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将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注释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人。生于公元182年,卒于公元252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后来迁居到京口,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赢得:剩得,落得。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佛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拓跋焘在打败南朝刘宋王玄谟军队后,追至长江北岸,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赏析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这就为本词定下了较高的格调。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辛弃疾对孙权很是佩服。在其另一首词作《南乡子》中,他就以万分钦佩的口吻赞扬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正如明代杨慎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江河不改,青山依旧,但历史却是风云变换、物是人非了。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燕、后秦时,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有气吞万里之势。而如今,英雄了得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当年北伐南在上半阕中,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以此顺势写来,自然流畅,含蓄蕴藉,共蕴含了三层意思:一、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给作者带来的无限怅惘的感受:时间一如滔滔长逝的流水,不禁抺去了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也卷走了风流人物的风采神韵,当年的英雄所留下的也只有荒芜的“斜阳草树”而已。二、由于世无英雄,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致使曾经英雄辈出的锦绣江山痛落敌手,中原人民沦为异国之奴,而又看不到收复故国的希望。此情此景,无不激起作者心中翻江倒海般的丧权辱国之痛。三、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困顿与历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都能够大展才华、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悲凉之感、怅惘之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奠定了沉郁苍凉的情感基调。这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感情饱满而真挚,情绪热烈而低沉,完美地勾画了一个忧国忧民、急于收复故地却又屡遭排挤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胄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和开禧三年的宋金议和。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在此,作者将笔锋从沉寂远去的历史拉向切近的自身,开始追忆住事,回顾自己一生。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南渡,至开禧元年至京口上任,正是四十三年。这四十三年中,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而作者虽一直极力主战,并为收复故国不畏艰难,戎马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机会不来,于是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愤。
  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这里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以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非是辛弃疾的缺点,这首词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诗句是什么啊?
永遇乐·京口⑴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⑵处。舞榭歌台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⑷,人道寄奴⑸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⑹。元嘉草草⑺,封狼居胥⑻,赢得仓皇北顾⑼。四十三年⑽,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⑾。可堪⑿回首,佛狸祠⒀下,一片神鸦...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全文是什么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这首词是作者带着忧虑和一腔悲愤时写下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作品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百 ...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原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回答: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背景介绍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晚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正处南宋中期,辛弃疾曾多次发表自己的意见想要帮助朝廷,但并没有得到重视,于是辛弃疾来到京口北固亭,在万千感慨中写下了这首词。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著名爱国诗人,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表达了他主张抗金的思想,以及对百姓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什么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意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

富民县18031305893: 赏析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1)写了哪些古事,不少于三例?这些古事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怀?6分 (2)该词与苏轼的《念奴娇 - 赤壁怀古》在... -
牧海慢肝:[答案]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

富民县18031305893: 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牧海慢肝:[答案] 这首词抒怀写志,内容丰富,义蕴极深,非一般的登临怀古之作可比.词中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对英雄业绩的热烈向往,充满战斗的激情,而对统治者的妥协投降,轻率出兵,又表现了深切的忧虑和愤慨,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沉痛的感情.

富民县18031305893: 我要诗词鉴赏!我需要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注解(越详细越
牧海慢肝: ①千古江山(久远的年代)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 ③金戈铁马(... 他在京口北固亭上的另一首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集中体现了这...

富民县18031305893: 宋词鉴赏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牧海慢肝: 《永遇乐》上阕怀念孙权、刘裕,表现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下阕借谴责刘义隆,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代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永遇乐》这首词是中意思是通过怀念古人和回忆亲自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对出...

富民县18031305893: 求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要详细些 -
牧海慢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 刘义隆 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 英雄人物 却随着

富民县1803130589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本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
牧海慢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该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不仅体现了辛弃疾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富民县18031305893: 分析李清照《永遇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
牧海慢肝: 作者因怀恋故国而寂寞孤苦的情怀与外界“元宵佳节”“酒朋诗侣”的热闹气氛形成强烈反差,曲折委婉地表现出作者无以慰藉、不可化解的对故国刻骨铭心的怀恋之情及对旧日生活的无限惋惜之意.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

富民县18031305893: 阅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试从内容、情感、风格和艺术手法等四个方面比较其与《扬州慢》的不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 -
牧海慢肝:[答案] (1)内容:《永遇乐》抒写了作者抗敌救国的宏图大志,表达出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扬州慢》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2)情感:《永遇乐》表达作者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

富民县18031305893: 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在思想、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它代表了辛弃疾怀古词的那些特点? -
牧海慢肝:[答案]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

富民县1803130589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故大神们帮帮忙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2、此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
牧海慢肝:[答案] 刘义隆利令智昏,误国误民.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 ”(见《资治通鉴宋纪 》).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