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求雨青词

作者&投稿:海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谁求雨成功了~

王阳明清同治十一年《会昌县志》记载:明正德十二年(1517),时任钦差巡抚南赣汀漳等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王阳明,在指挥闽粤赣三省八府一州官兵平漳南詹师富乱后,班师上杭。五月,王阳明从上杭移师大本营赣州,途经会昌。 其时,遇天大旱,数月未雨,沿途所见,禾田干枯,百姓忧心如焚,民不聊生。

王阳明抵达会昌,遂备具香帛牲礼,率诸将官、弟子及会昌乡绅,前往城西翠竹祠祈雨。 在翠竹祠正殿,王阳明率众将官带头叩首跪于赖公像前,三礼过后, 由司礼宣读他亲自撰写的 《祈雨辞》:维正德十二年, 岁在丁丑五月乙卯,钦差巡抚南赣汀漳等处、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守仁,昭告会昌受封赖公之神,为会昌民田稼禾旱枯,祷告灵神,普降时雨。 词曰:呜呼,十日不雨兮,田且无禾,经月不雨兮,川且无波。 一月不雨兮,民已为疴。 再月不雨兮,民将奈何!小民无罪兮,天无咎民。巡抚失职兮,罪在予臣。呜呼!盗贼为民大屯,天或罪此兮赫威降嗔。 臣则何罪兮,玉石俱焚? 呜呼! 民则何罪兮,天何遽怒? 油然兴云兮,雨兹下土。 彼罪曷逋兮,哀此穷苦”。后果求雨成功。历史上求雨的名人还不少,比较知名的比如苏轼,他不仅参与过求雨,还有《徐州祈雨青词》传世。还有传说林则徐求雨等。

在苏轼的《徐州祈雨青词》中,他传达的核心意思,是“若其赋政多辟,以谪见于阴阳;事神不恭,以获戾于上下,臣实有罪,罚其敢辞。小民无知,大命近止。”意思是,如果上天真是又不爽,那犯错的也是我等官员,普通老百姓是没什么问题的,希望你们饶过他们。看,这是说给老天听的吗?其实更多是说给官员和老百姓听的。说给官员,是希望他们更体恤爱民,慎用权力,免得招来天怒人怨。说给老百姓,则是让他们的希望有所寄托,别因为干旱而活不下去。同样的意思,王阳明若干年后在《答佟太守求雨书》一文中有表达。

大概是因为王阳明上一次求雨成功的奇迹,很多人相信他有招风唤雨的能耐。地方遇到干旱时,有官员就给王阳明发短信求救,王阳明回了一封信,先是肯定了对方急民之所急的态度,然后表达了他对求雨的真实态度:执事其但为民悉心以请,毋惑于邪说,毋急于近名,天道虽远,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意思是当官要有一颗为民的心,你如果有一颗虔诚为民的心,平时有民生至上的行为,干旱时去求求雨,也没什么问题,老天甚至可能会感动。但如果临时抱佛脚,相信那些能用异术改变天气的邪说,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同样是求雨,不同的是你的心。后人千万别自作聪明,将求雨当做迷信而一味排斥了之。

嘉靖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

嘉靖尤其喜爱擅长写“青词”的人。

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等词臣均以“青词”邀宠, 步步高升,官居宰相(大学士),是称青词宰相。

据《明史·宰辅年表》统计,嘉靖十七年的内阁14个辅臣当中,有9个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袁炜

圣天子即位,十有七载,明饬庶治,协和兆民既正郊祀既。
崇庙祀,乃稽古礼发纶音尊,严父以配。
帝开明堂,而大享岁在戊戌月,惟季秋百物告成。
--严嵩

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徐阶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夏在徐州任知州时,正逢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谢雨。苏轼依当时惯例还撰了一首《徐州祈雨青词》.全文如下:“河失故道,遗患及于东方;徐居下流,受害甲与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饥寒顿仆与沟坑。盗贼充盈于犴狱,人穷计迫,理极词危。望二麦之一登,救饥民于垂死。而天未悔祸,岁仍大荒。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枯。今者麦已过期,获不偿种;禾未入土,忧及明年。臣等恭循旧章,并走群望。意水旱之有数,非鬼神之得专。是用稽首告哀,吁天请命。若其赋政多辟,以谪见于阴阳;事神不恭,以获戾于上下,臣实有罪,罚其敢辞。小民无知,大命近止。愿下雷霆之诏,分敕山川之神。朝阶齐寸云,暮洽千里。使岁得中熟,则民犹小康。”太白山位于渭河南面,虽然山很高,可山顶道观前的大水塘却装满了水,这确也增添了太白山的神奇。人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所以不明白在这样高的大山上,水又怎么能流得上高山顶的水塘中呢?所以当地人才深信水塘中住有龙王。苏轼为民求雨很认真,他先叫衙役摆上祭品,然后亲自点燃香蜡跪拜山神与龙王。行过拜祭礼之后,苏轼便开始大声朗读"祈雨文"。他在祈文中首先把山神、龙王赞誉了一番后,便转入正题理直气壮地说:"乃者至冬徂春雨雪不至,细民之所持以为生者麦禾而己,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也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其盍亦鉴之,上以不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苏轼这篇"祈雨文",并非在向龙王求情,而是与龙王辩论事非,讲道理。其论据充分,文字精辟,不愧为大文学家之杰作。文中的大意是:百姓就靠种点庄稼为生,却从冬至春不降雨雪,如果还不降雨,今年的灾情就会很严重!倘若今后百姓们无粮充饥,无疑会盗贼四起。作为地方官能不为百姓之苦忧虑么?面对百姓之苦难,神也不能熟视无睹吧?皇帝为了关怀百姓之疾苦,都认真安排备礼求雨,百姓更不说了,更把今日求雨作为最大的期望!神应该有所了解,上不要辜负皇帝关怀百姓之心,下不要使老百姓失望啊!从这篇祈雨文中,可见苏轼信神而不惧神和以理服"神"的思想,更体现了他正直豪爽的性格。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青词,又称青辞、清词,亦名绿章,是道教斋醮时敬献天神的奏告文书。道教斋醮科仪使用的文书,除青词外还有诸多文书,这些文书又可称之为文检。明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三十四至三十七为《文检立成门》,卷三十八为《章法格式门》和《表笺规制门》,收录的斋醮仪式文书有奏、启、申、诰、牒、札、关、状、榜、疏、帖、式、檄、章、表、笺等格式。在历代史籍、笔记、小说、文集、诗集、金石碑刻、方志文献中,保存着道教斋醮使用的青词。文人学士为斋醮仪式撰写的青词,为研究青词提供了道经之外的佐证材料。本文主要探讨道教斋醮史上的青词。
《徐州祈雨青词》.全文如下:“河失故道,遗患及于东方;徐居下流,受害甲与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饥寒顿仆与沟坑。盗贼充盈于犴狱,人穷计迫,理极词危。望二麦之一登,救饥民于垂死。而天未悔祸,岁仍大荒。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枯。今者麦已过期,获不偿种;禾未入土,忧及明年。臣等恭循旧章,并走群望。意水旱之有数,非鬼神之得专。是用稽首告哀,吁天请命。若其赋政多辟,以谪见于阴阳;事神不恭,以获戾于上下,臣实有罪,罚其敢辞。小民无知,大命近止。愿下雷霆之诏,分敕山川之神。朝阶齐寸云,暮洽千里。使岁得中熟,则民犹小康。”
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结束了密州任期,被朝廷改派为徐州知州。这年四月二十一日,苏轼来到徐州。当时,苏轼刚逾不惑之年,奋发有为,任期二年,政绩卓著。他在徐写下—百七十余首诗词以及一些散文,其中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不论从哪方面看,这二年都是苏轼—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面对徐州“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的旱情,苏轼尊重民俗民情,作了《徐州祈雨青词》,苏轼积极组织人民抗旱,用塘水、河流积水浇灌庄稼。率领官吏民众稽首哀告上苍,呼天请命,唯恐“事神以不恭,以获戾于上下。”同时上表朝廷,请求减免徐州赋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或许上天真的被感动了,不久,徐州下了一场喜雨,旱情有所缓和。苏轼又亲到石门谢雨。看到丰收在望、人民安居乐业,喜气洋洋。


苏轼求雨青词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夏在徐州任知州时,正逢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谢雨。苏轼依当时惯例还撰了一首《徐州祈雨青词》.全文如下:“河失故道,遗患及于东方;徐居下流,受害甲与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饥寒顿仆与沟坑。盗贼充盈于犴狱,人穷计迫,理极词危。望二麦之一登,救饥民于...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苏轼求雨青词 -
凌全普沁: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夏在徐州任知州时,正逢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谢雨.苏轼依当时惯例还撰了一首《徐州祈雨青词》.全文如下: “河失故道,遗患及于东方;徐居下流,受害甲与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饥寒顿仆与沟...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浣溪沙苏轼 -
凌全普沁: 一)《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第一首(照日深...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浣溪沙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
凌全普沁: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浣溪沙》是苏轼在什么时候写的 -
凌全普沁: (1078年)元丰元年《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苏轼《浣溪沙》解释与赏析. -
凌全普沁: 浣溪沙 苏 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浣溪沙苏轼赏析 -
凌全普沁: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赏析《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译文 -
凌全普沁: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苏轼其一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其三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其四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其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苏轼在任太守时所写诗词 -
凌全普沁: 浣溪沙 苏轼--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浣溪沙 作者: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苏轼《浣溪沙》是单调吗 -
凌全普沁: 不管是谁写的《浣溪沙》都是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苏轼写过几十首《浣溪沙》词.《浣溪沙》这个词牌约有二十多种别名.

岫岩满族自治县18613844002: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的解释 -
凌全普沁: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