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热论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徭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素问热论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素问热论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二、素问热论翻译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热病,都属于伤寒一类,或愈或死,而死亡时间大都发生在六、七日之间,能愈的则多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我不知其中的缘由,希望听你讲讲。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诸阳之会,其脉连于风府,是诸阳经的主气。

人若感受寒邪,就会发生热病,若热势亢盛,虽有生命危险,但不会死亡;若同时感受寒邪而两阳相并病的,则一定会死亡。黄帝说:我希望听听有关热病的具体症状是怎样的。岐伯说:伤寒病头一日,太阳经受邪发病,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

黄帝内经的素问影响:

黄帝内经的素问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中医临床治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后世研究和发展中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的素问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天文地理、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知识,是一部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多功能的研究人体的医学巨著,是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






...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热之性 是哪篇文言文?
翻译:人民有了疾病却不知道用药物来治疗,炎帝就开始种植草木,观察他们的寒、温、平、热之性状,辨别他们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曾经一天遇到七十多种毒,都神奇的被化解。于是炎帝把他的观察和实践结果写成文书,并以此来治疗百姓,医学之道也就从此开始。

温病条辨原文及翻译
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此条较上二条,则病深一层矣,故以甘寒救其津液。【沙参麦冬汤方】甘寒法。沙参三钱,玉竹二钱,生甘草一钱,冬桑叶一钱五分,麦冬三钱,生扁豆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燥气化火,清窍...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及译文
一、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

中医病机十九条原文及翻译
邪热炽盛,筋脉失养而致转筋反张,热灼阴液而致尿液浑浊;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泛酸,湿热下注而致急泄下坠等。总之热邪之病大多急重,属于实证,当予明辨。

成为一代名医文言文
叶天士不仅在温病理论上贡献卓著,而且在中风病治疗上颇有建树,后人根据叶天士的医理整理出的《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成为中医温热病学派的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医痴叶天士 3. 名医薛雪文言文翻译 【原文】吴门名医薛雪,自号一瓢,性孤傲.公卿延之不肯往;而予有疾,则不招自至.乙亥春,余在苏州,...

理政之道文言文答案上问房玄龄
1. 理政之道的翻译文言文 原文:上问房玄龄、萧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 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天下至广,一日万机,...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原文及翻译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

...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等等的翻译
原文: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族,而医道自此始矣。译文:(上古)先民有病,但还没有发明医药。神农氏开始尝遍百草的滋味,体察百草寒、温、平、热的药性,辨别百草之间像君、臣、...

明清温病学派各代表医家的学术特点分别是什么?
2.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首推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他的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叶氏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发等。他指出温邪从口鼻而入,犯于人体肺卫,在并病程传变中有顺传...

黄元御四圣心源原文及译文
原文1: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成士,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土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

富蕴县13389486322: 如何理解《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墨狮盐酸: 唐代王冰注:寒者,冬气也,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起,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富蕴县13389486322: 热病包括什么 -
墨狮盐酸: 中医指急性发作、以发烧为主要特征的病症 详细解释 1.中医病症名.指冬天受寒,到了夏季因时令之热而发的疾病. 《素问·热论》:“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滑,沉之散濇.” 2.痘疮的古称.俗称天花.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以痘为热病》:“古无痘名,故但谓之热病.” 3.泛指一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富蕴县13389486322: 内经: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是什么意思 -
墨狮盐酸: 指某些热病恢复期,如过食劳腥肥腻,往往使病邪留滞,导致病证复发.《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内经》云:“病热当何禁之?”也就是说得了热病有什么禁忌?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患了热病将欲愈时,吃肉会使病情反复,吃太多,会使热邪遗留,病不易愈.这就是热病的禁忌.

富蕴县13389486322: 素问热论中为什么说愈皆以十日以上者 -
墨狮盐酸: 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歧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富蕴县13389486322: 细菌和病毒的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
墨狮盐酸: 病毒靠复制方式繁殖,细菌靠细胞分裂方式繁殖(二分裂)靠血,空气,水传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也不能独立繁殖,要在宿主体内繁殖 ,它们不会死,不过有时会变成冰丁,飘在空中,遇到特殊情况会''苏醒''.

富蕴县13389486322: 为什么素问热论说伤寒热虽甚不死 -
墨狮盐酸: 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富蕴县13389486322: 《黄帝内经》文言文怎样翻译? -
墨狮盐酸: 黄帝内经文言文翻译1.求黄帝内经文言文全文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消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淑书·艺文志》曰:《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