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的来历是什么

作者&投稿:牧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渔舟唱晚》的背景资料是什么?~

关于这首乐曲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而成。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古琴家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的两首乐曲《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编而成,20世纪30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给娄树华,娄树华在进一步改编时,在乐曲的后半部分充分运用了筝的“花指”技巧,使音乐意境更为鲜明、生动,从而使这首筝曲得以广泛流传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

这样的改编曲,版本极多,无法说谁是“原版”。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从全曲看,“徵”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素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渔舟唱晚》在唐代 当时唐高宗在位


高宗皇帝召见他时,当面询问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颇得高宗皇帝的赏识
筝独奏曲,为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一说系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 66 116 为种子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 音阶的回旋,环绕 3561 55 2356 33 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 在一般音乐书谱中,古筝曲《渔舟唱晚》为娄树华编曲。其实不然,应为魏子猷传谱,娄树华演奏,才切合实际。 魏子猷(1875—1936)河南遂平县人,是我国近现代首届一指的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他技艺精湛,文化高深,是一位知识型的民族民间音乐家。他盛年为官,当过县委,后辞去官职,寓居北京,在北京“道德学社”传授筝艺。所以筝曲皆名优曲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如《关雎》、《百鸟朝凤》、《天下大同》等。《渔舟唱晚》也是魏子猷先生传谱的一首古筝作品。该曲以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一句的前四字为标题,描绘了夕阳西下,碧波万顷,渔人唉 乃归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作品在曲式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六十八板单一曲式,通过不同段落体现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发展,使用了大篇幅的音型模进和华彩乐段,比传统的六十八板古筝曲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曲成之后,让其高足娄树华习奏,娄树华勤学苦练,认真领悟,终创辉煌。魏子猷先生逝世后,《渔舟唱晚》经娄树华演奏,成为一首蜚声世界的中国古筝曲,现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曲之一。

筝独奏曲,为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一说系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 66 116 为种子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 音阶的回旋,环绕 3561 55 2356 33 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在多数音乐课本中可见得此曲。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关于这首乐曲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而成。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古琴家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的两首乐曲《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编而成,20世纪30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给娄树华,娄树华在进一步改编时,在乐曲的后半部分充分运用了筝的“花指”技巧,使音乐意境更为鲜明、生动,从而使这首筝曲得以广泛流传。�
  现用曲谱选自曹正编、1958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古筝弹奏法》。
  这首乐曲曾被改编多种演奏形式,黎国荃根据同名筝曲曾改编为小提琴曲。

  2.作者简介
  娄树华(1907—1952) 筝演奏家。河北玉田人。1925年在北京师从河南魏子猷学筝。1935、1936年随中国音乐旅行团赴欧洲各国介绍中国筝艺术。同年录制《天下大同》、《关雎》等筝独奏乐曲唱片。娄树华多年从事筝的教学工作,曾改变筝曲的传统工尺谱记谱方法,以便于按谱演奏。编有筝练习曲21首及《筝曲选集》。
  曹 正(1920— ) 筝演奏家。生于辽宁新民县。幼时被娄树华收为学生,授以《渔舟唱晚》等古曲。1947年在徐州“熏风筝社”教筝,并举行筝独奏音乐会。所录唱片《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流传海外。早年设计筝演奏指法符号,并将工尺谱译成简谱和五线谱。

  3.音乐分析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渔舟唱晚: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传广、影响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娄树华于1938年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为标题。近年来,有人认为此曲系山东金灼南根据《双板》及其变体《流水激石》、《二环套月》改编的,娄树华只是在金谱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两种说法尚未定论。
乐曲开头舒缓典雅,描绘夕阳斜照碧波的画面;接着音调逐层递降,反复变化,采用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表现渔翁唱晚的情趣。接下来的是此曲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递升递降的的旋律多次反复演奏,并且逐渐加快,音乐跌宕起伏,表现了流水的层涌回荡,渔船随波渐远的情景,是一首蕴含诗情画意的优秀筝曲。

《渔舟唱晚》是一首音乐语言简练、意境鲜明的优秀传统古筝曲,关于它的产生情况以及他的作者、改编者究竟是谁,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有人认为它是近代著名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于30年代中期以古曲《归去来》的片段为素材加以改编而成的; 也有人认为该曲是由山东聊城地区金灼南根据古典《双板》以及变体《流水击石》、《三环套日》改编。该曲的曲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蟊之滨。” 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下时刻,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面。饱蘸着水波的音符静静的流淌,雾湿了心绪,一点一滴的浸向深深而无奈的夜。

一片由浅而深的夕霞,一片漫漠而细碎的水波,一叶划向心海深处载满了时光的扁舟,一个精美绝伦的夕阳,在音符流动之时淡淡隐现。

一切在夕阳的辉映下显现出温馨和恬淡。淤积在心中那怅然的忧郁,叹息的无奈……在音乐带着一江春水悄悄流过的同时受到洗涤而随水东去。

一颗疲惫的心,一颗承受过太多伤痛太多感慨的心,在音符的荡漾中渐渐空旷,终于一碧如洗。沉重的头从支撑着的双手中抬起,凝望,目光所触及的地方,月光奔泻。
渔舟唱晚,唱一首渔歌,一首千古绝唱。温情的橹划醉了点点班驳的金色水波,伴一船风月流向那遥远无际的恬静。润泽的渔火,摇弋在一片轻盈的旋律中。水草在水下拓展思想的长势。

宁静,流畅。音符溢过指缝,爬上额头。一江碧水就这样流过我,流过时空;浪花激溅在凝望的双眸里,把守侯成沉默之岸的博宏精深抛给我。

音符回荡的时刻,月光覆盖着伤口,不再疼痛。褪去憔悴,走出阴影。用心去倾听,倾听这充溢了美妙旋律的夜;用生命中最敏柔的部分去感受,感受这流泻的夜之音所辉映出的温柔溢彩的光影。坐在窗前,任音符如潮水般涌来,任那种力量,一次次扣击心房。


渔舟唱晚的来历是什么?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渔舟唱晚》的背景资料是什么?
关于这首乐曲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而成。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古琴家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的两首乐曲《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编而成,20世纪30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给娄树华,娄树华...

听渔舟唱晚你想象到了什么
《渔舟唱晚》是根据中国民乐曲改编的筝独奏曲。有说是娄树华(1907-- 1952)根据古曲《归去来》改编而成,有说是金灼南(1882年—1976年)根据山东传统筝曲改编而成。题意的来历《辞海》上说是由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句引申而来。《滕王阁序》中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一句。彭蠡是古时大...

古筝曲子《渔舟唱晚》的作者
过去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音乐作品无法及时出版发表,只能通过互相交流演奏,逐渐传播推广,所以才形成《渔舟唱晚》的来历说法不一的状况。现在根据可靠史料,证明《渔舟唱晚》是魏子猷先生的传世之作,清源正本,珠还全浦。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音乐典籍《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也将《渔舟唱晚》归入了魏子猷先生...

《文明6》中的背景音乐都有什么来历?
【渔舟唱晚】 中原一带的古曲。【高山流水】 传说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伯牙所作。后世流传的版本分成【高山】【流水】上下两曲。下半曲【流水】曾经被收录进唱片发射到太空里。【蕉窗夜雨】 广东汉乐的经典名曲。美国:【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 字面的意思是“苦日子别再来了”。又译【大喜宙...

请教中国古典十大名曲的由来
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1920年由郑觐文创立)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

古筝的来历和故事
近年来也有增至24或26弦的筝。一般都依五声音阶定弦,有时也用七声音阶定弦。筝的音色悠扬、典雅。弹奏时可左右手并用,也可右手弹奏,左手按揉,产生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丰富。现已成为重要独奏乐器,也常以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等。

张中行 [第四课,张中行,太阳下的清供]
而张中行老先生的书桌,显然更具有传统文人的情调,就像是晚秋时节的麦田,鸟雀飞来飞去,啄食着田间遗落的麦穗,落霞满天,渔舟唱晚。这两种境界,主要出于乱世与盛世之别。乱世多拍案而起之作,而盛世则不乏清供的闲情,倒也不必强分个高下。历来所指责的,只是乱世中的清供,像周作人的知堂小品文。仿佛...

励志名言
5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56、自助是成功最好的方法。——拉斯金 57、[亦舒]我大好的一个人,凭什么跑到别人的生命里去当插曲。 58、学聪明,变成熟,醒过来! 59、很...

怎么写一篇关于在新加坡旅游的文章啊
还有许多民族表演,其中有一个中国音乐会,她们用中国民乐表演了许多曲目,比如:《梁祝》、《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渔舟唱晚》、《二泉映月》。他们涉及的乐器很多,有二胡、古筝、琵琶、萧、竹笛、扬琴,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她们技艺精湛,让我心悦诚服,听着乐曲,我仿佛回到了古老的中国,悠扬婉转,令人...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文化) - 搜狗百科
梅赖金迪: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江唱晚”出于何处? -
梅赖金迪: “渔舟唱晚”吗?筝独奏曲,为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一说系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的来历有哪些说法?
梅赖金迪: 关于这首乐曲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古琴演奏家娄树华于20世纪30年代中 期,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的素材改编而成.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古琴家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的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由其演变的两首乐曲《三环套日》和《流 水激石》改编而成.后来,娄树华在进一步改编时,在乐曲的后半部分充分运用了筝的 “花指”技巧,使音乐意境更为鲜明、生动,从而使这首筝曲得以广泛流传.这份悠然、 恬静,是不是与你此时的心情有些相似?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背景 -
梅赖金迪: 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

扶风县15991425244: 关于《渔舟唱晚》的介绍. -
梅赖金迪: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是什么意思? -
梅赖金迪: 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水面歌声四起. 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文: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是何时的古曲? -
梅赖金迪: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是什么意思?
梅赖金迪: 《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古人曾用"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描述鄱阳湖上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 渔舟唱晚的意思是:傍晚渔舟中传出歌声.

扶风县15991425244: 渔舟唱晚是什么意思 -
梅赖金迪:[答案] 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原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或者是《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