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老子三章》的认识

作者&投稿:鲜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悟?~

老子虽然在他的道德经中处处宣扬无为的思想,但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他其实是在用无为而无不为来向世人表示,他的入世思想,希望有人能慧眼识金,发现它并重用他。因此老无为五位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有为,只不过是以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来达到而已。相比之下,庄子比他就诚实多了,庄子不仅要在行为上做到无为而且也要在实际中做到无为,同时用一种介于有用于无用之间的状态来保护自己,免得自己成为那只不会鸣叫的鹅。

哪三章?

《老子》三章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生活的 年代稍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 “ 礼 ” 的问题。《史记》还记载了两种关于老子的说法,一说老子可能就是楚国的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一说战国中期周室有位太史名儋,有人认为他就是老子。今多从老子即李耳的说法。 《老子》主要是老子自撰,全书约五千字,共八十一章(依王弼注本)。 分为上下两篇,即《道篇》和《德篇》。因其后来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 它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 内容涉及宇宙原始、万物本源、社会政治、现实人生。其核心范畴是“道”。 在《老子》一书中 ,“道” 有多重含义:它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是创造宇宙的动力;它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灭亡、转化的规律;它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方法;它是人生修炼身心的方法、途径和境界;它是人类行为的规范…… 老子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期望政治权力不干涉人们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灾祸,要求人们的行为取法自然,守柔不争。 老子对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以“反者道之动”的论点肯定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提出了如何利用矛盾转化的理论,他的学说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老子》一书以韵文为主,运用对偶、排比等句式,常以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文字流畅,琅琅上口。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1) 。名可名,非常名 (2) 。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4) ,同谓之玄 (5)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 。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7)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8) ,独立而不改 (9) ,周行而不殆 (10)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11) ,强为之名曰大 (12)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 。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 (15) 者有志。不失其所 (16) 者久,死而不亡 (17) 者寿。 【注释】 (1) 第一及第三个“道”是 老子哲学的一个中心范畴,第二个 “道”用作动词,言说的意思。常:永恒不 变。 (2) 第一及第三个“名”是老子的特有术语,指“道”之名。第二个“名”用作动词,称谓的意思。 (3) 徼( ji à o ):边际,轨迹。 (4) 同出而异名:同一个来源、不同的名称。 (5) 玄:深远、幽昧。 (6) 众妙之门:一切奇妙变化的总门径。 (7) 混成:浑然一体。这里的“物”即指道。 (8) 寂:无声。寥:无形。 (9) 独立不改:无所依傍而且永不改变。 (10) 周而复始地运行,永不止息。 (11) 字:用作动词,取名字。 (12) 强:勉强。 (13) 大曰逝三句:大,指道无所不包;逝,指道运行不息;远,指道无边无际;返,返归本源。曰:于是。 (14) 道法自然:道效法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则运行。 (15) 强行:勉力而行。 (16) 所:处所,根基。 (17) 亡:遗忘。 【简析】 第一章类似于《老子》全书的导语,提出了“道”这个中心范畴。 在《老子》书中,“道”有多重含义,本章所说的‘道',是指先天的生成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动力。它产生天地万物,并决定着万物的存在发展及其具体特征。它是语言难以透彻表达的,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老子将宇宙的原始状态称为“无”,“无”中生“有”,由“有”化生万物。“常无”和 “常有”同样源出于道,而名称不同。 第二十五章讲“道”之发生、运行以及天地人之间的联系问题。本章的“道”指宇宙的本源和天下万物的运行规律。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无声无形、独立无待、永不改变、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据此,老子又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点,主张人的行为应效法天地自然,按照自然规则行事。今天,当我们目睹工业化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因此而受到自然惩罚的时候,不得不惊叹老子的这一思想的伟大预见性。 第三十三章论为人之道。其中自知、自胜、知足、强行都是从人的修养出发,提倡人应有自知之明,要能战胜自己的弱点,并懂得满足,坚持力行而不迷失本性。而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即使死了仍被永远铭记,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大道无行,凝空释名。

后人托古所作


谈谈你对《老子三章》的认识
《老子》三章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生活的 年代稍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 “ 礼 ” 的问题。《史记》还记载了两种关于老子的说法,一说老子可能就是楚国的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一说...

老子三章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老子三章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如下:1、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规律,不做强制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这种思想可以启示我们在社会治理中,不要过度干预,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让事物自然生长。2、谦虚谨慎:老子强调“谦虚谨慎”,认为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真正成就大事。这种思想...

《老子》三章:对立而统一,以弱胜强
《老子》是哲学思想,它提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内在性是很深邃的,和黑格尔说的一切事物、观念都是内在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相通的。但是这一切都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是存在于暗示之中,在显性中看到隐性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哲学史重大的、里程碑似的发展。老子的辩证思维中对立面转化有两大特点:...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有何感...
老子虽然在他的道德经中处处宣扬无为的思想,但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他其实是在用无为而无不为来向世人表示,他的入世思想,希望有人能慧眼识金,发现它并重用他。因此老无为五位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有为,只不过是以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来达到而已。相比之下,庄子比他就诚实多了,庄子...

老子三章原文和翻译
《老子三章》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推崇贤才,使人民不为“贤才”争斗;不贵重难以得到的珍物,使人民...

《老子》前三章浅识—笔记
,引申应用到 人世间的治道上。《老子》三章中,第一章讲诉天道是什么,用他的逻辑讲诉了道与名,万物之起始。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讲到为人处世的原则,效应天道,作嫣而不持,生而不有,不计自己功名,无为而治。而第三章讲诉,人类治理之道,不尚贤,使人不争,整理争心和欲望。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事哲学?
顺应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就是灾祸,处事随顺众生,正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不顺应自然就没有果实。

谈谈你对老子不争的理解
老子所谓不争,是不争竞,也就是不争名逐利,不贪婪的意思 比如《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王弼说:“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

《老子~第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现可欲...
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语文"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些有...
老子的观点是道法自然,也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以无为达有为。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最好多一点,要是能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悟那就更好了,字越多越好. -
谏朋司莫:[答案] 老子虽然在他的道德经中处处宣扬无为的思想,但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他其实是在用无为而无不为来向世人表示,他的入世思想,希望有人能慧眼识金,发现它并重用他.因此老无为五位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有为,只不...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第三章如何理解 -
谏朋司莫: 无为并不能只按它的表面意思理解,古文里的字都很有内涵的.而且,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违背道的可为,违背道的不可为.而道便是整部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三章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处世哲学 -
谏朋司莫: 老子虽然在他的道德经中处处宣扬无为的思想,但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他其实是在用无为而无不为来向世人表示,他的入世思想,希望有人能慧眼识金,发现它并重用他.因此老无为五位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有为,只不过是以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来达到而已.相比之下,庄子比他就诚实多了,庄子不仅要在行为上做到无为而且也要在实际中做到无为,同时用一种介于有用于无用之间的状态来保护自己,免得自己成为那只不会鸣叫的鹅.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三章》理解文中智明力强富志的含义? -
谏朋司莫: 老子》三章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生活的 年代稍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 “ 礼 ” 的问题.《史记》还记载了两种关于老子...

北道区18533474878: 你怎么理解《道德经》的第三章与第十九章,用你的原话(白话文)说说你的看法,不用借用别人的话. -
谏朋司莫: 《道德经》的第三章与第十九章 国家不要把财富作为社会唯一崇尚的对象,以不使人民因一心追逐这些对象而引发不可避免的纷争.只有,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或全部秩序就将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一致,一切都将合于自然,合于道德精神,合于正义,人民在这种关糸或秩序之中也将获得最好的幸福.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注重自然平凡的真理,保持自然质朴的品质,减少一己损人的私念,削弱损人不利己的欲望,根绝那些无视世界的整体并与人的存在的世界本性相违背的比单纯的愚昧还更为卑劣有害的学问,达到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无忧无虑,无私无畏的价值状态.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三章的道讲的是什么 -
谏朋司莫: 不赏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老子在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治国之道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三章文中“智、明、力、强、富、志”的含义? -
谏朋司莫: 《道德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中国还是在海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作者:李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谏朋司莫: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无为.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

北道区18533474878: 《老子》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
谏朋司莫: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道德经》是后来的...

北道区1853347487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谏朋司莫: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版本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