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作者&投稿:紫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内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
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
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

扩展资料

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
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
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翻译(仅供参考,未必准确):
天所赋予人的是“德”(如自然界的气候、日光雨露等),地所赋予人的是“气”(如地面上的物产)。因此,由于天之德下行与地之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人才能生存。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男女交媾,两精结合而成的生机,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从乎精的先天本能,叫做魄;脱离母体之后,主宰生命活动的,叫做心;心里忆念而未定的,叫做意;主意已考虑决定,叫做志;根据志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思考范围由近及远,叫做虑;通过考虑后而毅然处理,叫做智。

天所赋于的是德.地所赋于的是气.由于天德下流地气上进.阴阳结合.而万物化生.生命的来源叫做精.男女两精交媾.而产生命做作神.跟随神气来住的叫做魂.随从精气出入的叫做魄.担任生命活动的叫做心.心中怀念叫做意.意念的所存叫志.根据志而随心衡量变化叫做思.思考由近至远叫做虑.认真考虑而后毅然处理事务叫做智.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翻译(仅...

《意志思虑智的概念》
经文里,黄帝问岐伯:“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对于其中的德、气、生和精、神、魂、魄的概念,之前篇目已经做过论述;本篇则将对其中所涉及的“心、意、志、思、虑、智”等六大概念进行逐一探讨。具体如下:经文中岐伯对此解释道:四个概念...

《黄帝内经•本神篇》笺注
【第二段】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在黄帝提出的十三个主题之外,岐伯...

“任物者谓之心”中的“任”字是什么意思?
“任物者谓之心”中的“任”字意思是:任意。释义:任事物自己运动变化(不跟随不评价的)就是心。出自:《灵枢·本神》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

中西医结合助理执业医师考点:精与气的概念
荀子认为,气是自然之气,天地万物的生灭变化,是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造就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周易》与《管子》则将气称为精气或精。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气的概念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元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

何为道家的精,气,神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及人体生命皆生于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养生治身则要循此自然之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太平圣君秘旨》说:“本于阴阳之气,所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故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

《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凡心之刑...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德流气薄”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德流气薄”“德流气薄”句子出现在《灵枢.本神》篇,其原文:“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对“德流气薄”一般解释为:“天德地气交流搏击就生成了人。”也就是“天德下流,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结合而有了生命。”这样解释大体是准确的...

荀子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黄帝内经的原文及译文是怎样的?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

自贡市18715664598: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
顾萍前列: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自贡市18715664598: 何谓五脏藏神?心藏神和五脏藏神的意义 -
顾萍前列: 帝问岐伯道:运用针刺的一般法则,必须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根本.因为血、脉、营、气、精、神,这些都属五脏所藏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动力.如果七情过度,使其与内脏分离,那么精气就随之而散失,魂魄不定而飞扬,志意无主而恍乱,...

自贡市18715664598: 如何锻炼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
顾萍前列: 读读孔子老子的书,日本有个剑圣叫宫本武藏,他不仅剑术厉害,境界也很高,他的一些著作你可以多看看,大山倍达就是读了他的书后收到了启发最后变成极真空手到的创始人的,你可能缺乏自信,多读读他们的书会有帮助

自贡市18715664598: 精气神是什么意思 -
顾萍前列: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自贡市18715664598: 什么是三魂七魄? -
顾萍前列: 是三魂七魄,具体内容如下: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

自贡市18715664598: 请教高人:"魂"、"魄" "精"、"神", 有什么区别?到底都指什么? -
顾萍前列: 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

自贡市18715664598: 《黄帝内经》中“神”的涵义是什么?
顾萍前列: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及“神”,如“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 心神统率魂、魄、意、志诸神,是精神活动的主宰,故张介宾说:“心为五脏六腑之...

自贡市18715664598: 什么是魂?什么是魄? -
顾萍前列: 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又《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参阅晋葛洪《抱朴子.地真篇》及《云笈七签》卷五四《说魂魄》.

自贡市18715664598: 人的精.气.神代表什么? -
顾萍前列: 《灵枢·本藏>日:“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也.“即血气精神是奉养生命,维持健全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因素,其中血由精衍生,因此,概括地说,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后世称之为“人身三宝“. 1精—生命活...

自贡市18715664598: 何为道家的精,气,神 -
顾萍前列: 在道家养生理论中,精气神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和基本要素.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离不开太阳、月亮和星星,人体生命离不开精气神.所以道家有“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之说.精气神亦称之为“三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