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菩提?菩提怎么理解?

作者&投稿:植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何谓 菩提?~

--对“烦恼即菩提”的开示
听众:烦恼即菩提应该怎么正确地理解?
师父:烦恼即菩提,一个人一辈子没烦恼,你也不会生出很多的智慧出来对不对?你没有烦恼你要动什么脑筋啊?“烦恼即菩提”这是菩萨对人的一种鼓励,当然人如果没有烦恼是最好的,但是在人间人会没有烦恼吗?(人都有烦恼)那么为什么叫“烦恼即菩提”啊?出来一个烦恼之后,你是不是要想办法把它解决啊?(嗯)把它解决你是不是要动脑筋啊?你想出智慧来把你这个烦恼解决掉,是不是烦恼来了你就有菩提的智慧了?是不是叫“烦恼即菩提”?一有烦恼了马上就解决了,那么你是用什么解决的?用智慧解决的,用菩萨的智慧解决,那么不就是“烦恼即菩提”吗?
--怎么理解菩提心
听众:菩提心是不是里面包括了很多种心啊?
师父:对啊!菩提心就是菩萨的最里面最纯洁的一种,叫慈悲心里边的菩提心。实际上菩萨的心是泛泛地指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泛泛地指人的心,就像菩萨心一样的,低档次的是人的心,高档次的叫菩萨的心。菩提心我们现在再反过来讲,人的心里面分成好心、恶心、善心、贪心、痴心、嗔恨心,有这么多心吧?(嗯)那么菩萨的心,他没有这些不好的心,他已经是菩萨了,但是菩萨的心里面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什么问题?他有纯洁的心和不太纯洁的心,所以菩提心已经到了纯洁的心了
--菩提心和慈悲心的区别,如何有效增加
听众:菩提心和慈悲心有什么区别?该如何更有效地培植和增加菩提心和慈悲心呢?
师父:慈悲心跟菩提心是有区别的,慈悲心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菩提心是已经拥有了菩萨的智慧,悲悯众生的心,就是菩萨的智慧才发出来的慈悲心。而慈悲心,每一个人在本性当中都有的,没有升华到菩提心(嗯,听懂了。我听您说放生可以增加慈悲心的,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呢?)放生可以增加慈悲心的,还有经常想到看到人家可怜,肚子里、脑子里经常觉得这个人很可怜,这个跟放生一样,也会增加你很多慈悲心的,你看谁都可怜,你去看他可怜的地方,你这个人慈悲心一定有
--众心即菩提心的意思
听众:众心即菩提心,是不是要经常把众生看成是菩萨?
师父:对。
》摘自师父玄艺问答开示
接下来给大家讲怎样发菩提心?
第一,学习关心一切众生,要学会关心每一个人,人溺我溺,就是看见人家掉进水里,要感觉像自己掉进水里一样;人饥己饥,就是人家饥渴了,饥饿了,就像自己饥饿了一样;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能够通达,能够通情达理,能够帮助人家,帮助自己就是帮助人家,帮助人家就是帮助自己。
第二,包容一切众生,就是人家做错了,要能包容人家,不要去恨人家;以责人之心责己,就是在讲人家的时候,先用这种心来责怪自己,责人先要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叫换位思考。一个人要懂得宽恕人家,如果不懂得宽恕人家就是没有智慧,要懂得饶恕人家,宽容人家,人都会做错事情的,等到你宽容人家的时候,人家才会宽容你,这叫回报(报应)。
第三,学习克己,常思己过,学习忘我,学习克制自己,经常想想自己做错的事情,你就不会难过,学习忘我,就是学习忘掉自己,经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我很弱的,我主要是靠大家,没有我大家也不能做好;不念人非,不要去念人家过去做错的事情;勿意勿必,就是说不要强迫自己必须去做这件事情,不要用这个意念,不该你有的意念不要有;勿固勿我,就是不要固执,不要有我。
第四,做一个修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应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要给人家欢喜心,给人家信心你就是菩萨。语言布施给人家信心,法喜充满,这就是学菩萨,多讲好话,少讲坏话,能多讲一句好话,就可以少讲一句坏话。诚心待人,善法予人,热心助人,成人之美,经常诚心地去帮助人家,成人之美。
圆发三心,一个人学佛,要从心里发出三种心:1. 至诚的心。2. 深心。3. 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就是真实无伪,真真实实没有虚伪的心,讲话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的伪装。要用真诚无伪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深心要用一切无缘的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用深心去帮助别人。回向发愿心,这个心是一个学佛的心,是比较高尚的心。回向发愿心要记住两点:一个是万善同归,所做的一切善事,归到同一个归宿。师父的话就是归到功德,把所有的善良的事情全部归到功德。另一个是普愿有情,自己的心发愿要度所有的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是有情义的众生。
》摘自师父白话佛法二 40、发菩提心,圆发三心
可以去我的主页简介看微官网链接 也可以加联系方式 要不二法门

菩提果在《本草纲目》中称为木患子,四川人称为“油患子”,海南人称为“苦患树”,属于乔木果实。

学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慈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是没有一丝毫自己的得失利害夹杂,生为一切众生,死也为一切众生;是“一向专念”;是自己的真心,本性。
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真心就是至诚心,就是直心。心真诚到极处,一个妄念都没有,还有一丝毫分别,一点点执着,你心不诚。曾过藩先生讲“一念不生是谓诚”真诚心里没有念头,真心离念,有念头是妄心,一念不生的时候是真心。真心为什么变成妄心?佛说“但以妄想执着而部能证得”,我们用妄想分别执着,真诚心搀杂妄想分别执着在里面,你的真心就变成了妄心,这是根本。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不受污染,叫清净。跟人接触喜怒哀乐爱恶欲,心里生七情五欲就被污染,清净心里决定没有感情的污染,感情污染最严重的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比七情五欲还严重。
佛慈悲一切,神爱世人,那个爱是平等,没有差别。平等决定没有傲慢。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诸佛如来。众生本来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意思是无量觉,众生,诸佛菩萨各个都是无量觉,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
佛菩萨有真感情,真感情叫慈悲。真感情决定是清净,是智慧,里面决定没有情识。
慈悲心就是回向发愿心,对人,对己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十个字相应,你就真正发了菩提心,这是无上菩提心。
无上菩提心是一心一意希求往生极乐世界,是深信切愿,是心里对极乐世界向往,希求,真的当作一生中第一目标,第一方向。深信是没有一丝毫怀疑,切愿是我决定要生净土,决定要见阿弥陀佛。
真心跟镜子一样,用心像镜子,我们笑,它也笑,我们哭,它也哭,我们笑哭有心,它笑哭没心,它表演的逼真,它没有心,它是高度圆满的智慧。我们学佛从这里学。
人菩提心一发了,所有一切罪障都消除了,所有一切冤亲债主都得福了。我们菩提心一发就成无上道,就入圆初住的位置,有这个心念佛就决定得往生。
菩提心一发,就出了十法界,菩提心周遍虚空法界,太大了,十法界圈子太小,把十法界挤破就出去了。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一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行。发菩提心,念佛念得多少也能往生。“念佛人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一心一意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见阿弥陀佛,其他统统放下,决定不再放在心上,这人就具足圆满的菩提心。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然后一向专念,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这样念佛,决定往生。
有一丝毫贪嗔痴的念头就不是菩提心。你还是轮回心,你好爱是凡夫心。轮回心就造轮回业,轮回修积一切善法,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福。
妄想分别执着是妄心,妄心是轮回心,用轮回心修什么样的法还是出不了轮回,如何把轮回心转成菩提心?决定不用妄想分别执着,你的心就是菩提心。
积功累德多少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以真心去做,以真心积的小功小德,也能往生,品位不高。用妄心去积功累德,不能往生,果报是三界有漏的福报。小善小利,小功小德用真诚心去修行,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只要常常读诵,思维体会,落实在生活上,就是积功累德,就是深心,大悲心的落实。
只要有一个众生,你不喜欢他,讨厌他,嗔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没有发菩提心。
念念想众生,念念想社会,菩提心就现前,念念想自己,菩提心就没了。
关怀,爱护,全心全力帮助十方众生,这是菩提心发起来了。对一切众生还有爱好,讨厌,菩提心没有发。饿鬼,恶魔现前,也爱他,帮助他,这才叫有菩提心。
真正发心行菩萨道,见阿弥陀佛,我们不怕别人骗我,别人骗我,侮辱我,欺负我,我都恭恭敬敬感激他,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消我业障。我的恩人!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过清苦生活,物欲的念头就淡薄,断烦恼容易,如果生活上贪图享受,烦恼难断,烦恼不断,菩提心生不起来。以真心待人,真心现前,一顶要克服你的欲念,五欲六尘,花花世界,决定不受诱惑。
如果你把菩提心落实到生活上,落实在整个人生上,贯注在整个生命中,每天二十四小时,念念不失菩提心,念念不离菩提心,你与佛的心,佛的愿,佛的行完全相应,这样念佛,是一念十念决定高品位往生。
怎么个落实发?净宗同学修行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是菩提心圆满的落实。
对个人修持最基本的是十善业。要认真修十善业,以十善业自己约束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它相应,这就是圆满的佛法。初学从十善业下手,成佛这个十善业圆满,起心动念用这个来对照我有没有违犯十善业,这叫根本修。把这个根本忘掉了,修什么佛法都不得力。心有根本,行有根本,菩提心是心的根本,是根本的根本。孝亲尊师,慈悲,十善,是落实在事相上的行的根本。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只要念念不离这个根本,没有不成就的。忘失了这个根本,念佛这一生中都不能成就。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是在一棵菩提树下而悟道的,所以佛教把菩提树看做是圣树,是佛教的象征性标志吧,往往用菩提来引申代指佛家 佛教!

菩提是觉悟,清净之意。


何谓菩提?菩提怎么理解?
学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慈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是没有一丝毫自己的得失利害夹杂,...

菩提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pú tí] 意思是觉悟、智慧。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梵语bo...

何为菩提?
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

菩提是什么意思?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何谓 菩提?
接下来给大家讲怎样发菩提心?第一,学习关心一切众生,要学会关心每一个人,人溺我溺,就是看见人家掉进水里,要感觉像自己掉进水里一样;人饥己饥,就是人家饥渴了,饥饿了,就像自己饥饿了一样;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能够通达,能够通情达理,能够帮助人家,帮助自己就是帮助人家...

何谓心生菩提?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觉悟”。时时观照自己的心理活动,每个念头来来去去都清楚,这就是觉悟的开始,也是最基本的心生菩提。

“菩提”佛教是何意?
1.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味着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2. 菩提代表着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3.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

什么是菩提?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其实佛教觉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觉,就是自觉,为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二是正等正觉,就是自觉觉他,为菩萨所修证,三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佛所修证。以下附“七觉支”的内容:七菩提分说明如下: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菩提什么意思
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

有谁能告诉我“菩提”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

和县18530857863: 佛教中的菩提指的是什么意思? -
狐詹尚尔: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

和县18530857863: 何谓菩提?菩提怎么理解? -
狐詹尚尔: 学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慈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

和县18530857863: 什么是菩提? -
狐詹尚尔: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 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 ...

和县18530857863: 佛法中的 菩提 是什么意思 -
狐詹尚尔: 菩提之意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我们每个人都有善根,只是因为后天的影响,让我们的善根深睡不起,因此,我们每天要做三件善事,以此来唤醒我们的善根,让它发芽成长,直到成长为菩提.——摘自《大悲莲华经》阿弥陀佛!

和县18530857863: 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菩提什么意思 -
狐詹尚尔: 菩提是清净的意思

和县18530857863: 菩提是什么 -
狐詹尚尔: “菩提”一词是佛教用语,“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本来是一种树,果实类似与葡萄,因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才有了后来“觉悟、智慧”的意思. 更具体的内容可以到百度百科里看,因为释义和故事都很多就不给你粘了,网址是http://baike.baidu.com/view/40724.html?wtp=tt

和县18530857863: 菩提是什么意思? -
狐詹尚尔: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和县18530857863: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该怎么理解菩提这个词?? -
狐詹尚尔: 菩提时指代性词语,佛祖在菩提树下证道,菩提代称指代佛祖的大智慧,代表的是真理或者道理,六祖慧能的开悟偈中的菩提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和县18530857863: 何为菩提?! -
狐詹尚尔: 【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

和县18530857863: 佛经中“菩提”是什么意思?
狐詹尚尔: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