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对唐太宗哪项政策的评价?

作者&投稿:宇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唐摭言》)此句是对唐太宗时哪项政策的评价? [~

A

  长策可直译为影响长远的计策,这里指科举制度。
  原诗为: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芸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
是指
科举考试从隋文帝开始兴起
但是所谓的进士考试(科举的一种考试类别,类似于今天文理分科)却是由隋炀帝在大业年间开始的
而在唐朝太宗皇帝贞观年中读书人才真正开始积极参与举进士考试
所以说兴盛于贞观

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常不减(不低于)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你写成了【曰衣】 囧)’,又曰‘一品白衫’”则是说 在当时无论的社会上层无论你地位如何之高,就算是位极人臣,只要这个人不是进士科出身,那么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同时这个人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出身。
其艰难谓之(这种考试的难度可以这样解释),三十老明经(明经也是考试科目类别,有区别于进士。通常这类考试很容易,原句意思是说如果三十岁的时候考试通过明经考试,那么在明经考试通过者里也算年纪很大的了,而这也只能说明这个人很平庸,因为明经考试很简单),五十少进士(同理,进士考试很难,五五十岁的时候考试通过,那也是考试通过的进士中年少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的正真意思是不同于字面上的意思的,是说天下英雄均为进士虚名所累,耗费一生心血去博取所谓功名,而再没有多少人对江山感兴趣了,太宗皇帝这个举措有效的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使天下间有才学的人都去考试进士,为一个虚名去耗费一生的才智)

是对太宗的唐代科举政策的评价说明唐太宗笼络人才的政策成功
既为自己统治服务
又防止他人另立山头

发扬科举制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科举制的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能得出正确答案,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通过这种方式使一些有才能的人通过考试加入到统治阶级的范围中来 ,巩固了封建统治,打破了世卿世禄状态,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一大变革,影响深远,题目中的唐太宗说的诗句反映了...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是的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上句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下句写他开科取士,“志在牢笼英彦”,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也有人说“英雄尽白头”,指自科举制度以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什么意思?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一个长远的政策(指科举制),让天下的英雄才子们为此付出无数的时光,这句话主要表现了科举制度两个方面的社会影响:一、积极影响 “真长策”表现科举制长远的生命力,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地英雄尽白头中英雄指
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的诗,见《唐摭言》,...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中长策指什么它的诞生...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太宗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的介绍: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太宗皇帝真长策谁说的?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国史补》曰: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画墁录》以为赵嘏作。史无确证,为何人所作。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对唐太宗哪项政策的评价?
通常这类考试很容易,原句意思是说如果三十岁的时候考试通过明经考试,那么在明经考试通过者里也算年纪很大的了,而这也只能说明这个人很平庸,因为明经考试很简单),五十少进士(同理,进士考试很难,五五十岁的时候考试通过,那也是考试通过的进士中年少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了什么?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含义...
谁还会去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造反呢?让许多潜在的社会危机根源被化解,统治基础大大巩固,这就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的问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则是皇帝对此举措获得的良好效果的自夸,也是表示了更多的人才已经通过科举制度成为了他的政府官员,而不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唐代有人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里的长策是指什么...
上句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 下句写他开科取士,“志在牢笼英彦”,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 也有人说“英雄尽白头”,指自科举制度以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

“唐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说天下英雄均为进士虚名所累,耗费一生心血去博取所谓功名,而再没有多少人对江山感兴趣了,太宗皇帝这个举措有效的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使天下间有才学的人都去考试进士,为一个虚名去耗费一生的才智。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了什么?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含义? -
烛毛塞必:[答案]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说科举能为国家推举人才(科举的好).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科举的竞争激烈(远远大余公务员),许多人到了六七十岁才能中举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近白头”描写的是什么制度? -
烛毛塞必:[答案]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u)的诗,见《唐摭言》,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赵嘏写这诗的意思是: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应...

大田县13516322669: 历史试卷难题,低智商别进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了什么? -
烛毛塞必:[答案] 形象的刻意了进士等第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了科举制是士人出仕的途径,也是统治者统治知识份子的手段.

大田县13516322669: 唐朝赵嘏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描述的是() -
烛毛塞必:[选项]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均田制 D. 租庸调制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太宗''指谁?'长策'是指什么? -
烛毛塞必: 在唐朝太宗皇帝贞观年中读书人才真正开始积极参与举进士考试,“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下句在历史上则有二个解释1,他开科取士,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2,也有人说“英雄尽白头”,指自科举制度以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这句话的正真意思是不同于字面上的意思的,而是说天下英雄均为进士虚名所累,耗费一生心血去博取所谓功名,而再没有多少人对江山感兴趣了,太宗皇帝这个举措有效的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使天下间有才学的人都去考试进士,为一个虚名去耗费一生的才智.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什么意思
烛毛塞必: 太宗皇帝真是长远的计策,诳骗得英雄豪杰都变成白头发(耗尽年华) 这是最直白的翻译 还有一个翻译就是 太宗皇帝真长策 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 赚得英雄尽白头 他开科取士,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翻译 -
烛毛塞必: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上句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 下句写他开科取士,“志在牢笼英彦”,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也有人说“英雄尽白头”,指自科举制度以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 -
烛毛塞必: C

大田县13516322669: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烛毛塞必: 上句,太宗皇帝真长策 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 下句,赚得英雄尽白头,在历史上则有二个解释 有人认为是写 1,他开科取士,结果赚尽了天下英雄,他自己也白了头. 2,也有人说“英雄尽白头”,指自科举制度以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他对唐代教育事业起到,一个完全符合当代大趋势的选拔人才制度,使得后期君王都使用的科考制度来给朝廷更新官员 至于楼主,想怎么选下句的意思,桔子不加多推荐,因为至今历史学家也没给出统一答案

大田县1351632266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了什么 -
烛毛塞必: 太宗皇帝会收揽人心,让能人志士鞠躬尽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