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死伤多少人,英国军队的伤亡又如何呢?

作者&投稿:彩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和英国军队第一次较量是多少?~

没那么夸张,满清根本不可能集结数量庞大军队,英军也没那么多,但是别说炮,就是洋枪也够八旗军喝一壶的了,再说了,当时八旗军根本没有战斗力,溃败的不成样子,没什么伤亡,倒是洋鬼子烧杀死了好多中国老百姓。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经过本来不打算写了,但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么大一件事实在不吐不快,就趁这个机会再回顾一下这段惨痛的历史吧。当然,应从虎门销烟说起。道光在汹涌而至的外国鸦片面前采取了先王一贯坚持的禁止政策,1839年他派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禁烟,林则徐很坚决,到广州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禁,本大臣一日不回”。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经过两个多月和英方头目义律的斗智斗勇后,他成功收缴了两万多箱鸦片(为当时在广州的全部英国鸦片),在虎门附近的海滩当众销毁,一共销毁了二十三天才销毁完(从阴历四月二十二日到五月十五日)。这次销烟是振奋民心的,但义律自然不高兴了,他调动兵船准备威胁,水师提督关天培则率兵船防范,1839年11月3日,双方发生炮战,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一开始英国也是低估了清朝水军的作战能力,一直是中国兵船打胜,直到半年后,英国的印度舰队司令及英国远征军海陆军统帅双双带兵增援,战局才开始扭转。英国战舰一路从珠江开到长江,最后到达天津大沽口,沿途停泊数次,只遇到零星抵抗。道光帝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赶紧让琦善去谈判,并在穆彰阿和琦善的谗言下,把英国的强盗行为归罪于禁烟,撤了林则徐的职务。英国人倒也愿意谈判,把兵撤回了澳门,琦善到广东后立刻把林则徐布下的防线撤去,然后才与义律谈判,并在英军的威逼利诱下,私自签订了一个《穿鼻草约》,其中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此事奏报到北京,道光闻之大怒,痛骂他“无能不堪之至”,当即革他的职,家产充公,并拒绝承认条约。从这点看出道光在前期还是主战的,涉及主权的问题他认为绝不容侵犯,当然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始终没把区区英国放在眼里。英国方面,义律在琦善被革职的前一天又炮轰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不过英国政府却仍认为义律做得不够,把义律也革了,改派了更强硬的璞鼎查做总负责,此人就是最后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英方代表。道光随后改派了奕山等赴广州,积极准备进攻,可惜的是清军在广州与英军的交火中战败,被迫撤出广州,后来广州城内老百姓组织“平英团”自动抗敌,有名的如“三元里抗英”等。其实当时威胁广州的英军仅有两千三百多人,清朝军队的失利完全还是作战时畏首畏尾犹犹豫豫所至。奕山战败后,给了英国六百万元作为赔偿金,这一做法使璞鼎查更加肆无忌惮,开始沿着之前义律走过的老路,一路北上。他先后攻占了厦门、定海、宁波、上海、镇江,于1842年6月到达南京下关江面,做出要攻城的姿态。这下道光傻眼了,绝望的他被迫派耆英和伊布里在皋华丽号军舰上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一天是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也在这一天结束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朝的外患是我这次重点要写的,继他老爸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他痛苦的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次我说过,我认为对第一次鸦片战争,道光应负一半责任;这一次,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我认为咸丰应负绝大部分责任。原因有三点,换句话说,咸丰至少犯了三个大错。就像陆游在《钗头凤》里写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第一错,是不知悔改。这次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但其实和鸦片关系并不大,称“修约战争”似乎更合适点,因为它的起因是英法两国觉得上次的《南京条约》不过瘾,要求修改其中的若干条款,只是其中包括了“让鸦片贸易合法化”罢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以不到修约时间为名(上次条约里注明了修改日期,还未到)拒绝英法要求,两国就使出了惯用伎俩——出兵示威。这个叶名琛也有意思,既架子大的很,不见英法特使,又在他们挑衅时不作抵抗,说什么“不要理他们”。他不是投降派,对英法的强硬态度无可厚非,但他过于盲目自大,以为英法那两艘船不足为患,自以为是。恰好此时发生了“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遇害案,于是英法“名正言顺”的调集了5000多人,开始炮轰广州,不久占领,这一年是1857年。到这个份上,咸丰应该好好总结一下上次的经验教训,要么谈判,要么做好海防,严阵以待,抵御外侮才对,遗憾的是他仍视同儿戏,找一些无关痛痒的大臣去进行和谈,毫无诚意不说,还作出了不抵抗的姿态。而英法联军逮着这个软柿子便开始故技重施,一路沿海北上,中途又拉来美俄入伙,一起凑成了个20多艘船的舰队,浩浩荡荡。上次他们到达南京道光就怕了,这一次他们停在上海,没想到咸丰还毫无动静,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开到了天津大沽口。1858年5月30日,四国联军进入天津,此前未遇任何抵抗,沿海炮台束手就擒。直到此时,“沉稳”的咸丰才终于坐不住了,赶快派钦差大臣去谈判,结果就签订了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以及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我倒觉得还好,除了把鸦片改称“洋药”,使其贸易合法化了;《瑷珲条约》着实令人心痛,白白割走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后来,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新疆西北部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和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又割去新疆西北部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几大条约使中国丧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次事件的过程和上次鸦片战争如出一辙,而咸丰丝毫没有吸取教训,该战不战,该和不和,坐以待毙,愚蠢至极。所以我说,他的第一大错就是,不知悔改。
第二错,叫愚昧无知。《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又后悔了。但他不是惋惜鸦片进口的猖獗,不是痛心广袤土地的被占,而是后悔答应了让外国公使驻京以及外国使节行礼时可以不磕头,他认为这是“藐视天朝”的行为。发生了这么多事件,咸丰仍然沉浸在普天之下为我最大的狭隘浅薄的思想中,多么可悲可笑!咸丰想翻案,但不是说翻就能翻的啊,当时是他答应批准条约四国才退兵的,现在反悔,不要说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就是以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标准看,天子的话那可是一言九鼎的。不过在此我也不想多指责他,毕竟他想推翻不平等条约的意愿是好的;问题是他毁约的方式太愚蠢了,直接导致后来英法联军疯狗似的侵入北京。事情是这样的:《天津条约》签订时规定,当年让两国元首分别在两份合约上签字,第二年由两国派特使在北京“换约”,合约才正式生效。外国人这么做的目的原本是想显示两国平等的关系,挫挫中国皇帝的锐气(之前咸丰一直不让英法使节入京),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第二年咸丰会翻脸不认人。当几百人的换约团漫不经心驶进天津港时,遭到清军进攻,死伤惨重。这一下让英法两国恼羞成怒,他们立刻回上海向本国政府请兵,不久,一个两万多人,上百艘船的海军开向天津。这一次他们是准备动真格了,但清政府也是积极备战的,这将是胜者为王败者寇的一仗!要是清军赢了,会让所有外国殖民者再也不敢小觑中国;要是清军输了,恐怕会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阴影,以后的外交都将处于被动。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清军惨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这一仗为什么会输?我想,主要是由于军队上层和最高领导层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清军主帅是僧格林沁,这是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打农民军很有心得,但打外国人不行。英法联军在天津登陆时,他下令撤掉海防,他以为英法长于海战,不长于陆战,存心让他们登陆,然后再用精锐的蒙古马队将其消灭。但他忘记了双方武器的差距,放着先进的大炮不用,而让蒙古马队用血肉之躯去吃联军的枪炮又不懂得掩护,结果全军覆没,三千人被杀的只剩七个。这一仗打得清军士气大挫,其后联军势如破竹,一口气打到北京城外。其实这中间清军并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敌军这样孤军深入,弹药必供应不上,如果断其后路,则必可围而歼之。联军也阴的很,他们一旦弹药将尽,就停下来修整,并派使者跟清政府谈判,以此作缓兵之计,等弹药运到便立刻翻脸,长驱直入。而咸丰此时也并未丧失斗志,他想了一招更“阴”的——直接逮捕了英国派来的谈判使巴夏礼,打算以此威胁英法退兵。这个举动可以说极其愚蠢,他竟不懂“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白白使自己在道义上处于下风;而增格林沁向咸丰报告,说“巴夏礼善能用兵,各夷均听其指挥,现已就擒,夷兵必乱”,把敌人的翻译官看成统帅,无知至于此安能不败!咸丰一系列极不明智的举动使英法打着“换约”和“要人”的旗号肆无忌惮的闯进北京,可以说后来火烧圆明园也与巴夏礼事件不无关系。
咸丰的第三错,为临阵脱逃。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占领圆明园。他们本以为会在圆明园抓到咸丰皇帝,没想到扑了个空,原来咸丰早在9月22日就离开北京,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去了。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421年2月2日,永乐十九年元月初一,和我生日相同呵呵),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天子守国门”;再往前追溯到北宋,当年辽兵也是孤军深入,眼看到达都城开封,寇准力排众议连拉带骗的让宋真宗到前线的澶(音“缠”)州驻扎,立刻士气大振,终于逼走了辽军,结下“澶渊之盟”。而咸丰呢?大敌当前他先跑了,跑得还很艺术:他是暗示大臣给他上奏章,建议他去木兰秋狄打猎,只留下了恭亲王奕欣在北京主持大局。也许有人会说咸丰这么做是“留得青山在”,总比晋怀帝、明英宗、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做了敌人的俘虏受尽凌辱强。我说,如果咸丰到承德能重整旗鼓,知耻后勇,痛定思痛的话,他这么做也许不失为明举。但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咸丰在避暑山庄贪美色、恋丝竹、酗酒、吸鸦片。尤其是最后一条,从雍正到道光都是禁烟的,咸丰不仅不禁烟,还自己吸食,真是恨铁不成钢。皇帝当到这份上也的确差不多了。咸丰离京的第二年就死了,他死之前对后事也没作好安排,直接导致他老婆慈禧后来耽误了中国近半世纪。慈禧的事放在下回写,在这里,我还想对圆明园补两句。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次日上午,联军头目,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司令格兰特,就在正大光明殿商量怎样抢掠和瓜分圆明园的财物;10月18日,这一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记住,就是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大规模地焚毁圆明园,大火三昼夜不绝,也有说烧了六七天的。圆明园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共151年,集中举国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兴修的,集中了中华五千年各族优秀文化遗产于一处,所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圆明园被焚毁,被抢掠,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沉痛的浩劫,也是中华五千年的奇耻大辱。

鸦片战争中中英军队数量的差距有多大呢?英国军队是19000人 ,清朝军队200000人。人数比例几乎是1:20.那为什么最后英国只伤亡523人(阵亡69人),而 中国伤亡达到22790人呢?我认为有下面几点,
1. 双方的军队装备差距很大,就单兵武器而言,英国在鸦片战争期间,“伯克式”燧发枪,及其改进枪已经一直作为英国步兵的主要装备。燧发枪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枪,肯定是清军的弓箭无法比拟的。滑膛的燧发枪射程能达到140-200米,而线膛的为280-800米,射速分别为1-1.5分钟1发和5分钟1发。弓箭的射程最多才150米。双方还没接触,清军就先死了一大半了。
2. 英军的陆军火炮配置很完整,种类多样。清军还是以红衣大炮为主,种类单一。而且英军是采取近代的战术,清军依然使用古老的对阵。全部人密集站在那里等大炮来炸。然后再全部一股的冲上去,结果还没到敌军阵前,已经减员了80%。《大清炮队》里面就是一个整整满编的骑兵,过去后就剩下那个一个而已。
3. 清军的军队调动效率低下,很多时候前边都打响很久了,后边的援军还没集结起来。还有清军也有火枪,但很多人都不会用。造成很多时候清军把火枪用棍子用。
4. 清政府腐败,军饷和各种物质没有补足,有些清军将领畏战,一接触就跑。
5. 英国的炮舰火力很猛,对抗炮舰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炮舰对炮舰。当时清军的水师实力太弱了,无法对抗,英军可以在海军那里得到补给和火力支援。

1、参战方:英国军队19000人,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伤亡情况: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22790人
2、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2]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2]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名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地点:中国东南沿海
时间:1839年3月~1842年8月
参战方:英国,中国清朝

参战方兵力:
英国军队19000人
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

伤亡情况:
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 中国伤亡22790人

满清是殖民者死了越多越好

谁知道。 死的人那么多。


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清朝最高将领
姚怀详,战争时任定海知县。1840年7月4日,英舰驶入定海洋面,致书限半小时献城投降,他严正拒绝,率兵勇死守。次日,英军登陆攻城,炮火猛烈,他立城上督战。寻南门攻破,负伤无援,投水而死。陈连升,战争时任三江口副将。1841年1月7日,英军1400多人向沙角、大角炮台同时发动进攻,他与其子武举人...

清朝死三万人,英法死十二人,那场战争电影名字叫什么
驻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英法联军狼狈逃出大沽口。火烧圆明园 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报复,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并派遣戈登执行火烧圆明园命令,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文明...

鸦片战争里,受侵略最深的是哪个省?
3. 英国方面声称在鸦片战争中英军总共阵亡八人,加上雇佣军共计69人,这一数据显然是不准确的。根据各场战役的伤亡统计,英国及其雇佣军的实际伤亡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其中阵亡约五百人。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和天津地区遭受了最为严重的侵略。相较于第一次战争,清朝在备战上更为充分。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最主要的罪行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的主要罪行是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在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攻打进了北京城,清朝咸丰无奈之下逃往了承德。九月十八日,英法联军攻陷了通州,到了二十一日,清朝军队和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开始了激战,但是由于清军统帅僧格...

鸦片战争中英军不过两万人,为什么能击败几十万清军
在战争中实行失败主义,投降主义;他们的危害是那一些为敌军指引路径、刺探消息的小汉奸所无法比拟的。 封建统治阶级同农民起义军作战时总是决心很大的,例如最近的一次镇压白莲教起义,即使战争中失利,即使战争拖延不决,它也要打下去。你死我活的阶级矛盾决定了它这样做。但在鸦片战争这样的对付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它却...

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低下?
同样是在18世纪,西方国家的火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用轻量化的野战火炮取代了笨重的长管加农炮,炮兵的机动能力大幅度提升。炮弹的种类以及杀伤方式多样化,出现了更加稳定的开花弹,套着锡制外壳的散弹。在交战过程中,可以根据距离、地形、天气选择相应弹种。所以,在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的装备以及与之...

鸦片战争中清朝与英军所用火枪对比
鸦片战争中清朝与英军所用火枪对比 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篇章,英军仅用不到2万人的远征军,付出69人阵亡的代价打的20万清兵溃不成军。而咱们之前教科书里边总是会提到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了技术的落后,尤其是还以冷兵器为主的清军完全无法抵挡英国人的现代化...

甲午战争清朝阵亡了两万五千人,日军战死了多少呢?
反观日军,除了因攻城而战死的180名士兵外,也只是负伤了500多名。此战过后,朝鲜的局势基本被日军掌控。打了还不到三个月,就击败了在朝清军,日军有理由相信清军根本没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于是,日军随即开往了鸭绿江。在鸭绿江,清朝投入了2.3万人,配备了81门火炮。日军攻击部队的人数则远远不如,...

若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宁死不认输选择死扛,最后将会怎样?
二、明朝英勇抵抗。我们再来看一下明朝时期,崇祯六年,也就是1633年,当时明朝政权面临着关外有后金军的威胁,关内有农民起义,而且荷兰舰队准备在福建金门伏击明朝舰队。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并没有被荷兰人吓到,始终坚持不议和的政策,最终在郑芝龙的率领下攻击荷兰舰队。这次的战争,虽然胜利不...

为什么清朝,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死亡人数比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多?_百度知 ...
其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吧,一是清朝军队的死亡人数,二是太平军的死亡人数,三是老百姓的死亡人数。其中清军和太平军对战,充其量2千万对2千万,就算是都死了,也不过4千万吧,1亿3千万减去4千万,还有9千万,这9千万就是老百姓了。一场战争死了这么多老百姓,不是犯罪吗?这个罪责清朝政府和太平天国...

西山区15215624396: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伤亡人数有多少?
国眉甲磺: 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 中国伤亡22790人

西山区15215624396: 鸦片战争伤亡究竟有多少人 -
国眉甲磺: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伤亡523人(阵亡69人),清军伤亡22790人,平民死伤没有统计.第二次烟片战争,英法联军405人伤亡,清军21500人伤亡,平民死伤3万左右.望采纳~

西山区15215624396: 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死亡分别是多少人啊? -
国眉甲磺: 但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伤亡惨重,伤亡比例悬殊. 假使装备悬殊不大,那么决定胜负的因素在于士气和军队战斗力,清军显然同英军相比不具备近代战术思想,清军将领也没有近代军事思想,但是单从斗志来说,从当时随军传教士的记载看...

西山区15215624396: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死了多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死了多少人
国眉甲磺: 你好,1840-1861,1840年时中国人口大概为4亿1千7百万左右,第一次鸦片战争军队死伤不足万人,平民死伤忽略不计.第二次烟片战争,军队死伤2万左右,平民死伤3万左右.

西山区15215624396: 鸦片战争是怎么打的怎么输得这么残?谁能具体解释一下? -
国眉甲磺: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现在最多的认为的是领导方面和战略上的失误,有兴趣和我聊聊吧啊!过去一般认为,鸦片战争在中国一方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清军可以就地...

西山区15215624396: 鸦片战争时我国有多少人? -
国眉甲磺: 鸦片战争时我国有多少人?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结束.清宣宗道光十四年 1834 40,100....

西山区15215624396: 中英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多少 -
国眉甲磺: 鸦片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600:1

西山区15215624396: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
国眉甲磺:“为推销毒品而向一个国家宣战,除英国之外还没有先例.但英国却借此打开了中国 闭关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在1840—1842年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 导火线是英国强...

西山区15215624396: 清末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的真实伤亡是多少? 清军近万骑兵向对方阵地 -
国眉甲磺: 毕竟火力上不敌对方,一方面由于地域狭窄,清军骑兵展不开,无法发挥骑兵冲锋优势,另一方面,对方炮兵也不是好惹的,估计法军炮连一轮葡萄弹射击,清军就得伤亡近百.此外,英法联军肯定开方阵来保护大炮,方阵加炮兵葡萄弹是法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