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手说一下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的教育,不需要很正统的回答

作者&投稿:豫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哪位高手告诉我一些正统的穿西装的知识,我有重要的面试,和外国一个很古板的教授会面.谢谢~

都copy过来,你慢慢看吧,呵呵。

谈到西装,它通常是现在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男士着装的一个首选。西装,严格地来讲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一种制式服装。西装的穿着,有其自身的一定之规。

西装从选择、搭配的角度来讲,有正装西装和休闲西装的区别,首先我来谈谈休闲西装和正装西装有什么区别。正装西装和休闲西装的最大区别在以下三个具体方面:色彩、款式、面料。

比较专业的讲法,称之为服饰三要素。一个会穿的人,是善于搭配的人,搭配什么?搭配色彩、款式和面料。色彩、款式和面料是正装西装和休闲西装的最大区别。

首先,颜色。从色彩的角度来讲,正装西装的基本特点是单色的、深色的。单一颜色,深色。一般的是什么颜色居多呢?一般是蓝色居多,灰色居多,有时候也有咖啡色和黑色,但是黑色西装一般是当做礼服穿着的。而休闲西装,色彩上就会异彩纷呈,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艳色的,还可以是多色。有的颜色还不止一种颜 色。有的还有格或者条纹,或者是宝石蓝的、灰蓝的、浅蓝的、咖啡的,或者是粉色的、绿色的、紫色的、黄色的都可以,比较随意。而正装西装一般是蓝、灰、黑 等几种颜色,这是色彩方面的不同。

其次,面料。正装西装一般都是纯毛面料,或者是含毛比例比较高的混纺面料。这种面料悬垂、挺括、透气,显得外观比较高档、典雅。当然其价格也比较贵。而休闲西装的面料就无奇不有了,有麻的,还有皮的、棉的,比如条绒西装就是棉的。还有真丝的,可谓无奇不有。 我有一次到日本去,人家还送了我一件号称是什么太空面料的西装,后来一看才知道是塑料。外面有涂料而已。但是正式场合我们穿的西装,很少有这种皮、麻、 丝、棉的。

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哪个企业的大老板,在重要场合穿那样的西装。一般穿的都是毛料的。这样西装才会悬垂、挺括、透气、舒服,自己穿着舒服,人家看着也舒服。

最后,款式。在款式方面,正装西装和休闲西装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正装西装是套装,而休闲西装则是单件。我可以穿着黑裤子,上身穿蓝色的西装,但它不是套装。套装是色彩一样的、面料一样的、款式风格一致的,而休闲西装则是单件的。正装西装一般是套装,两件套,或者三件套。但是很少见到穿休闲西装有穿套装 的。有的时候,冬天我也穿皮西装,因为它耐脏,耐磨,还暖和。但是我绝对不会同时穿皮裤,因为我不开摩托。条绒西装我也穿,但是我绝对不会在穿条绒西装时,穿上一条条绒裤,那我就成了斑马了。其实,衣兜也是个问题。休闲西装一般都是明兜,明兜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没有盖的。而正装西装则属于暗兜,它是有盖的。公关人员一般而论,在重要场合所穿的西装,都是正装西装。换而言之,深色套装,白色衬衫,黑色制式皮鞋,通常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公关先生在大庭广众之前抛头露面时的基本着装选择。

我看到一些公关人士穿的西装,它有可能是有品牌的,也很昂贵,但是为什么穿上就不好看呢?这就涉及到有关成规的问题。我们在谈到着装礼仪,说到遵守常规时总要强调的一句话: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去看一个男士,他穿西装,他会穿还是不会穿,主要应当考虑什么问题?是穿着舒服重要呢?还是搭配合适重要呢?有一些穿法技巧上的问题要注意,我觉得主要是搭配得合适。比较专业的讲法,讲到一个男士穿西装的问题时强调所谓的“三个三”。什么叫“三个三”呢?穿西装时有三大问题要注意,而每个问题里都有一个三字,所以叫“三个三”。

第一个“三”,三色原则。它规定:穿西装正装时,全身上下的颜色不能多于三种。我有个职业病,我在大庭广众之下见到一个男士,或被介绍与另外一位男士认识时,我一般不听他自报家门,我也不过分迷信他名片上的头衔。我一般喜欢把他身上的颜色数一数,我的经验是:其人身上的服装,三种颜色一般是正规军,四种颜色一般是游击队,五种颜色一般比较傻外行了。身上颜色多于五种的一般不喜欢理他,因为他差劲死了,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这是第一个“三”。当然休闲装没有这个问题,穿休闲西装逛大街、轧马路、吃饭、去玩都无所谓,没必要打领带的。

第二个“三”,三一定律。什么叫三一定律呢?三一定律是告诉我们,男士在重要场合穿套装出来的时候,身上有三个要件应该是同一个颜色。哪三个要件?鞋子、腰带、公文包。它们应该是一个颜色,并且应该首先黑色。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懂行的男人都知道,看男人西装有时候看不出名堂来。我有时发牢骚说男人很可怜,漂亮衣服没得穿。不像女性穿的时装,可以经常换。我们有什么换的呢?除了西装还是西装,一个扣,两个扣,三个扣,没扣,没多少差别。不穿西装穿牛仔,不穿牛仔穿夹克,再就没了。你上班的时候穿的则往往是制服,制服都是一样的,顶多是号的大小不同。内行看门道,讲究的男人花钱的地方是什么呢?鞋子、 腰带、公文包、手表之类。这是男人身上的要件,饰品,也是重要的搭配。一名讲究的男人在重要场合抛头露面时,他的鞋子、腰带、公文包应该是一个颜色,而且首选是黑色。这样就比较好看。如果我现在戴的是金属表带的手表,那么金属表带的颜色,应该和我眼镜镜框的颜色一样,和我皮带扣的颜色一样,这才叫协调。换 而言之,如果我现在戴的是一块真皮表带的手表,它的表带颜色应该也是黑的,和鞋子、腰带、公文包的一样,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比较好看。当然我也见过不在行的仁兄,我不止一次说过这个case。

我有一次见到一位仁兄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手袋,把我看晕了。人家还挺大方,和我打招呼:老金,你好。我边上有人呢,我也只好自己给自己个台阶下,我问他:老兄,今儿为什么这么花呀?他告诉我:老子今年是本命年!他跟你划的不是一套拳,不对路。所以这个三一定律非常重要。

第三个“三”,三大禁忌。有哪三大禁忌?三大禁忌指的是穿西装时,有三个不能出洋相的地方。哪三个地方不能出洋相?其一,袖子上的商标不能不拆。你去买西装,只要是在店里买来的西装,左边袖子的袖口上都有一个绣上去的商标,有的时候还有一个纯羊毛标志,那里可能有两竖。按照严格的说法,如果去买西装,交钱刷卡之后,服务生要替你干的头一件事,就是要把商标拆掉,等于西装启封了。但是,我们国内有很多服务生不知道这件事情,还有的个别人知道了也不干。久而久之,有不少男士误认为袖子上有那么一横是名牌的标志。经常有人走路的时候有意做曲臂挺进状,要露一手,我将其称之为“草莽英雄”的基本特征,当然这种人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其二,非常重要的涉外商务交往中忌穿夹克时打领带。穿夹克打领带,内外有别。夹克一般属于休闲装,一般来讲,和领带这种正装的搭配,并不协调。当然穿夹克打领带,也有一些情况是允许的。大体上来讲穿夹克打领带,有两种情况是允许的:一是穿制服式夹克。现在社会上,有些行业,比如,工商、税务、警察,他们有统一的夹克式制服。所谓制服,就是制式服装,统一色彩、统一面料、统一设计、统一款式的服装,是企业形象的标志。它愿意什么款式,就是什么款式;愿意什么色彩,就是什么色彩,别人管不着。说个难听的,穿制服的话,即使是光膀子打领带别人也管不着。我统一要求,我与众不同,所以人家要穿夹克打领带,如果是制服,是可以的。还有一种人是可以的,是什么人呢?就是行业领导或者单位领导。他们在自己行业之内参加内部活动时可以如此穿着。我打个比方,我是一个市长, 夏天天气很热,我到工地去慰问建筑工人,到街上去慰问执勤的交警。人家都在那儿挥汗如雨,我西装革履去了,是不是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之感?所以,我很可能领带也打,表示正规;但是我会换一个夹克,显得我平易近人,这是一种趋同,心理学上把它叫亲和效应。大家见和自己状态近似的人,性格、习性、讲究、打扮、语言、交谈内容相近的人,容易产生共鸣。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在其参加内部活动时,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但在对外交往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夹克属于休闲装,在外国人面前如果穿着夹克打领带,又不是制服,也不是行业活动,那么人家会笑你。

一次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涉外商务谈判中,外商先到了,我们有一位地方领导去了。地方领导一进门,穿着夹克进去,外商起来就走掉了。外商表示强烈的不满,因为他认为穿夹克是表示对他不尊重。我们这位领导还不高兴了,还跟我解释,说他那个夹克是名牌,鳄鱼的,法国鳄,嘴巴朝外的。我说:嘴巴朝上的意大利鳄也用,因为夹克根本就不是正装。

其三,忌袜子出现问题。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讲究的男士在重要场合出来时,袜子是有说道的。他有两种袜子是不可以穿的。一是不穿白袜子。穿西装的时候,穿制服的时候,穿皮鞋的时候,男人有个讲究,袜子和皮鞋一个颜色最好看,浑然一体。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袜子的颜色和裤子一个颜色,它也是很好看的。至 少穿深色,绝不穿浅色的或者花色的,那样就会不伦不类。要穿靠近的颜色,近似色。说实话,我们一般男人穿袜子讲究不多,一般男人穿袜子就讲究一条,两只是不是一种颜色!但是讲究的人是绝对不穿白袜子的。
二是不穿尼龙丝袜。有素质的男人不会穿尼龙丝袜,而是要穿棉袜或者毛袜。尼龙丝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吸湿、 不透气、容易产生异味,会妨碍交际,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男士,我今天晚上请他吃饭,我们吃的是日本料理或韩国烧烤。吃日本料理,吃韩国烧烤,他能 穿尼龙丝袜吗?他当众一脱鞋,里面有别样的芬芳,能熏死耗子。外面还有三个窟窿,其中一个露出大拇脚趾头。那时自己不舒服,人家也不舒服,这一点非常重要。

除了这“三个三”之外,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具体来讲,选择西装、搭配西装,有一系列的问题要注意。

择西装时,首先要注意面料、色彩。我们在选择西装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要选择毛料,纯正的、质地良好的面料,因为它悬垂、透气、轻、薄、软,是 高档西装的标志。从面料上来讲,一般要选纯毛面料。当然有时候要考虑到季节性差异,夏天很热,就要选那种混纺的,含毛比例高的面料。

此外,选择西装一定要注意色彩,一定要注意,休闲装和正装西装是有其色彩方面的区别的。如果是休闲西装,那么可以个性化。正装西装不讨论个性,讲究的是深色的、单色的。在一般情况下,蓝色、灰色的西装,应为男士所常备。
选择西装时,其次要注意版型。版型其实挺重要的,中国人穿衣服,一般很少有人有版型的概念。所谓版型,指的是西装的外观轮廓。严格地讲,西装有四大基本版型:

第一种版型,欧版西装。欧版西装是什么样的呢?欧板西装实际上是在欧洲大陆,比如意大利、法国流行的。总体来讲,它们都叫欧版西装。最重要的代表品牌有杰尼亚、阿玛尼、费雷。欧版西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基本轮廓是倒梯形。还不是倒三角形,不可能倒三角,是倒梯形,实际上就是肩宽收腰,这和欧洲男人比较高大魁梧的身材相吻合。我经常跟那些比较苗条的男士讲,选西装时,对这种欧版西装,要三思而后行,因为我们一般的人不够肩宽。双排扣、收腰、肩宽,也是欧板西装的基本特点。

第二种版型,英版西装。它是欧版的一个变种。它是单排扣,但是领子比较狭长,和盎格鲁-萨克逊人这个主体民族有关。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脸形比较长,所以他们的西装领子比较宽广,也比较狭长。它是三个扣。英版西装,一般是三个扣子的居多,其基本轮廓也是倒梯型。两侧开衩叫骑马衩,骑马的时候比较方便,这是英版西装的特点,还有一种衩是中间衩,中间开衩。 骑马衩,实际上和英国人的马术运动有关。

第三种版型,美版西装。就是美国版的西装,美国版西装的基本轮廓特点是O型。它宽松肥大,适合于休闲场合穿。所以美版西装往往以单件者居多,一般都是休闲风格。如果到过美国的话就会发现,美国人一般着装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宽衣大裤。强调舒适、随意,是美国人的特点、美国人性格就是这样的,要强调个性化。说实话,欧版西装和美版西装在我眼里,都不大适合我们一般的华人穿着,比较适合我们穿的是什么服装呢?是一种有东方特点的版型,日本版西装。

第四种版型,日版西装。日版西装的基本轮廓是H型的。它适合我们亚洲男人的身材,没有宽肩,也没有细腰。一般而言,它多是单排扣式,衣后不开衩。这样的服装穿在我们身上,比较得体。日本版西装大部分是无衩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身材不高大。而西方人一米八五,都是很常见的。我们的身高一般大概也就是一米七五、一米七八吧。如果个子比较矮小的话,两侧开了很高的衩,傻乎乎的,搞不好也把裤腰带都露出来了,不好看。

选择西装时,再次要注意款式。正装西装一般是套装。套装又分为两件套和三件套。套装肯定不是单件。一件上衣,一条裤子,这是两件套。一件上衣,一条裤子,还有一件西装背心,这是三件套。一般来讲,一般场合穿两件套套装就可以了。非常重要的场合,或者是地位身份非常高的人,可以选择三件套西装。三件套西装有个好处,就是使你的形象显得更加干净利索,比如,穿衬衫要掖到裤腰里去的,有的时候动作一大,比如我在课堂上一伸胳膊一轮腿,没准衬衣就出来了。露出一截秋裤,或者内裤高于外裤,常有这种事情发生。如果穿个西装背心的话,就等于把接缝的地方挡住了。欧美男士在重要场合穿燕尾服,西式礼服的时候,都使用腰封。腰部有一段非常宽大的绸缎用以束腰。实际上就是把衬衫和秋裤接缝的地方挡住了,这样就比较典雅、笔挺。

从款式上来讲,还有一个开气的问题,开气我们一般叫开衩。两侧开衩叫骑马衩,骑马的时候比较方便,这是英版西装的特点,还有一种衩是中间衩,中间开衩。 骑马衩,实际上和英国人的马术运动有关。骑马时这个西装如果大小不协调,或者不注意的话,一下子就压到屁股下面去了,所以他上去一撩,西装就能够搭配马的两侧。中间衩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款式。但是日本版西装大部分是无衩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身材不高大。而西方人一米八五,都是很常见的。我们的身高一般大概也就是一米七五、一米七八吧。如果个子比较矮小的话,两侧开了很高的衩,傻乎乎的,搞不好也把裤腰带都露出来了,不好看。

讲到款式的时候,要注意扣子的多少。首先要讲的是双排扣和单排扣的区别。双排扣西装,一般更多地具有时装性质,表现男人的典雅和别致,往往适合于社交场合选择。而单排扣西装更适合作为公务套装,英语有个词叫商务套装,suit,指的就是单排扣套装。单排西装又有两个扣、三个扣,甚至四个扣的区别,什么样的最正式呢?两粒扣最正式,三粒扣也可以,三粒扣比较古典一些。但是四粒扣、五粒扣或者一粒扣,甚至没有扣的,则具有时装和休闲的性质。

选择或穿着西装时,最后要遵守相关细则。穿西装时,我们一般强调几大细则,刚才我所讲的“三个三”是大政方针,此外还有细则。

细则之一,衣扣的系法。单排扣西装的扣子的系法,有什么讲究呢?最基本的讲究,就是下面那粒扣子永远不系。如果是两个扣的话,肯定就是下面那里可不系。那三粒或者四粒扣怎么办呢?三粒扣,四粒扣也是下面那个不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最上面的扣子不系,上下可以更敞开一些,这是比较时尚的穿法。但是很正规的穿法,只是下面那颗扣子不系。但是千万千万要注意,不要所有的扣子都不系,所有的扣子都不系就会显得比较傻,成为休闲西装了。

细则之二,西装口袋里面放的东西越少越好。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的同志把西装当作工作装穿。西装上衣,下面两侧口袋里面原则上是不装东西的,东西只装在这个内兜里。我有个建议,如果西装是刚买来的话,口袋都是封着的,那个线就不要拆掉,拆掉了就会放东西。不要拆它,它会比较协调。西装内侧口袋可以放什么呢?可以放钢笔、名片,其他的也不要放。其他东西放哪里?放到自己的公文包里去,包括手机之类。“男人看腰”,腰上不要挂东西。那些东西放到包里去。

细则之三,衬衫的穿法。衬衫只能穿一件。在正式场合穿的衬衫,应为白衬衫,单色的,没有过多图案的,格子的、条纹的之类尽量少穿,彩色的一般不要穿。特别要注意的是,长袖衬衫是正装,短袖衬衫则是休闲装,后者不宜用来搭配西装。长袖衬衫有几个细节要注意。第一个细节,长袖衬衫里面要穿内衣、背心的时候,要注意,领型要选U领或者V型,不能使之露出来。否则穿个高领衬衫,会露出一些花絮,有的同志说他一趴就会露出一截衬衫,露出一截羊毛衫,再露出一段内衣,跟梯田似的,非常不好看。还要注意,如果打领带的话,上面扣子要系上。不打领带的话,衬衫上面那个扣子可以不系。如果是T恤配休闲装 也可以,但是配正装就不可以。

根据衬衫领子的不同,西装衬衫分为很多类型。像我们一般配西装的衬衫是什么呢?是方领衬衫或者长领衬衫,此外还有一种衬衫叫扣领衬衫。那种衬衫尖上有个扣眼,把领带打好之后,等于把领带固定住。扣领是美式衬衫。还有立领衬衫。它的领子是立的,等于把衬衫领子外面这圈铰掉了,立领衬衫一般是时装穿法,或者休闲穿法,配休闲装可以。还有一种翼领衬衫。翼领衬衫,就是领尖翻了一个边过来,配什么呢?配蝴蝶结的,穿燕尾服、穿礼服时用的。如果现在一位男士打了一个蝴蝶结,就是一个典雅的boy,即服务生。如果穿礼服的话,则是另外一回事。

细则之四,领带及配饰。领带可打可不打,穿套装一定是要打领带的,不穿套装是可以不打领带的,不穿西装是绝对不打领带。领带一般要注意颜色。正式场合最好选单一颜色,就是不要有花纹的。要选什么颜色呢?可以和西装一个颜色,比如蓝西装打蓝色的领带,灰色的西装打灰色的领带。此外还可以选紫红色领带,比较庄重而热情。艳色领带,粉的、白的、绿的,尽量少打,领带如果有图案的也可以,但是图案要简洁,格子、条纹、点最佳。不要让领带上面色彩纷呈,阿猫、阿狗、熊猫盼盼、米老鼠、唐老鸭,再整一个美人的大嘴巴,再印上几个字,难得糊涂、圣诞快乐,这些都不合适。这些都是演艺界人士的选择,公关男士一般不选。

最后还有一点要注意,领带夹的用法。讲究的男士在重要场合,饰物要少而精。穿西装时,手表与包是最重要的饰物。此外,如果要选饰物的话,还可以选装饰性的袖扣。装饰性袖扣配法式衬衫,法式衬衫是翻边的,它实际上是把那个翻边的衬衫,下面固定了之后把袖扣穿上去,这是比较好看的。因为男人在办公桌前,两只手放在桌上,这个装饰袖扣正好露出来,堂而皇之的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品位。

领带夹可用可不用。一般时尚的穿法,是不用领带夹的。只有两种人用领带夹: 其一,穿制服的人。像我们刚才讲的,工商、税务、警察、军人,航空公司的人他们用领带夹,他们领带夹上有国徽、警徽、航空公司徽记,CIS。其二,VIP。高级官员、高级将领、大老板,因为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引人注目。比如我们去喝汤,如果没有外人的话,端着碗就灌。而讲究的人是不灌的,弯腰,以调羹舀食。那你想想,他的领带如果不夹注的话,一弯腰,谁先喝汤呢?领带。其实时尚一族打领带时,是不用领带夹的。乍暖还寒时候,我去游春散步,漫步疾走之时,领带不受领带夹的束缚,随风飘舞。说个时尚一点的,很酷,这是男人的味道。领带是要飘的,谁夹住它谁傻得很呀。


B.衬衫 Shirt
优质衬衫都有硬质领衬来配合领口的形状,不过现代衬衫的领衬一般是塑料的,有些高档定制衬衫还会选择黄铜领衬。领衬能够保持领口形状,尤其是系领带的时候,领衬能让衬衫的领口不卷边。
衬衫的领子一定要合适,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我们量领子时,要从喉结的下面开始量,然后放出1~1.25英寸,最重要的是衬衫领口要合得拢。如果太紧,整天都会感到不舒服;更糟糕的是如果较胖的人在穿领口太紧的衬衫,会显得更臃肿。
衬衫最普及的颜色当然是白颜色了,当下中国男士们最喜欢的也是白色衬衫,但是在西方国家,男士衬衫的颜色就有很多变化,比较活泼流行的有蓝色、粉红、粉蓝、嫩黄、粉紫的,还有大大小小的条纹和图案。
如果衬衫是有图案的,那你的领带最好不要有图案。
现在非常流行的是深颜色衬衫,像藏青色、黑色。这时搭配领带就很有意思——黑衬衫配黑领带,或者领带、衬衫同一种颜色,都非常时髦。
戴领带时穿衬衫要很贴身,不戴领带时穿衬衫可以放松一点儿。但如果你穿的是有扣领的衬衣,一定要把领角的扣子扣上。
C.领带 Tie
男士打扮的焦点是领带,领带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也就是说,即使西装和衬衫都很好,如果领带不对,那就全不对了。而且领带会给你每天带来不同的变化,这对于男人来说更有意义。
*领带与衬衫的搭配:应该根据你的衬衫来挑选领带的颜色。
最好的两种颜色是红和蓝、或以黄色为主并带有图案的。色彩的搭配有规则的,例如,衬衫是白色的,那么领带上的图案就应该带有一点儿白色。领带中的白色能衬托出衬衫的白色,这样效果好,在和藏青色、深灰色西装配,能产生多种视觉效果。换成蓝衬衫,道理是一样的。带一点儿蓝色的领带配什么蓝色衬衫都可以。不同的领带配上同一件衬衫,能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是非常经济的办法。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学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世界的本原及存在形式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因问题,人的伦理关系、审美关系及正确思维的形式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柢都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是全部哲学最基本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两 大 阵 营


哲学基本问题普遍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哲学中,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各自不同,但可以在基本上分为两类。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结柢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哲 学 的 特 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表明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哲学自身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也决定了哲学的其他一些特点。哲学植根于经济基础,但却往往通过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


在阶级社会里,哲学具有阶级性,但却通过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


哲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连续性。哲学不仅是当前经济基础的产物,而且也是历史的产物。


哲 学 的 三 大 传 统


发源于古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

哲学涵盖各学科简介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


现代科学哲学的形成可以溯源到J.赫尔1833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研究序论》,早期的重要人物有W.休厄尔、J.S.密尔等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E.马赫、K.毕业生J.彭加莱、P.杜恒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阐述了科学哲学的观点,20世纪20~30年代B.罗索和L.维特根斯坦等人所开创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促进了科学哲学的蓬勃兴起.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哲学在反对和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有关科学活动的研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代表人物有H.赖兴巴赫、K.波普尔、W.奎因、N.汉森、T.S.库恩、P.费耶尔阿本德、I.拉卡托斯、S.图尔明、D.夏皮尔等。





伦理学简介


伦理学简介


ethics


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关于道德的科学。亦称道德学、道德哲学或道德科学。


在西方,“伦理学”一词出于希腊文,含有风俗、习惯、气质和性格等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气质、性格的意义上,首先使它成为一个形容词ετηιΚσs,赋予其“伦理的”、“德行的”意义。后来,他又构造了ετηιΚε一词,即伦理学。西方最早以伦理学命名的书为《尼各马可伦理学》。据说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的儿子尼各马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讲稿和谈话整理而成的。





核心问题及解决途径 考察人类全部伦理思想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考察历史上各种伦理学说的演变和相互间的斗争,主要会涉及到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必然涉及到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这是伦理学的基本核心问题。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是起源于现实社会人们的经济利益,还是起源于上帝或者某种理念?道德的作用是什么,它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关系如何?历史上的伦理思想家们,由于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伦理学派别。一般说来,持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伦理学派,总是从唯心主义认识论或宗教神学的世界观出发阐述道德问题,强调道德乃至人们的道德意识决定或制约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伦理学派,则往往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人们现实的物质利益出发解释道德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强调经济利益或物质生活对道德的制约作用,并以人们的实际经验或感官需要论证和检验自己的道德理论。历史上这两种伦理学派的思想家们,都因在社会历史观上没有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而未能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


② 道德的最高原则,按其实质来说,究竟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还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道德的功能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和社会、个体和整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这是决定各种道德体系、道德规范和道德内容的最高原则,也是决定各种道德活动的依据以及道德理想的标准。



伦理学的历史


人类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从整个伦理思想史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发展形式:①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思想传统,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②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强调个人幸福,即人的至善为特点的伦理思想传统;③发生在古代埃及和印度的伦理思想,它以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往往与宗教相结合,从中贯彻着宗教诫律的要求,得到宗教势力的强力支持。


中国伦理思想传统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它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有着极为丰富的伦理思想遗产。中国伦理思想的一个传统特色,是它一开始就和政治、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宋明以后,理学家们更是力图把哲学和伦理学融为一体,使哲学成为道德哲学。


西方伦理思想传统 西方伦理思想从古希腊罗马起到现代,几经演变,出现过众多庞杂的学说、理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东方伦理思想的传统。综观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各种伦理学说从其体系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 3类:①实践的或规范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是通过研究道德现象,向人们指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这种伦理学重视实际的应用,往往分离出一些具体的应用伦理学,如各种职业伦理学。②理论的或纯粹的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重视探讨道德理论,往往和哲学本体论交织在一起,认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就是对善恶所作的纯哲学的思辨,一旦涉及具体行为规范和准则,就会失去伦理学作为道德哲学的意义和尊严。③分析的伦理学。这是20世纪以来在英美颇为流行的伦理学,即“元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既不以经验的、历史的方法研究伦理学,也不重视经验或历史叙述的理论概括,更不提出具体规范。它的突出特点在于,试图从逻辑和语言学方面对道德概念和判断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介Marxist philosophy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简介esthetics





源于希腊文,原义指感官所感知的。德国美学家A.G.鲍姆嘉通(1714~1758)的专著《美学》(1750)认为,相对于研究知性认识的逻辑,应有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即审美的科学。此后,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迄于今日,美学并无公认的定义。最常见的说法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G.W.F.黑格尔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前苏联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着重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意大利美学家B.克罗齐认为美学是表现理论;还有人认为美学是原批评学,美学是有关审美经验的价值论。在中国如同在别的许多国家一样,在“什么是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观点、理论和争辩。


撇开美学的定义,具体观察美学的对象、范围和问题,则可以看到,自古至今美学大体不外下列三个方面: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探讨、关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一般原则的社会学探讨和关于审美与艺术经验的心理学探讨。


美的哲学 研究、探讨在历史上和逻辑上经常构成美学的基础部分。它包括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真善美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辨或分析。例如,柏拉图认为美不是某个具体的美的小姐、美的钵罐,美应该是使所有美的事物成为美的那种东西和性质,即美是理式。又如,D.狄德罗认为美是关系,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分析哲学则认为美学在于分析文艺批评中所使用的概念、语汇和陈述,澄清它们的含意,如“艺术”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多少种不同用法,等等。


所有这些,都可以说属于哲学的美学。这种美学经常作为某种哲学体系或哲学理论的分支或组成部分。例如,I.康德的美学是他的批判哲学的一个方面,J.杜威的美学是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引伸。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去分析哲学的说法之外,对古往今来颇为繁多的有关美的哲学理论作最一般的概括,则大体可以分为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三种。


客观论 客观论认为美在于物质对象的自然属性或规律,如事物的某种比例、秩序、和谐、有机统一以及典型等等。这是唯物论的美学。客观论主张美在于对象体现某种客观的精神、理式,这是客观唯心论的美学。


主观论 主观论有许多种类和派别,但它们都认为美在于对象呈现了人的主观情感、观念、意识、心理、欲望、快乐等等,美是由人的美感、感情、感觉等所创造,这是主观唯心论的美学。主观论有不少理论强调表现、移入、体现情感和精神必须有物质载体或对象,在这种意义上这种主观论是主客观统一论,但产生美的能动的一方仍是主体的精神、心理,所以仍属主观唯心论的范围。


主客观统一论 这种理论认为美是作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实践作用于客观现实世界的结果和产物。它认为,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然的人化”。因为人类社会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现实活动,所以这种主客观统一论既是客观论,又是唯物论。不过,这派理论也遭到前述的自然唯物论者的反对和批评,他们否认“自然的人化”与美有关。


总之,对美的问题的哲学探讨最终不外三个方向或三种线索,或者从人的意识、心理、精神中,或者从物质的自然形式、属性中,或者从人类实践活动中来寻求美的根源和本质。美的本质问题在当代西方较少讨论,一些人认为这种研讨缺乏意义或不可能解决,在中国却仍是一个为许多学者和人们极感兴趣的重要问题,认为美学学科本来就不能也不应回避或抹杀这种有关根本理论的探讨。


艺术科学 美学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关艺术原理的一般研究。西方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起,中国至迟从《乐记》开始,对戏剧、音乐乃至对整个艺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持久影响。此后有更为多样和更为系统的有关艺术原理的学说和著作。其中各门艺术共同性的一般原理,如什么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与社会历史的联系,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等,构成了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尽管如此,至今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算是艺术作品这些似乎是最简单的问题,仍无一致的看法或明确的界定。最广义的说法之一是,一切非自然的人工作品都是艺术品;一般观点是把艺术局限在专供观赏的作品范围内,称为美的艺术。


西方哲学背景知识


古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 7或前 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等。有的学者在谈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的特点时指出:大多数民族的神都自命曾经创造过世界,奥林匹斯的神并不自命如此。他们所做的主要是征服世界。这正是古希腊神话中可贵的地方,是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出古希腊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西方哲学从神话中脱胎而出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 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


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③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


或“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 “回忆”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


中世纪哲学 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近代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意大利的B.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G.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18世纪,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


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占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认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存在一个“物自体”,它是感觉经验的来源,但却永远不能被认识。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视为“绝对理念”自身演化的过程,认为绝对理念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统一使绝对理念自身沿着正、反、合三段论的模式进行着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产生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的人类和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由认识自然界,逐渐向认识自己和认识意识自身发展,最后达到绝对理念的完全自我认识,整个世界便又回归到了绝对理念自身。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较大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神学”。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自然界产生了人,人及其思维器官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思维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了精神。不过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在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系统,还有朝鲜哲学、日本哲学、巴基斯坦哲学、斯里兰卡哲学、越南哲学、伊朗哲学、阿拉伯哲学、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哲学。它们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学传统的影响,但又具有各自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其中,阿拉伯哲学在中世纪起到了向西欧传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媒介作用,它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亦有重大发展,成为世界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哲学背景知识


根据可考的文字材料,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里,哲学思想的出现可以上溯到殷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殷人早期的哲学思想和占卜巫术结合在一起。卜是一种灼龟甲算卦的方法。刻在这种龟甲以及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大多为殷人占卜记录,故称卜辞。从卜辞看,殷人的最高神为“帝”或“上帝”。殷人对帝以及自己的先王、旧臣等鬼神十分虔信。 在他们看来,诸凡生产的丰歉、 征战的胜败、筑城的得失、 诸事的顺逆,都取决于帝及鬼神的意志。《礼记·表记》谈到殷人思想时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除了鬼神思想以外,还有“礼”的思想。殷人所说的礼和对于上帝以及宗祖神的祭祀是分不开的。卜辞中的礼字作“□”,又作“□”,据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是双玉盛在器皿中之意,是殷人的祭祀仪式。但殷人的礼同时兼具祭祀仪式和伦理规范的双重含义。另据《尚书·盘庚》载,殷人除了礼的思想外还有“德”的思想。如说:“非予自荒兹德”;“予亦不敢动用非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据《释名·释


言语》说:“德,得也, 得事宜也。” 又据《说文》:‘□’(即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在这里,德不仅是一个伦理范畴,而且已是一种朴素的对人生的哲学思索了。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载于《周易》中的八卦观念。


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中国哲学逐渐成形,产生了诸子百家之说,出现了哲学思想的繁盛时期。之后,秦统一中国,汉代儒家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先后产生,各种哲学思潮相互斗争又彼此吸收,起伏张弛,形


成了一条哲学发展史的长河。


3000年来,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先后研讨过如下问题:


世界本原问题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起源于什么?一是世界存在及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春秋末期的孔子肯定天命对世界和人世的决定作用。他所说的天有时指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有时指自然界。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高度概括的哲学范畴表述世界的本原,他否定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认为天、地、乃至上帝都是由“道”产生的;在他看来道是一种无形、无名、混而为一、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存在。《管子》中的《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四篇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汉代形成了元气说,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元气演化而来,又靠元气的滋养而存在和发展;东汉的王充认为万物皆禀气,唐代的柳宗元认为天地形成之前惟有元气,宋代张载提出关于气的系统理论,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集气的学说之大成。魏晋时代的何晏、王弼以“无”为天地万物的根本,认为“无”是无形无象无声无色,什么具体属性也没有的抽象的绝对。宋代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一派理学家,把天地万物运动变化及人们行为遵循的普遍法则、道理置于天地万物之先,称之为“理”。明代的王守仁以“心”为“天地万物之主”。至近代,中国的一些哲学家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曾提出以太说,如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孙中山等。


天人关系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些哲学家把天视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上帝,认为人与天相类,人的本性、形体、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取决于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西汉的董仲舒,他以天为“百神之大君”、“人之曾祖父”,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有些哲学家以自然为天,认为天没有意志,也没有情感,人类的产生和生存是由自然的法则决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东汉的王充提出了“天道自然”的命题,较全面地分析和批驳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以自然为天的哲学家们对人和自然法则的关系亦有不同理解,一部分人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因而提倡无为,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另有一些人,既承认自然法则的客观性,又肯定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战国时代的荀子,提倡制天命而用之,批评庄子学派蔽于天而不知人。


名实关系 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首倡“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名必可言,言必可行,具有名实相符的思想。稍后的墨子重视对实际事物的选取,认为空泛地议论事物之名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对实际事物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家否认名可表实的功用,认为道不可名,其中庄子有“名者实之宾”的思想。战国时代的公孙龙强调概念的确定性,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认为“白马”专指白色的马,“马”泛指马类,二者不同。后期墨家意识到不同的名指实的范围不同,把概念分为达名、类名、私名,即普遍概念、分类概念和专用名称。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主张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以实为制名的基础。


形神关系 它是精神和物质关系的一个方面。先秦时期,《管子》书中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有二元论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肯定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到汉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形神关系的观点已臻系统化,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主张形神相离,一派主张形神相即。前者一般都认为精神主宰形体,形灭后精神可独立存在;后者一般都认为形体是精神存在的前提,形灭则神灭。汉代的桓谭以烛喻形,以火喻神,认为烛火不能离开蜡烛而独立存在,神也不能脱离形体而独存。晋代僧人慧远认为,神“感物而非物”,所以,“物化而不灭”。道教追求形神俱存,不死不灭,但认为形依靠神而存在,官方道教的创始人葛洪曾说:“形须神而立焉”。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对形神关系作了极为精辟的分析,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命题,认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这一思想至今仍堪称为人类智慧的花朵。


知行关系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主要涉及知识来源、认识过程、求知方法和检验知识真伪的标准问题,比较侧重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也包含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和“学而知之者”。他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程序,把“行”


看得比 “学文” 更重要。老子根本否认行对知的意义,认为“不出户,知天下”,出之愈远,知之愈少;他所追求的对象是与具体的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道,因此须用 “涤除玄览” 的直观体验方法。战国初期的墨子以“三表”为检验知识真伪的标准,要“上本之于古者圣


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以此衡量知识的价值,这涉及到行为在认识过程中检验知识的功用。荀子强调行的重要作用,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把“行”引入了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包含三种观点,一是知先行后,一是知行合一,一是行先知后。北宋的程颐认为,“须是识在所行之先”,“知了方行得”;南宋的朱熹强调,致知和力行不可偏废,但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欧洲
赫尔巴特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齐勒尔(1817-1883)、斯托伊(1815-1885)、赖因(1847-1929)。赖因是齐勒尔和斯托伊的学生,在教学阶段上,赖因主要采用了齐勒尔的见解,并为了更清楚和通俗的表述,提出了"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此为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偏重于系统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阶段的形式化也越来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了"传统教育"的典型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许多的教育家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批判,从而在欧洲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在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

人们通常把这一阶段出现的"新教育"思想、实验教育思想、"自由教育"思想、劳作教育思想、"进步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相对于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称为"现代教育"派理论。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可参考这本书:
《外国教育史教程》
作 者: 吴式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年8月 版次: 1
I S B N: 710712957 页数: 804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属教育现代化的形成阶段。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西方国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变革。虽然不同的国家的政治背景、意识形态、文化特征不同,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发展主题:近代化和现代化;在教育上都存在同一障碍:形式主义的传统教育__刻板、封闭、狭窄、被动、贵族性、非功利性和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传统的农业社会要向工业社会转变,就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教育革新运动,从多方面抨击了传统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理论,致力于建立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为教育民主化的扩展创造了条件,教育现代化正式拉开帷幕。其主要特征有:

⑴教育具有了全民性,初等教育得以普及;

⑵教育的着眼点进一步转向关心儿童、尊重儿童,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⑶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了核心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儿童的主动探索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⑷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平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发起了"新教育运动"或"新学校运动",生活教育和儿童个性的发现导致了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但是,新教育理论在德国和日本仅仅"堕落"为公民教育,孩子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成为"国家的孩子"。在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理论,奠定了20世纪美国教育的基调,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反战与反思》 王坤庆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第一版)。但是,在这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儿童仅仅被看作是学校的对象,而不是在全部社会政治生活中拥有道德主权的成员;它仅仅强调了成人和国家对儿童的教育责任,而忽视了对儿童的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事实上,进步主义的进步仅仅是强化了学生角色本身,儿童的主体性仍然被漠视。在这种教育理论中,孩子仍然是没有感情的低等动物,因此,在它看来,既不需要郑重地考虑孩子的观点,更不用在乎他们的一切感受。易言之,儿童中心主义一方面迎合孩子,另一方面,不过是变相的成人中心主义而已,它是通过对孩子的迎合而实现了成人的自我迎合。

都差不多吧. 但比起中国,更多人选择不上学而请家教. 而且上完高中后部分人会选择休息1年,用这1年见识其它地方,之后再上大学.
而日本的教育跟中国差不多,学生有很大压力.
而他们的教育已实践为主.不主张死读书.相对于我们中国,我引用某人说过的"我教书多年,中国的留学生都很聪明,每科都几乎满分.但做起实验来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这是我做过几篇英语阅读所了解到的,希望楼主你满意.

楼上好强啊!不过我觉得日本比较正统。美国世界第一。欧洲比较标准。

上面的回答比较好。


乒乓球高手,曾经称霸世界乒乓球界的日本十大高手
日本乒乓高手历史第八位:河野满 作为早期直拍生胶两面攻的代表,日本眼镜选手河野满绝对是四十多年世界男子乒坛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生胶的运动员,他这种独特的打法在第34届世乒赛大放异彩,在团体半决赛中,他连克约尼尔、克兰帕尔、盖尔盖伊三员匈牙利大将,为日本打入决赛立下头功。在单打比赛中,他...

各位日语高手帮忙翻译一下吧"日本人だからといって、谁もが敬语を正し...
即使是日本人,也不是说谁都能够正确的掌握并且使用敬语的。

哪位高手可以帮我翻译一下这篇日文呢?
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足的勇气。顽张ってこれたと思います 都是努力的结果。ライブ会场に来てくれた皆~来到现场的观众们,本当にありがとう~(≥▽≤)太感谢了。今回、20回のライブを通じて、通过20回的现场见面会。日本各地のファンの皆さんに会えて、能和日本各地的粉丝见面,一绪に...

求日语高手帮我写一段日语短文,几句话就好,很简单的。题目是我眼中的...
私から见る日本 日本は中国と一衣帯水の近隣です。地縁的に言うと、本当に近いです。颜から见ると、日本人と中国人はあまり変わっていません。文化から见ると、汉字文化、忍の文化、お城の建筑様式、仏教など、似ているのもものすごく多いです。特に汉字文化はよく似ていて、日本语の...

哪位高手麻烦翻译一下,翻成日语,谢谢。。
内容是:内容が报じられるや、今天我要推荐1款酒给你 今日はお勧めし1项ですよ 这款酒是。。。このモデルのお酒には…这是一款在日本非常有名的酒,これは一种のは日本で有名な酒、酒精度是24度 酒精度は24度を记录した 含有独特的香味以及茶的清新口感 独特の香りが含まれていること...

希望有哪位日文高手能够帮忙翻译一下。感激不尽!!
。 。 。 。 。また、あなたのキャリアだけでなく中国の原因に焦点を当てるには、日本の友好にも非常に详细については、 2007年には中国などの日本文化亲善大使としての彼の能力に北京に中国と日本の文化との関连活动のスポーツ交流年参加を悬念している;场合は、プロモーションの知って...

请日语高手翻译一下,非常感谢!!!
大学の生活は高校よりゆったりしています、自分の时间が多くなっています。今は12月の日本语2级试験の准备しています。试験が终わってから、仕事を探し始めます。最近仕事探しは厳しくて、私も顽张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です。私に合った仕事は见つけますように。

日语高手帮忙翻译一下这句话
日语的词汇构成:1、固有词。固有词是日本民族原来的词汇,又称“和语”,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动词和具象的名词。2、汉字词。(1)日语受到汉语的影响很大。在日语里,有语法实意的词都含有汉字且大部分与实意相关。所以通常懂汉语的朋友,即便不懂日语,看到一个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过因为影响日语...

有哪位高手帮我翻译一下吗?用日语, 我喜欢你 还有 我想你 怎么说
日本人常说的:我喜欢你---私はあなたが好きです 想见你---逢いたいです 我想你---私はあなたを想っています 我爱你---爱してる 见不到你我好寂寞---あなたに逢えなくて寂しい

高手告诉我一下,石田光主演过哪几部电影?
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她都能够准确地把握角色的特点和情感,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总的来说,石田光在电影方面的表现备受赞誉。她以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角色表现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的角色形象。她的演艺生涯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她的才华和努力,也让她成为了日本演艺圈中备受尊敬和喜爱的演员之一。

繁昌县18369019155: 分析日本动画和欧美动画的特点及异同 -
苍贱清咽: 恩.. 大概说一下. 欧美的其实从技术上说很厉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的则很僵硬.需要嘴动就只有嘴动,没有其他部分的动态表现(比如说话,脸部肌肉会动,头发等等都会有变化.欧美的就可以很明显看出来,日本的几乎没有.这个...

繁昌县18369019155: 高中地理题 高手来 求秒 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 和 进口国 是什么 -
苍贱清咽: 出口国: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进口国:欧洲国家(除法俄),中国 ,日本.

繁昌县18369019155: 地理高手进. -
苍贱清咽: 一、我国的铁路线、交通枢纽(建议参考我国的铁路干线地图) 南北:1:京沪线 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2:京九线 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商丘,阜阳,麻城,...

繁昌县1836901915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而日本经济发展很快.日本、欧盟等的迅速崛起,也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说下错误和理由, -
苍贱清咽:[答案] 日本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繁昌县18369019155: 求摩托车高手普及下摩托车知识!! -
苍贱清咽: 摩托车可说的就太多了! 中国人叫摩托车 欧美叫机车 它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史诗级的小说!如果你对它的历史有兴趣就去查一下相关资料吧!由于地区、国家、民族的差异欧洲、美国、亚洲的摩托车各有不同的特点 亚洲的摩托车是以日本的为...

繁昌县18369019155: 谁能用浅显的语言帮忙解释下什么是卡方分析?哪位高手能帮忙举个简单
苍贱清咽: 卡方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定类变量间是否独立即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的最常用的方法.简单地说,卡方分析的方法是这样的:假设两个变量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这在...

繁昌县18369019155: 美国十大财团和日本四大财团分别是哪些?介绍一下罗斯柴尔德家族 -
苍贱清咽: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日本 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垄断财团 罗斯柴尔德...

繁昌县18369019155: 哪位高手能解释欧洲大陆的来历?
苍贱清咽: 是,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是宙斯的情人,是腓尼基国王的女儿,宙斯十分爱慕欧罗巴,但又怕触怒赫斯,于是宙斯变成一头公牛,欧罗巴被公牛的俊美所吸引,不禁亲吻了它,于是失了身,公牛带着欧罗巴奔跑了很久,终于来到一片大陆,从此这片大陆就叫欧罗巴,欧罗巴也为宙斯生了3个儿子.

繁昌县18369019155: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民族性格各有什么特色? -
苍贱清咽: 1盎格鲁-撒克逊族.特点:温!上榜理由:当年大英帝国殖民地那么多,遍布全世界,日不落帝国确实温暖了全世界,不是吹的.该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最终获得胜利.考虑到该族人口之少,所以不得不佩服它当年统治印度等地时以柔克刚...

繁昌县18369019155: 请高手指点近几年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影响!谢谢 -
苍贱清咽: 我国出口企业主要受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技术壁垒的限制.在受技术壁垒限制的出口企业中,40%的企业受欧盟限制,27%受美国限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