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而言不顺”是哪家的学说主张?(例如:儒家,道家等)

作者&投稿:才旦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
“名不正,言不顺”,是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子路》第3章。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
子路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扩展资料
《子路篇》共有30篇,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乘田”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子路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不正而言不顺”是儒家学说的代表观点
名不正,则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出处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①,子将奚先②?”子曰:“必也正名乎③!”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④!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⑤!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⑦。”(《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三章》)

注释
此处孔子集中论述了关于正名的政治伦理思想。正谓正定,名谓名分,实即礼乐等级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变化,呈现了“名实相怨”即名不副实的矛盾。当时卫国父子争位,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孔子认为即原于名不正。所以治理卫国,必须从正名始。正名的要求,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
①卫君:卫出公蒯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境。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于是出现了父子争位的现象。②奚:何;胡。③正名:古来注家异说纷纭,有谓“正百事之名”,有谓“正书字”;此处则指必先正父子之名。④迂:拘泥固执,不切实际。⑤野哉由也:指责子路言词粗野。⑥阙:同“缺”,存疑的意思。⑦苟:苟且;草率。

该句翻译为: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儒家,孔子提出的正名的思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出自《论语•子路》

儒家,孔子提出的正名的思想


名不正言不顺出自哪家的思想 名不正言不顺出自哪家
“名不正言不顺”是儒家思想。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原指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相关题目
而不应该说谎、虚伪或者不诚实。只有在名正言顺的条件下,人们的言行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信赖。细致分析 1.名正言顺的重要性 名不正则言不顺强调了言辞表达中的诚实和真实性,因为只有通过真实和准确的交流,人们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当一个人的名声不正当时,他所说的话将会受到怀疑和质疑,...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什么意思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名不正,言不顺”,是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子路》第3章。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是什么意思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得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译文为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2、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于强调名分的重要性。在孔子的时代,名分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每个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名分。如果名分不正,那么社会的秩序就会混乱,人们的思想也会混乱。因此,孔子认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必须先确定正确的名分。3、在日常生活中,“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可以被理解为,如果事物...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儒家,孔子提出的正名的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关于名不正则言不顺 是哪家的思想,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2、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3、【解释】: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4、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谚语,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译文为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

名不正则言不顺出自哪里?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如果名分(即事物的名称或定义)不明确或不正确,那么关于这个事物的言论就会显得...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言不顺哪家思想 -
独孤卖金络:[答案] 这是儒家的典型思想. 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那家的思想? -
独孤卖金络: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那家的思想?答:儒家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
独孤卖金络: 孔子,儒家 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
独孤卖金络:[答案] 儒家,孔子提出的正名的思想.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独孤卖金络: 你好! 儒家,这是孔子的话.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孔子论述了关于正名的政治伦理思想.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独孤卖金络: 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是孔子(儒家)的思想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
独孤卖金络: 儒家思想之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
独孤卖金络: 是儒家思想 这句话原 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汝州市15733248488: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
独孤卖金络: 儒家,孔老夫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