意味即:一种单向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一种通过自身的性质界定而界定相应的人的生存等级的外在指令;在这样的权力运行现实中追问来源已毫无意义,它的实际运行和来源已经造成了一种断裂,以致无法确定它的性质在何种意义上与一种纯粹的逻辑自洽性有关。因此,权力是一个高度异化的领域——权力即压迫。而在“社会分工”的幌子下,权力更是直接细化为一系列由统治者高踞其上的统治、管理职位,借此来行使两种功能:一是提供给统治者不劳动但可安享荣华富贵的机会,二是更有效地加强统治,使统治制度稳定运行下去。社会分工的不平等性、强制性,以及它不是一种利益均沾的生产现象说明它正是剥削的借口。压迫和剥削的存在首先必须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因此奴役永远是统治的伴生物。它们表明,靠权力支撑的统治制度必然是一种否定人的机器——意识形态体系,它和人的尊严、和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普遍的价值理念是相冲突的,而它也只有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根据需要扼杀自由平等以及使人忘记统治对人的摧残而窒息反抗冲动才可能存在。
  由此来理解弗洛伊德的话便有两层意思:一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存在只有靠压抑人的破坏本能才能得到保证;二是任何一个社会中流行的“文明”观念必然是在这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既得利益阶级的意志反映,由于此阶级的存在状态依赖于对大多数人的压迫和剥削,它只有让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种压迫和剥削才能让自己的统治、自己的“文明架构”不致土崩瓦解。第二种“文明”的敌人便是人的自由、尊严冲动。这也是一种植根于人性的本能,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存在都必然意味着程度不一的对这种代表人之为人的涵义的本能的压抑。
  “问题的关健是,是否能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才能够减轻强加于人类的本能牺牲的那个负担,以及使人和那些必须保存下来的本能忇调一致,并且为他们提供一种补偿”(弗洛伊德)。压抑人的本能只有两种结果,其一是整个社会产生病变乃至疯狂;其二是引起本能强烈的反弹。这两种结果都威胁到“文明”存在的根基。因此作为“文明”的阐释者的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通常作法是将人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补偿机制扩大到整个社会的范畴,为被统治者因其自由、尊严被压抑而提供一种广泛的补偿。其要点是:一,利用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诱导人走向民族、国家、集体等抽象的而又由统治阶级解释的非人格神,走向一个编好了死亡程序的乌托邦。在这些虚无缥缈、抽象而又能给人以巨大的敬畏感的庞然大物面前,人的无力感与渺小感油然而生。他急切地想和这些庞然大物认同,与众人分沾它们的属性从而获得安全感。这几乎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情感反应:人因其存在的失落与本体论上的困境而企图投身入各异化的非人格神门下寻求尼护,从而使他毫无察觉地与统治秩序认同,其思想并被纳入统治意识形态运行的轨道之中。二是无限放大的人感官欲望,用人的感官欲望的满足来蒙蔽人的内心痛苦挣扎。应该说,这一招简直就是太成功了。人的生物学属性使得心灵容易被遮蔽而感官则极为容易接受到各种关乎享受的刺激。固然有时心理上的生存比生理上的生存更为强烈,但它的容易压抑却使它在与生理的竞争中很难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斗鸡玩狗、吃喝玩乐、荣华富贵似乎才代表人的本真生活,似乎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而自由、平等、尊严这些东西却因其非物质性而显然得抽象遥远甚至毫无意义。必须承认,许多人对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的确证正是通过享受这条众口一辞的途径。感官相以于心灵的巨大优势以及以享受冒充为有尊严的生活使所谓的因追求自由而对统治秩序的反叛在大众眼中往往沦为笑柄,不要说他们会丢下享受的机会而跟着反叛者走上艰难的批判或革命历程,甚至他们在心里对统治秩序的真正的反叛意识都从未萌生。三是利用各种奇怪的形式将被压抑的本能进行“变异”处理,使其获得变相的发泄,从而提供一种安全无害的补偿。比如鼓励人们工作,这实际上是人的征服野心与自大欲的一种变形,通过这么一种形式而将人可怕的精力从朝向统治秩序的方向转移至具体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制造。比如徒有虚名的选举,它满足了人被别人重视自己存在的本能,但它却又因其虚伪性而让大众的政治理想沦为虚妄。比如弱肉强食的商业竞争,它实际上就是人的攻击本能的合法化,是人的阴险狡诈、残酷无情的一种得到了承认的变形。这些高明的补偿就像一条“公共污水沟”,使任何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秩序的不满和愤懑都通过它而排除干净。
  4
  在《精神分析与禅宗》中,弗洛姆说:“设想人在这世界是的处境,他的隔离、孤寂、无能,以及他对这一切的觉察,人们会觉得这些负担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以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会在这些压力之下“崩溃”。大多数人是通过补偿机制,比如使人僵化的常规生活,与群体保持一致,对权力、特权和金钱的追求,在与其他人共同参与宗教仪式时对偶像的依赖,自我牺牲似的苦力生活,以及自恋似的自我膨胀——总之,是以变得畸形而逃避了疯狂这一结果。”不错,没有这些补偿,我们无法想像人还会在表面上生龙活虎,尽管内心已一片昏暗。在今天,压抑的力度越来越猛,深度也越来越深,人的本能结构已被修改并且也已被各种补偿物填充满了,这是“人的死亡”同时也是“人的再生”。像马尔库塞所讲的,现代人在干什么时都非常理性,然而却又处处不理性甚至疯狂。“本能”被压抑却又提供“补偿”无论如何都是人的悲剧,表明了奴役的深入骨髓以及人类阴暗的前景。从精神分析上说,解除压抑的主要办法便是尽力将人的无意识内容呼唤入意识,这些一直被压抑的内容恰恰代表世界的本真。那么,我们能否解除统治意识形态对我们看穿世界真相的压抑,并以独立思考对抗其无处不在的催眠?


什么叫”压抑机制”
压抑是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为什么人总会莫名地压抑。
压抑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旨在阻止导致负面情绪的思维、情感和冲动进入意识层面。以下是关于压抑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理论解释:1. 精神分析论观点:弗洛伊德提出压抑作为癔病症的原因,是一种防御机制,阻止不愉快情绪的“不和谐想法”进入意识。他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选择性失忆属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压抑?
属于, 压抑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

自我防御机制有哪些
压抑机制。压抑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防御机制,它涉及对不愉快或痛苦记忆的主动遗忘或抑制。当人们遇到难以承受的情感或经历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压抑这些记忆,以避免对心理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然而,长期的压抑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因此,个体需要寻找更为健康的应对方式,如寻求心理咨询等。以上就...

什么是压抑(精神分析名词解释3)
因此压抑,实际上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压抑——禁止一种欲望,使这种欲望不能够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思想和意识。当然,这也就使这种欲望感觉不到自己了。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压抑的本质应该这样来描述:把欲望的相应的意识压抑为潜意识。或者通俗地说:“强制自己不去想‘它’”,这就叫压抑。因此压抑...

什么叫”压抑机制”
压抑人的本能只有两种结果,其一是整个社会产生病变乃至疯狂;其二是引起本能强烈的反弹。这两种结果都威胁到“文明”存在的根基。因此作为“文明”的阐释者的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通常作法是将人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补偿机制扩大到整个社会的范畴,为被统治者因其自由、尊严被压抑而提供一种广泛的补偿。其要点是:一,...

压抑的精神分析
压抑是自我用以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思想,以免他们进入意识域的机制。这些思想可能来自本我中那些遗传部分,可能来自个人一生中痛苦悲伤的回忆。在前一种情况下,对那些思想的压抑称为原始的压抑,在后一种情况下的压抑称为纯粹的压抑(repression proper)。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只要那些引起焦虑的思想又...

压抑精神分析理论对压抑的解释
当来自本能的焦虑思想被压抑时,我们称之为原始压抑;而源于个人经历的压抑则称为纯粹压抑(repression proper)。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思想并非消失,只是暂时隐匿在潜意识中。它们持续对我们的性格产生影响,尽管无法直接进入意识。因此,理解压抑机制至关重要。心理学家运用各种手段,如梦的解析、自由联想...

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会怎样
2.如果你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关你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都会出现问题的。3.在弗洛伊德看来,因为被压抑的思想并非停止对我们人格的影响,而仅仅在于使他们不能进入意识域而已,所以,压抑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采取这些方法诸如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催眠以及对口误或记忆错误进行分析的全部目的就是...

怎样把星盘压抑机制相应转化
怎样把星盘压抑机制相应转化 在占星咨询的实践中,如同在心理咨询中一样,占星师会遇到个案的“阻抗”问题。[所谓阻抗,在心理学的定义中,是指个案在咨询中对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抵抗,具体表现为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者对某种痛苦经验的否认。]对于抱持心理占星理念的占星师而言,阻抗同样是咨询过程...

南乐县17394787339: 心理防御机制什么是逃避机制?
赫颖爱欣: 概述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 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

南乐县17394787339: 逃避性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哪几种类型?
赫颖爱欣: 逃避性心理防卫机制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面临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 头埋在沙堆里,当做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

南乐县17394787339: 压抑是由什么心理机制造成的? -
赫颖爱欣: 因为顾忌自己的形象、利益、他人的感受或是其他方方面面的关系等而把本来很想表达的语言或行为控制住,压在内心,但因为该表达的东西被压下来了,就会造成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 如果是偶尔为之或是对自己影响不大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淡忘掉,但如果经常这样或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也被压制了,那对个体来说就不好了,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所以压抑后要及时把不良情绪疏导出去.

南乐县17394787339: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
赫颖爱欣: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逃避性防卫机制 分为: 1、压抑: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

南乐县17394787339: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
赫颖爱欣: 包括以下十种: 1.压抑: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种机制叫做压抑.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以下9种机制才能发生.! 2.投射:把自己...

南乐县17394787339: 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
赫颖爱欣: 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无意识中使用的一些方法,用来保护我们的心理平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否认:这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它是指我们拒绝承认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否定不愉快的事件,以此来获...

南乐县17394787339: 什么是压抑(精神分析名词解释3) -
赫颖爱欣: 包括弗洛伊德在内,专家们都把压抑看成是一种“防御机制”.某种本能或欲望,例如儿童时期的性的欲望,很容易被社会或父母所禁止.这种禁止往往是强制性的或恐吓性的.对于儿童来说,本能或欲望在什么时候产生,恐吓或强制,就会在...

南乐县17394787339: 谁知道什么是压抑?
赫颖爱欣: 压抑被称作“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果的基石”.看来它是最重要的防御 机制.压抑是一种积极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自身的东西排除 在意识之外,或使...

南乐县17394787339: 什么是有害的人格防御机制?
赫颖爱欣: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弗洛伊德归纳了十种自我防御机制,分别为: 1.压抑: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

南乐县17394787339: 心理压抑是什么意思有空的话说说怎样发生的引起的,和怎样治疗,谢过
赫颖爱欣: 心理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