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先秦诸子对人性的论述?

作者&投稿:黄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子百家对人性各有那些理解~


儒家重视仁义道德,强化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是一种人性本质的升华,指出了人可以活的更好的问题,
儒家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一种担当,道家是讲人们生命境界,
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
法家则强调不成规矩不成方圆的社会约束法则,强化了社会的井然有序!
在中国历史文化几千年中,深深地受它们的熏陶,使历史发展和进步!

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竞相争妍。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蕴义极其深刻,观点各异。但就其主要思想观点而论,先秦时期各家都是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的、愉悦的、完美的人生。如果进行认真分析,诸子百家其主要人性探讨是从以下诸问题所出发的: 1 )什么是人性?也就是人性的定义是什么? 2 )人性是什么?善?恶?无善无恶还是有善有恶? 3 )人性具不具有变易性?也就是说人性可不可变? 4 )如果可变,那么其改变趋向和途径又是什么?   一、诸子对人性的定义  孔子最早谈到了人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有明确回答人性是善是恶,只是强调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孔子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明智之处就是少谈、不武断下结论。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科学,不可事”;韩非子认为“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学于人也”;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  先秦诸子所讲的“性”、“人性”的基本涵义可以说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即指人的天生资质或天赋素质。   二、诸子百家的人性的善恶之论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善恶,众说纷纭,各执一端。主要有:   1. 性善论——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2. 性无善无恶论 ------ 主要代表人物告子   在告子看来“性无善无不善也”,善与恶都不是性,而是后天教育培养性的改变,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使性或变为善、或变为恶。   3. 性恶论——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4. 性有善有恶说——主要代表人物世硕   世硕认为,人生来具有“善”与“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这如同气有阴阳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因此人有善有恶。   5. 性自然说——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道家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最明显的特点是原生性,《老子》“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见素抱朴”用原生之“朴”来形容人的本性。庄子则是进一步发展了性“朴”之说。   6. 性自利自爱说——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男女”和“生利”,是“自利”和“自爱”   7. 性好利说——主要代表人物法家诸子   法家多用“情”和“欲”来描述人性,其核心是“利”。《管子》说“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天下”,《商君书》说“民之性,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所利”、“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8. 人性“为我”说——主要代表人物杨朱   杨朱“为我”之说,是由儒道墨人性论主流思想中涌出的一股异流,杨朱将人性从偏颇之处加以解说,但却恰好触及了人性的本真,即人的自私性。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利己而不损人。   三、人性的变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变易性、可不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可以说是达成了共识——皆认为可变可易。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孟子也承认人性不但变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异欲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认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明确肯定了人性的多种可能性和变易性。墨子主张人性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来“民之从利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世硕认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善恶在所养焉。”   四、人性扬善去恶的途径   先秦诸子探讨人性,从根本上说来,是人类怎样认识自己,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怎样扬善去恶。由于诸子对人的关系及其地位认识不同,因此在扬善去恶的途径上也不尽相同。   道家认为人生在世要以出世的态度来应世间万事万物,讲究的是“无为”,强调的是“寡欲”和“绝圣弃智”。主张不尚礼仪,不论是非,不辨美恶,不染尘世,追求的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与世绝缘,回归自然的境界。儒家以仁义为纽带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追求的是“仁者爱人”,寻觅的是“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推己及人,以礼待人,克级复礼,重“忠恕“之道”。孟子极为重视养心知性“养吾浩然之气”,强调要完善本心,发扬善端,崇尚仁义。荀子想通过“化性起伪”来改造人的性恶,通过只礼仪、立法度、化师法来“隆礼”。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通过爱一切人和为天下人牟利来扬善去恶。在他看来,爱人如爱己,利人则利己,人应该通过兼爱达到善。法家则强调应该通过法治来去恶扬善。要“厚爱利,明智礼,上身服,审度量,乡置师,中先令,劝庆赏,振刑罚”,以利来鼓励人们行善,以法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刑罚来遏制人们的恶。   先秦人性学说的中心问题是人性善恶问题,由于各家关于人性的界定不同,因而人性善恶的学说或是或非。如果所谓性指生而具有无须学习的本能,强调其本能的话,那么应该说性是无善无恶的。在这个意义上,告子之说存在一定合理之处。但如果说性具有变易性,那么所人性有善有恶更为恰当的,在这个层次上,世硕之学说可以解释。但在当时孟子关于人性的四善端和荀子的性恶论处于主流地位,俩者皆有合理之处,但又有着偏颇的地方。整个先秦时期的人性学说总的说来是想通过围绕“善”和“恶”为中心进行揭示人的本质所在,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到后来的韩非重法,有儒家的形而上的仁学思想到韩非形而下的法术势结合,表明了先哲在对人性的颓败所流露的无可奈何的情感。由于人的七情六欲和追求生存的本能,对资源怀有一种执着的寻觅,但资源的有限和分配的不合理的存在。容易导致人性的贪婪和虚伪,也使得对人性问题的难以理解和解剖。不管是墨子积极地寻求“兼爱”的拯救人心的情怀,还是杨朱和道家的消极“保全存真”的心境,但都无法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资源的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先秦诸子从不同层面和侧面来解剖人性,但最终都无法摆脱人性难以改善的局面。所有的意义最后只是给后人留下丰富的学术精神和关注人生的情怀。




先秦诸子中,主张“性本恶”的是哪一位思想家
荀子 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

先秦诸子百家的观点
先秦诸子百家的观点如下:1、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

先秦诸子中主张性恶说的有
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围绕人性本善与性恶的争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韩非子主张人性本恶,而墨子、庄子以及中庸思想则有着各自独特的立场。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对于人性本质的不同理解和对于人类行为约束的不同看法。

如何理解荀子的人性论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荀子在人性的研究上得出“性恶论”思想。荀子人性论思想是特殊的“百家争鸣”时代的产物。荀子深入发掘人性的特点,性论的精髓是“伪善”论。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伪善”论 ...

请问先秦诸子对于人性的观点
有人说中国文学是人性的。先秦诸子与后世儒生经师及政客论政无不从人性出发,从人性出发的思想尚且不一定是肯定人性的,更何况从人生出发的文学一定是肯定人生的?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学,只在道德上规定人的本质,从来没有在法权上肯定人的本性,理论上提的很高,而实际上只是意识形态,没有任何可谓人生的...

求先秦诸子对人性的论述?
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蕴义极其深刻,观点各异。但就其主要思想观点而论,先秦时期各家都是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

在中国先秦诸子中,提倡“性恶说”的是?
性恶论是战国末期荀子倡导的理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

韩非子对人性的论述,越具体详细越好!谢谢了!
韩非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人性恶论,不仅是法家法制理论的基石,而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冲突的时代,为了国家的强盛和个人的生存,人们必须自我保护,而韩非子的人性恶论恰好为这种自我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言,人的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区别在什么地方,孔子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或者...
1、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改造自己的本性,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放纵自己的本性,...

《先秦诸子名著》人性本善 译文
人之可使为不善,你用枪咱们就用枪,但是:‘天生蒸民,仁也,我们便都是性善论者了,人皆有之。今夫水,弗思耳矣,非由外铄我也,‘求则得之,“乃若其情。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孟子·告子上》中。’孔子曰,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不...

乐都县13722436339: 分别是如何论述的?哪些儒家学者对人性进行了论述,分别是如何论述的
朝哑必瑞: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竞相争妍.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

乐都县13722436339: 论述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各自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两者异同. -
朝哑必瑞:[答案] 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

乐都县13722436339: 是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正确,还是老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正确?
朝哑必瑞: 孔子根本没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这方面的话,老子也没说过“人之初性本恶”这句话.“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和概念,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孟子和荀子提出来的.性善论与孟子“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但“人之初、性本善...

乐都县13722436339: 中国古代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是什么?国外的思想家关于人的本性是如何论述的? -
朝哑必瑞: 打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以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就是思想家讨论人性的焦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源来自于恻隐之心,而荀子却以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有的善都来自于后天的人为.孟子的性善论有本源、有主...

乐都县13722436339: 孟子性善论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
朝哑必瑞: 先秦儒家对于人性善恶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

乐都县13722436339: 荀子和孟子各自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朝哑必瑞: 孟子“妈妈”和荀子“爸爸”的“隔空辩论”!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的强烈批评.... 荀子激烈地批评师兄孟子,主要是在人性的观点上,与孟子截然相反.“是不及知人...

乐都县13722436339: 先秦时代的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与思想主张? -
朝哑必瑞: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

乐都县13722436339: 孟子主张“性本善论,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善者伪之”论,你认?
朝哑必瑞: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孟子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荀子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道德修养是主体通过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两种人性论看似对立,实际上是互补的.当然孟子主张的性本善论在中国历史上盖棺而论完全就是个笑话,导致伪善和犬儒主义的盛行. 求采纳

乐都县13722436339: 孟子讲过人性的一句话 什么呢??? -
朝哑必瑞: 孟子讲 性本善

乐都县13722436339: 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提出“性恶论”的是哪位儒家代表性思想家? -
朝哑必瑞: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所以提出性恶论的是思想家荀子.满意请采纳,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