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摸鱼儿》

作者&投稿:夔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辛弃疾《摸鱼儿》全文~

1,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摸鱼儿》全文如下: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白话文释义:
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看见,红极一时的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扩展资料
《摸鱼儿》是辛弃疾四十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暮春写的词。辛弃疾自1162年渡淮水来归南宋,十七年中,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于是写了这首《摸鱼儿》词,抒发他胸中的郁闷和愤慨。
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这首词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二,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哀怨;第三,南宋当权者的不满。

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委婉曲折,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讲,含蓄的追求是一大特点。作者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而读者也当力弃作品的表象,而去深入体味。这种艺术的形成大概与传统思想中的儒道影响不无关系。儒家倡礼,主张以礼节制人的情志,否则,过激的言行便会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在表达的方式上,反对露己直言,反映到文学创作中,就提出了温柔敦厚的标准。道家倡无为,主张摆脱一切束缚、包括语言文字。只要体道自然,则天下大治。因此在表达方式上,有无言之教一条,否定言语的交流功能。而它反映在文学上,就产生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我们看到,尽管儒道两家思想各异,但有趣的是,它们却殊途同归,促进了古典诗词含蓄美的艺术追求。意在言外、玩味不已。辛弃疾此篇《摸鱼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值得一读。它表面看来,是作者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


在前片中,作者心绪不宁,是哀惋,是叹惜,更是一种迷惘与无可奈何。万紫千红的春,离我匆匆而去,一时万树枝头,落花飞红。这凋零衰败的景色本就够惨淡的了,它怎么能再经得起风风雨雨的几次摧残呢?花是春天的象征,我生怕花落春去,而希望花儿迟开晚放,但这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一种幻想而已。然而尽管如此,我仍心有不甘,向春反问:“你且留步!听说海角天涯并无你的归处,你能去哪里呢!”春默默无语、依旧悄然离去。如果说,在人间还有什么春的痕迹,那只有画檐蛛网上沾着些的柳絮,给我们一丝慰藉。


后一片中,作者愤懑不平,是控诉,更是一种诅咒。据史书载,长公主在汉武帝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汉武帝立其女阿娇为皇后,是为陈皇后。但陈皇后却骄贵宫中,终于因妒武帝宠妃卫子夫,“挟妇人媚道”,事发被废,贬居长门宫。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里说,长门宫内的陈皇后整日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一篇解愁辞赋,即这首《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遂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这个《序》多少有点夸张其事,目的不外乎吹嘘相如才笔。因为在历史上,陈皇后自废后,没有再度被汉武帝亲幸的事。正象《长门赋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将前二事按自己的想象融合,加以改造。他说,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争宠人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个时候,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也难将自己的脉脉真情传递过去。不过,在此也要对那些离间妒者一个严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们的下场不会比杨玉环、赵飞燕好到哪里!要知道,虽然她们在历史上都是宠极一时的人物,但结局却是一样的。一个缢死马嵬坡下,一个废为庶人后自杀。


《摸鱼儿》作于一一七九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而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使得辛弃疾的报国之心渐渐灰冷下来。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对它失望。他在这首词中,以春喻国,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不忍它风雨飘摇,残零败落。但是国如残春,匆匆离去。他不愿面对这个可怕的现实,然而他又怎么能回避得了呢?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面:可是事与愿违,眼见都落了空,心中是异常的苦痛和矛盾。他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恨权奸当道、蒙蔽君主、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自投奔南宋以来,辛弃疾从未获得信任重用,初则浮沉于下级僚吏,后又展转于江西、湖北、湖南地方官。他也曾写《美芹十论》《九议》两文上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但是有投无应。故此,在词的下片中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痛陈蛾眉遭妒之愤,并诅咒妥协偷安的权臣,其命运将一如玉环飞燕。他们既害了国家,最终也就害了自己。


词的结句最沉痛无比,作者仿佛陷入绝望的哀思。他有抗金的决心,有杀敌的本领,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空耗着自己的生命,虚度着自己的年华,百无聊赖、闲愁最苦。他无法解脱交织在心中的这种压抑、也最怕在烟柳夕阳中登楼远眺。因为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太象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势,叫人看了心肠断裂。


《摸鱼儿》的艺术手法是极为含蓄的,但作者的伤时忧国情怀却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尽管它婉而不露,没有直指国政,却让当年的宋孝宗读了心中不快,因为说到底,这首词还是碰了南宋时弊的痛处。(刘伯渊)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赏析:
这首词委婉曲折,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讲,含蓄的追求是一大特点。作者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而读者也当力弃作品的表象,而去深入体味。这种艺术的形成大概与传统思想中的儒道影响不无关系。儒家倡礼,主张以礼节制人的情志,否则,过激的言行便会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在表达的方式上,反对露己直言,反映到文学创作中,就提出了温柔敦厚的标准。道家倡无为,主张摆脱一切束缚、包括语言文字。只要体道自然,则天下大治。因此在表达方式上,有无言之教一条,否定言语的交流功能。而它反映在文学上,就产生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我们看到,尽管儒道两家思想各异,但有趣的是,它们却殊途同归,促进了古典诗词含蓄美的艺术追求。意在言外、玩味不已。辛弃疾此篇《摸鱼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值得一读。它表面看来,是作者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鉴赏:上片第二句“匆匆春又归去”的“春”字,当是这首词中的“词眼”。接下去作者以春去作为这首词的主题和总线,精密地安排上、下片的内容把他心中感慨心绪曲折地表达出来。他写“风雨”
,写“落红”,
写“草迷归路”,..对照当时的政治现实,金军多次进犯,南宋朝廷在外交、军事各方面都遭到了失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朝政昏暗,奸侫当权,蔽塞贤路,志士无路请缨,上述春事阑珊的诸种描写件件都是喻指时政且无一不贴切?蜘蛛是微小的动物,它为了要挽留春光,施展出全部力量。在“画檐蛛网”句上,加“算只有殷勤”一句,意义更加突出。作者实有意自拟为蜘蛛。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里作者表达了虽然位微权轻,但为报图,仍然“殷勤”而为。
上片以写惜春为主。下片则都是写古代的历史事实。两者看起来好象不相关联,其实不然,作者用古代宫中几个女子的事迹,来比自己的遭遇,进一步抒发其“蛾眉见妒”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仕途得失。更重要的是志士仁人都如“娥眉见妒”关系到宋室兴衰的前途,它和春去的主题并未脱节,而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在过片处推开来写,在艺术技巧上说,正起峰断云连的作用。
下片的结句甩开咏史,又回到写景抒怀上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二句,以景语作结,含有不尽的韵味。除此之外,这两句结语还有以下的作用:第一,刻画出暮春景色的特点。李清照曾用“绿肥红瘦”四字刻画它的特色,
“红瘦”
,是说花谢;
“绿肥”,是说树荫浓密。辛弃疾在这首词里,他不说斜阳正照在花枝上,却说正照在烟柳上,这是从另一角度描暮春景色写有着与绿肥红瘦不同的意味。而且“烟柳断肠”,还和上片的“落红无数”、春意阑珊相呼应。如果说,上片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开篇,那么下片的“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结尾。两相对映,显得结构严密,章法井然。第二“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暮色苍茫中的景象。这是作者在词的结尾处饱含韵味的一笔,旨在点出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趋势也抒发自己尚未见用的郁闷。这和这首词春去的主题紧密相联的。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辛幼安晚春词:‘更能消几番风雨’云云,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闻寿皇(指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可见这首词流露出来的对国事、对朝廷的耽忧怨望之情是何等强烈感人。
辛弃疾另一首代表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抒发作者对抗战的理想与向往。和这首《摸鱼儿》比较,两者内容相似,而在表现手法上,又有区别。《破阵子》比较显,《摸儿》比较隐;《破阵子》比较直,《摸鱼儿》比较曲。《摸鱼儿》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婉约派。它完全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词的内容。但在读这首《摸鱼儿》时,感觉到在那一层婉约含蓄之外,有一股沉郁之情,这就是辛弃疾学蜘蛛那样,为国家殷勤织网的一颗耿耿忠心,以及对国势的担忧。似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这首词的评语。

摸鱼儿宋 辛弃疾更能消 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纲,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1,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峨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淳熙六年已亥,是南宋孝宗即位后的第十七年,即公元一一七九年,辛弃疾在朝廷任职已有十八年之久。这十多年间,他东迁西调,席不暇暖,生活很不安定。淳熙五年他由江西安抚使转为湖北转运副使,还不到一年,忽又改为湖南转运副使,真是来去匆匆,使他思想上毫无准备。这次调动,内情如何,我们无法知道;但在辛弃疾看来,却是有人在孝宗皇帝跟前说了他什么坏话,所以才把他从湖北调开的。这使他十分不快。在同官王正之为他饯行的筵席上,他感触很深,即席挥毫写下这首《摸鱼儿》。

那是一个晚春天气,刚来过一场风雨,于是春天的气息又淡薄了几分。这使他的心头更添一层感慨。他觉得,用不着几番风雨,这春天就会一去无踪了。风雨就象是催归的无情使者,不把春天送走是不肯干休的。

春是什么?在这里,春是代表人间美好的事物,良好的愿望,却又实指不得。作者想的范围也许很宽广,但因不着迹象,我们只能够加以意会。

下面便突出一个“惜”字。由于爱惜春光,便害怕春光早逝,所以他又曾经怕春花开得太早;然而春天毕竟来得匆匆,去得匆匆,当到处是一片落花飞絮的景象时,春天显然已经无法停留,这便使人更觉得惋惜了。

那么,春要归向何处?他禁不住向春提出疑问。“见说道”是听说得;“天涯”是春要去的远处;“芳草”象征美好的事物。苏轼《蝶恋花》词:“天涯何处无芳草?”是情怀豁达的话;辛弃疾“天涯芳草无归路”,却是伤心的话了。既然“归路”是没有的,春又归向何处呢?而它偏又归去了!

“怨春不语”——提出疑问,却得不到任何解答,于是他只好默默埋怨这春之神。

如今,能把春的残余脚步留下来一点儿的是什么呢?那是粘在蜘蛛网上的一星半点的飞絮。那些挂在家屋檐底下的蜘蛛儿也真算是殷勤的了,它们张开网儿,整天忙着兜揽那漫天飞舞的柳絮,仿佛怕春天去得一无踪影,硬是要把细碎的春痕保留一些下来。

上片,一层一折,一折一转,层层深入,把对春光的珍重、悼惜,写得情意缠绵,笔墨宛折。他是悼惜那大自然春天的消逝吗?是有那么一层意思;可是,说实在的,他是借春光作为比喻,发抒他对宋朝政的不满。开头,朝廷上当权者似乎有点奋发有为的样子,不料政治上的风风雨雨,阴晴无定,转眼之间,便换了另一种气候,使有志之士不能不悲愤慨叹了。作者这层意思,是可以意会的。

下片,再通过一些典故的运用,进一步指出朝廷政治的败坏以及朝中小人的丑态。

“长门事”,是用汉武帝陈皇后的故事。据司马相如《长门赋》序说,陈皇后“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很会写文章,就叫人送去黄金百斤,请他“为文以悟主上”。司马相如为此写了《长门赋》。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是比喻有些臣子受到敌对者的打击陷害,因而皇帝对他疏远。“准拟佳期又误”,是说,象陈皇后这些不幸的人物,满想同皇帝恢复过去的关系,如今他们想望的“佳期”不知怎地又耽搁下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蛾眉曾有人妒”。这话来自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蛾眉”原指容貌美好,后人诗词中常指品质高尚良善的人。南宋朝廷内部派系复杂,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加上利用最高统治者的阴暗心理,那些主和派人物更竭力迫害主战派,使不少善良的人无辜受害。他们纵使把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买了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便能回心转意吗?没有的事。“脉脉此情谁诉”,受陷害打击的人,只有把满腔冤苦吞下肚子里罢了。

这一段话,是指哪些人呢?我们虽然不必坐实是便是辛弃疾本人,但辛氏在南宋朝廷里受到某些人的排挤打击,甚至造遥中伤,却是极有可能的。淳熙三年,辛弃疾调任京西转运判官的时候,他的朋友罗愿送他一首诗,有句说:“公今有才气,功名安可涯。愿低湖海豪,磨砻益无瑕。”所谓“湖海豪”,是指他那不受羁勒的豪气;所谓“磨砻”,是劝他收敛锋芒。从这些话里,正可看出辛氏的艰危处境。

下面又是笔锋一转:“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对那些在官场上扬扬得意的小人说的。争妍也罢,斗宠也罢,其实都不过是眼前的霎时光景。得意什么呢!你们不看杨玉环和赵飞燕,她们当日受到君王的宠爱,声势何其#赫,如今又怎样?她们不是都已化成尘土了吗?话中含意非常冷峻,也是十分尖刻的。

“闲愁最苦”——这是一句总括,把上文的种种,归结为一个“苦”字。作者认为,这些事情不去想它也罢,因为这种局势很难改变的。

结拍更发抒了作者的满腔怨愤: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为什么不要去倚那危栏(高楼上的栏干)呢?因为一倚栏就会看到斜阳正留恋在那“烟柳断肠”的地方。这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实在不愿看那统治者一派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个解释,相信会有人不同意。这里的关键在于“烟柳断肠”四字当如何理解。“断肠”,一般的解释是因愁苦而肠断,但正如“销魂”可以用于“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也可以用于“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义正相反。“断肠”也有哀乐不同的二义。唐人刘希夷《公子行》诗:“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从上下文看,句中的“伤心”“断肠”都和本意相反;杜甫《阆水歌》:“阆州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李商隐《柳》诗:“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诗:“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以及卢仝《小妇吟》:“门边两相见,笑乐不可当。夫子于傍聊断肠。”都是把“断肠”作为欢乐的意思用。辛弃疾这里的“烟柳断肠处”也是说,那含烟带雾的杨柳,正是使人为之销魂荡魄的地方。同样作为欢乐的意思用的。然而,斜阳(太阳常常是比喻帝王的)偏偏就留恋在那个地方,那怎不令人丧气呢!(许昂霄《词综偶评》说:“斜阳,比喻君也。”)这样的一个结尾,在皇帝看来,当然是大不敬的。所以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闻寿皇(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这位皇帝是看出此词内里的意思来的。南宋统治者留恋着江南的湖光山色,“直把杭州作汴州”,大有安居下去的决心,对于收复北部河山,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而这正是生长在北方的辛弃疾最感到痛心的。

这首词贯串着一位英雄人物对国事的忧危和怨愤,却写得如此宛转深沉,使人为之低徊感慨,所以一向都获得好评。清人陈廷焯说:“词意珠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坐致。”又说:“怨而怒矣;然沉郁顿宕,笔势飞舞,千古所无。”梁启超说:“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评价很高,也是中肯的。


辛弃疾的<摸鱼儿>
《摸鱼儿》的艺术手法是极为含蓄的,但作者的伤时忧国情怀却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尽管它婉而不露,没有直指国政,却让当年的宋孝宗读了心中不快,因为说到底,这首词还是碰了南宋时弊的痛处。(刘伯渊)

辛弃疾《摸鱼儿》 的词眼是哪一个字?
你好,是个“春”字。弃疾《摸鱼儿》鉴赏二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

辛弃疾《摸鱼儿》采用了什么传统表现手法
词人主要运用了比兴、用典、层进等表现手法。比兴之法易于象征表意,如上片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用男女之情来隐喻现实斗争。还以惜春、留春转而怨春表现他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化用典故,借古讽今。如下片用典,以陈皇后的失宠比况自己的现实处境,以玉环飞燕预示小人的结局...

幸弃疾的词
幸弃疾的词如下: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含上下阙的宋词20首
《摸鱼儿》---宋 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

有关李弃疾的诗名
辛弃疾著名作品摸鱼儿(1179年)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

幸弃疾这个人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

关于弃疾的文化散文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

辛弃疾的资讯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满江红(家住江南)》 《沁园春(杯汝来前)》,《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破阵子 丑奴儿 永遇乐 2009-05-05 12:09:33 补充: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意思:我梦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其实这句话原句其实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文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的《摸鱼儿》表达了什么主题 -
封学复合:[答案] 这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抒情名篇.全篇用比兴手法,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上片从眼前景物写出了春间阑珊的景象,暗示南宋朝廷前途暗淡堪忧.下片用古代的史实来比照自己的遭遇,进一步抒发其“蛾眉见炉”的感慨与郁闷.全词摧刚为柔,于婉约...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的《摸鱼儿》是什么意思? -
封学复合:[答案]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摸鱼儿】原文+意思 -
封学复合: 摸鱼儿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的《摸鱼儿》一文中“春归去”有何象征意义? -
封学复合:[答案] 这里的“春”既不是指抗金热潮,辛弃疾时代的抗金远不是岳飞时代可比了,那时如是盛夏,辛弃疾时代就剩到残秋了,哪来“春”天?同样,也不是指国事.其实这里的“春”是指他自己.《摸鱼儿》是辛弃疾四十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

黄岩区18840067920: 摸鱼儿 辛弃疾 赏析1,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分别受唐玄宗,汉元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什么?2这首词的主题集中... -
封学复合:[答案] (仅个人见解) “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借用古代史实来比喻自己,想想人生走到尽头无疑不过是归于尘土,抒发了无限的伤感和愁绪,以及自己的无奈;更是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愁是指忧国思民之苦,以及壮志难酬之痛. 由于诗人当时...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的《摸鱼儿》是什么意思? -
封学复合: 辛弃疾《摸鱼儿》鉴赏 这首词委婉曲折,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讲,含蓄的追求是一大特点.作者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而读者也当力弃作品的表象,而去深入体味.这种艺术的形...

黄岩区18840067920: 《摸鱼儿》上片,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分析. -
封学复合:[答案] 是这首《摸鱼儿》吗?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的<摸鱼儿>
封学复合: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摸鱼儿》【内容】: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

黄岩区18840067920: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 -
封学复合:[答案] 1.(1)上片描写暮春衰残景象,惋惜春逝,隐含身世国家之痛.表面上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是就南宋的政治局势而言: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2.结尾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揭示南宋王朝的昏庸腐朽,日落西山...

黄岩区18840067920: 关于辛弃疾的《摸鱼儿》 3.下列各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
封学复合:[选项] A. 这首辛弃疾《摸鱼儿》是双调词 B. 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抒情 C. 词中还运用了典故抒情 D. 词中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