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不为官的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暨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3:庄子不愿做官

有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楚王听说了庄子的大名,希望庄子能够出山,上可以为君王分忧,下可以为黎民百姓谋福利。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可庄子稳拿钓鱼竿,看都不看来者一眼,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4:张仲景辞官坐堂

公元196年,张仲景因“孝廉”被举荐进入官场,担任长沙太守,每天处理完公务,还想为老百姓诊脉治病。每月初一十五,民众可以随便进入,规则是不谈政事只问诊。张仲景亲切接待每位患病百姓,为患者诊脉开药,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百姓,不仅免费诊治还要免费送药。

任职期间张仲景深得民心,尤其亲自坐堂为百姓看病,更是被传诵一时,而且因此催生出一个新名词“坐堂,”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

张仲景热衷于坐堂,但是随着战争频发瘟疫流行,尤其是伤寒病,几乎无药可医,而朝廷对此置若罔闻。张仲景“见朝政日非,”无奈地叹息着“君疾可愈,国病难医。”于是写下辞职报告,从此远离官场。在少室山清静之地,张仲景着手研究伤寒病。

5:刘禹锡写《陋室铭》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古代名人不为官的故事有哪些?
3:庄子不愿做官 有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楚王听说了庄子的大名,希望庄子能够出山,上可以为君王分忧,下可以为黎民百姓谋福利。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可庄子稳拿钓鱼竿,看都不看来者一眼,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

现代名人廉洁故事,急用
1、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没有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简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

哪些名人的故事有关于埋头苦干的?
徐有功为官之时,正值武周时期,上有武后作乱,下有酷吏网罗,执法守正彼为不易。由于徐有功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因而难免得罪酷吏、奸臣,频遭弹劾、推审,但最终皆因找不出他贪赃或徇私枉法的证据,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尽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谀奉承,一心...

廉洁名人故事短一些的
一、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二、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

名人故事:关于古人逆境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故事大全我为大家带来一篇名人故事:关于古人逆境故事,快来看看吧 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一面"民为贵...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

古今名人廉洁的故事,谁有!!!
注: 卢怀慎(?—716),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

关于名人的廉政故事
廉政故事 自报财产留清名—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政故事(转载)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

名人逆境短故事(100字以内)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故事二: 同朝代的孙康由于家穷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一天半夜,他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

西青区19546184056: 古代文人不愿做官的例子 -
别韦银丹:[答案] 这都是《儒林外史》等名著中宣扬的“高节”.最典型例子有:一、庄子,他把当官为统治者卖命的人比喻为“牺牛”.二、介之推.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骊姬之乱发生时,他跟随重耳出奔,但是当晋文公即位时,晋文公忘记了他的...

西青区19546184056: 除了陶渊明,还有哪些古人是淡薄名利,弃官归隐的啊? -
别韦银丹: 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 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园》等十三种. 刘基(刘伯温)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明史·刘基传》载...

西青区19546184056: 历史上哪个人物不愿做官到山中采嶶并常受饥 -
别韦银丹: 伯夷叔齐,这俩货是商朝的老臣,周灭商之后,俩货不食周黍,跑山里采薇充饥,后来就饿死山里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有改变自这段历史的短篇故事《采薇》.

西青区19546184056: 古代文人隐逸的故事
别韦银丹: 陶渊明

西青区19546184056: 想下,古代有什么故事中,关于有才不被重用的人物? -
别韦银丹: 贾谊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西青区19546184056: 古代清高的人有哪些他们还有哪些事迹 -
别韦银丹: 以上大部分说的不是属于清高的人,要么是两袖清风,要么就是不愿出师.唯有青竹说得三国的庞德公算是一个吧,在古代清高的人是看不起做官的,所以不愿为官!一般都是有才华,但情愿不为官场所动!特别是一些有才华的穷书生,酸秀才,情愿挨饿,也不为半斗米折腰!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不胜数啊.

西青区19546184056: 古代的名人故事 -
别韦银丹: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

西青区19546184056: 古代名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反例子.注意,是反例子!!谢谢! -
别韦银丹: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冯唐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汉文帝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时,略有升迁,但不久被免官闲居,后来汉武帝寻求贤才,听到人们盛赞冯唐,就召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