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对美策略

作者&投稿:禹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中日本和美国的海军实力对比是怎样的~

二战中,日美海军力量对比存在阶段性对比的问题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在海军航空兵方面有着重大的优势,包括“飞龙”号、“赤诚”号、“凤翔”号在内的6艘联合舰队内的现役航母,及在建的数艘航母构成了强大的海基航空力量。而美国只有包括“埃塞克斯”、“大黄蜂”、“列克星敦”等3艘航母。而且舰载机方面,日本的九七式攻击机和零式战斗机比之美军的P-4U和P-39有着更优异的性能。因此在海军航空兵方面。实力远在美台海军军之上。
而在海军主力舰方面,日军虽说在总吨位上不如美国,但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年代中期建造的战列舰,如“大和”号、“武藏”号的总体实力远胜于美军当时服役的如“田纳西”号等战列舰。
在指挥官及兵员素质方面,日本海军因为在侵华战争中,如淞沪战役积累了许多海基对陆作战经验,更有山本五十六、山口多闻等作战思想新颖的将领活跃海军作战思想,比之当时还抱有马汉“海权论”中,“战列舰主力舰大炮决战思想”的美国海军有着更为丰富的作战思想,更崇尚航母的力量。
因此,我个人认为,初期,日海军更占有优势,符合现在海军作战的众多特征。
而这一切在1942年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后,开始了悄然改变。
美海军军经珍珠港的惨败及中途岛一役后,迅速觉醒,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导致的失败,开始重视到航母的力量,改变了其国内造舰计划,将许多在建的战列舰改装成航母,加强夺取海上制空权的力量建设投入。美国人特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实战中更容易获取各种教训,加之其强大的、无语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及技术革新优势。美海军在此后迅速的摒弃了马汉的“大舰巨炮”理论,开始了大力建设海军航空兵实力。而日本在取得了战争初期的一系列如偷袭珍珠港、攻取阿留申群岛、进攻各南太平洋岛屿等炫目的战绩后,因守旧军官的阻扰及对未来海战趋势的漠视,使其又回归到传统的“大舰巨炮”的战列舰决战模式,因此才催生了大和号、武藏号等战列舰之巅峰之作,然而却因此忽略了对海军航空兵的进一步发展!
在1945年初的莱特湾海上决战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完全超越了日本海军,无论是吨位、技术、作战思想、补给方面,日本均无力再与美海军一战。特别是其物资匮乏,而美军的补给则是异常的强大。毕竟就“总体战”背景而言,被美军潜艇层层封锁的日本各岛无力支撑应有强大国力支撑的战争。
总结而言,日本海军在战争初期因其新锐而强悍的作战使其海军实力更为强大,而中途岛战役后,美国海军依仗其国家实力和创新思想,迅速超越了日本海军的优势,使战争的天平上的砝码滑向了美国这边!

珍珠港大多数战舰都是老旧的就是战列舰了,那些幸存下来的也都改装了,但是之后也就只参加岛屿登录的活力支援等小任务,不论火力还是航速都不如之后造的新式战列舰。日本战列舰也就大和和武藏有实力,长门和陆奥也都是老旧的战列舰了没多大用处,金刚级,扶桑,伊势什么的更不用说了。其实海战到后来还是航母的天下,所以战列舰影响并不重要。美国航母的数量远多于日本,日本是小国,没有美国那么强大的实力再航母被击沉后重新再造,日本的航母多为由战列舰或其他大型舰艇改装而来的。美国则是有诸多专门的航母级别。所以日本海军战败是正常的,只是因为美国太强大。

<渐减迎击>和<九段作战>(九段渐减作战)的指导思想应该说都是一样的.自<海权论>影响日本和日俄战争后.日本将美国作为威胁日本海权的最重要假想敌.由于美国海军势力比之强大.所以由秋山真之和佐藤铁三郎制定了日本海军对美国的所谓"渐减"战略.其中佐藤铁三郎提出了三个基础:对美七成军力论、渐减迎击论和舰队决战论。(这一战略的具体背景和内容在此不详述了)这三个基础可以看成是三个步骤: "对美七成军力论"是佐藤和秋山两人经过合作研究而得出的,这是渐减战略的前提,也是对海军军备建设的指导。马汉理论认为“一国军备的标准,不应只是能够应付偶然发生的危险,而是能够应付最可怕的危险”。“因此,其标准是能预测到的与最强的假想敌国的军力相对的本国能集结的兵力”。因此,日本的海军军备一定得对照美国海军全体实力来规划(当时巴拿马运河正在建设,佐藤和秋山考虑了这一因素)。对此,他们两人提出了一个公式:从战略角度而言,进攻的一方需要保持对防御一方50%以上的优势,即进攻方:防御方为1.5:1,反之就是说防御方只要能达到其70%力量就可以达到防御要求了。在佐藤的定义中日本海军舰队是战略防御舰队,是“专守防御”的舰队(专守防御是一种战术学概念,指对某一区域进行的防御,类似于篮球里的联防),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军备要保持美国海军军备水平的70%。 "渐减迎击论"则是渐减战略的手段,是作战战术的指导。其核心思想是,因为美国舰队过于强大,因此应当选择后发制人的策略。即将决战的时机推迟,雪藏主力,而在之前尽力以辅助兵力和其他手段消耗美国舰队,到日本海军能接受的程度时,再进行决战。 而所谓"舰队决战论",就是通过一场敌我双方主力舰队的决定性交战来决定战争胜负的设想。这是渐减战略的目的。它有两个渊源。其理论渊源来自马汉对佐藤乃至整个日本海军的影响。马汉在其名著《海权论》中大力倡导战时军队的目的是击溃敌舰队,掌握制海权。而经验渊源是日本海军在甲午海战尤其是后来的对马海战中的决定性胜利。 所以说"渐减迎击"应该说是以上整个作战思想的一部分.当然把"渐减迎击"看成是"渐减"战略也是可以的。由此发展除了所谓"八八舰队"(2个战列舰战队,每个战队8艘战列舰;2个一等巡洋舰战队,每个战队8艘一等巡洋舰;2个二等巡洋舰战队,每个战队8艘二等巡洋舰;3个水雷战队,每个战队12艘驱逐舰。) 但是这个战略计划在实施中遇到了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海军裁军会议"。日本"八八舰队"的计划被打乱了。 再看<九段作战>.应该说<九段作战>是一种调整下的具体作战计划。也是"渐减"战略思想下制定出的。 本来,日本海军的对美本土决战思想是将舰队主力集合在奄美大岛一带海域,然后前出至本州岛以东海面,发动“洋上鱼雷战”和舰队大决战。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初期,除了将决战地点前移至小笠原群岛外,这一思想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伦敦会议后,日本海军在辅助战舰方面的扩充计划也宣告流产,遂进一步决定将战场延伸至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在美国舰队离开母港后立刻展开奇袭攻击。这种观念不断修正后的产物,就是所谓的“九段作战”计划。
"九段作战"设想美国太平洋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在开战后大致将分成两群,一群是以轻巡洋舰为主力的亚洲舰队,应是由菲律宾出发。对于这支舰队,日本预定以同样由轻巡洋舰为主的第三舰队应付。美方另一群舰队,也就是被大西洋舰队增援后的太平洋舰队,预计将由美国西海岸或夏威夷出发,并将再分成四群:一群以潜艇组成的舰队将对日本展开破交战;另一群以4至6艘重巡洋舰为主力,将投入奇袭、骚扰任务;第三群以14艘重巡洋舰为主力,将担任主力舰队的前卫与侦察任务;最后一群则以15艘战列舰和若干艘航空母舰为主力,担负对日作战的主力。
具体实施上:日本人将与美国舰队的作战分为9个阶段:第一段是自美舰队西海岸出发,直至抵达夏威夷。之后美舰队将占领马绍尔群岛的一部分,以此作为桥头堡。美舰队从夏威夷出发后的航程被定为第二段,占领马绍尔群岛前的航程是第三段。占领马绍尔群岛后,美舰队将抵达被称为"内南洋"的西太平洋海域,这是第四段航程。美舰队由马绍尔群岛出击,直至加罗林群岛附近的日本预定区域,这段距离被分为第五段和第六段。预定决战前夜是第七段,预定决战日黎明为第八段,最后的舰队决战是战争的第九段。
日本海军的计划是,各舰队在开战后72小时内集结到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以此处作为前进根据地。
九段作战所需的兵力随着年代的推移而有所更改。以1936年日本海军进入"无条约时代"后的九段作战计划为例,该计划预计对美战争将在1946年爆发,届时第一、第二段将分别以2艘侦察巡洋舰、3艘2800吨级"旗舰潜水舰"和27艘1900吨级远洋前厅进行沿途监视。第三至第六段所需的兵力为4艘各装备 12门508毫米炮的"超战舰"、4艘"瑞鹤" 型航母、1艘侦察巡洋舰、2艘"旗舰潜水舰" 和18艘1400吨级的"海大" 型潜艇。第三段、第五段将由 "海大" 型潜艇发动狼群式袭击,第四段、第六段将分别遭到舰载机和陆基飞机的攻击。在决战前夜的第七段,日本海军将以4艘潜艇、28艘巡洋舰和64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鱼雷战部队展开夜袭作战;次日凌晨的第八段以10艘潜艇和舰载机进行补充打击。在舰队决战的第九段,将以10艘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10艘潜艇的兵力对美主力舰队进行最后的打击。
应该说"渐减迎击"和"九段作战"是同一个战略思想下的同一作战指导。"九段作战"是"渐减迎击"的具体化。

渐减战略指导下的渐减迎击作战完全是旧经验的简单积累,是日俄战争的翻版。然后说一下九段作战第一阶段,当美国舰队离开西海岸向珍珠港推进途中,日本海军的远洋潜艇实施第一轮侦察和攻击,消耗美军舰队。第二阶段,当美军主力舰队进驻珍珠港后,日本远洋潜艇保持对其的侦察,以确定其动向。当美军舰队再次出航,出击马绍尔群岛时,日本潜艇实施第二轮攻击,再次消耗美军舰队。同时,已经在本土集结待命的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在确认美主力舰队已经出击的情况下,在72小时之内向前进根据地移动。第三阶段,当美军舰队开始进攻马绍尔群岛一部之时,航程相对较短的海大型潜艇在此实施进攻,消耗美军舰队。第四阶段,新组成的机动航空部队(计划由2-4艘翔鹤级航空母舰,2-4艘超级战列舰组成)对占据马绍尔群岛一部的美军舰队实施航空打击,重点打击敌航空母舰部队。第五阶段,当占据马绍尔群岛一部的美军再次扩张战果时,海大型潜艇实施第二次攻击,消耗美军舰队。第六阶段,马绍尔群岛基地的航空兵及其他基地航空兵共同对美军舰队实施打击,这是最后一次外围打击。以后,将进入决战阶段。第七阶段,当美军基本占领马绍尔群岛开始继续前进时,日本舰队在某一海域准备与之决战。在决战前夜,由金刚级或金刚替代舰率领的夜战部队投入作战。该部以氧气鱼雷和夜间鱼雷突击为主要手段,对美军主力舰队进行最大可能的削弱(具体参见本刊第546期《》)。第八阶段,当夜战结束,黎明来临之时,潜水艇部队(包括特种作战潜艇)在先,机动航空部队在后,发起突然袭击,进一步消耗美军舰队。第九阶段,这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分。此阶段,从前进根据地出发的日本主力舰队(包括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航空母舰),开始与美国舰队剩余力量开始决死战斗。而根据日本海军的计划,在正常情况下到此阶段,美军主力舰队已经被削弱到原有实力的70%以下,应该不是以逸待劳的日本主力舰队的对手。

差不多吧,都是白天大炮巨舰决战。晚上小船夜袭雷击(鱼雷攻击,日本很爱鱼雷的,认为这是以弱胜强的利器)老一套。


旧日本海军对美策略
<渐减迎击>和<九段作战>(九段渐减作战)的指导思想应该说都是一样的.自<海权论>影响日本和日俄战争后.日本将美国作为威胁日本海权的最重要假想敌.由于美国海军势力比之强大.所以由秋山真之和佐藤铁三郎制定了日本海军对美国的所谓"渐减"战略.其中佐藤铁三郎提出了三个基础:对美七成军力论、渐减迎...

战争史上代价最高的策略之一,日本偷袭珍珠港全过程
那天清晨,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的精心策划悄然展开,一场震惊全球的偷袭行动拉开了序幕。他的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珍珠港。尽管他的策略意图削弱对手,但航空母舰的不在场成为了这次袭击的一个转折点。山本的巧妙计谋在于,第一波攻击机因地形遮挡巧妙地避开了美军雷达的监控,这在当时几乎成了他...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攻击了美国?
4. 太平洋地区主要由美国控制,尤其是在菲律宾一线,这成为了日本侵占东印度群岛时的一大障碍。为了顺利南进,日本决定先削弱美国的影响力。5. 尽管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反对对美国开战,因为他深知美国的实力,但日本军部还是决定执行这一计划。山本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策略,尽管他清楚这只能为日本争取六个...

夏威夷如何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日本的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立即命令浪速号前往夏威夷,美国也立即派出费城号巡洋舰赶到夏威夷,美方的决定是:日方如果使用武力,美方就立刻登陆。最后这场对峙以夏威夷政府给被拒的日本移民赔偿了7.5万美元了事,日本移民夏威夷的事也就告一段落,以后再想移民就没这么容易了。 夏威夷由以前的独立王国变成一个亲美政府,让日本如...

揭秘珍珠港事件为何发生 珍珠港事件的损失是什么
日本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也是“攻 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但是对广大美国人民和珍珠港当地士兵来说,事件确实是突然。 那么珍珠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呢? 究于珍珠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第一就是:由于和平思想的影响,使得美国放松了对日本发动的突然袭击的警惕。因为在20世纪三十年带左右,和平...

日本是希望美国从日本撤军,还是不希望美国从日本撤军?
美国在日本有50多个军事基地,有35000名驻日美军。日本的横须贺海军基地甚至还是美海军第七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日本政客们多数希望美军驻扎日本,只有极少数的左翼或右翼日本人要求美国撤军。1、美国驻军带来的好处 日本深知美国对日驻军,实际上损害了日本的主权,但美国对日驻军着实给日本带来了不少利益。

想要在二战中战胜美国,日本到底该怎么做?
毕竟日本人面对选择题的时候,已经习惯了,等着血红色的眼睛,挥舞着他们那指挥刀吼吼:“赌国运!赌国运!”要知道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决定走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道路,他们总是在赌国运,而且每次都赌对了。中日甲午海战是这样,碰到了一打就跪的清政府,而且不仅打赢了,捞到了足够的好处,还把...

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精锐之师为何能打得军备精良的美军怀疑人生?_百度...
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精锐之师之所以能打得军备精良的美军怀疑人生,那是因为当时日本方面的战争策略就是偷袭,在珍珠港战役,日本偷袭导致美国方面的损失很大。在太平洋战争里曾经牵涉过37个国家,涉及的人口超过了15亿,历时三年多的战争,伤亡和损失都难以统计,当时参加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其中包括了美国,...

美日鱼雷战战术运用
美国的鱼雷虽然起初较弱,但通过战术优化,逐渐占据了上风,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的来说,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武器的效能取决于使用者的策略和指挥。日本鱼雷的性能虽佳,但未能充分利用,而美国尽管鱼雷本身平庸,但在战术运用上占据优势,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在战争最后阶段,日本鱼雷的...

怎么理解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成功?
4. 1940年9月,日本入侵法属越南,暴露了对东南亚的野心。这导致了1941年日美谈判的失败,美国停止对日本的石油和钢铁出口,日本决定对美开战。5. 珍珠港事件是日本战略选择错误的具体体现,但日本海军将领山本五十六等少数派明白日本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他们所能做的只是为日本争取一个有利的战争开局。6....

英德市13455501993: 二战日军打赢中途岛战役会怎样 -
离软丽珠: 二战之前日本军方对美作战的基调是:以战迫和.他们知道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日本不可能占领美国的土地.他们的底线是通过占领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甚至占领夏威夷,摧毁太平洋舰队,迫使美国海军将进攻基地撤回本土西海岸.以此来增...

英德市13455501993: 山本五十六当时主张对美开战吗?
离软丽珠: 日本自日俄战争以后,就把美国作为它主要的作战对象.因为日本是岛屿国家,直接面对太平洋.取得太平洋的霸权,是日本军阀梦寐以求的事情.日美之间实力差距巨大,日本军阀并不是不明白.但是日本觉得当初俄国也是一个庞然大国,人口是日本的2倍,工业能力是日本的十倍,不是也被日本打败了嘛. 所以山本五十六觉得应该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美国在遭受惨重的失败以后会妥协,就和当年的俄国一样.因为美国的利益毕竟主要在欧洲.可能把亚洲让出来. 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在遭到初期的失败以后反而动员起来,而且仍然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日本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兽.让自己陷入灭顶之灾.

英德市13455501993: 在二战日本跟美国的战争中日军输在哪里? -
离软丽珠: 实力,绝对实力上美国当时对任何国家都是绝对优势,日本虽然处心积虑地花了前后30年时间准备战争,但是美国一旦进入战争轨道,3年建设的海军就远远超过日本30年的成果.因此日本注定是失败的.这点山本五十六很清楚,他自己在美国学习工作过,知道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一开始就不同意与美国开战,当作为军人不得不服从上面的开战命令时,一直极力避免持久战,转而采取偷袭的方法来赢得暂时的主动.

英德市13455501993: 关于二战的海军作战事例?尤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的. -
离软丽珠: 先说美国: 1、俾斯麦海海战.美VS日,1943年3月1—3日,持续3天.作战中,美军战死13人,受伤12人,4架飞机击落;日军13-14艘商船被击沉,7艘驱逐舰被击沉,死亡人数达3000多人,损失战机59架. 2、中途岛海战.美VS日,1942...

英德市13455501993: 大家说如果二战时中途岛海战日本赢了,那美军还会不会赢 -
离软丽珠: 美国还是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山本五十六实际上很清楚,美国和日本的国力悬殊太大,日本无法获胜 他的算盘就是重复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联合舰队消灭了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后和俄国讲和的那一幕 他的战略就是以中途岛为诱饵,把美国...

英德市13455501993: 二战的时候山本五十六支持对美宣战吗? -
离软丽珠: 反对对美开战 在二战前有段时间日美关系不错 山本去美国考察 在街头他无时不刻的感觉到这个国家的富裕和先进 在参观各个工厂和造船厂时他更是被美国变态的制作能力震到了 不久后日本计划对美开战 他可以说是反对急先锋 不过大本营的人都已经头脑发热坚决打美国 山本没办法只好制定偷袭珍珠港 一时瘫痪美国的海军 抓紧战略不署 如果动作慢 日本是绝对打不过美国的

英德市13455501993: 旧日本海军和陆军的问题~~
离软丽珠: 日本海陆军的不协调来自他们的建立之初的渊源上.明治维新后,当年倒幕的功臣——四强藩中的大批武士成为明治初年的重臣.其中,陆军的鼻祖——山县有朋等人都是...

英德市13455501993: 日本为什么要打美国的珍珠港? -
离软丽珠:珍珠港偷袭的背景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发展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十年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发展的不满顶多局限于递交外交抗议书,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对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

英德市13455501993: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要打美国,偷袭珍珠港?? -
离软丽珠: 从1940年9月德、日、意的轴心国条约开始,太平洋和大西洋已经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在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后,大西洋的局势已经日趋明朗.同时美国也意识到了日本的野心,并渐渐收紧了日本脖子上的经济锁链.到1941年中期,美国已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加工机械和废钢铁等战略物资.所以太平洋战争不得不发动起来,因为资源匮乏的日本,如果没有控制制海权,那么日本的海洋运输线,也就是他们的战争命脉就掌控在别人手里!

英德市13455501993: 日本在二战中有主动进攻过美国本土吗? -
离软丽珠: 没有这个个能力 美国把大批的日桥都干进了中部日本不想和美国打 只想美国不插手 美国中断了日本的石油补给还有的就是日本的航母没有能力开到美国海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