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影响最大?此理论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作者&投稿:厨人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在此问题上凯恩斯理论和古典学派理论有何主要区别??宏观经济问题。跪求答案~

古典主义的货币理论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的对比 古典主义是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理性预期学派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引申,它承袭了理性预期学派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以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为基本假设。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集中于对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在这方面,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又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被公众预期到的,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曲线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因此,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只影响价格水平面不影响实际产出。如果货币供给冲击是没有预测到的,在人们对价格预期既定的条件下,来自于货币增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可以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之所以人们对价格总水平的预期不能随时调整,原因是市场不完全和信息不完备。因此,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根据这一分析,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政府的政策一般来说是无效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实际因素的变动解释经济波动。该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是适应产量的变化而调整的,产量的变化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导致实际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开发、气候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变动等。 关于经济政策,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的支持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管该理论也承认政府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会产生影响,但由于经济当事人理性预期的作用,这种影响的效果也难以界定。因此,该理论主张借鉴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 凯恩斯主义强调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原因的探讨。其基本的理论假定是:非市场出清和经济当莫人的最大化与理性预期。 关于非市场出清,凯恩斯主义主要是从工资和价格黏性来加以说明的。相应于来自需求的各种冲击,工资和价格调整相对缓慢,使得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而市场出现非均衡。 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凯恩斯主义者从菜单成本论、交错调整价格和交错调整工资论、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论、劳动市场论和信贷配给论等不同方面作出解释。例如,菜单成本论认为,价格调整之所以缓慢,原因是调整价格具有成本;交错调整价格及交错调整工资论则认为经济当事人调整价格的时间是交错进行的。不完全竞争论认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使得价格对总需求变动不敏感等。 在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用短期总供给曲线对经济波动进行了解释。在价格总水平上升时,厂商的生产可以尽快地进行调整,而由于工资黏性的作用,以预期价格决定的劳动供给则不能进行迅速调整,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应于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急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价格总水平,也影响实际产出量。 基于上述分析,凯恩斯主义不仅认为短期内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仍然是有效的,而且主张政府在协调市场失灵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便在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迅速地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比较,两个流派在理论和政策方面的分歧可谓是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延续。具体来说,从假定条件来看,市场出清和非市场出清成为最初的分水岭。古典主义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凯恩斯主义则重视市场不完全的方面。由此引申出来的政策结论也就与此截然相反。 古典主义和凯恩思主义的差异 20世纪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派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他们争论的问题集中于:第一、 经济能否自动达到充分就业,供需平衡的均衡状态? 或各类市场能否自动出清?第二、 价格、工资和利率是否能灵活调整?第三、 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否是中性的?古典二分法是否有效?第四、经济活动是否应当取消政府干预,实行自由放任? 第五、 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关注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还是关注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古典主义和凯恩思主义的争论也没有离开这些焦点问题。1、古典宏观经济学力图回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宣称自由竞争的市场自有其内在的机制,价格、工资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做为名义变量只能影响到价格这样的名义变量,而对产量、就业等实际变量没有影响),供需可以自动平衡,市场能够自发调整到理想的均衡状态,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经济在长期趋于稳定、发展。新古典主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捍卫他们的古典经济理论并提出他们的政策主张。1)他们试图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论证宏观经济问题。他们从人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出发。他们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单个个人、企业的工资、价格是变动的,坚信市场工资和价格可以自发调整,从而调整需求,直至市场完全出清,自由竞争是供需双方趋于平衡的法宝,市场最终会达到的理想状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让整个社会享受最大的福利。至于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或是需求过旺,供给不足只是偶然的现象。2)他们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来说明人们的理性预期。以此为代表的人物是卢卡斯,他认为,每个经济人都是有理性的,人的理性可以分为强理性和弱理性,强理性是指象经济学家之类的人物,他们会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结合他们的经济学知识对经济的发展给出一个理性的判断,例如:当市场价格(P)超出他的预期价格(Pe),即(P-Pe>0),他会据此判断是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还是由于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增大而导致物价上涨,从而理智地安排他的生产和经营。而弱理性的人虽然不能获得的完全信息,也不具有经济学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经济是发展的,企业和政府、市场的博弈是重复的,因此,人们可以从多次的博弈中获得经验和教训,长期来说,人们对经济展的预期是趋于正确的。简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卢卡斯供给函数):yts=yn+γ(pt-pte),γ>0该函数的意义是:如果价格水平等于人们的预期值(pt =pte),则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产出水平yn(自然率产出水平是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最大产出)。否则,随着现实价格水平超出预期的价格水平,产出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亦即,当人们能准确预计价格水平时,总产出(yts)就等于自然产出率水平(yn)。所以,政府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只会导致物价上涨,而不会提高产出,增加就业。如果,政府的政策要有效的话,就必须出其不意,或是采取欺骗的手段。总而言之,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会破坏经济自身的稳定性,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古典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保持经济活动的高度自主性。 2、凯恩思主义为了保持其统治地位,也进行了修正。1)凯恩思主义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性的,使供求关系不能发生应有的调节作用,使得市场不能处于“理想的”均衡状态。关键问题是工资和价格的刚性,这不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因此,凯恩思主义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企业也并非完全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凯恩思主义认为,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工资和价格即使不是刚性也是粘性。工资粘性的理由是,工资是由合同签定的,而一般合同都有合同期,在合同期内工资是不能随意变更的,厂商虽然可以压低工资,但也面临工人流失的危险;工人虽然可以要求提高工资,也可以举行罢工,但是停工对工人收入也会有影响,因此工资是不易改动的,至少短期内不能随意改动。对于价格的改动厂商也需要付出代价,如重新印制价格表,更改合同,通知生意的伙伴和他的顾客等等,这就会产生所谓的“菜单成本”,因此价格在短期内也不会随意变动。因此工资和价格都有一定的粘性,所以市场并不是总是出清的,供求并不是总是相等的。2)凯恩思主义的模型增添两个假设:一是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二是理性预期。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供给往往大于需求,经济危机往往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的不足会使生产萎缩和工人失业、经济衰退。因此,凯恩思主义的结论是在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是有粘性的,所以市场不能自动调节到出清的状态,要使市场趋于平衡就必须刺激需求。同时,凯恩思主义也考虑到经济体内的自动调节机制,考虑到理性预期,他们认为,当外部冲击到来时,必须斟酌使用经济政策去抵消外部冲击,使总需求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总之,凯恩思主义仍然坚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与董其昌同时的陈继儒、莫是龙、沈颢等人亦倡导或赞成南北宗论,他们彼此呼应,对明末及清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影响。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间制订的15 项重要立法中 , 有关金融的法律占 1/3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从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 1929 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 ;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 。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 , 对稳定局势 , 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 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 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 , 他们的贡献将是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推行新型法规,政府给接收法规的企业办法“蓝鹰”奖章,上面标志着“我们尽我们的的职责”等标语,以资表彰。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资近 10 亿美元 ) ,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从1935 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 , 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 %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 年5月24日 ,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 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 1937 年 10 月 12 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又称《工资工时法》 ) ,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 40 小时工时,每小时 40 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 16 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 18 岁以下工人。关 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13.75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12.5 %,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 罗斯福发明了“炉边谈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国家民众讲述国家的政策与方针, 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了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 1939 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 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抵制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 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罗斯福改革新政时,当处在美国许多大的托拉斯集团,像摩根,杜邦。等严重影响国家对经济的决定和控制。还有当时世界上的形势也决定了罗斯福必定进行新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国家干预引进了经济发展中。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受凯恩斯的影响:
造成危机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在信奉自由放任的时代,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和萨伊定律使人们相信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自由放任的原则受到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尊奉。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配置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利用传统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会陷入凯恩斯陷阱。因此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主张运用国家权力扩大需求,政府必须成为“看得见的手”。同时也受到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影响。 影响最深、最远、最有根本效应的干预对策,是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通过立法程序,变成了可运行的法律法规,缓解了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在美国见效后,西欧国家纷纷效仿。正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危机,让西方知识界认识到了马克思思想所蕴涵的力量和魅力。

1.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
2.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罗斯福上台后便大刀阔斧地施行新政,他的“新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着眼点在救济、复兴方面;第二阶段侧重于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深层次改革。罗斯福首开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经济走出困境进入高涨时期,而且对美国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0·鄂州)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经济危机严重。
(2013·宜昌)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他上台后宣布实行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美国人认为他是自林肯以来最伟大的总统。他是罗斯福。
(2013·鄂州)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015·宜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016·随州)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2017·黄石)《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材料中提到的美国总统是罗斯福。
(2017·鄂州)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018·随州)“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调整工业。
(2016·鄂州)有学者称:20世纪最大的反危机经典案例“罗斯福新政”表明,任何危机中都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罗斯福新政的“机遇”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2016·咸宁)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实施了新政,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2018·咸宁)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019·孝感)“他赢得了民心,因为人民能够感觉到,他喜欢他们,他惦记着他们。”罗斯福新政中“赢得民心”的举措是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2016·孝感)罗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业机会,又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的措施是兴建公共工程。


哪些资本主义国家采用过经济计划
其中,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的新政就是一种计划经济。还有德国在二战前,希特勒就采用计划经济。等等。

罗斯福资料
根据“新政”订立的法规名目繁多, 有的收效不大,还有不少因最高法院判为“违宪”而不得不取消。因此恢复 经济的目的并未完全达到。这使罗斯福转而采取其他一些权宜办法来支撑经 济。到 1934 年秋,罗斯福的一整套措施已使经济危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 和。 “新政”的重要手段是“改革”,罗斯福认为必须以改革...

对于罗斯福新政,当时很多人无法确定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依据下列材...
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2:性质:是资本主义的 - 准确 - 资本家反对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导致:1.国家干预经济,资本家的利益受到影响 2.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境况变好了,违背了资本家的初衷 史实:美国在经济危机时并没有成为法西斯国家,并没有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道路【美国的社会制度制度并没...

法西斯的专政与罗斯福的新政有什么异同?
但是,雅各宾派执政也为法国历史作出了一些贡献,比如推广教育,提倡宗教自由,废除法国殖民地的奴隶制等。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可以肯定,我的美国同胞们希望我担任总统时将不...
①经济危机日益严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②内容:提供普遍福利:政府监督、引导;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避免不公平竞争;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等;核心:工业复兴.③评价:“新政”不是美国渡过危机的原因,反而降低私人企业活力,破坏美国经济。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兜售军火.④罗斯福“新政”不是凯恩斯...

罗斯福竞选演说的主要含义?
例,提倡水上保持和科学耕作以利生产。根据“新政”订立的法规名目繁多,有的收效不大,还有不少因最高法院判为“违宪”而不得不取消。因此恢复 经济的目的并未完全达到。这使罗斯福转而采取其他一些权宜办法来支撑经 济。到 1934 年秋,罗斯福的一整套措施已使经济危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 和。“...

会考历史人物评价 急
斯福: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新政的主要内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行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人们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

对资本主义发展概况的认识
g.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h.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了关贸总协定,企图...

如何从IS-LM曲线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并从Y=C+I上分析。
IS曲线和LM曲线的纵座标都是利率i,而横座标都是产出,IS曲线的方程:i=A\/b-Y\/(a*b)其中A为自主性支出,b为投资对利率的弹性系数,a为乘数,LM曲线的方程:M\/P=kY-hi,联立这两个方程,得到一个方程组,消去i即可以得到产出Y和价格水平P的函数,这就是总需求曲线。

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2009年已演变成危及全球的国际...
⑥解决措施:美困实行岁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2)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①原因: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②表现:使美国、日本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等。(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①原因: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②范围及表现:日、韩、泰等亚洲...

金门县18025003575: 急急急 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影响最大
岑念力贝: 主要受到凯恩斯经济理论影响,国家运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经济

金门县18025003575: 罗斯福新政在1936年获得的很好的理论基础是什?罗斯福新政在19
岑念力贝: 众所周知,凯恩斯面对大萧条作出了《通论》,后来成为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金门县18025003575: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评价 -
岑念力贝:[答案]新政的特点 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尽量控制商品大量生产,达到平衡状态;同时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

金门县18025003575: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有何影响 -
岑念力贝: 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现实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了.

金门县18025003575: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
岑念力贝: 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罗斯福新政是改变胡夫自由放任政策,使国家开始干预经济,属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思想,故选择C项; A、B、D均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金门县18025003575: 用多元史观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岑念力贝: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各项主要措施的作用: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的信用,这是一种应急性措施,旨在迅速稳定金融资本市场.真正具有改革性意义的措施则是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它实际上是凯恩斯...

金门县18025003575: 历史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是A.找到了
岑念力贝: 不赞同一楼的说法! 罗斯福新政是运用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是高中历史课本世界进现代史下册关于罗斯福新政意义的评价(第29页). 我是高三文科生,早背熟了. D的答案,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的新阶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罗斯福新政是在20世纪30到40年代.时间不符.

金门县18025003575: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其实质是什么? -
岑念力贝:[答案]解析: (1)新的理论和政策: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

金门县18025003575: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有着怎样的影响?
岑念力贝: 说到美国是现在的超级大国,不过,美国的历史也还是比较惨的,因为最开始的美国...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罗斯福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