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作者&投稿:任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内背景、国际背景:
1、国内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2、国际背景:从15世纪开始,世界的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至洋务运动发生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的相关成果: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一、政治方面: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
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条件下,徐图中兴。
二、经济方面:
在经济贸易领域,由于工业文明下的大机器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加工后的农产品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优越于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小门小户的小农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渐渐丧失,经济发展遭到了新兴经济模式的严峻挑战。
三、思想文化方面:
最先提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他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他以“本”“辅”的主从关系来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从字面上,一字不差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是《万国公报》的编者沈寿康。
1896年四月,他在《匡时策》一文中说:“中西学问术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西学”,最初都是作为学问提出来的。“中西学问” 对于社会,对于一个政权,对于统治者来说,本来都是“用”,沈寿康在此以“体”“用”处分,并非是作为目的与手段之分,而只表明主次。这种主次之分,是“为华人计”。

扩展资料:洋务运动的积极历史作用 :
一、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他们认识到,以机器生产为核心的近代工业是富国强兵的根本。而经过了军事上的惨痛失败,他们更是将军事工业的革新看成是首要的突破点,提出了“自强”的口号。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比较著名的有曾国藩在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等。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的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这些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使中国从对外国的器物从无知排斥到积极引进和学习探索,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且这些军事工业有很多都在后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江南陆军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洋务派还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其中李鸿章一直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是清朝海军的主力,它拥有包括“定远”“镇远”等铁甲舰在内的20多艘舰艇,是一支实力较强的近代海军。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它也曾经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二、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之后,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后期,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其中比较著名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等。
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所以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企业的利润吸引中国的一些地主、官僚、商人投资新式工业,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开端。
这些民族工业中比较著名的有1869年在上海成立的发昌机器厂、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机器丝厂(中国近代第一家使用新法的缫丝厂,也是最早的民族资本工业企业之一)。1881年黄佐卿在上海创办的工和永丝厂等。这些商办企业虽然投资和规模比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但他们是近代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奠定了近代工业的基础。
三、 洋务运动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历来分歧很大。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洋务运动是近代一次低层次的学习西方运动,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有其值得肯定的历史进步作用。它开办“新学”加速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崩溃并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
留洋求学,为中国培养和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备类人才;办刊译著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在思想层面上的交互融合。 提到洋务派对西学传播的贡献,便不得不提其开办的近代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及从事译书等活动。
首先,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学习外文,主要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招收当地少年入馆学习外语。
其次,洋务派还创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的学堂。如1867年设立的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
此外,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877年清政府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拔一批学生留学英、法学习海军驾驶、作战技术。这是中国第一批留学欧洲的学生。清政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如著名工程师詹天佑留学美国。
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洋务运动还促使了社会风气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首先,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争论以及对顽固派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和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对于西方学习,开了好的风气。
其次,随着洋务派创办报刊,组织人员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派遣留学生出国 留学,使西方民主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再次,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近代工业的产生,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一些官僚和士大夫开始重视工商业,甚至其中一些人还投资工商业。
最后,随着西方科学和其他西方一些事物的不断传入,人们对西方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开明的官僚士大夫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向西方学习是兴邦强国的重要手段。另外,在沿海一些城市,人们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一些改变。
洋务运动的消极历史作用: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是以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为前提的。所办企业,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此,洋务派要在中国兴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筹办海防,都不得不在工业技术、资本乃至管理上受帝国主义的左右和牵制。
因而也就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洋务派也就加速了自身的买办化。这样的企业不仅无法避免自身遭到破产的命运,而且严重地阻碍和压制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内容,破产的原因,意义,评价。
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找巩固统治的出路。②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④统治集团中少数先进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形成洋务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⑤一方面为了克服内忧外患,另一方面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纷争中,新掌权的慈禧太后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拥有巨大实力的洋务派一边,对洋务运动的兴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⑥总理衙门成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③70年代中期起积极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培养洋务人才。
破产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外国技术人员谋取私利、敲诈勒索;②清政府内部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③整个运动,在中央缺乏健全有力地领导核心;④单纯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不能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
评价(含意义):①洋务派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目的,单纯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而不能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注定了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②但洋务运动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意义: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对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尝试,它的兴起背景和意义如下所述。背景:1. 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内部有太平天国等人民起义,外部遭受列强的侵略,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清朝统治集团迫切需要寻找巩固统治的方法。2.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意识到他们技术的先进性,这为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3. “师...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内容,破产的原因,意义,评价。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找巩固统治的出路。②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找出...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1. 洋务运动,亦称自强运动,始于1861年咸丰十年底,结束于1894年。这场运动是清朝洋务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旨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技术以制服西方。2.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阶层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洋务派”和“守旧派”两个对立的派别。洋务派主张通...

简述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一、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遭受重创,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太平天国运动则给清朝政权带来了更大的威胁,这场内乱几乎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应运而生。洋务派以自强思想为指导,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二、洋务...

求洋务运动的背景(国内、国际、思想经济)阶级(代表人物、组织)斗争对 ...
1. 国内背景:洋务运动兴起于清朝内忧外患之际。内忧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外患则指两次鸦片战争,这些事件导致小农经济解体,农民破产,无法自给自足。这种状况促进了商品交换市场的发展,为原料供应和自由劳动力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资本的发展。2. 国际背景:同时,西方...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 到了洋务运动兴起之时,人类社会已步入一个新时代。这一国际背景为洋务运动的发生提供了历史必然性。洋务运动成果概览:1. 打着“自强”的旗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通过创建新式军事工业,如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力量,以及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等大型军工企业,提升了军事现代化水平...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简介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至90年代,是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2、兴起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有
1.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清朝在内忧外患中的困境。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的打击,使清朝面临严峻的统治危机。2. 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清朝部分官僚开始意识到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的重要性,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3.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推动洋务运动兴起的因素之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

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2. 国际背景:自15世纪起,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并在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到洋务运动兴起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一全球性的历史变迁为中国提供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管理制度的机遇,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性。洋...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目的、历史作用? -
姚祥血府:[答案]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目的: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历史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目的,内容,影响各是什么 -
姚祥血府:[答案] (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②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人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4)代表...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性质.内容.影响(意义) -
姚祥血府:[答案] 产生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 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

逊克县19752063086: 我想知道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的时间 背景 内容 以及影响 意义 -
姚祥血府:[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原因 -
姚祥血府:[答案] 外部原因:1.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一些农民起义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西方列强对清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外患. 内部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已从“天朝上国”的睡梦中惊醒,因而开始了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

逊克县19752063086: 简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
姚祥血府:[答案] 背景:内忧外患 主要内容:大力兴办官营军事工业,后期兴办民用工业 评价: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2、一、标志着二战结束 二、中国人民反法(和谐)西斯斗争取得巨大胜利 三、中国进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派的代表以及洋务运动的意义 -
姚祥血府:[答案] 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洋务运动意义:1.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的意义 -
姚祥血府: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和意义 -
姚祥血府:[答案] 洋务运动: 概况: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

逊克县19752063086: 洋务运动的兴起原因如题 -
姚祥血府:[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统治 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喜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5)...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